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到達科爾多瓦 (Cordoba) 的。那天,西班牙國鐵Renfe 罷工一天。嚴格地說,不到一天,早8點到晚5點。罷工可能是為了慶祝婦女節,也可能是為了表明支持婦女的態度。對於坐火車通勤的上班族,影響不很大,早上可以趕在8點以前去上班,到了下班的時候,火車又開始運行了。
傍晚五點多我乘坐長途汽車到了科爾多瓦,入住旅店後,發現不遠處有個美食廣場。六點左右是不少國家的晚餐時間,可是在西班牙,卻是飯前小酌、快樂時光 (happy hours) 和喝下午茶的時候。不少正規飯店尚未開始營業,而酒吧咖啡館異外繁忙,賓客滿堂。美食廣場內也有一些顧客在把酒言歡,我要了美味的海鮮色拉作為晚餐。
晚餐後出門來,見美食廣場前的大街上擠滿了人,有些人舉著標語牌,看似在示威遊行,可又不像一般的示威,空氣中沒有憤怒,更像是個大集會,男女老少,談笑風生。問了路邊的旁觀者,為什麽事遊行?他說:For women(為了女人)。讓我一陣感動,西班牙人有正義感,也有人情味,為了讓社會關注女人的地位權益,全體出動為女人呐喊撐腰。而且人家也不說大話,什麽平等、正義、自由、尊嚴。簡簡單單,為了“人”。
三月可能是西班牙的雨季吧,這次旅行下雨天不少。第二天早上拉開窗簾,外麵陰雨綿綿。我買好了去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Catedral de la Asunción de Nuestra Señora)8:30的入場券。
從旅店去清真寺大教堂不遠,走路八九分鍾,為了準時到達,用了穀歌導航。也不知為什麽穀歌越搞越複雜,原來是順著一條路直走就行了,現在是每次過馬路,語音導航便說:往左,往右。幾次三番左左右右,我迷路了,向一位西班牙大叔打聽方向,他居然冒著雨把我一直領到教堂門口,我隻能用非常有限的西班牙語,再三說 Muchas gracias (Thank you very much)。
剛走進清真寺大教堂,便被其宏偉和美麗震懾了。這裏曾經是一座清真寺,始建於公元786年。1238年,西班牙人收複國土後,將清真寺改為天主教堂。到了16世紀,又在清真寺的中心,修建了文藝複興風格的聖殿。
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與格拉納達的阿爾罕布拉宮一樣,被視為是西班牙摩爾建築中最傑出的代表。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宗教建築之一,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藝複興式和伊斯蘭風格的建築瑰寶,列為聯合國曆史遺產。
如果來西班牙隻看一座教堂,我會選擇這座。雖然西班牙金碧輝煌、宏偉精美的教堂非常多,但這座最獨特、最美麗,是我心目中西班牙教堂的天花板。一己之見,又不懂建築和宗教,各位不必太把我的話當真。
參觀完大教堂,安排好的下一檔節目是爬大教堂旁邊的鍾樓。我買的票是10:00的,可是到了10點,鍾樓依舊關著門。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因那幾天風雨交加,為了遊客安全,鍾樓已經停止開放好幾天了,買了票的可以退票。不知為什麽,鍾樓門口也不貼張告示。
雨下得很大,決定折回旅店吃早餐,平時早餐時間7-10點,星期天8-11點了。這個決定不錯,待我11點多再從旅店出來,雖然天陰沉沉的,但是雨終於停了。
決定先去看看老城區的城牆、城門和護城河,然後沿著瓜達爾基維爾河(Guadalquivir),去基督教君主城堡(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羅馬橋(Puente Romano)、卡拉霍拉塔橋門(Torre de la Calahorra) 等景點。
在瓜達爾基維爾河邊,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磨坊,後來發現,河兩岸有好幾座。這些磨坊是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有的隻剩下殘垣斷壁,有的被修複到原來的麵目,供人參觀。
河邊的基督教君主城堡正在大修,外牆罩上了安全防護網,到處是吊車挖土機,巨大的建築工地。即便如此,售票處依舊排著長隊。猶豫了一下,決定跳過這個城堡,因為要去的地方不少,而我隻剩下半天時間了。
走過了羅馬橋,一座石拱橋,始建於公元前一世紀,之後經過多次修複改建。這座有2000多年曆史的橋,曾經是科爾多瓦連接河兩岸的唯一橋梁,直到20世紀中葉,另一座公路橋通車後,羅馬橋又回到2000年前的步行橋狀態。
羅馬橋上的卡拉霍拉塔橋門是一座文藝複興風格的建築,買票後可以上塔頂觀俯瞰羅馬橋。
從羅馬橋,穿過科爾多瓦老城區的小街小巷,去了羅馬神廟遺址,那裏也是建築工地。看來西班牙經濟不錯,不少著名的曆史建築和教堂都在整修中。
沿著羅馬神廟旁的大道走,不知不覺來到了附近的坦蒂裏亞斯廣場(Plaza de las Tendillas),這是傳統老城區和現代商業區的交界之處。
重新折回老城區,去訪問維亞納宮(Palacio de Viana),一個小眾景點。據介紹,內有12個庭院和花園(重點是看庭院),觀賞大約需要2小時。進去剛走過兩個庭院,手機沒電了,在一個庭院裏坐下來,找出充電寶,準備充會兒電再繼續遊玩。不料,一位工作人員突然走過來說:我們再過20分鍾就要關門了。
剛進來就要關門了?我趕緊起身,急急忙忙走過一個連一個的庭院和花園,胡亂拍了幾張照片,一路隻見工作人員在紛紛鎖門,我剛邁出維亞納宮大門,身後的大門馬上被關閉並鎖上了。看看手機,2:55。後來才知道,維亞納宮平時要晚上7點才關門,但因為那天是星期天,3點就關門了。
在老城區走著走著,又迷路了。這會兒又下起雨來,忽見路上有一活生生的忍者龜撐著雨傘走過,何不尾隨他?這身打扮一定是去好玩的地方,這才想起來,那天是科爾多瓦的狂歡節。或許因為下雨,節日氣氛不濃,一路上沒見到穿戲服的人,跟加的斯的狂歡節(見我的博文《獨自漫遊西班牙(五)加的斯》)相比,冷清多了。
跟著忍者龜,來到了科爾多瓦最大的廣場,拉科雷德拉廣場(Plaza de la Corredera),那兒歌聲不絕,有三支樂隊同時在演出,一支在餐館前,另一支在廣場旁邊的門廊下。多數人則聚集在一個巨大的白帳篷裏,帳篷內有個戲台,一個由孩子組成的歌舞隊正在表演,看來,這是科爾多瓦狂歡節的主場。
看似狂歡節都離不開音樂,估計是各樂隊輪番上場。帳篷內外有不少穿著戲服的樂隊成員,中年大叔為主,演出前,煙酒齊上,很享受很放鬆很man哦。
受不了濃濃的煙味,離開主廣場,七拐八拐,去猶太區尋找著名的百花巷 (Calleja de las Flores)。雨過天晴,終於找到了窄窄的百花巷,以及隱藏在巷尾的小庭院。
百花巷附近的街景
百花巷
不覺已到傍晚,出了城門,西斜的陽光下,古老的城牆披上了黃金甲,俯瞰著倒映著藍天白雲的護城河。感謝大自然,把如此美麗的畫麵贈予我這個過路客,成了屬於我的科爾多瓦回憶。
圖片均為原創
待續
照片裏的玫瑰花燈罩很好看。 我們去的時候, 記得百花巷的花是一邊是紅色,一邊是藍色。 看來巷子的統一規定。 應該是城市搞的。 :)
博主走到哪兒,狂歡節就跟到哪兒。
西班牙好像一年到頭都在過節。
有一天晚上,我在巴塞羅那城裏看見到處都是音樂會。問當地人,今天是什麽日子?他們說,是紀念巴塞羅那的 patron saint。
相比之下,美國大規模民眾聚在一起慶祝的節日實在少,國慶節放煙火,感恩節紐約梅西遊行,元旦加州 Pasadena 玫瑰遊行,就這麽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