老安遊記《美加精華自駕遊》第三篇:第 5 - 6天
上一篇講到我們在黃石國家公園旅遊的情況。本篇講我們今明兩天的活動。今天從愛荷華州的聖安東尼出發,到猶他州的聖喬治住下。明天從聖喬治出發,到亞利桑那州的佩奇,參觀羚羊穀後住下。今明兩天的行程路線見下麵的圖1。
圖1. 第5-6天的行程路線圖
第五天,2023年7月5日,星期三
今天我們將穿過兩個州(愛達荷與猶他)。在經過猶他州首府鹽湖城(Salt Lake City)時,我們將參觀猶他州議會大廈(Utah State Capitol)。最後到達猶他州西南邊的小城聖喬治(St George),當晚住下,明天再走。
清晨7點半,我們離開愛達荷州的聖安東尼(St Anthony,ID),沿著US-20,I-15,驅車南下。上午9點半,到達愛達荷州與猶他州的邊界,直接進入猶他州(Utah)。猶他州的州名來自當地的印第安原住民“猶他人”,意為“群山之民”。
1540年,來自西班牙的探險家團隊第一次來到猶他州南部。由於此地過於荒涼,西班牙人並未將其作為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在其與西班牙的獨立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猶他州與美國的西南地區,都成為墨西哥的領土。
1844年,由於摩門教領袖史密斯(Joseph Smith Jr.)死亡,楊百翰(Brigham Young,1801-1877),當選為第二任領導人。1847年7月24日,為了逃避宗教迫害,楊百翰率領他的摩門教拓荒者,長途跋涉來到鹽湖城定居。
1847年之後,歐洲人開始殖民於猶他。1896年1月4日,猶他州成為美國的第45個州,楊百翰成為第一任州長。摩門教的聖殿廣場,位處鹽湖城的市中心,是猶他州遊客最多的旅遊景點。下圖是鹽湖城的摩門教聖殿廣場(左)和楊百翰的畫像(右)。
圖2. 鹽湖城的摩門教聖殿廣場(左)和楊百翰的畫像(右)
上午11點,我們到達猶他州的首府鹽湖城(Salt Lake City)。行車路線見前麵圖1中的前一段。鹽湖城以緊靠大鹽湖(Great Salt Lake)而得名。我們直接開上山,到猶他州議會大廈去參觀。下圖是猶他州議會大廈,再下圖是我在猶他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圖3. 猶他州議會大廈
圖4. 我在猶他州議會大廈前麵的留影
下圖(左)是我兒在州議會大廈外麵的留影,下圖(右)是當地印第安原住民的青銅雕像。
圖5. 我兒在大廈前麵的留影(左)和印第安原住民的青銅雕像(右)
我們進入州猶他議會大廈後,看到在大廳中央的地麵上,畫著一個巨大的圓形猶他州州徽,上麵寫明了建州年代:1896。
圖6. 州議會大廈大廳中央地麵上的猶他州徽
下圖是州議會大廈中央的樓梯(左)和位於二樓中央的楊伯翰青銅雕像(右)。
圖7. 州議會大廈中央的樓梯(左)和位於二樓中央的楊伯翰青銅雕像
下圖是參議院的樓梯(左)與會議室(右)。
圖8. 州議會大廈三樓的參議院
下圖是眾議院的樓梯(左)與會議室(右)。
圖9. 州議會大廈三樓的眾議院
我們在猶他州議會大廈內外停留了足足兩個小時,下午1點才離開,沿著 I-15,繼續往南開。下午5點半,到達猶他州的聖喬治(St George,UT),住進“美國最好的旅館”(America Best Inn)。條件不錯,也不算貴,$57.14一晚,下圖是我們在“聖喬治”入住的旅館。
圖10. 我們在“聖喬治”入住的旅館
一天下來很累,洗漱一下就休息了,明天將進入亞利桑那州,參觀著名的羚羊穀。
第六天,2023年7月6日,星期四
今天我們將遊覽著名的“羚羊穀”(Antelope Canyon),一個奇特的“浪淘沙”景區。行車路線見前麵圖1中的後一段:從猶他州的聖喬治(St George,UT)到亞利桑那州的佩奇(Page,AZ)。
早晨7點半,我們離開聖喬治(St George,UT)的旅館,沿著猶他州內的9號,59號公路,向東南方向開。一個小時後,到達亞利桑那州的邊界,邊界上的小城叫做“科羅拉多城”(Colorado City,AZ)。下圖是位於科羅拉多城的亞利桑那州入口指示牌。
圖11. 亞利桑那州的入口指示牌
進入亞利桑那州後,變成了該州的389號公路。半個小時後,來到小城“弗萊多尼亞”(Fredonia,AZ),轉到US-89後,又向北開,重新進入猶他州(Utah),開向“卡納布”(Kanab,UT)。下圖是在卡納布之前的猶他州入口指示牌。
圖12. 猶他州的入口指示牌
接著,我們在猶他州沿著US-89繼續向東開,大約一個小時,再次進入亞利桑那州(Arizona)。下圖是亞利桑那州的入口指示牌。
圖13. 亞利桑那州的入口指示牌
亞利桑那州,位於美國西南部。曆史上曾是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成為獨立墨西哥的一部分。1848年,美墨戰爭落敗後,墨西哥將此地割讓美國。1912年2月14日,加入聯邦,是第48個,也是本土最後一個加入的州。“亞利桑那”,西班牙語意為“幹燥地區”。
該州的地理可分為三部分。1)沙漠地區:夏季異常炎熱。平坦的地貌上,生長很多仙人掌類旱生植物。2)科羅拉多高原:在中北部,被鬆樹覆蓋,最富盛名的是大峽穀國家公園。3)高山地區: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南部,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
全州大約四分之一的土地是印第安保留地,包括美國最大的納瓦霍印第安保留地(Navajo Indian Reservations),超過300,000人在那裏居住。
上午10點半,我們來到佩吉(Page,AZ)。佩吉是亞利桑那州東北角的一個小城。也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靠近羚羊穀,格倫峽穀大壩和鮑威爾湖。下圖是佩奇的入口指示牌。
圖14. 佩奇的入口指示牌
我們沒有在佩奇停留,而是直接開往負責“下羚羊穀”(Lower Antelope)的“啃死旅行社”(Kens Tour)。我們預約的參觀時間是11:30 AM,我們趕到時才10:30 AM,鬆了口氣,心想時間足夠了吧。下圖是啃死旅行社的標記,再下圖是啃死旅行社的辦公室。
圖15. 佩奇市“啃死旅行社”的標記
圖16. 佩奇市“啃死旅行社”的辦公室
我們沒想到的是,納瓦霍印第安保留地(Navajo Indian Reservation)的時間,與所在的亞利桑那州時間不一致。他們不執行日光節約時間(Daylight Saving Time),當地時間才9:30 AM。這樣一來,我們比預約的時間早了兩個小時。
更有甚者,辦公室報到處的那位老兄,好像文化程度很差。他找不到我的12位數預訂代碼(啃死旅行社給定的),更搞不清我的姓名,把我名字中的(CHANG)看成(CHAD)。我們明明兩個人,卻錯弄成四人組,時間錯弄成12:00 PM。又丟掉半個小時,沒辦法,隻有等。
好不容易熬了兩個半小時,12:00 PM,導遊來了。是一個頭戴猴帽,捂著口罩,眼戴墨鏡,膚色不清,五大三粗的男人。他開始解釋注意事項,說是要進洞,要爬梯,吃不消的可以退出。隔著口罩,烏拉烏拉聽不清。下圖是導遊與團友們,再下圖是進洞前看到的沙丘。
圖17. 我們的導遊與團友們
圖18. 進洞前看到的沙丘
下麵的兩圖是我與我兒在進洞前的留影。
圖19. 我在進洞前的留影
圖20. 我兒在進洞前的留影
下圖是我在進洞後,回頭拍攝的團友們,他們正在扶梯而下,看來不像導遊說的那麽難。
圖21. 我的團友們正在扶梯而下
下圖是我(左)與我兒(右)站在扶梯上的留影。
圖22. 我(左)與我兒(右)站在扶梯上的留影
下圖是我用手機拍攝的“浪淘沙”,的的確確像宣傳廣告那樣,十分精彩。
圖23. 我用手機拍攝的“浪淘沙”
一開始,我怕洞裏太暗,就用手機拍攝。但是不久我發現,洞裏陽光十足,我的傻瓜相機完全可以應付。下圖是我用傻瓜相機拍攝的“浪淘沙”。
圖24. 我用傻瓜相機拍攝的“浪淘沙”
“羚羊穀”由洪水衝擊和雨水滲透的侵蝕而形成,因為發現時附近有大量“羚羊”遊蕩而取名。這種紅褐色的“沙”並不軟,而是堅硬的“砂石”。與南猶他風景區裏的“砂石”完全相同。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
下麵的兩張圖是我與我兒在洞裏的留影。
圖25. 我(左)與我兒(右)在洞裏的留影
圖26. 我(左)與我兒(右)在洞裏的留影
下圖是我在出洞前拍攝的“浪淘沙”。
圖27. 我在出洞前拍攝的“浪淘沙”
我們在洞裏連走帶爬,整整花了一個小時,最後終於出洞,下圖是團友們紛紛出洞的照片。
圖28. 團友們終於紛紛出洞
下午1點半,我們結束了羚羊穀的參觀。但還是沒有在佩奇小鎮停留,而是直接驅車前往景點“格倫峽穀大壩”(Glen Canyon Dam)。下圖是景點遊客中心的招牌, 叫“卡爾-海登”遊客中心(Karl Heyden Visitor Center)。
圖29. “卡爾-海登遊客中心”的招牌
下麵的兩圖是我與我兒在遊客中心的留影。
圖30. 我在“卡爾-海登遊客中心”的留影
圖31. 我兒在“卡爾-海登遊客中心”的留影
在遊客中心的外麵,擺著一塊大石頭,上麵是幾個恐龍腳印的化石,還附上一張說明書。來不及細讀,把它拍了下來。
圖32. “卡爾-海登遊客中心”外麵的恐龍腳印化石
下圖是格倫峽穀大壩旁邊的高壓輸電塔。
圖33. 格倫峽穀大壩旁邊的高壓輸電塔
下圖是格倫峽穀大壩下遊的大橋,大橋橫跨科羅拉多河。橋上可以行車,行車道兩旁還有人行道。遊客可以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與科羅拉多河。
圖34. 格倫峽穀大壩下遊的大橋
我在遊客中心參觀完畢之後,直接走上大橋去觀光。下圖是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的上半部(大壩太深,鏡頭不廣,需照兩次),大壩的前方是“鮑威爾湖”(Lake Powell),即大壩的蓄水庫(Reservoirs),水是藍色的。
圖35. 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上半部)
下圖是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的下半部,大壩的底部是“科羅拉多河”(Colorado River),水是綠色的。不知道為什麽大壩上下遊的水是不同的顏色?
圖36. 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下半部)
下圖是從橋上俯瞰格倫峽穀大壩的下遊,綠色的河水是科羅拉多河,直奔大峽穀。
圖37. 從橋上俯瞰大壩下遊的科羅拉多河
我們遊玩了一個多小時,直到3點,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住進在佩奇(Page,AZ)預定的“肉得喂旅館”(Rodeway Inn)。隻是住一晚,就要$115.47。“格倫峽穀大壩”和“羚羊穀”,均為熱門景點,倘若住宿費不貴,那才奇怪呢。下圖是我們在“佩奇”入住的旅館。
圖38. 我們在“佩奇”入住的旅館
通通快快洗個澡,高高興興吃晚餐,我們早早地休息了。明天又是重頭戲:遊覽大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