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家看了一個挺有意思的美國真人秀,叫《Undercover Billionaire》,中文譯名叫《富豪穀底求翻身》。
這個真人秀整了個特別出心裁的狠活——劇組把一個億萬富豪空降到一座陌生城市裏,就給他一部沒有任何聯係人的手機,一輛二手破車和100美元。
然後設立了一個“小目標”——看他能不能在隱姓埋名、且不能動員之前積累物質、人脈資源的前提下,在90天期限內,賺到100萬美元。
這個真人秀好像就是奔著驗證那個命題去的——不是說現在美國階層固化現象嚴重,底層民眾的美國夢沒辦法實現麽?那我們就看看讓如果讓富豪白手起家,能不能實現他的百萬夢想?
這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結果令人吃驚——這位富豪雖然沒有完成三個月賺一百萬美元的“小目標”,但卻創辦了一個價值75萬美元的啤酒燒烤公司,生意做的相當之紅火,再多給他一個月的時間,估計目標就達到了。
光看故事的結局,你可能覺得這個劇相當“美式正能量”——原來今日美國白手起家也能幾個月賺幾十萬,看來美國夢依然存在麽!
據說這個真人秀之後又拍第二季了,又找了一批富翁重演相似的故事。
可是當我細看了這個真人秀之後,卻覺得,這個劇恰恰如今美國階層壁壘的嚴苛。
因為看劇時,你能感受到,這個富翁,雖然沒有帶著他的財富或者人脈資源空降,但卻帶了一種更至關重要的東西——那是一種屬於富人的“生活方式”。
空降到那個陌生城市之後,他知道怎樣去觀察、捕捉到自己能做的機會,在抓住機會後他又知道怎樣和人交往、達成妥協和合作,在機會的權衡與挑選中,他又能“拎得清”,知道什麽機會能做,什麽機會不能做……
更重要的是,在整個劇中你都能感到,這個富翁從“空降”第一天起,就是鮮明的“致富”目標感、方向感的,並因之變得非常積極主動、活躍大膽。這與他那些真的身處美國社會底層、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獲得成功的鄰居們有著鮮明的不同,
他給你的感覺,就好比是一個某遊戲通關了無數遍的高級玩家,在對一個已經被他玩明白了的遊戲熟練地刷“N周目”——隻是這個富翁玩的這個遊戲,名叫人生。
我覺得這種生活方式上的差距與壁壘,其實是比財富、人脈、技能的差距更要命的。因為財富可以轉贈,人脈可以介紹、技能可以學習,唯獨一個人的性格、視野、三觀、和他全套的生活方式。是不可以學習的。
由此我想到了一些別的事。
昨天我寫《要不要反對補習班?取決於你是啥階層》一文,提到了社會不同階層對教育培訓不同觀感的問題。有位讀者看了以後感歎說,確實和她的觀感相符。但她追問我:小西,為什麽會這樣呢?為什麽麵對同一種事物,不同階層的人的觀感如此涇渭分明?
為什麽是俞敏洪創設了新東方,又為什麽是“鐵頭”一定要舉報它?
我想了想之後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不同階層的人基於自己人生經驗所形成的生活方式迥然相異。
就像那個富翁一樣,一個成功者的既往人生經驗、教育經驗往往是正向的,比如年輕的時候通過考學從鄉村走向城市、從小城市走向大城市,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更多機會,最終實現躍遷,並在更高的平台上站穩自己一席之地。所以他們在投資、培養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會基於自身的人生經驗本能采取一種正向、積極的態度,相信更多的投入會帶來更多的收益。
可是如果一個人在一生中四處碰壁、遭遇了太多他人的管製、冷眼和壁壘,他的人生經驗很容易就負向的、消極的,這樣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與他人進行競爭的時,他本能容易想到的手段,也更多會是怎樣利用壁壘、管製、舉報等等方式,把別人拉平到與自己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昨天的稿子談了半天,我最想說的意思倒不是挺或反某些行業,而是想說如果我將來有一個孩子,我一定要避免在言傳身教中給他形成這樣一種人生觀:一個人可以從“望人窮”、從對他人的破壞、管製或舉報中獲得自己的成功——這是一種loser氣質,有這種氣質的人,無論他出身什麽階層,估計這輩子都過不好。
我覺得我們社會中的很多人,相比於物質的窮困,更要命的是他們在精神上有一種“望人窮”的本能,看到別人被舉報、甚至“吊路燈”,比他們自己多賺一百塊錢開心的多。這種人永遠無法富裕。
由此想到了之前看過的一則新聞,某個網友拍了一段短視頻,抱怨自己一位鄰居大媽在小區門口囤了一堆別人快遞拆剩下的紙殼,收廢品的沒來之前,她會每天定點往紙殼上潑水,以保證這些紙殼能“壓秤”。
可是大媽這種習慣,讓整個小區樓下都常年彌漫著一股酸餿的氣味。搞的大家實在不厭其煩,但抱怨了幾次都沒用。
但比較意思的是,我看到這個吐槽下麵的一些留言。
有人直接編了個順口溜嘲笑之:“相愛相殺沒必要,掙錢還得走正道,你往紙殼潑涼水,他在秤上動手腳。”——收廢品和賣廢品的這一番“鬥智鬥勇”下來,除了濕紙殼的那股子餿味,其實雙方誰都沒賺到。
經典底層互害,低階版黑暗森林了屬於是——我不知這位大媽,是否也是《三體·黑暗森林》理論的崇拜者。
有趣的是,也許在大媽自己看來,她這樣幾年如一日的的往紙殼上潑水很“勤勞”,可問題是這種“勤勞”既不道德,就算得逞了其實也多掙不了幾個錢。大媽其實深陷在了無法自拔一種生活方式當中,這種生活方式就叫貧困。
是的,從本質上講,與富裕一樣,貧困其實不是一種財產狀態,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曾經讀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貧窮的本質》一書,書中也談了這個問題。
比如作者做過一個實地考察,到印度的某個貧民區,讓那裏的家長把他們認為送孩子去上學所能獲得的教育回報畫下來。結果兩位經濟學家發現,這些繪畫唯一例外的畫的都是豪宅、豪車,也就是窮人眼中看到的富人那些奢侈的生活。
但作者說,這種對教育的錯誤印象,恰恰這裏的窮困家庭往往不讓孩子接受完整基礎教育的原因。
因為家長們對教育回報的印象就是“掙錢”,那麽當經濟向好,孩子不受教育也能掙錢的時候,這些家長就會傾向於直接把孩子送去工廠做工。而其實受教育、尤其是基礎所培訓的最關鍵的素質是一個人接入現代社會、參與現代生產大協作的那種連接性,有這種連接性和沒有它的人所能產生的勞動價值是天差地別的。而家長因為在自己的人生中沒有這種生活經驗,形成了對教育的錯誤認知,所以也隻能讓孩子重複自己的失敗,貧窮於是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延續了下來。
所以該書的作者認為,製造貧困的最大原因,來源於視野和認知不足,“窮人不清楚給兒童接種疫苗的好處,不明白基礎教育的真正意義,不知道該使用多少化肥,不知道哪種方法最易染上艾滋病,也不知道政治家們每天都在做什麽。”所以他們才陷入窮困。而扶貧最有效的手段,不是經濟上的幫扶或者稅收、補貼上的傾斜,而是把窮人從這種“負循環”的生活方式中拉出來,幫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良好的習慣。如此才能終結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貧窮。
可是我覺得,這恰恰是最難的事情。你沒聽說過那句話麽“動底層人的認知如同刨他們的祖墳。”
是的,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越在精神上窮困,往往就越容易固執於自己的三觀和生活方式——因為他隻知道這樣一種生活方式,就像那個執著於往紙殼上潑水的大媽,她之所以不聽勸的一定要做這種事,是因為她隻熟知這一種生活方式:我都往紙殼上潑水了,還活的這麽慘,不這樣做豈不是更沒活路了?
到底是思維的單一造就了貧窮,還是貧窮強化了思維的單一,這或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但我們可以確知一點是,往往越是那些“思維的窮人”越喜歡不計經濟和道德代價的固守自己的偏執。
比如時下你跟有些人討論俄烏戰爭,他們總是喜歡說:“不管怎麽說,俄羅斯是我們唯一的朋友,俄羅斯倒了我們豈不是要被陷入北約更深的圍堵”雲雲。我沒當聽到這種話的時候,總覺得說這話的人跟給紙殼潑水的那位大媽有點相似——那種覺得自己離了某堆“紙殼”(比如他們心目中的強俄)就活不下去的思維習慣,真的是一樣一樣的。
其實如今網上散發類似氣質的論調還有很多,考慮到點一個就會得罪一批人,這裏就不多贅述了。但我覺得基本可以總結這一個心法:凡是那些具有望人窮氣質,主張從對他人或他國的比爛、仇恨、侵略、毀滅中的獲得快感和自信的論調,基本都可以歸於此類。
這種論調所體現的那種生活方式,它從精神氣質上講,就是“招窮”的。
富足的本質,不是一種財富狀態,而是一種精神氣質、一種視野三觀、一種生活方式,而貧窮是另一種,兩者間的壁壘,更難打破。
牢記這一點,親近富裕,遠離貧窮。
作者:山巔上的加圖
我覺得和這個有類似的地方。
人是否能夠致富,機遇很重要。這個幾個月搞出一個公司的人,極少數人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