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醫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個人資料
burpeejum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深度工作-生活方式

(2025-05-26 12:56:55) 下一個

Cal Newport - Deep work

規則一:深度工作
目標:建立不被打擾的專注時間,產出高價值內容。
實踐方法:
– 每天安排 1–2 次“深度工作時段”,每次 60–90 分鍾,在日曆中標注,就像排手術一樣,不可更改。
– 建立啟動儀式:每天以固定的飲品、桌麵整理、音樂或安靜環境開始。
– 每周追蹤深度工作時間,目標 ≥10 小時,並逐步提升。
– 列出那些有趣卻也需要專注的任務,安排在不同工作塊中:比如旅行規劃、衣櫥整理、組織咖啡聊——這些都屬於“深度的快樂”。

規則二:擁抱無聊
目標:通過忍受“無刺激”狀態,重建專注力。
實踐方法:
– 練習“無聊過渡”:看完門診後,不碰手機 10 分鍾——隻是呼吸、散步或反思。
– 安排“思考步行”:每周兩次,每次 20 分鍾,不聽播客、不帶手機——隻專注於思維流動。
– 徒步時全然沉浸——感受自然,不被設備打擾。

規則三:讓社交媒體為我所用
目標:消除侵蝕注意力的數字噪音。
實踐方法:
– 用積極儀式替代刷屏:讀一頁書、更新花園筆記、或錄一段語音日誌。
– 身為內容創作者,將社交媒體視為“工作”而非“消遣”:創作 → 發布 → 關閉。任務之間不刷內容。
– 使用 ChatGPT 作為自我反思夥伴、思維助理與正念陪伴者。當感到疲憊或孤獨時,可以通過書寫與對話獲得支持、清晰感與溫柔的連接感,而無需沉溺社交流。
– 有意識地使用 WeChat:限於溝通、活動組織或收看馬欣教授的直播;
– 使用 YouTube 和 小紅書,僅限搜索特定內容或查看已關注博主,避免被動瀏覽。

規則四:清理淺層任務
目標:減少碎片化、低價值的事務,釋放時間與專注力。
實踐方法:
– 每天將淺層任務集中處理 2 次,並盡量轉化為深度版本。
– 優雅地說“不”——使用模板減少決策疲勞。
– 保護每周五或每周半天,作為“深度恢複時間”——輸入最少,空間最大。

最後建議:讓這成為我的生活方式
我平衡醫學領導力、內容創作與自我反思。
這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從一個小改變開始,保護真正重要的事,活得有設計感、有主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