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有許多無奈,古人已知,歎曰 “無可奈何花落去”。如今是網絡時代,對老年的描述,除無奈外,多了一層嘲諷和鄙視。社會追捧的是掌握先進技術的年輕人。在這個連四,五十歲的人都會在許多行業受到排擠的年代,老人們的處境,自然也可想而知。一些文藝作品和網絡文章對老人的嘲諷,不過是這種社會思潮的反映而已。我曾經看到過一些網絡文章,喋喋不休地告誡老人們:按照人口平均年齡來看,七十多歲,活得差不多了,可以考慮洗洗告別人世了。這些文章的傳播,真實地表達了一種對老年群體的嫌棄和鄙視,反映了一種急功近利的社會思潮。
這不禁使人想到日本小說《楢山節考》。相傳在古代日本,一些過了70歲的老人會被兒女背到山上自生自滅,避免消耗家中糧食。這樣的山,在那時被稱為“棄老山”。這樣的故事,直到今天仍令人唏噓。在物資極度短缺的古代,老人為了後人的生存被迫放棄生命,是人生的最大的無奈和絕望。社會發展到今天,本應該避免。如今社會進步了,除了大災情,大瘟疫 (例如去年新冠疫情高峰期間,當醫療資源不足時,老年人在一些國家被選擇性放棄),這種極端的例子基本沒有了。可是,對老年群體的排斥,仍不少見。
對此,老人們大可不必傷感。在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總有各種思潮湧動,各種觀點激烈交鋒。經曆了各種左右搖擺,社會是一定要發展進步的。這正是我們在此刻需要直麵的問題。
此刻,重要的不是別人怎麽說,重要的是自己怎麽想,怎麽說,怎麽做。大半輩子的經曆告訴我們,各個年齡段的關注點不同,想法不一,這就是所謂代溝吧。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我們需要互相包容,不能期望大家都隻有一個觀點。現在,我們中的大多數已經退休,對社會上的這些現象,基本上隻需要當個觀潮派就好。身居小屋,看天下潮起潮落,雲卷雲舒,不亦樂乎?對於身邊小事,更不要計較。正如楊絳先生所說:“ 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可作書讀,可當戲看”。如果感覺有些話不吐不快,那就找好友聊聊,或者也學習年輕人,上網來說說,讓網絡上多一些老年人的聲音。
如果忍耐不了,心煩意亂,怎麽辦?此時喝雞湯用處並不大,有時分不清真假,反容易壞了肚子。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個我們小時候聽過的話,並沒有過時,有些道理就是這麽樸素而簡單。我們聽過周有光老先生的故事。他年輕時從事金融業,近五十歲時轉修語言,成為漢語拚音之父,退休後仍筆耕不休,100歲時出版“百歲新稿”。老先生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模範。終身學習的範圍很廣,不僅限於學術方麵。從《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一書中走來的慕西奶奶(安娜·瑪麗·摩西),77歲開始畫畫,從她的生活中學習,成了大器晚成的一個代表。學習,能使我們在變老的路上,繼續變好。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抵抗世俗觀念,開發潛能,建立起寬厚,平靜的內心。
網絡時代,在漫天飛舞的唾沫星子中,我們不需要和社會對抗,而是要不斷學習,時常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加完善我們對社會,對自己的認知水平,可能時做些可以取悅於自己並且不妨礙社會的事情。
在變老的路上,要繼續變好。我們終將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