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化園

一個分享獨特育兒法、另類英語學習法、最新心理學知識和教育學研究成果以及英國風土人情的園地。
正文

星際溝通術 -- 明明白白我的心

(2021-02-03 06:47:25) 下一個

星際溝通術

-- 明明白白我的心

 

英國二度封鎖並關閉了學校,讓家長們叫苦不迭。說起輔導孩子這樁事兒,的確叫許多家長一個頭兩個大。畢竟,教學需要專業技能或具備天生的教師素養,並非人人都能把自己懂得的知識傳授於他人的。兒童教育更是一門特殊的專業。大多數成年人不理解兒童的思維方式,因此在輔導孩子時難於與孩子溝通。不少小學家長跟我聊起輔導孩子數學時就是一把辛酸淚。

 

憶起自己給小可燊講解數學,讓我不勝感概。那是對耐性與定力的一場曆練,亦是對創意的考驗!

 

英國過去對基礎教育的要求並不高。英國孩子早入學,4歲進入小學的學前班,5歲讀一年級。在我看來,5歲接受正規學校教育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並不太適合。對自家的兩個娃兒,我更希望她們能有一個自由自在的童年,不願意她們過早地進入枯燥乏味的正規學習。

 

後來,我見可鑫小學頭幾年的學習毫無壓力,在學校裏玩玩鬧鬧,回到家裏也沒有作業,我便放下心來。可鑫在小學的頭六年過得輕鬆愜意,而我這當娘的,除了陪她玩玩乘法表和聽她念念書中的故事,也不需要輔導什麽。直到六年級,學校為了保障學生能順利通過畢業試,才加大了練習的強度和難度。可鑫在六年級遇到了一些較難的數學題,但她的思維能力此時已發展到一定程度。我給她講解數學題並未費多大的勁兒,她一點即通。(對英國小升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親曆英國小升初(上)- 小學畢業考》和 《親曆英國小升初(下)- 中學初探》)

 

與姐姐就讀同一小學的可燊卻有大相徑庭的經曆。

 

英國教育部門近幾年在基礎教育上似有奮起直追之意,對學生的要求一下子提高了許多。小學低年級就出現了大量詞匯;語法概念更是一套一套的,其中一些語法概念是我在高中時才學的。老師所教的數學內容在我看來也超出了孩子所在年齡段的認知能力。比可鑫小兩歲多的可燊在三年級就開始需要做家庭作業了。到了四年級,她在數學上遇到困難。

 

我本覺得待可燊年齡稍長,理解力增強了,再做這些數學題也不遲。可是小家夥做數學作業,淚流滿麵卻又不願放棄,可憐兮兮前來向我求援。我想,先讓姐姐給她講解,這樣順便可以鍛煉姐姐的邏輯和表達能力。平日可鑫很樂意幫助妹妹的學習,特別是在媽媽幫不上忙的科目上扛起大梁。記得可燊在學校裏學了幾句西班牙語,回到家興致勃勃地叨叨個不停。媽媽對西班牙語一竅不通,而可鑫的西班牙語在班上名列前茅。她在旁聽妹妹念叨,忍不住道:天呐,你這是在說西班牙語嗎?於是便給妹妹糾音。從此,她便成了可燊的課外老師,而且教得有板有眼,十分認真嚴格。

 

我覺得講解低年級數學題對於可鑫來說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誰知過了十來分鍾,我便聽到可鑫的聲音越來越大,聲調也提高了八度,語速不斷加快,情緒頗為激動。我越聽越覺得不對勁兒,連忙前去探問。隻見可鑫像隻炸毛的貓,身體緊繃,在那兒衝著妹妹直嚷嚷;而可燊則一臉委屈,低著頭、嘟著嘴,兩眼噙淚。我問她倆怎麽回事。可鑫臉上寫滿了焦躁,沒好氣兒地嚷:她這人,一點兒邏輯都沒有!我教不了她!此話出自一個11歲孩兒的口,讓我忍俊不禁。見此僵局,我趕緊打發她倆去玩耍,讓可燊改日再學。

 

挑了個可燊心情好的日子,我給她講解數學題。平日聰明伶俐的小家夥在數學題麵前竟混沌如天外來客,地球語言頓時失去了其溝通之功能。

 

用不同的方法,換了幾個角度三番四次嚐試後仍未果。我終於悟到:可燊與我們完全不同頻。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數學邏輯,根本不合她的邏輯。我講到口幹舌燥,她卻聽得雲裏霧裏。可鑫在一旁道:“早就告訴你,她是個外星人!”

 

可鑫一言驚醒夢中人!據平時對可燊的觀察,她滿腦子奇思異想,且思維跳躍性極強,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8歲的可燊思維能力尚未發展到位,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對於她來說猶如來自外星球之音。如此看來,教授可燊數學必先研習星際溝通之術。

 

學校關閉後,在家輔導可燊數學的任務就更重了。家裏的教學用具遠遠比不上學校裏的豐富多樣,教小外星人數學更依賴於良好的溝通技能。

 

使用星際溝通之術給可燊講解數學後,她並未成為數學神童。然而,數學輔導中那些淚眼婆娑和滿臉愁苦景象卻逐漸減少了。又幸好,老師雖然把一些較抽象的數學概念早早引入低年級,卻沒有給學生施加壓力,從未因為孩子們學得慢而責罵和懲罰他們。老師對作業的要求也很寬鬆,懂的就做,不懂的可以不做。沒有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可燊便可遵循自身思維發展的步伐前行。

 

圖片

 

 

為了幫助可燊記憶學到的知識,媽媽經常讓她給媽媽“知識反哺”。下麵是可燊反哺媽媽的一段教學視頻(部分內容帶有媽媽的中文解說)。視頻中,媽媽扮演小朋友,可燊扮演媽媽。可燊教的是有餘數的除法豎式計算法。在可燊講解數學時,媽媽偶爾會插進一些幹擾行為。例如突然打斷她的話,說“牆上有隻蜘蛛”又或許說要喝水和上廁所之類。這些都是可燊平時聽講時的真實行為。媽媽還學著她的樣子,在遇到困難時哭泣。媽媽通過模仿和重現她的“不良”行為,讓她在角色扮演中體驗這些行為帶給媽媽的感受,以引發她對自身行為的思考。

 

8歲的可燊在四年級開始學習豎式除法。小家夥那時已對乘、除法的概念十分明了,且諳熟12以內的乘法表。可是,她卻無法理解和記住除法豎式計算。老師在學校裏教了,她沒學會;媽媽在家也講了幾遍,她仍然沒記住。咱們學習豎式計算的時候,就是跟著老師說的去做,然後做大量練習題將其記住。可這個小外星人倒不是,非要糾結於為何被除數放在豎式除號裏麵、除數放外頭,商為什麽放在豎式除號上方而不放在下麵。

 

我本想說“你多做做題吧。題做多了自然就會記住了”。然而轉念一想,小家夥平素不喜做題。再想想俺沉浮題海多年,題目是做會了,卻落下了個厭惡數學的後遺症。罷了,罷了,還是想個法子“唬弄”一下小外星人為上策。

 

撓撓腦袋,我編出一套說辭給她講除法豎式。可燊聽樂了,接著也把那些不知該往哪兒放的數放對了地方。下麵就請來聽聽小可燊的反哺教學吧!喜歡可燊教學視頻的朋友,請給她點個讚,鼓勵鼓勵噢!加油

 

 

數學詞匯:

 

Addition: 加法

Subtract: 減法

Multiplication: 乘法

Division: 除法

Multiplication Column Method:乘法豎式計算Bus Stop Method: 英國的老師把除法豎式計算方法稱為“公共汽車站”記算法

 

Thousands Column: 千位(簡寫為:TH

Hundreds Column: 百位(簡寫為:H

Tens Column: 十位(簡寫為:T

Ones Column: 個位(簡寫為:O

Remainder: 餘數(簡寫為:r

 

進入公眾號可觀看視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