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重新熱起來的幾本預言書

(2021-01-25 20:04:42) 下一個

       2020年人們窩在家裏,讀書量顯著上升。有的冷門書因為影射、預言到時事受到關注,有的隻是曇花一現,有的熱度持續了幾年。還有的書從微熱變成大火。

一、《不會在這裏發生》It Can’t Happen Here 
        作者辛克萊·路易斯以《巴比特》1930年成為美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我更喜歡他的《大街》。川普上台使他的描寫民粹主義總統的小說升溫,亞馬遜銷售排名達到幾千(學術書排名常常百萬名開外),這就是1935年出版的《不會在這裏發生》。美國人一直因為自己的民主製度很強大,納粹“不會在這裏發生”,但這本書出版八十年後,川普這樣的極右分子成了總統,此書的預言一半成真。這本書恐怕連中譯本都沒有,百度的介紹裏也隻在作品年表裏提到這本書,可見國內對美國的思想時尚跟蹤失敗,慢了不隻半拍,而是幾年。

二、《黑暗之眼》The Eyes of Darkness 
       著名恐怖小說作家迪恩-孔慈1981年出版的這本書被認為預言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而火了幾個月。書中提到一個叫李晨的中國科學家帶著生物武器的資料叛逃到美國,而這個武器叫“武漢400”! 這本書三月份美國新冠傳入初期曾賣到50到80美元的高價,六月就基本被打回原型,重新賣幾塊錢。

 

三、1984 
       喬治-奧威爾的這本名著其實一直都有熱度。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用它教英國文學。2020年它火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進入亞馬遜暢銷書榜前十名。一個原因可能是用它來批判中國,因為中國的監控國家幾乎應了奧威爾的預言。另一個原因可能是解析美國自己的網絡監控。

     《黑暗之眼》這樣的俗文學熱起來也隻是曇花一現,而文學經典有永恒的魅力,隻有大熱小熱的區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