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遊記

環球旅遊的隨記,北美,歐洲
正文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三篇:德國的多瑙河流域

(2023-01-03 00:02:44) 下一個

老安遊記《歐洲維京河輪遊》第三篇:德國的多瑙河流域

上一篇講我們在奧地利多瑙河流域的旅遊經曆。本篇繼續講我們在維京船上的遊曆(2022.10.26-27):德國多瑙河流域中的帕紹和雷根斯堡。下麵是多瑙河流域圖。

圖1. 多瑙河流域圖

多瑙河(Danube River)在其支流因河(Inn River)入口處,進入德國境內。下圖是德國地圖,包括德國在多瑙河流域中的三個城市,帕紹(Passau),雷根斯堡(Regensburg),和凱爾海姆(Kelheim),即多瑙河流域中三個城市在德國的相對位置。

圖2. 多瑙河流域中三個城市在德國的相對位置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通稱德國(Germany),是位於西歐中歐的一個民主議會製國家,首都及最大的城市是柏林(Berlin)。

德國北麵與丹麥相連,東麵與波蘭捷克接壤,東南麵臨奧地利,西南偏南為瑞士,西麵同法國盧森堡比利時相界,西北毗臨荷蘭。德國西北臨北海,東北臨波羅的海。其領土大部分位於北緯47-55度,東經5-16度之間。下麵是德國地圖。

圖3. 德國地圖

德語中的德國(Deutschland),意為德意誌人的土地。歐洲人對於德國的稱謂甚多。中文“德意誌”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日韓兩國對德國的稱呼漢字寫法都是“獨逸”,日文為(獨逸,Doitsu),韓文為(獨逸,Dokil)。

德國國土麵積36萬平方公裏,南北876公裏,東西640公裏。地勢在總體上是南高北低,高度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北海海岸及波羅的海海岸遞減。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等,穿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

德國大多數地區(尤其是西部)受大西洋西風帶影響,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而該暖流將溫暖的海水帶到北海周邊的區域。

德國東部偏向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幹燥。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是海洋性氣候與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下圖是德國的地勢圖。

圖4. 德國地勢圖

德國的曆史曲折而複雜。公元800年聖誕節,查理曼(Charlemagne,800-814)在羅馬接受教皇利奧三世(Leo III)加冕,建立法蘭克帝國。公元843年,法蘭克帝國分裂,分裂後的東法蘭克王國是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的雛型。

奧托王朝(919-1024)統治期間,由各公國推舉共主,王位雖非世襲,但多為父死子繼,形成了王室家族。962年,德意誌國王奧托一世(Otto I,962-973)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薩利安王朝(1024-1138)統治期間,由於繼任權利鬥爭,皇帝權力遭到削弱。

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統治期間,德意誌諸侯的影響力向南方和東方擴張至斯拉夫人定居地區。他們鼓勵德意誌人向這些區域移居,稱“東向移民運動”。多數由北部德意誌城鎮組成的漢莎同盟(Hanseatic League),由於貿易的擴張而繁榮。

1356年,坐鎮於布拉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Charles IV,1346-1378),頒布金璽詔書,確立帝國的基礎政治結構,規定七個最有勢力的公國統治者或大主教為選帝侯(Emperor Elector),每次都通過少數服從多數選舉皇帝。

十四世紀上半葉,德意誌人口大幅減少。1315年發生大饑荒,1348-1350年,黑死病流行。即便如此,德意誌的藝術家,工程師和科學家仍在這一時期發展了一係列的技術,與同一時期在意大利諸城邦使用的科技相類似。

1517年,維滕貝格教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撰寫了九十五條論綱,挑戰羅馬天主教會,引發了宗教改革。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宣告,路德宗可為天主教的替代信仰,還規定諸侯的信仰應為其子民的信仰,這一原則稱“教隨君定”。

十七世紀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等一係列宗教戰事,對德意誌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導致總人口減少百分之八十。《威斯特法利亞和約》終結了德意誌諸國宗教戰事。1648年後,德意誌諸侯可選擇天主教,路德宗以及歸正宗為其國教。

十八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由近1800個領地所組成。由帝國的法律體係建立帝國的政治體係,並在其神權,世俗及世襲邦國中,確保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權。從1438年的阿爾布希萊特二世(Albrecht II,1438-1439)開始,哈布斯堡(Hapsburh)保有神聖羅馬帝國的皇權。

1740年,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六世(Charles VI,1711-1740)過世而無男嗣。最後由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得到解決:規定其女兒瑪麗亞-泰瑞莎丈夫弗蘭茨一世(Franz I,1745-1765)繼位神聖羅馬皇帝,瑪麗亞-泰瑞莎(Maria Theresa,1740-1780)則以皇後之名統治帝國。

直到此時為止,當今的德國與奧地利,擁有共同的曆史。從1740年起,普魯士王國(Kingdom of Prussia)在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the Great,1740-1886)的治下崛起。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普魯士主導的德意誌與哈布斯堡的奧地利分道揚鑣。

法國大革命之後,尤其是拿破侖一世(Napoleon I,1804-1814)在歐洲稱霸,多數世俗的自由城邦均被各個王朝吞並。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終結,多數邦國被法國統治。拿破侖戰爭期間,法,俄,普,奧對德意誌地區的霸權展開爭奪。

1814年,拿破侖一世失敗後,歐洲各國召開維也納會議,建立了由39個主權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德意誌邦聯”。對歐洲協調政治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自由主義運動,但是隨後遭到奧地利政治家梅特涅(Metternich)的鎮壓。

1834年,成立了德意誌關稅同盟,促成了德意誌邦國的經濟整合。受法國大革命和法國建立共和國的影響,德意誌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廣泛傳播,建立中央集權民族國家的觀點在德意誌人,尤其在年輕知識分子中日漸流行。

德意誌知識分子和平民都參加了1848年的歐洲革命國民議會決定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iedrich William IV,1840-1861)擔任德意誌帝國皇帝,但威廉四世認為其權力將受限而拒絕,使革命運動暫時遭遇挫敗。

腓特烈-威廉四世繼任威廉一世(William I,1861-1888),任命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為普魯士首相(鐵血首相),主導普魯士的改革與擴軍。在普丹戰爭(1864)及普奧戰爭(1866)獲勝後,普魯士成立了“北德意誌邦聯”,其中排除了奧地利的勢力。

俾斯麥欲將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及達姆施塔特等地並入北德意誌邦聯,與法國衝突漸增。1870年,普魯士打敗法國。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宣布德意誌帝國(German Empire)成立,統合奧地利以外的日耳曼國家。自己加冕為帝國皇帝,任命俾斯麥為帝國首相。

普魯士約占帝國三分之二的土地及人口,主導德意誌帝國事務,由霍亨索倫王朝統治,設首都為柏林。德意誌統一後,作為威廉一世禦下的帝國首相俾斯麥,外交上試圖鞏固德國的大國地位,與各國結盟,孤立法國,避免戰爭。

威廉二世(William II,1888-1918)統治下,德國同其他歐洲列強一樣,逐漸朝著帝國主義方向發展。首先,德國與奧匈帝國結盟,1882年,又將意大利攬入同盟。同一時期,英國,法國,俄國亦互相結盟,防止奧地利對巴爾幹半島,德國對法國的幹預。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遇刺,奧地利借此對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四年的戰事中,德意誌帝國損失嚴重,超過200萬名軍人死亡。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署。同年11月德國爆發革命,德意誌帝國滅亡,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到荷蘭。

1919年6月28日新政府簽署《凡爾賽條約》。作為同盟國成員,德國承認被協約國打敗。1918年11月德國革命初期,德國宣布改行共和製。1919年8月11日,總統弗裏德裏希-艾伯特(Friedrich Ebert)簽署“魏瑪憲法”(Weimarer Constitution)。

此後黃金二十年代到來,德國進入一段文化藝術自由繁榮期。即便如此,對《凡爾賽條約》的恨意仍舊存在,“刀刺在背”的傳說廣泛流傳。1929年大蕭條對德國造成衝擊,1932年失業率高達30%。

1933年,聯邦總統興登堡(Hindenburg)任命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為德國總理。國會縱火案後,一項法令取消民眾的基本權利,在數周之後,第一個納粹集中營開始運作。通過全民投票退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德國開始重新軍國主義武裝化。

1935年,德國當局宣布不再履行《凡爾賽條約》,1938年,德國吞並奧地利,1939年春,占領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夏,德國同蘇聯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接著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展開。作為回應,英國和法國亦對德國宣戰。

1940年,德國攻克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大部分。1941年,德國入侵南斯拉夫希臘蘇聯。1942年,德國及其軸心國占領歐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區。1943年,蘇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獲勝,盟軍奪回北非入侵意大利,德國連續遭遇失敗。

1944年6月6日,西方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法國複國。1944年夏,蘇聯向東歐推進,西方盟軍也進入德國境內,德軍最後一次反攻未果。希特勒於柏林戰役中失敗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美英法蘇聯軍攻入柏林,納粹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政權參與者在紐倫堡審判(Nuremburg Trial)中接受戰爭罪審判。德國投降後,德國領土及柏林由同盟國美,英,法,蘇分區占領,1949年5月23日,法國,英國及美國占領區合並,成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1949年10月7日,蘇聯占領區成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rmany),一般以西德及東德稱之。東德首都設於柏林,西德將波恩設為臨時首都,強調兩國分治僅為暫時性現狀。西德為議會民主製共和國,采行“社會市場經濟”。

1948年起,西德成為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援國之一。1949年,阿登納(Adenauer)當選為首任聯邦總理。在他的領導下,從1950年起,西德經曆長期的經濟增長,被稱為經濟奇跡。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7年,西德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創始國。

東德是東方集團的一個國家,蘇聯通過其軍力和華沙條約組織在政治和軍事上對東德進行控製。雖然其名義上是民主國家,但是政治權力僅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高官行使,並由控製社會諸多領域的秘密機構來支持。

民主德國實行蘇聯式統治經濟,雖然東德官方對其社會政策進行大規模宣傳,鼓吹西德入侵威脅,但諸多東德公民仍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及經濟繁榮。1961年,建成了柏林牆(Berlin Wall),旨在阻止東德人逃亡西德,成為冷戰(Cold War)的象征之一。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裏根(Reagan)發表《推倒這堵牆》的演說,遙相呼應前總統肯尼迪(Kennedy)1963年6月6日發表的演講《我是柏林人》。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成為共產主義垮台兩德統一東德轉型的象征。

1970年初,西德總理勃蘭特(Brandt),使東西德間緊張關係稍獲緩解。1989年,匈牙利放棄鐵幕並開放邊界,數千名東德國民經匈牙利成功進入西德。事件也對東德造成衝擊,大型抗議活動獲得更多支持。東德當局放鬆邊境限製,實際上此舉加速了轉向改革的進程。

1990年9月12日,四個占領國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放棄其在投降書中獲得的權力,德國重獲完整主權。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前東德五個聯邦州重新建立並加入西德。統一後的德國被認為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的擴大和延續。

根據1994年《柏林-波恩法案》,柏林重新成為統一德國的首都,波恩則獲得“聯邦城市”這一獨有地位,保有一些聯邦機關。1998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施羅德(Schroder)當選首位聯邦德國總理。1999年,政府遷移全部完成。

德國統一後,德國在歐洲聯盟中日漸扮演重要角色。1992年,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簽署條約,1999年建立歐元區,2007年又簽署條約。德國派出維和部隊以穩定巴爾幹地區局勢,塔利班政權被推翻後,德國以北約成員身份派出軍隊維護阿富汗安全局勢。

2005年選舉後,基督教民主聯盟領袖梅克爾(Merkel)成為首位女性德國總理。2009年,梅克爾領導下自由保守聯盟當政。2013年,第三屆梅克爾內閣組建大聯合政府。2021年,社民黨政治家朔爾茨(Schultz)組成聯合政府。

德國是議會民主製聯邦共和國聯邦總統國家元首,僅具象征性。聯邦議院議長負責議院日常事務。聯邦總理是政府首腦,行使行政權,職責類似於其他議會民主製國家的首相。

德國在行政上由16個聯邦州組成,下圖和下表是德國行政區域劃分圖表,包括16個聯邦州,各個聯邦州的名稱和首府。其中的前三個城市州,相當於中國的中央直轄市。

圖5. 德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圖

 

表1. 德國16個聯邦州的名稱和首府

  州名   首府  
1 柏林 Berlin (同名)  
2 漢堡 Hamburg (同名)  
3 不來梅 Bremen (同名)  
4 巴登- Baden- 斯圖加特 Stuttgart
  苻騰堡 Wurttemberg    
5 巴伐利亞 Bayern 慕尼黑 Munchen
6 勃蘭登堡 Brandenburg 波茨坦 Potsdam
7 黑森 Hessen 威斯巴登 Wiesbaden
8 梅克倫堡- Mecklenburg- 什未林 Schwerin
  前波莫瑞 Vorpommern    
9 下薩克森 Niedersachsen 漢諾威 Hannover
10 北萊茵- Nordrhein- 杜賽爾多夫 Dusseldof
  威斯特法倫 Westfalen    
11 萊茵蘭- Rheinland- 美因茨 Mainz
  普法爾茨 Pfalz    
12 薩爾蘭 Saarland 薩爾布呂肯 Saarbrucken
13 薩克森 Sachsen 德累斯頓 Dresden
14 薩克森- Sachsen- 馬格德堡 Magdeburg
  安哈爾特 Anhalt    
15 石勒蘇益格- Schleswig- 基爾 Kiel
  荷爾斯泰因 Holstein    
16 圖林根 Thuringen 埃爾福特 Erfurt
         

帕紹(Passau,Germany),是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的一座城市,位於德邊境,在多瑙河(Danube),因河(Inn)和伊爾茨河(Ilz)的交匯處,因此帕紹也被稱為“三河之城”(City of Three Rivers)。帕紹也是一座大學城,五萬人口中,一萬二千人是帕紹大學的學生。

帕紹在古代是凱爾特人(Celts)的拓墾地,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此建立了一個軍事要塞。公元六世紀,巴伐利亞人占據了此地,在半島上建立了一個公爵城堡。公元739年,帕紹建立了天主教主教區。公元1225年,帕紹獲得城市權。

1552年,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erdinand),代表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19-1556),在該市簽訂了寬容新教的《帕紹合約》。1662年,一場火災將城市夷為平地。1860年,修通鐵路。1892-1894年,希特勒曾經在此居住。

2022年10月26日,上午8點半,我們的河輪到達德國的帕紹,帕紹到多瑙河河口的距離指標是 km2226。上午9點半,全船又分為五組,到市區做“帕紹徒步遊”(Passau Walking Tour)。我們的小組是43E,由一位當地的導遊帶領遊覽。下圖是帕紹市地圖。

圖6. 帕紹市地圖

另外,我們的遊輪還有一個自費項目“薩爾茨堡專程遊”(Salzburg  Highlights),那些自費遊客也在這裏下船,然後乘坐旅遊大巴,去奧地利的薩爾茨堡(Salzburg,Austria)。我在2002年的“歐洲九國隨團遊”,曾經參觀過薩爾茨堡,所以這次沒有選。

下圖是帕紹的河岸,近景是另一座遊船。再下圖是我在船上遠望帕紹市,第三圖是帕紹市政廳,第四圖是多瑙河岸邊的一座辦公大樓。

圖7. 德國帕紹市的河岸

圖8. 遠望帕紹市市區

圖9. 帕紹市市政廳

圖10. 多瑙河岸邊的一棟辦公大樓

導遊帶領我們到達兩個廣場,每個廣場中央都有一個紀念像,記不住上麵站著的是何人。

圖11. 帕紹市的廣場紀念像

聖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 Cathedral),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建築物,占據帕紹市製高點,是帕紹的地標,始建於1668年。下圖是聖斯蒂芬大教堂的外觀,教堂廣場前的雕像是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連-約瑟夫一世(Maximillian Joseph I,1799-1825)。

圖12. 聖斯蒂芬大教堂的外觀

下圖是聖斯蒂芬大教堂的內部,左圖是主祭壇,右圖是管風琴,據說共有17974根鋼管,非常出名,我們進去時,正好趕上風琴演奏,悠揚的管樂聲,嘹亮悅耳。

圖13. 聖斯蒂芬大教堂內部的主祭壇(左)和管風琴(右)

下圖(左)是帕紹市市政廳(City Hall of Passau),下圖(右)是魏德曼酒店(Hotel Wilder Mann),在當地很有名。

圖14. 帕紹市市政廳(左)和魏德曼酒店(右)

下圖是老市政廳(Old City Hall)上的鍾樓(Clock Tower)。

圖15. 老市政廳廣場上的鍾樓

下圖是帕紹兩個教堂在夕陽下的剪影。

圖16. 帕紹兩個教堂在夕陽下的剪影

當天上午11點,我們回到船上。我們的河輪沒有在帕紹久留,下午2點半,河輪離開帕紹,向前開了二十多公裏。下午5點半,停泊在小鎮“威爾紹芬”(Velshofen)。那些遊覽薩爾茨堡的遊客,可以在這裏回船。我們的河輪繼續沿著多瑙河向西行駛。

不久經過一個閘鎖(Lock)。船進閘鎖後,後閘關上,閘內進水。當閘內的水滿時,即閘鎖內的水位與前閘外的水位持平時,前閘打開,船開出去。我在高台上一直觀看,記錄了本船駛過閘鎖的全過程。

圖17. 本船通過一個弧型橋,駛向閘鎖區

圖18. 本船駛進閘鎖區(前閘關閉)

圖19. 本船已經進入閘鎖區(前閘關閉)

圖20. 看後麵,一條船尾隨跟來

圖21. 後船也進入閘鎖區,兩船將同時通過閘鎖

圖22. 後船進入後,後閘門逐漸關上

圖23. 後閘門已經完全關上

圖24. 看前麵,閘鎖區從側麵進水(前閘仍關閉)

圖25. 閘鎖區內水滿(與前閘外的水位持平)

圖26. 前閘門逐漸打開(前閘門內外水麵持平)

圖27. 前閘門幾乎完全打開

圖28. 本船駛出閘鎖區,進入主河道

晚上閱讀今天的“維京日報”,得知今天是: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離開美國去法國,爭取法國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的日子(1776)。美國的伊利運河(Erie Canal)開通紀念日(1825)。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重新當選為英國首相(1951)。

2022年10月27日,上午8點,我們的河輪到達德國多瑙河畔的城市雷根斯堡(Regensburg,Germany)。雷根斯堡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Bavaria),多瑙河(Danube River)與雷根河(Regen River)的交匯處。該城到多瑙河口的距離指標是 km2380。

雷根斯堡向西北約88公裏是紐倫堡(Nuremburg),向南約104公裏是慕尼黑(Munich),向西南約113公裏是奧格斯堡(Augsburg)。雷根斯堡在德國的位置,參見本文最前麵的圖“多瑙河流域中三個城市在德國的相對位置”。

上午9點半,全船又分為五組,去遊覽市區,叫做“雷根斯堡徒步遊”(Regensburg Walking Tour)。我們的小組是43D,由當地的導遊帶領遊覽雷根斯堡。另外,我們的遊輪還有一個自費項目“雷根斯堡猶太區徒步遊”(Regensburg Jewish Walking Tour),也在這裏下船。

下圖是我在雷根斯堡港口上拍攝的黃金藝術雕塑。

圖29. 雷根斯堡港口上的黃金藝術雕塑

雷根斯堡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從石器時代開始便已有人居住在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邊,雷根斯堡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公元79年,古羅馬人在雷根斯堡建造了一座城堡,用作觀察哨。

公元166年,爆發日耳曼人對抗羅馬帝國戰爭,城堡和居民區都在這場戰爭被毀。公元170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勒留(Marcus Aurelius,161-180),下令建造一座兵營城堡,公元179年,雷根斯堡正式建城。

兵營城堡(Castra Regina),意為“雷根河畔的兵營”,此為雷根斯堡的拉丁語的古名稱。這座石建築的兵營城堡,圍牆高約10米,有4扇大門和眾多塔樓,至今仍能在雷根斯堡老城區見到它的遺跡。

下圖是遺跡中的城堡門,再下圖是東城門(左)和兵營城堡的遺跡(右)。

圖30. 雷根斯堡兵營城堡遺跡中的城堡門

圖31. 雷根斯堡的東城門(左)和兵營城堡的遺跡(右)

公元六到八世紀,雷根斯堡是巴伐利亞公爵的府邸。九世紀,雷根斯堡是東法蘭克王國的重要城市。公元1147年,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1138-1152)由此發起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公元1189年,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1152-1190)由此發起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公元1207年,雷根斯堡提升為帝國自由城市。公元1245年,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1212-1250)賦予城市自治權。公元1500年,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lian I,1486-1519)進行了幹預,強加給雷根斯堡一部新的法律。

公元1542年,在天主教區與城市議會的鬥爭中,雷根斯堡改為一座新教城市,希望擺脫天主教的主教和皇帝,但是同主教之間的衝突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公元1633年,雷根斯堡在三十年戰爭中被瑞典軍隊占領,1634年,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巴伐利亞的軍隊奪回。公元1803年,在雷根斯堡通過帝國議會的最後一批決議,其中之一是決定解散神聖羅馬帝國,成立萊茵聯邦,雷根斯堡也因此成為獨立的邦國。

第五次反法同盟戰爭(法國對抗英國和奧地利)中,奧地利軍隊先是於1809年4月20日占領雷根斯堡,三天後法國人進行了炮轟並攻占雷根斯堡。在拿破侖的壓力下,雷根斯堡大主教被迫並入巴伐利亞,這意味著雷根斯堡失去了昔日的特殊政治地位。

隨著1933年德國納粹的上台,雷根斯堡的納粹市長也隨之上台,雷根斯堡的猶太人會堂被焚毀,猶太人商店被掠奪,猶太人居民被襲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雷根斯堡受到盟軍猛烈的空襲,但是老城並沒有受到影響,空襲目標是郊外的一家飛機工廠。

1945年4月22日,美軍坦克部隊兵臨城下,不久納粹軍隊撤離逃跑,雷根斯堡未經戰鬥即宣告解放。雷根斯堡的曆史城市中心被完好地保存下來了,是德國最大的一座中世紀老城。2006年雷根斯堡老城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下圖是雷根斯堡市地圖。

圖32. 雷根斯堡市地圖

導遊帶領我們經過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的故居,但是沒有進去參觀,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行的三定律。

導遊又帶領我們到雷根斯堡的老城(Old City),下圖(左)是雷根斯堡老城的塔樓(Tower),下圖(右)是“金塔”(Golden Tower)。

圖33. 雷根斯堡的老城塔樓(左)和“金塔”(右)

雷根斯堡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 Cathedral),是巴伐利亞和德國南部哥特式建築的主要代表,是天主教雷根斯堡教區的主教座堂。大教堂曾經兩次被大火燒毀後,1273年重建。大教堂中殿高32米,塔樓高105米,總長86米,寬35米。

下圖是大教堂的外觀(左)和大門(右),再下圖是大教堂的主祭壇(左)和彩窗(右)。

圖34. 雷根斯堡聖彼得大教堂的外觀(左)和大門(右)

圖35. 雷根斯堡聖彼得大教堂的主祭壇(左)和彩窗(右)

下圖是我在雷根斯堡聖彼得大教堂前麵的留影。

圖36. 我在雷根斯堡聖彼得大教堂前麵的留影

下圖是雷根斯堡市政廣場上的一座辦公大樓,再下圖是市政廣場上的一群宗教學生。

圖37. 雷根斯堡的市政廣場上的辦公大樓

圖38. 雷根斯堡市政廣場上的一群宗教學生

多瑙河上的老石橋建築於1135-1146年間,是中世紀最重要的橋梁建築之一。成為十二到十三世紀歐洲大型石橋的範例,其中包括德累斯頓易北河布拉格伏爾塔瓦河倫敦泰晤士河法國阿維尼翁羅納河

老石橋長336米,寬8米,平均高度15米,共有16個橋洞,橋洞寬度10米至16米不等,橋墩寬度6米至7米不等,老石橋總重約10萬噸。老石橋曾經是雷根斯堡唯一的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橋梁,前後持續了800多年。

下圖是我拍攝的老石橋,再下圖是老石橋旁邊的鴿子。

圖39. 雷根斯堡的老石橋

圖40. 雷根斯堡老石橋旁邊的鴿子

回船後,從今天的“維京日報”得知,今天是英國人威廉-賓(William Penn)在美國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建立費城(Philadelphia)的日子(1682)。美國紐約地鐵(Subway of New York)首次通車的日子(1904)。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的生日(1728)。

我們的河輪在雷根斯堡沒有停留太久,逆流向西行駛了35公裏,停泊在一個叫凱爾海姆(Kelheim,Germany)的小鎮。下午6點半,那些自費項目的遊客在這裏回船。凱爾海姆在德國的位置,見本文最前麵的圖,“多瑙河畔三個城市在德國的相對位置”。

我們的河輪從這裏開始離開多瑙河,進入美因-多瑙-運河,駛向紐倫堡。下圖是美因-多瑙-運河岸邊的小鎮教堂,再下圖是美因-多瑙-運河岸邊的白色懸崖。

圖41. 美因-多瑙-運河岸邊的小鎮教堂

圖42. 美因-多瑙-運河岸邊的白色懸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安主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花似鹿蔥:
的確很好玩,後天將會講到萊茵河。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河輪遊也很不錯,據說德國的萊茵河遊輪也挺好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