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哈馬斯的十-七偷襲,以色列發誓要鏟平哈馬斯。西方鼓戰挺以,南方國家主和挺巴。其實還有第三條道路,聽上去是天方夜譚,卻能徹底解決問題。猶太人聰明,與上海人一樣容易犯一個毛病--在螺鰤殼裏做道場。與其為巴勒斯坦這小地方打得不可開交,一條道走到黑,不如退一步,跳出來,走入非洲,去撒哈拉。
1.亂邦不居
猶太人聰明絕頂,以色列是好學區,可是買房不隻買學校,也買治安。美國讓人提心吊膽,但隻是槍支泛濫,與以色列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以色列是炮聲隆隆,火箭彈比禮花還頻繁。全民皆兵,枕著槍睡覺,腦袋別在褲腰上,這樣的日子不能過!
2. 時間不在以色列一方
以阿對比懸殊:九百萬對四五億,一國對22國。如果沒有美國撐腰,阿拉伯國家用人海戰術遲早會打敗以色列。阿拉伯世界現代化的進程比東亞等地慢,才給了以色列喘息的機會。亞洲的四大古文明一個個都開始了現代化進程,先是中國,然後是印度,阿拉伯和伊朗遲早也會現代化。以色列把希望寄托於別人的持續落後是靠不住的。
五十年代,台灣飛機欺負大陸沒有製空權,到大陸沿海偵察。七十年後的今天,大陸翅膀硬了,畫麵就完全翻轉了,大陸飛機頻越海峽中線,欺負起台灣。類似的反轉終會發生在以阿之間。
3. 別跟民族主義較勁
阿拉伯人在中世紀曾雄霸天下,西占西班牙,東勝大唐,近代幾百年卻走黴運,先被突厥人統治,又被異教徒英國人殖民,本以為在二戰後的去殖民化大潮中要翻身了,卻又要承受鵲巢鳩占的屈辱。阿拉伯人打仗的觀念還停留在成吉思汗的時代。蒙古人屠城,阿拉伯人亂殺無辜,都是顯示一種決心,讓對方屈服。
4. 不能總指望美國
阿拉伯世界的威脅如同懸在以色列頭上的巨鼎,全仗美國這個大力士擎住這個巨鼎,以色列才沒有遭受滅頂之災。美國在衰落中。一是美元霸權維持了美國的超高軍費。隨著美債的加速累積,美國的印鈔機終有失靈的一天,美國不得不戰略收縮,以色列小弟就沒人罩著了。二是美國應付不過來多點開花。美國最多隻能同時應付兩個局部戰爭。有烏克蘭和以色列要操心,美國就不得不在台灣問題上放軟身段。
5. 及時止損
重返巴勒斯坦隻是猶太複國運動的方案之一。一百多年的以色列複國史表明,在巴勒斯坦複國是下下著。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兩大一神教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一方有兩千年前的地契,另一方在此居住了一千多年。一方有霸主撐腰,另一方人多勢眾。一方用族殺賺同情,另一方有百年國恥要宣泄。這些注定讓巴勒斯坦成為二戰後最不消停的地方。
猶太人有錢有腦瓜,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決策失敗,要及時止損,從新來過,實施B計劃,幾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6. 烏幹達方案--猶太複國的B計劃
猶太複國運動曾選址烏幹達(其實是現在的肯尼亞境內),卻頭腦發熱,想一步登天回老家,結果掉進巴勒斯坦泥沼。以阿衝突早已陷入冤冤相報的惡意螺旋。以色列人要解套,就要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去哪呢?好地都有主了,隻好人棄我取了。
7. 撒哈拉沙漠
世界上大塊的處女地沒幾塊了。巴西的熱帶雨林,環保人士攔著不讓開發,俄羅斯把西伯利亞留給中國人了,開發撒哈拉沙漠,肯定沒人攔著。在治沙上,中國人說自己是第二,隻有以色列敢說自己是第一,中國人還是以色列人的學生呢。
8. 世紀土地大置換
撒哈拉沙漠的地主正好全是穆斯林國家。巴以和談的一種方案是土地置換,比如以色列用南部的土地換約旦河西岸。與其在巴勒斯坦這麽折騰,為什麽不跳出盒子,玩一把大的呢?為什麽不用以色列換撒哈拉呢?
撒哈拉沙漠幅員廣闊,有920萬平方公裏,如果是一個國家,麵積可以排第五。以色列如果全體搬到撒哈拉,就不會再有戰略縱深的焦慮。巴勒斯坦在阿拉伯世界的中央而撒哈拉沙漠在阿拉伯世界的邊緣,阿拉伯人就不再會有那種強烈的如芒在背的感覺。
9.三角置換
與以色列為鄰的埃及可以用沙漠換以色列南方的土地,與以色列隔海相望的國家如果不想要飛地,可以把換來的巴勒斯坦土地賣給海灣富豪,然後用得來的現金建立國家發展基金和國民養老基金。海灣富豪肯定樂於在聖城耶路撒冷附近擁有房產。以色列得到夢寐以求的戰略縱深與和平,北非人賣沙致富,海灣人在聖地擁有房產,三方大置換,皆大歡喜。
10. 天塹變通途
撒哈拉沙漠是與喜馬拉雅山比肩的天塹。因為它,與歐洲相距並不遠的黑非洲在十五世紀才開始被歐洲人染指。非洲是最落後的大陸。中國人過去二十年在那裏開路架橋,已讓非洲展現生機。如果以色列人治沙成功,打通南北非,非洲將與歐亞大陸更緊密結合,這將是功在千秋的善舉。以色列將帶動北非的阿拉伯人和漠南的黑人穆斯林脫貧。以色列人將功補過,以阿將一釋前嫌。
以色列遷至撒哈拉,不隻是地域的轉變,更重要的是從美國的軍事模式轉向中國的發展模式。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巴死結要靠以色列人去解,而其解法在於以色列人及時止損,施行其B計劃。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以猶太人的聰明才智,必能點沙成金,再造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