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

獻給我們這些六七十, 八九十的新新一代。
正文

他鄉 (三)

(2021-02-16 17:32:09) 下一個

在異國他鄉生活時間久了,有時會有一種失落感。記得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沒有聽懂一位地方口音很重的同胞的話,這位自我解嘲道:“你們英文不好,中文也不行?” 引起大家討論。好像還真是這麽回事。出來以後,生活上接觸到一些新的事物,比如開車,各種交通規則,報稅等等,出國以前沒有接觸過,在國外又需要用英文表達,說中文時就可能會無意中夾雜了一點英文詞匯,確實是“中文不行”。至於“英文不好”,更是事實。我們許多人以前在國內學的是“考試英語”,基本沒有對話的機會。更何況語言不僅是文字,還和社會,文化,時代背景有關。記得有一次老板請吃飯,一桌人說到高興時,哈哈大笑,而我們兩個中國人卻不知道他們笑什麽。事後問過才知道,原來他們談的是小時候看過的一個動畫片!我們又怎麽可能理解呢?

由此引出了另外一個當年同胞們時常議論的話題:我們中的一部分人(主要指現在已經六十歲以上的人),當年出國的時候,大都已經過了“三十而立”,有的甚至過了四十,已經在事業上初步立住了腳跟。出國之後,許多人又從零開始,以不再年輕的身軀,重新奮鬥創業。這樣的日子,值嗎?

這個問題,曾經使我們許多人困惑,糾結,或者是懊悔。直到自己退休,或者是看見了別人退休後的樣子,才真正放下。有一次我去車行修車,放下車後,需要乘坐車行的擺渡車回家。那天的司機是位老者,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穿著合體的西服,自帶紳士風度。車啟動以後,坐在他旁邊的西人大媽和他聊了起來。不知怎麽就問到了他住哪兒。大媽聽說他居住的小區街道後很吃驚,說那裏房價很貴的,你怎麽跑這來開擺渡車啊?老者不緊不慢地笑答:我退休以後,老伴很不習慣我天天在家,所以我有時出來開開擺渡車,很簡單快樂,老伴也高興啊。他滿足的態度,平和的話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實一輩子就這麽簡單。退休以後,所有的光環都會褪去,看盡人間百態後終將明白,一日三餐,風輕雲淡,溫飽自足,才是值得自己享受的日子。

回到“值不值“的問題上,相信現在我們大多數人已經放下了。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奮鬥了兩輩子,用前半生的積澱去開拓了又一片新天地;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學習了中西兩種文化,曆盡了兩種社會的人間百態,並且既會中文,又略懂英語,你說值不值?

感謝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時時刻刻牽腸掛肚的地方。即使你今天責怪我飄到了異鄉,我的心都不會遠去。因為我相信,你終究是會讀懂我的。

感謝這異國他鄉,這裏同樣留下了我的汗水和奮鬥的足跡,記錄著我的酸甜苦辣,我生命中難忘的歲月。

正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歌所唱: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