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我正式進入更年期,所以非常重視骨質疏鬆的問題。我有兩項高危指標:骨頭架子小,骨質疏鬆家族使,爸媽都有。做了第一個骨密度測試-DEXA, 股骨頸T score, -1.7, 屬於低骨密度。
—重要性:女生一生中股骨骨折的風險大於乳腺癌,卵巢癌,子宮癌風險的總和
—更年期後的5-7年,女生可以流失20%的骨密度
—提高骨密度的運動:負重訓練,並且有一定衝擊性。騎車,遊泳是低衝擊性運動。跑步打籃球是高衝擊性運動。高強度負重訓練要動作準確,讓恰當的肌肉和骨骼受力。考慮每組5個,每個動作五組:硬拉,上舉,背部深蹲,跳躍抓杠鈴,彈跳落地。實驗表明:這樣訓練,相對於另外一組靜態負重訓練,8個月後骨密度整體呈現明顯優勢。
—如果已經有骨質疏鬆,有些動作需要小心,比如快速旋轉-打高爾夫,脊柱過度彎曲-一些瑜伽動作。
—跳躍訓練:plyomertics. 動作:深蹲跳,開合跳,平行跳跨越障礙,skipping-雀躍,分腿跳,登山跑,相撲蹲跳,tuck jump-淩空飛躍跳,滑冰跳,跳箱子-box jumping。多長時間:每次10分鍾,一周三次就可以。我打算在非運動日,用HIIT的形式完成。2015年的一個實驗,每天跳10-20次的女生,16周以後骨密度就明顯超過那組不跳的。
—跳躍為什麽是神工巧匠:多方向的跑跳對骨骼有多方向,非常態的刺激,產生衝擊,造成微創傷,誘導新骨生成。提高速度和強度的基因的表達。改善線粒體功能,提高代謝健康。數據表明,跳躍訓練在老年人群中安全,高效。
—溫柔而又有力:今天飛機上一位90歲的女士慶祝生日。由此而想,女生完全不必被傳統定義,90歲仍舊可以有一個拎起包就走的旅行,50磅的行李箱輕鬆拿下車,辦理托運,取行李,自己推門,自己把25磅的隨身攜帶行李舉過頭頂,放入機艙的行李箱。閑雲野鶴,吃得香,睡得著,玩得開心
Reference: the next level by Stacy si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