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繼續聊馬欣教授的生活方式直播。每天都聽一會兒,很放鬆,也有味道,如同品茶。有幾個想法:
–馬教授幫助了很多問題嚴重的病例,比如進入名校,卻無法畢業。嚴重失眠,肥胖或者焦慮瘦。大多數人(我圈子裏的人)並沒有那麽嚴重的症狀,如何把類似的理論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呢。
–生活方式醫學裏,把“良好的關係”放在最後,這有些偏頗,一個人處理好各種關係,包括和自己的關係,應該排在第一位。這種把握關係的能力,如同計算機操作係統,影響到多個方麵。
–在我們接受的教育中,智商和能力培養相對於生活方式,情商,靈商的培養多有不平衡,這個社會也青睞有能力的人。所以有些“病人”,雖然情商/靈商不算差,但是比起她/他的智商,就是缺腿,偏科。如果能夠補上,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生活得可以快樂很多,成就必是更上一層樓。
–情商在我的理解,是有些表淺,說話做事會圓滑一些,但是如果心靈上的感知到位,那種自如,真誠就更有凝聚力,更長久。
–比如穩定情緒在於:穩/獨/陽。領袖必須有這樣的情緒特質。最近我在工作上的幾個項目都比較順,大概也和我的情緒更加穩/獨/陽有關。診所的同事,病人都更加喜歡和我合作。穩定的基礎是強大。內心的充盈和強大,自然會表現出穩/獨/陽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