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與一位斯裏蘭卡裔朋友在咖啡館閑聊。今年是加拿大聯邦和省選之年,我們自然談到了投票意向。當我問他會支持哪個政黨時,他提到,他的父親曾叮囑他們三兄妹,無論如何都要支持自由黨。
他解釋道,20世紀80年代初,斯裏蘭卡猛虎組織與政府之間爆發激烈戰爭,導致許多人流離失所。當時,加拿大自由黨政府接納了許多斯裏蘭卡難民,他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抵達多倫多時,他父親口袋裏僅剩四美元。憑借加拿大的支持,他完成了學業,找到工作,組建了家庭,養育了他們三兄妹。因此,他父親常說,沒有自由黨的難民政策,就沒有他們的今天,所以他們必須支持自由黨。
然而,這位朋友卻建議我投票給保守黨。這讓我頗為驚訝,便詢問原因。他表示,自己更認同保守黨的執政理念。他認為,保守黨強調創造財富,而自由黨側重於財富分配。財富的分配是有限的,而創造財富則是無限的。因此,自由黨執政期間,往往債台高築,人們缺乏動力。而保守黨主張小政府、減稅,促進經濟發展,激發人們的賺錢欲望,通常能實現財政平衡。
聽完他的解釋,我陷入了沉思。投票決策竟如此複雜。有人可能出於感恩,將選票投給自己並不認同的政黨。這讓我意識到,表麵上的支持,未必反映內心的真實想法。人心複雜,不能僅憑表象判斷。
朋友的話啟示我,投票選擇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個人經曆和價值觀。在評判他人的立場時,應保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認識到每個人的選擇都有其獨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