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園

一個分享獨特育兒法、另類英語學習法、最新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研究成果以及英國風土人情的園地。
正文

女巫狂歡日 -- 敬請膽小或有所忌諱者切勿打開文中視頻

(2020-11-02 05:51:48) 下一個

女巫狂歡日

 

 

天公不作美!這萬聖節本是孩兒們尋歡作樂的日子。然而,不僅諾丁漢處於三級封鎖狀態,這天還下起了滂沱大雨!

 

在那百無聊賴之際,恰是創意爆發之時

 

點擊以下鏈接可觀看視頻 

 

https://mp.weixin.qq.com/s/DDRAsB3pvAttW-N65kg3FA?  

 

話說兩個娃兒在萬聖節前一天跑來問媽媽:“媽媽媽媽,天氣預報說明天下大雨。我們不出去玩,那在家裏開個萬聖節派對吧!”

 

看著兩個小鬼一臉期待,媽媽忽然靈機一動。“開派對?嗯,那交份計劃書給我吧!你們要開派對,得自己張羅哦。媽媽隻給你們提供食材和陪你們玩。開派對要有玩有吃。你們自己做萬聖節食品,這樣既可以玩,又有吃的,比坐在那兒吃一天的現成食物強多了!你們把食譜寫好,再把需要的食材列個清單給媽媽。”

 

兩個小家夥二話不說,馬上找來紙筆,坐在電腦前搜索起萬聖節食譜來了。我心裏暗笑:嘿,平時讓她們寫作文可得用五頭牛六匹馬來拉呢。

 

不多時,一份食譜和食品清單便到了我的手中。除了互聯網上的食譜,兩個娃兒還添加了自己的創想,整體可行性強。我讚道:“這些食譜很有趣,做這樣的食品一定很好玩!”我不失時機建議道:“我們這個派對這麽好玩,可不要浪費了。你們好久沒有跟英國文化園的讀者分享作品了,不如我們把派對做成一個小戲劇與讀者分享,怎麽樣?”

 

“行!”兩娃兒爽快答應。

 

兩個娃兒從小就喜歡與媽媽玩角色扮演遊戲,常常玩得樂此不疲。我們在“英國文化園”中也分享過不少她們的自編自演作品。例如:跟著英國娃兒上學堂 – 用孩子特有的方式來詮釋英國教育(第二講)(點擊左邊鏈接可看視頻)

 

戲劇是英國中學的必修課,課程考核要求學生們自編自演一出戲劇。可鑫把兒時玩出來的本領用到課程中,她的戲劇作品頗受老師的青睞。讓她編一出萬聖節戲劇的任務對她來說是小菜一碟。於是,一部《女巫的狂歡日》就此上影了:住在森林小屋裏的一對女巫姐妹每年萬聖節都會出外搞惡作劇逗樂子。可是今年卻因新冠病毒橫行而被困家中。在這個風雨交加的萬聖節,饕餮女巫在家中狂歡!

 

這對活寶可沒少心思。萬聖節一大早,媽媽睜眼便見到可鑫臉上的塗鴉,嚇個夠嗆。再看那邊廂,可燊穿上她的女巫服裝上躥下跳,煞氣不足,萌態有餘,甚是逗趣。

 

下麵來簡單介紹一下兩個女巫的萬聖節食品:

 

墳地早餐(Graveyard Breakfast):在煮好的麥片粥(要煮稠一點兒)中攪拌進生可可粉,再往粥上麵撒少許可可粉,做成土堆模樣。在烤麥麩麵包片上挖洞作眼和口,然後插於麥片粥中成為魔幻墓碑在香蕉上壓三小顆碎巧克力,使其呈幽靈狀。最後在麵包片前倒一點兒自製的草莓醬作血漿。

 

 

 

 

狼人巨掌 (Werewolf Hand):用麵粉團捏製手掌和手指,並用杏仁作指甲。出爐後在旁添少許自製的西紅柿醬,營造恐怖氣氛。

 

外星人骷髏、蜘蛛、幽靈、頭骨和大眼珠子都是用麵粉團捏製而成的。

 

 

  

 

埃及木乃伊香腸 (Egyptian Mummy Sausages):先做好千層酥,然後將其切成長條。再用千層酥條包裹稍微烤過的香腸,放進烤箱烤至金黃。

 

魔鬼炸包 (Devil Doughnut):用巧克力醬塗抹並覆蓋炸麵包,再於麵包兩側插上先前用麵粉團做的角。用甜玉米粒作嘴巴。

 

 

血瑪麗雞尾酒(Bloody Mary): 是一種酒精濃度較低的紅色雞尾酒。它是由伏特加、番茄汁、辣醬油、塔巴斯科辣醬、芹菜鹽、辣根、芹菜、橄欖、檸檬塊、鹽、黑胡椒粉、辣椒等調製而成的。很多人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難喝的雞尾酒女巫愛喝世上最難喝的雞尾酒,而兩個小巫最愛喝的是純葡萄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