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富的三條路徑

(2021-06-18 20:30:36) 下一個

        國家富強有三條路徑:老手掙新手的錢,腦力強的掙腦力弱的錢,規模大的賺規模小的錢。
        先說老手掙新手的錢。入門早的國家享有經驗積累和資本複利的優勢。荷蘭作為資本主義的誕生地,有四百年的資本主義史,在很多方麵比大國還要強大:出口額居世界第七,有世界第十二繁忙的機場,高質量論文數排世界第十四,有殼牌、飛利浦等世界級的大公司 (詳見《荷蘭--一個強大的小國》)。蘇聯解體的時候,很多老百姓為了糊口,賣掉私有化證券。西方人搞證券有幾百年的曆史,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都能嗅到裏麵的商機。暢銷書《紅色通知》的作者比爾-布勞德就抓住這個機會暴富,低價收購了大量俄羅斯石油公司的股票。普京悔棋,在布勞德眼中是威權國家不遵守國際規則,在俄羅斯人眼中則是製止國有資產流失。如果按照西方的遊戲規則,老手憑借經驗,永遠會占新手的便宜。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再威權化就是要跳出西人的遊戲,避免昔日的超級大國繼續被方吸血變弱。中國遲遲不敢開放金融市場,不搞人民幣自由兌換,也是怕被西方老手割韭菜。中國一再推諉推延,就是為了給國人速成為老手贏得時間。中國開放雖晚,後麵不乏有更晚者,供中國人練手。中國人搞市場經濟不過二三十年,就開始以老手的身份到柬埔寨、老撾等地買房、建廠,占新手的便宜。


        再說腦力強的掙腦力弱的錢。你看經合組織的PISA 國際學生學業比較,很容易發現前四五十是發達地區,發展中國家墊底。在發達地區中,東亞學生比歐洲和歐裔學生成績好。東亞地區是歐洲和歐裔國家外唯一的發達地區,就是靠腦力,而東亞人的腦力得益於講究勤學上進的儒家文化。腦力不足就隻能打工而不是分工。墨西哥就是大個的打工仔。很少有人叫得出墨西哥的公司。台灣比墨西哥麵積和人口都小很多,但靠腦力吃飯,最近因為芯片短缺,各國對台都恭敬有加。


       最後說規模大的賺規模小的錢。大國容易出大公司,因為市場大。互聯網十巨頭被中美包攬就是這個規則的完美體現。規模大的公司吞並規模小的公司。微軟、臉書收購了多少公司? 規模大的公司有實力壓價,壓垮競爭對手。希爾斯和K-Mart 都被沃爾瑪擠壓得一再關店。小國並不是隻有打醬油的命。它們可以通過腦力,以跨國公司的形式找到力量感。瑞士、荷蘭、瑞典、芬蘭、丹麥、比利時都有世界級的大公司。


        國家大是幸運的,但很多大國還不富強,比如印尼。如果一個國家既不如歐洲開發那麽早,也沒有東亞人的腦力,如何走向富強呢?中國模式給了窮國以希望。這個我下次再分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期待下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