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車禍瞬間,你該先做什麽?

(2025-09-12 17:32:00) 下一個

兩個真實的故事,$8670的代價,告訴你規則之外的生存智慧。

今年7月17號的傍晚五點,下班高峰,車流密集。Denison Street 上,我太太開車正準備回家,在接近 Esna Park Drive時,車速不快。在她左側車道行駛的白色雪佛蘭突然猛踩油門,從左側硬擠過來。那一瞬間,伴隨著沉悶的“咚”聲,我們的車左側被撞,措手不及。

更糟的是,對方竟沒有停車,反而加速逃逸。

幸運的是,前方紅綠燈路口車多,對方沒能立刻衝走。我太太反應迅速,掏出手機拍下一張照片。剛按下快門,肇事車又一腳油門,消失在人群車海裏。

她緊張地停在路邊,給我打電話:“怎麽辦?”

我讓她立刻聯係保險公司。可對方回答:“如果沒有肇事車輛的保險信息,索賠不了。” 於是她去碰撞中心登記,但同樣因為資料不全而無果。

我讓她先回來,隨後直接報警。

半小時後,一位名叫 Sidher Bhisham 的警官出現在我家門口。他仔細聽完情況,把照片留檔,並拍下了我們車受損的細節。我們提出,需要對方車輛的詳細信息:車型、顏色、出廠年份、車輛識別號(VIN,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保險公司與保單號。

大約四十分鍾後,他又折返,把一份《交通事故車輛信息交換單》鄭重交到我們手裏。那一刻,我們終於鬆了口氣。憑著這份官方文件,我們得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索賠。半個月後,車修好,更換了左側兩扇車門,賬單金額 $8670。

警察的高效,值得感謝。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我身邊人遇到逃逸。

2021 年的一個夏季周日清晨,我剛起床,就接到客戶電話。她一大早去加班,紅燈前停下車,身後車輛刹車不及,造成了追尾。兩人下車,本應交換信息。肇事的南亞年輕司機卻說:“等我把車挪到路邊再給你。”話音未落,他竟直接加速逃逸。客戶愣在原地,看著遠去的尾燈,才反應過來。

這兩個故事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

出現車禍,第一步該做的,不是理論,更不是追車,而是掏出手機拍照。

有了照片,就算對方逃逸,警方也能鎖定車輛,保險才能介入。

別因為慌亂而放過關鍵的幾秒鍾。別輕信“挪車再說”的借口。先按下快門,再談責任。

車禍總是意外,而證據就是定心丸。感謝那些認真負責的警察,讓正義跑得比肇事車還快。

對車主們來說,一點冷靜、一張照片,也許就是 這$8670的保障。記住:證據才是最好的保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6ba6 回複 悄悄話 8670 要你以後幾年的汽車保費加價還回去。現在的保險都是自己保自己,不分對錯了,要對方信息隻是證明事故真實而已。這種保險方式被某些國家的移民濫用,找人碰瓷,然後報稱受傷吃補償等等,後麵的水很深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有效的辦法是裝高質量的4k dashcam. 治安差的地方隻能靠它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