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七八級三位免試特招生史豐收、段元星和李維渡

(2022-11-16 11:12:35) 下一個

第227期 路陽 788

 

【編者按】

 

788路陽校友自八十年代留美,在美國學習工作生活已數十年。大約二十年前,他開始設想寫下大學時代的故事,以作為青春的見證。近來在他已在《科大瞬間》發表了數篇校園回憶係列——《朱以林小傳董其奇外傳》《七六級、七七級群儒舌戰於食堂》《顧小南和他的同學們》。

 

本期繼續發布路陽的精彩回憶——《七八級三位免試特招生史豐收、段元星和李維渡》,為大家講述當年家喻戶曉的三位特招生的求學和工作經曆,並介紹科大在北京建校、下遷合肥的一段簡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科大在北京建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在北京玉泉路校園建校,校園在長安大街向西約25公裏的延長線上,搭乘很早就通車的北京地鐵一號線,經過南禮士路,公主墳,五棵鬆等車站,很容易到達。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建校,是為中國科學院各學科培養後備人才,建校時設置的十四個係,都是科學院各個研究所急需的專業方向。

 

由於學校校長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擔任,學校的口號是“全院辦校,所係結合”,所以各係首任的係主任,是中科院各個研究所的所長、副所長或者研究員。

 

科大建校時的十四個係,專業,係主任記錄在下麵:

 

一係: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係

設置專業: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

係主任:原子能所副所長 趙忠堯

 

二係:技術物理係

設置專業:半導體物理、鐵氧體、低溫物理、固體物理

係主任:物理所所長 施汝為

 

三係:化學物理係

設置專業:高速化學反應動力學、物理力學

係主任:力學所副所長 郭永懷

 

四係:物理熱工係 

設置專業:燃氣輪機及噴氣發動機、原子能動力、工程熱物理             係主任:動力室研究員 吳仲華

 

五係:無線電電子學係

設置專業:無線電技術、聲學、電子學、電波天線

係主任:電子所所長 顧德歡

 

六係:自動化係

設置專業:自動學、遠動學、自動化技術工具、自動化計算技術

係主任:自動化所所長 武汝揚

 

七係:力學和力學工程係

設置專業:高速空氣動力學、高溫固體力學、土及岩石力學、化學流體力學

係主任:力學所所長 錢學森

 

八係: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係

設置專業:放射化學、同位素化學、輻射化學

係主任:原子能所研究員 楊承宗

 

九係: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係 

設置專業: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學、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地球化學、稀有元素 

係主任:地質所所長 侯德封

 

十係: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係

設置專業: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學、重有機合成

係主任:化學所副所長 華壽俊

 

十一係:應用數學和電子計算機係

設置專業:應用數學、電子計算機、工程邏輯

係主任:數學所所長 華羅庚

 

十二係:生物物理學係

設置專業:生物物理

係主任:生物物理所所長 貝時璋

 

十三係:應用地球物理係(全係為四川籍同學)

設置專業:高空大氣物理、天氣控製

 

十四係:科學情報係(1959由並入的原中國科學情報大學增設)

設置專業:物理、化學、生物

 

2. 七十年代下遷安徽合肥

 

WG中的1970年代早期,科大下遷安徽,輾轉數地,最後落腳合肥,在原合肥師範學院和銀行幹部學校(即目前科大合肥校區的東區和北區)的校址上辦學。

 

北京玉泉路校園大門南邊,隔長安街延長線大街,就是公交322路的終點站,一大片空地。在1980年前後,據說當時的北京市政府答應把這一大片空地,連帶周邊一起給科大,以代替被高能所占領的路北的原校園。

 

但是科大最終沒有能夠回到北京,在合肥一直發展到現在。五十多年了,科大在合肥,又發出了耀眼的光芒。

 

3. 78級破格特招的三位學生

 

1978年,恢複高考以後的第二年,科大破格招收了三位特殊學生,每位都有特長。他們分別是781學習數學的史豐收、782學習物理的段元星和787學習地球物理的李維渡。

 

1)史豐收

 

史豐收是當時名滿天下的速算家,由科大特殊招入數學係學習。

 

1956年2月,史豐收出生於陝西省大荔縣,是我的老鄉呢。

 

78級入校以後,入住剛建成的學生宿舍 “四牌樓” 。我們八係(生物係)、九係(精密機械和儀器係)、二係(物理係)、一係(數學係)和少年班一起分住在西北角152樓的二樓,與校團委在同一層。時不時,我在樓道裏就會碰到我這位大名鼎鼎的老鄉,他經常會操著略帶鄉音的普通話和我談天說地,以及問我假期會不會返回家鄉等。

 

根據媒體介紹,史豐收在十歲多的時候就對速算產生了極大興趣。經過10年左右鑽研,發明了以他命名的“史豐收速算法”。這個速算法,使用左手五個手指的伸和曲,結合大腦的記憶進行運算。這套方法,有26句口訣,由高位算起,配合指算,不用計算工具,不列計算程序,看見算式能瞬間直接報出正確答案,計算速度極快,是當代應用數學的一個創舉。

 

在校時,史豐收多次講述他速算的故事,比如看到一部車開過,車牌上的數字立刻就成為他速算加減乘除的對象。

 

1980年,史豐收肄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係,離開科大建立了“史豐收速算法”國際研究與培訓中心,並建立速算法研究所擔任所長。

 

“史豐收速算法”可以運用在多位數的加減乘除以及乘方、開方、三角函數、對數等數學運算上。史豐收速算法嶄新快速,對少年兒童有強大的吸引力,少兒連續學上兩三個月,基本可以掌握。

 

然而不幸的是,史豐收因心髒病發作於2009年9月在北京逝世,享年53歲。最後,速算家史豐收的骨灰歸葬家鄉陝西省大荔縣。

 

2)段元星

 

由於比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更早地用肉眼發現一顆新星,段元星被破格錄取到科大物理係學習。

 

段元星於1945年出生於江西省寧都縣,1968年,段元星高中畢業以後,和當時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下放到寧都縣當地農村插隊落戶。

 

業餘時間,段元星喜愛鑽研天文科學,閱讀了大量的天文書籍,並記下10餘萬字的天象觀察資料。在這期間,段元星在當地學校任民辦教師。

 

時間在1975年8月30日北京時間19點35分,在農村插隊勞動的段元星,用肉眼在浩瀚的夜空中發現了出現在天鵝座的一顆新星。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

 

回憶起那個改變他一生命運的夜晚,段元星仍然很激動:

 

“當天吃罷晚飯,我習慣要去梅江遊一會兒泳,覺得有些累了,便爬上岸來,躺在江邊開始‘數星星’,當我的目光移到天鵝星座時,突然發現這個星座上多了一顆明亮的星星!起先,我以為這是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於是目不轉睛地觀看了一分多鍾,發現那顆星並沒有絲毫的移動。我急忙跑回家去,用自造的天文望遠鏡對著那顆亮星仔細觀測,查對它的位置,測定它的亮度。我迅速推斷:這是一顆新星!”

 

這確實是一顆新星,亮度大約和北極星相當。

 

段元星於1975年8月底發現新星的事跡,被記載在報告文學《探索星空奧秘的年輕人》中,而且入選1979年至1983年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段元星的事跡,通過中學生們傳遍了全國。

 

段元星所發現的這一顆新星,是4000年前,也就是中國差不多大禹治水的年代,在銀河係爆發的一顆新星。這顆新星的亮度由於爆發而陡增1000萬倍,而這顆新星爆發時所產生的耀眼光芒,於公元1975年8月末抵達人類居住的地球。

 

當時,正在江西省寧都縣下鄉的知識青年段元星,在8月30日北京時間19時35分,用目視觀測手段獨立發現了這顆位於天鵝座的新星。

 

同日的北京時間22時45分,北京天文台的沈良照先生,也用天文望遠鏡獨立發現了這顆著名的新星。

 

他們兩位的獨立發現,迅速得到了中國天文界的承認。然而,他們兩位卻都不是這顆新星的第一發現者,被世界承認的該新星的第一位發現者,一位名為長田健虎(Kentora Osada)的日本高中高年級學生,比他們早一天發現。

 

新星被發現兩年多後,《江西日報》的記者采訪了段元星發現新星的過程,以報告文學《探索星空奧秘的年輕人》記載了他的事跡,刊載於1978年第3期的《解放軍文藝》。文章後來被選入1979年至1983年的全國初中語文課本第六冊。在這五年裏,全國近一億的中學生通過閱讀這篇課文,了解了段元星發現新星的故事。

 

肉眼發現新星之後,段元星被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調入該台工作,隨後被送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學習。

 

當年的生物係和物理係、地球和空間物理係一起上各門物理課。於是,在兩年的時間裏,筆者和段元星坐在同一個課堂,修習了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原子核物理等各門物理課程。他身背書包,和比他小十多歲的同學一起上課的情景,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段原星結束了在中國科大物理係六年的學習生活回到首都之後,一直在北京天文台擔任研究員,直到不久前退休。

 

3)李維渡

說起來也真是巧,科大78級第三位特招學生、因為提出地表理論而被地球和空間物理係特殊錄取的李維渡,也曾經和我們在同一個教室中上課好幾年。

 

李維渡的大學同班同學歐陽兵,給我講了很多“李大哥”的故事。“李大哥”是他們班幾十位同學對李維渡的尊稱。

 

1951年,李維渡出生於福建省仙遊縣。中學畢業以後,李維渡上山下鄉,在農村插隊長達約九年時間。後來知青點的其他知青都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而家庭出身不好的李維渡,還隻能在一次次的無望中繼續修理地球。

 

後來有一位福建省莆田縣的小學老師(記憶中叫李慶霖)給毛澤東寫信,反映知青在農村的窮苦情況。毛澤東回信並寄了幾百元錢,這在當時真是巨款,也是一件轟動全國的大事情。雖然這裏的知青的情況略有好轉,但是,李維渡還是隻能無望地在農村生活。

 

李維渡母親一方的長輩,是基督教的信仰者,也是有文化的人。但是這種信仰在文化大革命中屬於大逆不道,本人及後代都會受到影響,而且文化人也不被社會所歡迎。隻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李維渡沒有像他的長輩一樣被整,可能是因為當地老百姓對於這樣無休無止的政治運動已經喪失了興趣。

 

在農村漫長的苦悶之中,李維渡自學地球科學知識,並且提出了地表形狀形成的特殊理論。在自學的過程中,李維渡得到一本介紹相對論的小冊子,如獲至寶。他反複鑽研,推導裏麵的公式。這對他來說,是一種思維訓練,對他有極大啟迪。

 

據李維渡介紹,1976年毛澤東過世的時候,雖然周圍有很多人在痛哭,而他卻沒有哭。他感覺很多不合理的事情應該結束了。

 

大學期間,他曾經形象地介紹過他的理論。在他的理論中,地球會膨脹和壓縮,在壓縮的時候,就像一個蘋果在幹枯中表皮會形成皺折一樣,地球表麵在壓縮的時候就形成了各種山脈。而在膨脹的時候就會形成諸如海溝的結構。

 

因特殊錄取進入科大的李維渡,與各地高考的天之驕子一起學習,困難可想而知。但是李維渡堅持和班裏那些比他年輕的同學一起學習,一直到大學畢業。

 

大學畢業以後,李維渡回到福建省地震局工作,主要從事地震與大地構造的研究。在地球物理領域裏,他不斷完善自己的理論。這種堅持,在他的以後從事五花八門職業的同學們看來,還真是一種特殊的執著。他在福建地震局一直幹到退休。

 

李維渡是一個特別耿直的人,如果有不同意見,他會跟你爭論不休,直到得到滿意的結果。他不滿當時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尤其是看不慣地方幹部在基層選舉中的不正之風,所以他上書中央,反映他所看到的,提出意見。

 

由於在班裏年齡最長,李維渡近年來主動擔任班集體微信群的管理員。凡是做過微信群管理員的都知道,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協調各種關係,而且要保證大家的發言都中規中矩,否則微信群就會麵臨被封的危險。

 

對於李維渡來說,任何觀察思考,都要上升到理論高度。這也真是他的個性呢。

 

李大哥,祝你身體健康!

 

【作者致謝】感謝787歐陽兵分享李維渡的故事。


 

【作者簡介】路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8級生物係本科,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目前從事核酸新藥研發工作。

 

 

編輯:沈濤

排版:許讚華

常務編委:

 

許讚華 803 | 劉揚 815

黃劍輝 815 | 滕春暉 8111

沈濤 822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163.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