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井觀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催淚神劇《覺醒年代》觀後感

(2021-08-19 08:47:09) 下一個

偶然有人推薦43集連續劇《覺醒年代》,看上了就停不下來。我全程追的劇不多,此前看完的劇隻有《走向共和》和《跨過鴨綠江》。
        中共建黨一百周年拍的《覺醒年代》是中共建黨九十周年拍的《建黨偉業》的超級加長版,時間多了十幾倍,對事件和人物的刻畫就更充分。以前在銀幕上沒見過或者少見的人物,如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辜鴻銘、胡適、魯迅、錢玄同、陳延年,都有了鮮活的形象。不少評論表示:高中時要是有這部劇,近代史會學得更好。

       《覺醒年代》從1915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起,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陳獨秀把《新青年》雜誌從上海遷到北京,發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啟蒙了一代熱血青年。北大師生在五四運動中起到領導作用。俄國十月革命又使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偏向馬克思主義。蔡元培起的作用是提供“孵化器”,最後李大釗和陳獨秀孵出中國共產黨。


     《覺醒年代》是北京市委宣傳部和安徽省委宣傳部定做的,在中央一台黃金檔播出,資金肯定充足,從製作精良,演員各個出彩就能看出來。片頭用木刻,營造出沉重悲涼的氣氛和力量感。主演陳獨秀的於和偉獲得白玉蘭獎。成年演員都演得非常到位。有的青年演員稍微有些別扭。這是大陸影視的共同問題:青年少年化,嗲裏嗲氣。

        安徽省委宣傳部借此片徹底為陳獨秀這個安慶人平了反。陳獨秀因為後來是托派,中共建國後子女也受了連累。僅剩的兒子陳鬆年在窯廠做工人。與之相比,李大釗的子女受到厚待,盡管李大釗1927年就就義了。李葆華做過安徽省委書記。中共厚待烈士子女,沒有人走茶涼,還是很夠意思的。但是犯過“路線錯誤”的人的子女就比較倒黴。陳延年和陳喬年拖著鐐銬,衣衫破爛,滿身是血,英勇就義的鏡頭讓人眼淚奪眶而出。相信陳獨秀故居和龍華烈士陵園會借助此片成為紅色旅遊的新寵。


     《覺醒年代》共43集,每集都是催淚彈,隻有流淚多少的問題,而沒有不流的可能。讓人流淚最多的地方除了陳獨秀的兩個兒子走上刑場,還有巴黎和會和李陳宣誓。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等在美英法代表駐地的外麵,遞材料,說他們一直會在電話邊等。弱國外交的悲慘,表現得淋漓盡致。巴黎和會和俄國十月革命是中國曆史的轉折點。英美法不能主持正義,砸了憲政民主的牌子。北洋政府的議會製也改變不了中國的弱。李大釗和陳獨秀這些人就從馬克思主義中尋找希望。李大釗在送陳獨秀去上海的途中,在天津碰到災民,觸景生情,做出以下宣誓:“為了讓你們不再流離失所,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為了讓窮人不再受欺負,人人都能當家作主。為了人人都受教育,少有所教,老有所依。為了中華民富國強,為了民族再造複興。我願意奮鬥終生。” “複興”一次暴露了此劇用當代語匯寫那段曆史。這個情節也許是杜撰。這一節戲中,一個老漢在河邊祭奠義和團的弟兄。可見中共對義和團的評價仍很正麵,與網上描畫的非理性民族主義不同。


       《覺醒年代》摻雜了一些時髦語匯,比如劇初在陳獨秀家聚餐,有人說“硬菜”,周恩來邀請李大釗演講,但表示沒錢給他做路費,李大釗表示沒問題,自帶幹糧。


       《覺醒年代》劇中出現的很多人物壽命不長:
魯迅(1881-1936)55歲
劉師培(1884-1919)36歲
黃侃(1886-1935)49歲
錢玄同(1887-1939)52歲
劉半農(1891-1934)43歲
傅斯年(1896-1050)54歲
這些人都曾經是中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的老師,是精英中的精英。他們住在大城市,病了有醫院可去,可是活到五十歲都困難,可想舊中國老百姓生活之悲慘,壽命之短。這些人是病死的,並不包括李大釗、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烈士。


       中共把李大釗、陳獨秀和毛澤東這些人稱為“黨的締造者”,按照美國的叫法,他們是新中國的國父。《覺醒年代》相當於1776。第一代領導人走的是工運和學運的道路,有點像印度的甘地,要靠輿論的壓力迫使政府放人、答應請願。結果李大釗、陳延年、陳喬年等早期領導人都被捕犧牲了。第二代領導人毛澤東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暴力革命路線。毛澤東軍事策略的勝利使他被尊為神,任憑他折騰,給國家帶來巨大災難。第三代領導人鄧小平走的是改革開放的實事求是路線。習近平這一代要通過一帶一路實現世界的共同富裕。中國共產黨能夠從幾十個人發展到九千萬黨員,曆百年而不倒,其不斷糾正錯誤的勇氣和韌勁是秘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聽起來很有意思,有機會願意看看。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這部劇非常好看!演員演得也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