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雲飛揚,願君坐忘風雨淺笑依然
- 新書推介《薔薇雁跡》
動蕩不安的時勢往往促人澄思寂慮。幾個月近乎歸隱的生活雖未能卸去各種凡塵雜務,卻在我心田開辟了一片深度思考之地。英倫20載求索路上的所思所悟不時浮上心頭,與眼前的擾攘躁亂世景錯落交織。
我不覺萌生了收集我英倫求索經曆與感悟成書的念頭。此書許能引發讀者一些思考,也或能給大家帶來心境的一份安然。
《薔薇雁跡 – 英倫散記》現已出版。以下是本書的簡介、目錄、前言以及每一章的介紹。本書電子版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法國、意大利、日本等13個國家的亞馬遜kindle 商店有售。
誠邀讀者們在亞馬遜上給此書評分和寫評論,以及寫讀後感投稿“英國文化園”,也希望喜歡此書的讀者不吝轉發本文,並推薦此書給喜愛文學作品和喜歡鑒賞異域文化的朋友。
(美國亞馬遜)
(英國亞馬遜)
內容簡介
廿載求索路,一紙英倫情。
《薔薇雁跡》是一套隨筆集係列叢書。第一輯《英倫散記》選錄了記述作者在英國20年所曆愛情、親情、友情以及世態人情的部分作品。
作為一名人文學者,作者在治學中以錢鍾書先生的“化書卷見聞作吾性靈, 與古今中外為無町畦”為訓,同時持“人文研究始於生活,歸於生活”之觀,在研究中謹守一份人間情懷。作者融貫凡塵俗事於學術研究,返歸學術研究於凡塵俗事。書中文章既是她20載英國人文研究之部分所得,亦是其人生曆程中的一些感悟。此書融匯了她的學術研究、生活經曆和文學情愫。
紛擾動蕩的世界呼喚文化融通。作者以人文學者的多維視野觀照英國一隅,並以女性溫潤細膩的筆觸刻畫英國的人間煙火。這個係列收錄的英國生活印記融英國曆史、社會現象、自然景觀和作者的生活經曆與感悟為一體,在讀者麵前展開一幅幅鮮活豐滿的畫卷。讀者能在書中親曆其境般地感受英國文化,領略一份文化差異之美,並由此引發深層思考,透過文化表象探索生命內在本源。
作者孜孜不倦追求心中的文學境界。她希望以雅致的文學意境煥發讀者的審美靈感,並希冀恬靜典雅的文字能給焦躁彌漫、烽煙四起的時世帶來一份精神的寧靜與溫暖。平和的心境與豁達的胸懷也正是有效文化溝通的前提。
書中的文章均已在報刊雜誌和網絡發表,現整理結集成書。作者仍筆耕不輟,讀者可追隨她的筆尖,與她一同感悟時代變遷中的英國。讀者們也能在“英國文化園”公眾號中讀到她的其他作品以及新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如歌歲月,且行且珍惜
1.1 我在英國當本科生生活輔導員
1.1.1 英國大學對學生的人本關懷
1.1.2 英國大學生學習玩樂兩不誤
1.1.3 情感與理性孕育深厚異國情緣
1.2 歎日月之不居,喜書香之綿延
第二章:雁落薔薇,美眷共築巢
2.1 英式天倫
2.2 在英購房置業的文化碰撞與融合
2.3 英國城鄉居住鑒比
2.4 中國女漢子勇探英國建築界
2.5 我家妹子三個月內的兩場婚禮
第三章:邂逅美饌,品英倫真味
3.1 英國聖誕美食大盤點
3.1.1 聖誕大餐
3.1.2 聖誕酒品
3.1.3 聖誕布丁
3.1.4 聖誕蛋糕
3.1.5 百果餡餅
3.2 洞裏的蛤蟆
3.3 農家肉餡餅
3.4 約克布丁
3.5 牛油麵包布丁
第四章:覽古覓幽,客路探民風
4.1 造化隨意揮鬼斧,天崩地裂生幽穀
4.2 牧草莽莽蹊徑旋,客路匆匆山水閑
4.3 山林古村別樣綺,養在深閨人未識
4.4 翩盈玉帶青嶂上,靜謐寶刹溪澗旁
4.5 身陷囹圄誌不貧,秀色難留帝王心
第五章:人情世態,談笑皆文章
5.1 親力親為風俗背後的文化意蘊
5.2 英國二手貨文化的前世今生
5.3 野外覓食的英國人
5.4 在生死時速中燃點生命激情
5.5 “垃圾王子”其人其事
5.6 小酒杯裏的宏圖偉略
前言
心存對莎士比亞的景仰,懷揣求索逾越中西町畦之路的祈願,我隻身遠赴英國深造。研究生涯艱苦而孤獨,而我的內心卻是豐盈的。跨過一道又一道語言與學習模式不適應的坎兒,經曆了一場又一場文化的衝擊,我終可步入申舒性靈的研究之境,展翅翱翔於一片深邃浩瀚的學術蒼穹。
邁出校園,英國社會翻開了我未曾在校園內品讀過的篇章。英國的人文景觀異彩紛呈,源源不斷地給予一名人文學者成長的養分。敞開心扉,我走上了探索這個既古老又新潮的國度之旅。這一路我踉踉蹌蹌、磕磕碰碰,卻練就了一身柔韌,增添了幾分達觀。
在這薔薇之國,我遇見了愛情。史蒂文並無潘安之貌,亦不善甜言蜜語。這位英國理工男卻以他的風趣幽默和軒昂氣宇悄然打動了我的心。英國的平原和高地上散落著我們徒步遠足時的笑語,陡峭的石壁上留下了我們攀岩時的汗滴。他以雄健的臂膀牽引著我這個都市女孩重歸自然,在田園和溪澗中汲取靈感,在山林和幽穀裏放飛想象。
與史蒂文結合,我進入了一個溫馨的英國傳統家庭。耳聞目睹這一家三代英國人的言行,我更真更切地體味他們的所思所感,從中細品和解讀時代與文化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烙印。
兩個娃娃的降臨讓我重拾童心,陪伴孩子成長之旅使我的生活變得童趣盎然,令我的生命更為豐實。娃兒成長的足跡見證著英國社會的變遷。眸中泛著童真,我跟隨兩個孩子的步履,再次踏上了求索之途......
第一章:如歌歲月,且行且珍惜
我在為《薔薇雁跡》一書整理稿件時發現,記錄我在英國頭幾年生活的作品僅有寥寥數篇。盡管我更樂於把筆墨凝聚於當下,那段年華卻在我生命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那些纏綿悱惻的思鄉曲、蕩氣回腸的拚搏之歌與激情澎湃的歡樂頌,交織成跌宕起伏的青春組曲,曾伴我一路前行。經年後回首,我仍可吟唱這些曾為青春譜寫的歌曲。前路漫漫兮,我亦可踏歌而行。
《薔薇雁跡》的第一章收錄了三篇記述我在諾丁漢大學當生活輔導員的作品。這些作品是三年前應報紙編輯之邀撰寫英國校園生活所寫下的。文章所寫的內容較為久遠,卻是那一時期英國大學校園的留影。讀者們可以跟隨我的筆觸一探諾丁漢大學的本科生宿舍區,體驗英國本科生的住宿生活,感受本科生生活輔導員工作的酸甜苦辣。這三篇作品把英國大學在教育中秉持的人文主義傳統呈現於讀者眼前。新時代英國大學院校的辦學和教學模式略有變化,但人文主義依舊是英國教育界所推崇的,其生命力蓬勃。想了解英國大學,不可不先認識教育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這一章裏還收錄了一篇2019年我為英國諾丁漢中文學校建校20周年慶典而寫的文章。中文學校的周年慶典邀請函勾起了我對留學生涯中一段心路曆程的回憶。讀者可從此文中了解到中國留學生以及英國中文學校的點滴。
第二章:雁落薔薇,美眷共築巢
當我適應了喧騰與恬靜頻繁更迭的工作和生活,安於在人聚人散中享受野雲溪水自由心之逍遙時,史蒂文這個大男孩卻闖進了我的世界,在我平靜的心湖中激起圈圈漣漪。兩顆靈魂跨越迥異文化和學科背景的畛域喜逢於形骸之內。
我與史蒂文的情緣始於彼此誌趣相投,並在我與其家人融和的關係中延展。盡管我是家中獨女,但與表姐弟妹情如手足;家族中的長輩對待後輩們都如同己出,關懷照顧有加。我驚詫於這個遠隔重洋的英國家庭竟與我的原生家庭如此相似,讓獨步英倫的我感受到了原生家庭的溫暖。我從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走來,幸運地邁進了一個溫馨的英國家庭。
按原定計劃,我完成博士研究後將返回故土。順利畢業本應帶來喜悅和創一番事業的雄心壯誌,然而我此時卻被閑情羈絆。三年共同度過的快樂時光令兩心相依,又怎忍分飛?經過多番思想鬥爭和兩人間的無數次討論,我最終采納了史蒂文勸我留英的建議。畢竟千金易得,靈魂伴侶難求。既是天賜良緣,便不可輕易棄之。
這一留便是二十載!本應是“雁渡寒潭, 雁去而潭不留影”的一段英倫遊曆,如今卻是雁落薔薇之國,斂翼築巢。此心安處是吾鄉!我自此走上了建設家園之路。此章收集了記述我與丈夫史蒂文共建家園經曆的文章以及我英國家人和朋友的一些家庭小故事,讓讀者從幾戶英國尋常人家的生活中品味英國的人間煙火。讀者們亦可從故事中了解到英國的一些房建和婚姻等社會製度。
第三章:邂逅美饌,品英倫真味
英國不是一個以美食著稱的國度,因此英國菜肴不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熟悉。然而,民以食為天,不同地域的食品必定能反映當地的風土人情。不去體驗一個國家的飲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那個國家的文化。來自美食之都廣州的我有著與生俱來對食物的熱忱。來到英國後,我自然不會放過品嚐各式英國食品的機會。
初識史蒂文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時,他們都已是耋耄之年。他們就像是一本英國傳統文化的寶典,讓我這個中國媳婦隨時翻閱。也許是上天賜予我的口福。外祖父母和祖母的廚藝都十分了得,而且他們年紀雖大,精力卻很旺盛。他們經常邀請我和史蒂文到家中做客,這使我品嚐到了許多地道的英國美味佳肴。
史蒂文父親的家族均受奶奶精湛廚藝的影響,對飲食十分講究。姑姑更是把日常飲食帶到一個新高度。她有一個食品科學的學位,是一名食品顧問,為各食品公司及超市做食品研發。她的女兒也成為一名職業大廚。史蒂文母親的家族走的是“貴族”路線。他外婆家幾代人都在貝爾沃城堡(Belvoir Castle)裏工作。外婆一輩子都在老拉特蘭公爵(Duke of Rutland)家管理家政,一直住在城堡的領地內。公爵府頻繁組織各種宴會和活動,外婆對餐宴的策劃駕輕就熟。她對食品色香味的高要求是她的職業習慣,自然而然也帶到了日常生活中來。外公外婆對傳統英國食品不離不棄。特別是在聖誕節,幾十年來他們都按照傳統的食譜,一絲不苟地製作聖誕蛋糕和聖誕布丁。這些糕點的製作很費精力,他們卻樂在其中。
英國食品數量眾多,我在這一章裏收集了幾款有代表性的英國傳統美食,介紹其曆史淵源和一些製作方法以饗讀者。
第四章:覽古覓幽,客路探民風
遙憶在英國做博士研究的歲月,我囊中羞澀,卻沒有丟棄尋奇覓勝、訪古探今之心。憑著自己精心設計的旅遊線路和一雙韌腿,我窮遊了英國的許多地兒。後來我認識了史蒂文。這個原本隻愛戶外攀岩和摩托賽車的大小夥兒願意背上沉沉的行囊陪我走世界。有了壯漢的陪伴,我的膽子更大了,設計的旅遊線路也越發延展。走出了英國,從歐洲大陸到北美,都留下了印記韶華的足跡。
然而,兩個娃娃的誕生中斷了我倆那種挑戰體能、極限運動式的漫遊。尿布和奶瓶畢竟難以成為這種旅途的伴侶。彈指間,兩個娃兒已長成活蹦亂跳的大姑娘。媽媽見她倆腿腳強健,掂度她們能跟上父母的步伐,便籌劃重拾往昔風流。我打算先帶她倆從漫遊英國開始。
英國是一個十分值得遊覽的國度。從富含曆史文化底蘊的古堡與莊園,到風光迤邐、未經玷汙的自然景觀,都散發著迷人的風采。到英國旅遊的中國人近幾年大幅上升。VisitBritain(英國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9個月裏到訪英國的中國遊客達32.1萬人,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8%。英國的各大名勝古跡已為國人所熟知,我就無需在此書贅述了。
我在這一章裏收集了五篇記述我們一家2018年暑期英國北部和蘇格蘭自駕遊的文章。文中的景點不是外國遊客首選的旅遊點。然而,這些不為迎合外國遊客而設的旅遊點恰恰最能體現地道的英倫民風。就請讀者們隨我的筆觸到英國來覽古覓幽吧。我在自駕遊中拍攝了大量照片,但因篇幅限製無法一一收錄於此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英國文化園”公眾號的相關文章中觀賞照片。
第五章:人情世態,談笑皆文章
英倫20載,這個曾是異鄉的國度如今已成為我的家園。當年,我帶著滿腦子從書本和影視作品中得來的英國印象,忐忑地踏上了這片國土。許多固有的印象在20年的生活中逐漸褪淡,心中的英國畫像煥然一新。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裏,我收錄了幾篇描寫英國人情世態的文章,既有我在英國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也有我對英國名人的訪談報道。一幀幀刻畫英國小市民生活的風情畫讓中國讀者從中一窺英國民生。此章收錄的親力親為D.I.Y.文化、二手貨文化、野外覓食文化以及極限運動文化四種亞文化均顯示出各自的獨特價值觀,又與英國主流文化有著相通的價值取向。它們是從英國傳統文化和文明結構體係中衍生出來的。
在讀者們領略了一番由平常人家的油鹽醬醋與喜怒哀樂構建的英國風情之後,我將以兩篇名人訪談作為此書的收尾之作。這位非同尋常的人物或能給讀者們不一般的視角去鑒賞英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