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

一人一故事,一夢一人生
全部原創,轉載敬請注明來源
個人資料
海風隨意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街對麵的毛腳女婿和螞蟻

(2021-08-23 16:10:31) 下一個

周末,找出了《餘華作品集》,二十多年前買的,裏邊的小說,有的看過忘了,再拿出來看一遍。過幾天,會給大家介紹他的一個長篇《在細雨中呼喊》。今天寫的,是看了他自傳中的一段話後,有感而發。

自傳寫於二十多年前,餘華記述了他與黃源老先生的會麵:

“我剛到縣文化館工作,去杭州參加一個文學筆會期間,曾經去看望黃源老先生,當時年近八十的黃老先生知道他家鄉海鹽出了一個寫小說的年輕作家後,曾給我來過一封信,對我進行了一番鼓勵,並要我去杭州時別忘了去看望他。

我如約前往,黃老先生很高興,他問我家住在海鹽什麽地方?我告訴他住在醫院宿舍裏。他問我醫院在哪裏?我說在電影院西邊。他又問電影院在哪裏?我說在海鹽中學旁邊。他問海鹽中學又在哪裏?

我們兩個人這樣的對話進行了很久,他說了一些地名我也不知道,直到我起身告辭時,還是沒有找到一個雙方都知道的地名,同樣一個海鹽,在黃源老先生那裏,和在我這裏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記憶。”

從上海買回餘華這套書的時候,我已經搬家到現在住的房子裏。周末,因為山火,加州的天空裏有煙塵,灰灰的,建議不要去室外活動。家裏有個閱讀的角落,在大玻璃窗旁邊,望出去,都是樹,能看到一點兒海。放下餘華的書,我往外看,對街人家的籬笆,風吹雨打,變得灰頭土臉了,有年代感,至少我搬來的這二十多年裏,沒有換過。籬笆後的樹叢長高了,也長大了,濃密的綠葉爭相越過籬笆木條的頂尖,占據了半條人行道的上空。估計園丁不久又該來修剪樹枝了。

鄉下,除了門牌號,連個地名都沒有,樹名,我也記不住,樹又多,大橡樹旁,哪一棵?不知道,從路口數過來第幾棵?沒數過。萬一憶舊,標誌就是某某先生的房子,可惜這些某某先生們,不知了去向。窗外熟悉的街景,找不出任何值得訴說的有趣內容。

可是還有一扇窗,以及窗外千變萬化的景色,卻永遠在我的記憶裏。

我家在上海的老房子,有一個房間對著一條熱鬧的馬路,小時候,我就睡在那個房間裏。老房子還在,那裏曾經是法租界,許多建築的門口,都掛了“優秀曆史建築”的牌子,我住過的房子也掛了一個。意思是,這些房子不能拆,需要保護。

從房間的窗戶望出去,馬路對麵曾經是一個公共汽車站,有三條線路的公車在那裏停靠,從早到晚,對馬路的街沿上,站著等車的人。等車的人中,有一些是熟人,鄰居同學,也有麵熟的陌生人,和麵生的陌生人。他們的注意力都向著左方,頗有點像“向左看齊”。如果車子晚點了,性急的年輕人會走到馬路的中間,踮起腳張望。當然這樣的事,現在不再可能發生了,那條馬路成天車水馬龍,不想找死的話,就斷然不要站到馬路中間去。

公交車來得相當頻繁,三五分鍾一輛。站牌上寫著三條路線的首班車和末班車時間。首班車往往是早晨五點,末班車是晚上十二點。在普通公交車停運的時段,還有通宵公車,差不多每隔一個小時有一班。那時候,我常常沉睡夢中,不知道等車的人多不多。

估計是不太多吧,有個別夜間等車的,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會趁興喊一嗓子。夏夜,家家戶戶開著窗睡覺,寂靜的黑夜中,突然聽到老公鴨聲嘶力竭,“臨行喝媽一杯酒”,“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老公鴨越喊越來勁了。這時候,窗口後麵爆發出男人的惡罵,“X%@¥#”。老公鴨可能也是偶爾坐個夜班車,這樣的事不常發生。

更多的時候,是我站在窗口,看馬路對麵等車的人。馬路對麵曾經有一棟兩層樓尖頂的老房子,住了十幾戶人家,都是小資本家或小業主。房子是連體的,單開間,正門(沒有天井)對著馬路,後門在一條窄窄的小弄堂裏。家家都是底樓開店,店堂的背後是廚房,樓上住著店主的一家,店主家人口較多的,會借用尖屋頂的空間,搭一個閣樓,在屋頂上,開出一扇“老虎窗”來 。

那排房子,有食品店、煙紙店、文具店、五金店、花店、裁縫鋪、修鞋鋪什麽的,等車的人,在店鋪的外麵,隔著玻璃櫥窗往裏張望,也有的,趁著等車的空隙,進去買東西。

冬天的下午,那扇窗戶,是我的最愛。溫暖的陽光射進西窗,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隔著關得緊緊的鋼窗,注視馬路對麵的人,那一老一小像是爺孫;胖男人剛進了食品店,拎出來的網線兜裏,有一聽餅幹和三四個紙包,是個有錢人,買了那麽多好吃的;還有穿著中短呢大衣,裹著灰色羊毛圍巾,頭發梳得溜光的年輕男人,手裏提著圓形的白色大蛋糕盒子,用紅線紮著,估計是毛腳女婿要去拜見未來的丈母娘。結了婚的,走親訪友,往往是小兩口一起出行。

我媽常說,這個窗口是老人和小孩的最愛。等她老了,走不動了,就坐在窗口,看外麵的世界。

八十年代初,我離開上海的時候,那些店都開著。九十年代,每個暑假回上海,那些店,依舊在那裏。隻是裁縫鋪、修鞋鋪和煙紙店改頭換麵了,變成了服裝店和皮鞋店。這些店裏,食品店的顧客絡繹不絕。花店的生意也格外興隆,賀喜的大花籃,店堂裏放不下了,一個一個擺放到人行道上,每個花籃上都飄著紅底金字的飄帶,寫著開業大吉、財運滾滾、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花籃的顏色非常“鬧猛”,大紅大綠。

又隔了幾年,我再回去,所有的商店,連同那棟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方方正正的水泥盒子,那個盒子是地鐵的進出口。上下班高峰期,“小白領”像螞蟻一樣,一個緊跟一個,鑽進盒子,不見了。每隔幾分鍾,又有一長串螞蟻從盒子裏冒出來。要想了解上海的時尚和潮流,隻要看看螞蟻就足夠了。那個地段,有人稱“鑽石地段”,取代小商鋪和老舊房子的,是幾十層高的玻璃寫字樓,供螞蟻進出的盒子,還有一家連一家,沒有特色的“時裝店”和“精品店”。

公車站也搬遷了。在我的眼裏,摩登的螞蟻,遠遠沒有拎著一網兜零食的胖子有趣,塞著耳機,安靜快速行走的螞蟻,估計沒有一個會突然摘掉耳機,喊一嗓子。夏天,不開窗睡覺了,關窗戶,開空調,空調機裏的水珠,一滴滴掉落在人行道上。沒有人聽到水珠落地的聲音,白天不能進城的重型卡車,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正隆隆地開過我記憶中的馬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1)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宗鍵專欄' 的評論 : 宗鍵好,寫得很隨意,想到哪寫到哪,上海在不停地變。
宗鍵專欄 回複 悄悄話 就像生活的流水一樣,有一種隨意即興自發的生動,富有情致的細節,別致的比喻,表現了上海生活裏曾經有過的無限意味,以及被現代的時尚與嶄新取代的悵然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覺曉好,這段是我的。寫得有點兒急了,應該說得清楚一些,我現在是從鄉下的窗口往外望。鄉下真沒有什麽特別的路標,路標就是樹,樹又多,難以把記憶與某一棵樹聯係在一起。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鄉下,除了門牌號,連個地名都沒有,樹名,我也記不住,樹又多,大橡樹旁,哪一棵?”
這一段,是摘餘華的?還是你的。好像應該與上麵一段調換~~
不懂就問海風老師。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海風老師寫的這篇,瞬間讓我想到王安憶小說《桃之夭夭》裏描寫的那條街,也是這樣的一排商店,淮海路附近的小街。
你通過窗口觀察,所以是作家的基本功了。會來再讀。要上班去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是啊,地道的上海人對生活認真精致,食材不多,會弄出幾個菜來,不會一鍋燉,家裏再小,也弄得幹淨整潔,不會髒亂差:)。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老虎窗的照片充分體現出上海人的精致生活,哪怕是住的再局促,也會在屋頂上老虎窗外種滿花花草草,這就是情調。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籬翁' 的評論 : 謝謝仁兄臨帖。小弄堂裏,老虎窗太多了,上海人辛苦啊,住房緊張。
東籬翁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老虎窗太親切了!謝謝好文分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西西好,上海大舞台,無數的戲一起開演,看戲的好地方。希望疫情早日控製,我們可以回上海去玩。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然' 的評論 : 問好淡然,謝謝來訪。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餘華的作品,也喜歡海風的散文!
好像回到了上海,回到梧桐樹遮蔭的馬路上,回到過去的法租界那些老房子裏。
淡然 回複 悄悄話 耐品的懷舊味兒!問好海風!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京妞鼓勵。我喜歡你用的這個詞,讀起來比較”重“,的確是一點不輕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餘華的作品我也買了一些。 他的筆很厲害, 讀起來比較重, 比如《兄弟》。 海風這篇文寫得真好呀,應該投稿發表, 專業水平。 後麵的螞蟻和水泥盒子即形象又深刻。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城城好,說得太對了。拍成影視的作品,常常會吸引不少讀者。這些作品往往情節性比較強,那些走內心路線的,不容易拍出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沉香臨帖留言。是不是感到過去的將來的都很虛無啊?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字裏行間滿滿的懷舊氣息,文筆流暢,節奏跟思緒一樣緩緩流淌,流進心裏。也許都是這樣的年紀,我讀著您這篇文章特別有親切感,那種時代的親切感。謝謝海風好文分享!周二愉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寒一凡' 的評論 : 一凡過獎了。很讚同你說的,每個人的窗口角度不同,尺寸不同,看到的都是世界上的一點點,我們靠這一點點理解世界,錯誤難免啊。
寒一凡 回複 悄悄話 “家裏有個閱讀的角落,在大玻璃窗旁邊,望出去,都是樹,能看到一點兒海。” 太喜歡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扇窗,通過它,我們了解世界,雖然隻是一點點,但那是我們親眼看到的真實的世界。
海風的文章寫得真好,是可以讓人細細品味的那種好。
心中之城 回複 悄悄話 因為張藝謀的《活著》,更多的人知道了餘華。海風好分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吾道悠悠' 的評論 : 悠悠好,掛個牌也好,至少不會拆,否則新蓋的房子都長得差不多,沒有了特色。問題是有些曆史建築,的確太破舊了,又是七十二家房客,休整都難以下手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來訪!住在上海的時候,嫌那裏嘈雜,離開了,又想念那裏的人氣。現在的市中心,不好玩了,基本都是寫字樓和商家。老上海人都搬到郊區去了,一家一戶的公寓房,關了門,也沒有互動和人氣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此岸_彼岸' 的評論 : 謝謝岸岸的鼓勵!上海到處都是戲,就像你在外婆家遇到的母女倆。謝謝分享外婆家的地址,那裏離我家不太遠,下次回去一定要去。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蔥蔥好,上下班高峰,絕對不要去坐地鐵,擠死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握手梅華,我也喜歡餘華的語言。梅華做媒體出身,講究語言的幹淨,精準到位。我是因為教外國人學中文,老想著怎麽用最簡單的詞去傳達意思,一直在做減法,做到後來,形容詞副詞基本都忘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園園好,上海可能“崇洋媚外”吧,優秀曆史建築基本都是原租界裏的老公寓,小洋房,而中式的老建築拆了不少,老弄堂一條一條拆沒了。不過,能保留這些西式老建築也是好事,不然,整個城市都是方方正正的水泥建築和玻璃建築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杜鵑盛開' 的評論 : 謝謝杜鵑鼓勵。我寫博客猶如打草稿,很多方麵都沒仔細考慮,還請各位寫手和作家慷慨賜教。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東村山人' 的評論 : 謝謝東村。可能童年離現在太遠了,年代增加了樂感和美感:)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gerlily66' 的評論 : 百合好!農村呆久了,隻見得到鬆鼠老烏鴉,來隻貓都大驚小怪,想到上海的人頭湧動,恍如隔世。那時候饞,格外注意胖子的網兜:)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好,今天向你學習,一大早出去散步了:)我欣賞上海人的小情趣,沒有空間,窗口放點花花草草,也算是跟自然界接觸了。
吾道悠悠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很好,觀察很細致。
我家現住房的弄堂口也掛有曆史優秀建築的銘牌,也在舊法租界,再以前的住房亦是,上海的曆史建築似乎太多了些。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問好弄弄,的確是live show,還演個沒完:)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喬寧' 的評論 : 謝謝喬兄。記憶裏的上海是一出永遠演不完的戲,看都看不過來啊:)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百萬莊大俠' 的評論 : 謝謝大俠的熱咖啡,醇香濃濃。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墨墨好!現代社會,人就跟螞蟻似的,悶頭幹活,沒有個性。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子好!每個地方都在變,跟我們的記憶對不上號了,可見記憶是很私人化的,如果出現了非常強的群體記憶,這個國家有點兒問題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小溪姐上海話講得真靈光啊!那時候的上海,螺螄殼裏做道場,沒有隱私。我家住在公寓裏,對隔壁門洞的鄰居家不那麽了解,隻能看馬路了:)不過也看得到對麵人家的小姑娘,在窗口看鏡子,花店老板老板娘捧著飯碗坐在花店門口的小板凳上吃飯,開煙紙店的人家有七個光榔頭跑來跑去。那個年代的人,應該不會厭氣,可看的東西太多了。
小溪姐姐 回複 悄悄話 好喜歡海風這篇濃鬱鄉情,深情細膩的美文,勾起了我對老上海的懷舊,小辰光去上海看嬢嬢,娘舅,姨媽。想起住在閘北寶山路三層閣姨媽家,老虎窗裏看出去,好看見對麵寧嘎方台子上,夜飯有幾隻小菜。三個在三層閣長大的表妹,現在都自己買好了大房子,住的寬敞適意了。還老記得,過年了,上海寧,作人家,一隻裱花奶油蛋糕拎得來拎得去,最後也不知被哪家小巨頭吃忒了。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90年代中期,在上海待過一段時間。特別喜歡那裏的傳統市容。現如今一個接一個的大方盒子,表麵光鮮卻失去了往日的內涵,可惜。
此岸_彼岸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在生活中既是演員,又是觀眾,而且是位視角獨特,觀察敏銳細致的觀眾,不斷尋找著"值得訴說的有趣內容",然後書寫成文與讀者分享,這是又一篇佳作。

在海風描繪的畫麵上,加上觀察者本人,一個小女孩,後來是一個大女孩,就是一幅美麗的油畫作品,平和且溫馨,很喜歡。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地鐵高峰時真是不得了!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哎呀呀不得了!餘華的粉絲啊,我還沒看過他的這部《在細雨中呼喊》,期待你介紹!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餘華的文字幹淨,流暢,簡潔,非常喜愛,喜歡;你的文字也是一樣優美,流暢,耐讀。好博文發現了,祝快樂安康,謝謝分享了!!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看到海風說,童年的房子掛著“優秀曆史建築”的牌子,不會被拆,我心裏不由想,還是上海人拎得清,懂得保護資源,有曆史感的城市才是有生命有呼吸的城市。沒想到,上海咋也跟北京一樣,誰的遺址都敢拆,把北京變成一座毫無曆史感覺,隻有政治感的一個幹巴巴的灰色城市。
杜鵑盛開 回複 悄悄話 特別喜歡海風敘述故事時的語氣和節奏,悠悠然走進舊時光。
東村山人 回複 悄悄話 老房子,美好的記憶。寫得真好!
Tigerlily66 回複 悄悄話 跟海風回憶上海老房子和濃濃的煙火氣,鮮活生動。對比之下水泥盒子和小螞蟻們像是屬於三體世界的哈哈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窗口的花草,就是人們內心的渴望,現在,人們把渴望裝在盒子裏了,因為,藍天下的人口密度增加咯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一定是非常好的路段,就坐在窗前看世界live show:)
喬寧 回複 悄悄話 老上海老弄堂,老風情老城廂。海姐又牽來滬上的雲,魔都的影,纏纏綿綿,催人夢香唻!
百萬莊大俠 回複 悄悄話 給姐端上一杯熱咖啡!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螞蟻,很形象的比喻。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餘華的作品隻看過《活著》,等海風姐介紹《在細雨中呼喊》。海風姐通過一扇窗描寫過去的上海,很有味道。老房子都拆了,太可惜。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明天來細讀哦!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 問好鬆鬆。中國的變化太快了,難怪相隔幾歲的人,就說有了”代溝“。我跟小青年,不是一代兩代的代溝,而是十代二十代了:)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燦爛千陽的書評寫得有血有肉,我得學習學習。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兒郎一貫的鼓勵和關注。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海風對故居的描寫真好,可惜時代變了,舊日的風景和人物都看不到了。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1

和二郎一樣喜歡海風筆下上海的故事。餘華的書讀過一些,期待海風介紹《在細雨中呼喊》。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海俠寫得太有趣了一如既往:)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