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0點左右,我正坐在電腦前查房源,手機突然響了。
地下室的租客發來一條短信:“我把電閘關了。”
起初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結果並不是。他語氣認真地解釋:
沒多久,樓上的租客回到家,發現停電,也立刻發來短信問詢。
雖然從旁觀者角度看,這場爭執不乏戲劇性,但我作為房東,
其實這兩家人,都挺好,受過教育,談吐得體。
有趣的是,他們都來自土耳其,幾乎是同時登陸加拿大的“新移民”
兩位先生原本是工程師,如今仍在尋找對口工作;
從外人眼中看,這是最有可能成為朋友的組合。
他們爭執的,表麵是溫度,實則是情緒與邊界感。
對樓上的租客而言,調低溫控器也許隻是出於節能或習慣;
但在樓下的租客感受中,卻是自己舒適生活的不斷被打擾。
那一拉電閘的動作,看似衝動,其實是長期隱忍後的情緒宣泄。
我隨後分別致電兩位男士,耐心溝通,也重申彼此尊重的重要性。
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摩擦難免。但生活教會我們一件事:
不是所有的不滿都值得較真,有時候,退一步,屋子就暖了。
語言的不流利、工作的不穩定、生活的不確定,這些都會帶來壓力,
溫度可以調,心也可以柔。
在異國他鄉,最大的奢侈品,永遠是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