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特魯多以 39.5% 的選票贏得大選,成功組建多數黨政府,取代保守黨執政。當時,加拿大財政盈餘約15億加元,美元兌加元匯率為 1美元兌換1.28加元。
如今,特魯多執政已近十年,加拿大財政赤字飆升至約483億加元,美元兌加元匯率貶值至 1美元兌換1.45加元,加元對美元貶值了約11.2%。與此同時,民調顯示,特魯多的支持率相比2015年大幅下降,目前約為21%, 不得不辭去自由黨黨魁的職務。
特魯多在2015年能夠贏得選舉,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選民對其父親 皮埃爾·特魯多執政時期的認可和尊敬,同時,小特魯多的外在魅力和顏值也為他的選戰加分不少。
中國有句古話,“老子英雄,兒子好漢”。小時候對此深信不疑,但隨著閱曆的增加,逐漸發現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成立。從中國的秦始皇二代到加拿大的特魯多二代,曆史證明:英雄的父輩並不必然造就英雄的子嗣。
為什麽會這樣?
原因或許與以下幾點密切相關:
智商的回歸: 基因遺傳和隨機性使得下一代的智力表現更傾向於回歸平均值。
成長環境: 政二代往往成長於優渥的環境中,缺乏磨礪和必要的曆練。
奮鬥的動力與心力: 父母不想讓孩子吃苦,孩子也沒有動力去吃苦,這導致他們缺乏拚搏的激情與麵對挑戰的韌性,最終難以超越父輩的輝煌。
如果政二代缺乏自知之明,過於執著於權力,往往會給後代甚至整個國家帶來巨大的災難。
以秦始皇為例,他夢想著“萬歲萬歲萬萬歲”,企圖讓家族永遠統治中國。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大秦帝國在他去世後僅15年便轟然倒塌。
相較之下,華盛頓的選擇顯得無比明智。他在執政兩屆後主動退位,並開創了權力交接的民主先例。如果華盛頓選擇終身製執政,甚至讓權力世襲,大概率不會有今天稱霸全球的美國。
朝鮮在《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後的最初十年裏(1953年至1963年),朝鮮的經濟年增長率高達15%,而同期韓國的增長率僅為5%。如果其領導人也能像華盛頓那樣,如果其領導人也能像華盛頓那樣,朝鮮人民該多有福氣啊。
從秦始皇到華盛頓,權力的傳承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政一代和政二代是否具備自知與克製,不僅影響個人的成敗,更決定了國家的興衰。那些執著於權力的人,往往會被後人所唾棄; 而那些懂得謙讓與克製、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之上的開創者,才能真正贏得後世的敬重與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