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130期

(2021-09-24 07:36:29) 下一個

(作者:龍德施泰特)

 

626)     戰爭交響

戰鬥尾聲,已是黎明時分。激憤了半夜的列柳申科和日加列夫空軍上將,嚴令空軍立即出動!

幾個飛行團、上百架伊爾-2“黑死神”隨即撲向戰場上空。帶隊長機遠遠就發現,敵履帶車輛痕跡消失在開原東南丘陵~那些疏密不等的叢林間。而且林地裏確實出現了裝甲車輛。

敵人真的沒跑遠!他當即向全隊發出攻擊命令。然後一壓機頭便對著小樹林俯衝過去。但他失算了。樹林裏等待的,是由博福斯“獵手”和“刺蝟”(4X20機炮或多管12.7高射機槍)組成的聶鳳智防空縱隊。他們根據【鉤鐮槍】預案,拂曉進入陣地,專程等候天亮時肯定來反撲的“黑死神”。

報仇心切、把防空戰車當成坦克而發動攻擊的伊爾機群,即便骨架再結實,也經受不住有備而來的密集對空炮火。不少在未及投彈的俯衝時段就被無情擊落。緊隨其後的第2攻擊波,又遇上了聞警而動、從容前來攔截的“野馬”聯隊。竟使戰役尾聲演化成了空中交響曲。大群的、輕盈敏捷且善於纏鬥的“野馬”,對付帶彈而笨重的“黑死神”無疑大占上風。精銳的蘇聯第10空軍集團軍,當日損失達143架之多。

開原戰役以8月13日“坦4集”大突擊為序曲;以黃昏時“霞飛”騷擾為過場;以午夜“貓頭鷹”引領“麒麟貔貅”對蘇坦克集群夜襲為高潮;以黎明時分地對空、空對空大戰為尾聲,奏響了一曲改變滿洲戰局的《威遠堡交響詩》。

 

627)     我倆默契

交響詩中一個隱秘插曲是:作為秘密特邀觀察員的小喬治·巴頓退役上將,違反了規定。他從那座為他特設的掩蔽觀察所裏跑了出來,並偷走1輛吉普車……急哭了的警衛班長,最終在威遠堡“坦克墳地”上才找到他。老頭子正在燃燒的殘骸之間駕車驅馳梭巡、往來探視。時而還興奮呐喊,並帶著“明顯的嫉妒”。

警衛班長最終得到了一份安慰性紀念品:巴頓那部“萊卡”照相機。倆人在燃燒的坦克背景下拍攝的合影,也成了久後廣為流傳、被多次轉載引用的曆史照片。

被班長“押解”回到指揮部,巴頓還私下憤憤,質問林彪:

為什麽不給我辛苦送來的“霞飛式”也安裝夜視儀?那75mm短炮威力不弱嘛!加上那160輛霞飛的話,會全殲這群蘇式烏龜殼!怎麽搞的……我一直想有機會~對比美蘇坦克的優劣,你這小夥子,居然不給機會?真不夠朋友!簡直是一種歧視呀……你這與我們美國所提倡的“平等競爭”原則,可是格格不入!

林彪耐心解釋:夜視儀剛拿到不久,與美式坦克沒完成配套試驗噢……畢竟霞飛白天也參戰了嘛。

巴頓臉色見緩:“嗬嗬?那就敦促一下那位密斯特-顧!說起他我倒要感謝你把這等絕密都沒瞞我~這點夠朋友。不過放心,我絕不向盟軍總部透露半個字……連對喬也不說!你讓米斯特顧抓緊配套吧~我熟悉他。他居然也識破了我。但我倆真的很默契,彼此心照不宣……見鬼,這個人竟然窩藏在遠東!哈哈!盟軍到處搜索,卻被我找到了!當然你別擔心,我會讓他躲到《國際大赦令》頒布那天!”

林彪默然半晌,麵色淒然。提到了內部訃告。

巴頓聞言,兩眼發直。喃喃道:

“上帝。3周前我還叮囑他當心……見鬼,我還以為終於找了一個誌同道合的老夥計。晚年我要和他住鄰居~我們有很多該死的共同話題啊……他怎麽能這樣無情無義呢?”

林彪不願老將軍傷感,又說:“還有,你那160輛‘霞飛式’很受我們毛主席讚賞。被主席扣留了一多半!拿去組建了兩棲縱隊的坦克旅!就是那個以卡爾迅命名的縱隊喲!現在它,已經是雙胞胎,一個縱隊變兩個囉。”

巴頓眼中又恢複了光澤:“嗯哼?連毛主席都有興趣?見鬼,那我就很快又給他送來幾船~已經上路了。狗屎的重型M-26坦克也有一些。但我看都比不上德國佬密斯特-顧的那些破玩意兒!我們騎兵更喜歡輕快、越野強的小坦克~討厭笨重的大家夥。”

最終,巴頓將軍還得以乘坐他自己送給林彪的那架“阿爾羅尼卡”在整個戰場上空巡視、拍照了足足1小時。

他還索要了這次威遠堡戰役的部署態勢圖紙。他說要把這些圖紙資料贈送給西點軍校現任校長~泰勒,收藏在圖書館。以便讓下一代裝甲兵“仔細研究這個著名戰例”。

這一仗帶給巴頓的樂趣和思考,確實不少。

 

628)     空城之計

另一個插曲更隱秘。隻有林彪和極少數人明白:自己這邊還有一出令人手心發汗的“空城計”。

所謂“鐵嶺西側平原上預設的4道密集地雷陣”,完全是個紙上作業。實際上“陳士榘工兵縱隊”主力都還在赤峰方向設防,來這邊的隻有一個工兵營,幹不了那許多事。他們的工作除了製作那份圖紙,就是在地麵設置各種偽裝物:

塗抹了烏黑鍋灰的、用扁擔為炮管、鍋蓋為輪子的反坦克炮;

簡易土工作業、從空中看不出深淺的反坦克壕溝、陷阱;

隱藏在高粱地裏、用三合板和帆布搭建的突擊炮、殲擊車;

以及稀稀拉拉、隻埋了少量象征性地雷的前沿封鎖線。

……以假目標欺敵,在歐洲和非洲,盟軍早有使用先例。這個險冒得林彪自己心裏也沒底。萬一被戳穿,他隻好等待沈陽成為“圍城”的命運。沒辦法,兵力實在不夠。

開原戰役的結局

次日,列柳申科上將就匆匆結束了沈陽攻勢,並拋棄無險可守的四平,向公主嶺設防地域迅速撤退……蘇軍對於中國,居然會突然失去裝甲優勢?他感到太不可思議。

林彪派出了裝備夜視儀的“嘯天犬”裝甲旅,尾隨追擊,利用夜戰擴大戰果。累計又擊毀幾十輛坦克。收複公主嶺後,林彪果斷叫停。這裏有條件設立防禦陣地。

醉心追擊的鍾偉、丁盛幾個旅長,奉命趕回兵團司令部。隨即和眾多將領一起發出質疑和不解:

“林總噢,巴頓將軍那可是一直主張‘不停頓攻擊’的喲!”

“還有喂,人家裝甲戰高手隆美爾說過,追殺不可中斷哪!”

林彪隻是擺手,不肯多做解釋。

問煩了~“啪”!一本手抄書拍在桌麵。人們看過去,瘦長的毛筆字在封麵上工整寫著:《坦克,不能總是前進!》

個中奧秘重大。林彪隻偷偷告訴了巴頓本人:

油庫見底了!當然他確信,巴頓不會把這消息捅給報界。

但巴頓還是誇張地一拍大腿:

“該死!我怎麽把這事忘了?我的預算裏……不!我馬上就打電報給平可頓·多恩準將!”

 

629)     統戰說辭

蘭州五泉山。洞穴工事909掩蔽部。洞口新掛一塊大匾,是委座那方正、遒勁又古板的手書:“西域美廬”。


在這個意義與廬山迥異的臨時避難所,宋美齡終於召見了那個共黨~陳賡中將。

打量一陣:不算魁梧的身軀,圓臉盤圓眼鏡,仿佛書生的外表。紗布纏著僵硬的脖子,左臂吊在胸前,腿仍是一瘸一拐。衣裝不整,軍帽卻頗端正。身上散發著硝煙氣。

“陳賡將軍?請坐。我近來聽說是你,20年前把委員長背下了火線?真有這回事?”她沒聽達令說起過,倒是這次在大西北戰火倥傯之間,灌了滿耳傳言。

“唔?東征那次。不過也隻是勸說校長離開危險。他走不動時攙扶了幾把而已。我要背,他不讓。”

美齡點頭。此人倒也誠實,並不誇張嘛。

“陳賡啊,你們為保護我,犧牲不少人噢。那位旅長,他姓……什麽來著?比較少見的姓氏。”

“皮定均。那是我們毛主席的愛將,很年輕。”

“是啊,遺憾呐!戰爭如此殘酷,”美齡想就此展開話頭。

“所以,尊敬的委員長夫人,我們可不能在也許會發生的內戰中,再去付出生命的寶貴代價囉。”

這句話倒是被他搶先說了?美齡談興銳減,隻好應酬幾句:“……那麽陳賡,委座會獎賞你的。”

“獎賞過了~他送了我們上千發鎢芯彈。這是對整個華北民主聯軍的謝意!我陳賡個人,是無力保衛夫人您的。”

“可你畢竟盡了大力。”美齡指陳賡脖子的彈片傷殷切關懷道。也習慣性地指望對方條件反射般立正回答:“願為黨國盡忠!”

“尊敬的夫人,請轉告校長:隻要能夠海納百川、包容我黨,立國為公、謀福於民,那麽陳賡,仍是他的學生。”

美齡無語了。

哼!陳賡哎。黃埔三傑之一?厲害嘛。成套的統戰說辭竟拿到委座夫人、當代民族英雄的頭上了!真真是有備而來。

 

630)     另種虛榮?

沒人敢這樣對蔣夫人說話。每天收音機廣播中,她聽到的都是令人陶醉的讚不絕口。現在她感到,自己的魅力與威望,甚至連委座的加在一起,也難以征服這些死硬的共產黨人。

他們的哲學,是他們得以存在、發展的動力,這與委座雄心勃勃地打算削平、或已經削平的其它山頭,具有最大的不同。

……

算了算了。那些主義之爭,多麽迂腐荒唐!跟我有何關係?

愛什麽主義就什麽主義去好了。女人不需要主義!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可感的日子;需要的是不必多、但要夠用的錢;和一點點、一點點,隻比任何別人“略多一層紙”的小小虛榮。

女人可以公開宣布:不需要主義!

但主義敢於宣布~不需要女人麽?

77天,整整11周哦!她蹲在天天聽見炮聲的地洞裏像土撥鼠一樣生活著、忍耐著。撐持她的隻有那台老式收音機。她從那裏傾聽丈夫和全國人民的問候和呼聲;傾聽世界各地、甚至敵國蘇聯的評價和讚美;傾聽姐妹和晚輩們的思念與擔心;也能傾聽基督使者布道、感受宗教的莊嚴……這台收音機,成為她77天裏唯一的精神支柱~也將成為皋蘭諸峰的鎮山之寶、“西域美廬”的傳世福音。

可她畢竟是女人。飲食起居、沐浴更衣,甚至最簡單的照鏡子都有諸多不便、與習慣的生活形成巨大反差。都因為這場可惡的、把自己莫名其妙卷進來的戰爭!

美齡不喜歡戰爭。本來嘛,哪個女人願意天天鮮血淋漓、心驚肉跳的?隻有男人喜歡跑去那血裏火裏,去賣弄勇敢,使性子、逞風發彪……傻兮兮的!其實那是另一種虛榮噢。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