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長篇戰爭小說《另一種曆史》第117期

(2021-08-10 04:57:07) 下一個

(作者:龍德施泰特)

 

556)     絕不撒手

牡丹江。綏芬河,東寧要塞。10天激烈對抗,華北聯軍第4個要塞守備旅也打殘了。下午6時許又一次反擊中,年僅33歲的第24旅旅長王墉上校,在蘇軍炮火下陣亡。

圓木構築的指揮部裏,邊防縱隊司令許世友,瞪著血紅的牛眼,咬一口手中蘿卜鹹菜疙瘩,端茶缸咕咚咚灌下幾口白酒,又在炮彈箱搭成的木板桌上重重一墩:

“奶奶個熊的,掐!死掐!決不撒手!通訊兵!給我叫通23旅※,讓黃定基給我上!”※“臨汾旅”,PLA旅級英雄集體

不一會兒叫通了。許世友拿起話筒:“定基呀?24旅頂不住了,輪到你們啦!接上去。我看組織個夜間反擊,摸它一把?嗬嗬有目標麽?炸掉河上浮橋?嗯。奶奶的白天空軍炸了幾次沒見效哇。你可給我說到辦到!派精幹小部隊上去。兩麵幹!對!雙保險。聽著,注意減少傷亡!別把老本糟踐光嘍,明白啦?”

一會兒通訊兵又報告:“首長,牡丹江軍分區電話。”

聽筒傳來湖北人~陳再道少將急促的聲音:“世友喂?你那哈兒怎麽樣撒?趕緊回來一趟?”

“回來?我娘哩,這頭火上房了!你聽這炮響的,4萬人剩一半了!你那頭咋樣嘛?”

“一樣麽。虎林失守。胡奇才3天聯絡不上。穆棱要塞堅守一禮拜也撤了。目前頂在老爺嶺!正麵敵人號稱第1集團軍,說是集體得過‘紅旗勳章’的,拽得很!半天就啃了程世清一個旅!個騾日的……老子們往日還沒成建製丟過個多的部隊喲!你那兒彈藥咋個樣嘛?”

“湊合!再頂個把禮拜,多了夠戧。啥事呢老陳?電話裏就說了唄,俺實在話,走不開呀!”

陳再道那邊猶豫:“電話裏說不得喲……”

“瞅你這不痛快勁兒,陳大麻子變小媳婦啦?扭扭捏捏!”

“對呀!我他娘的幾時支支吾吾過?許老三你少廢話!就這還不明白重要性?笨死你!”

“切!戰場!戰場多緊急呀!你怎麽也得透個氣,點點穴吧?俺好部署哇!你不說俺不去。”

“那你把耳朵貼緊!聽著……”後邊聲音越來越小。許世友眼珠子越瞪越大:“我靠!真啊?娘親咧……老陳你等著,俺連夜到!”

 

557)     紹禹同誌

齊齊哈爾。市政廳大院。炮火紛飛中,這裏顯得不和諧的安靜。幾個人架著梯子正在大門口張掛橫幅。

蘇軍大尉舍斯塔科夫帶著隊伍一路衝到門口,見這兒人們不躲避,感到好奇。抬頭看橫幅,中文俄文大字寫著:

“社會主義齊齊哈爾蘇維埃公社,熱烈迎接蘇軍解放!”

大尉有點明白了。喊了聲“烏拉”,招呼全連整隊進大院。院內鑼鼓聲開始一陣陣敲響。舍斯塔科夫不喜歡這些歡迎他們的人。尤其不喜歡他們帽子的式樣,太象德寇!大尉曾與這種軍帽和軍帽下的麵孔戰鬥多年……突然,他發現有鑼鼓手背著槍~和自己手中“波波沙”十分相似、隻是把彈鼓換成彈匣的衝鋒槍!

吃驚不小的大尉,連忙端起武器,大喊一聲“準備戰鬥!”

這一下院裏人們也驚得不知所措,僵立著,鑼鼓靜下來。

大尉命令:“同誌們,繳他們的槍。”

士兵們正在行動,樓門口台階上傳來一聲俄語口令:

“斯多耶!”(停止!)

大尉定睛望去,台階上走下一群人。為首是一位穿列寧裝、眼鋒犀利、氣度不凡的矮個子中國人。他用流利的俄語問道:“怎麽大尉同誌?你沒有接到科涅夫同誌,或者列柳申科同誌的命令麽?”

“請問您是誰?”舍斯塔科夫反問。

犀利目光注視一陣,領袖模樣的人側頭道:“昌浩同誌,告訴他。”後麵走來一位英武的高個子中國人,俄語同樣流利:“大尉,這是共產國際中央局書記、中共(馬列)中央籌備局書記、社會主義齊齊哈爾蘇維埃公社首任社長~陳紹禹同誌。你的槍可以放下了。”

大尉細聽一陣露出笑容,敬禮:“對不起紹禹同誌!我想起來了,命令裏確實有您!原本不是派我部來跟您接洽的。我們誤會了。”

陳紹禹書記揮手,表示不介意。鑼鼓又響起來。

 

558)     戰亂頻仍

濱州鐵路線(哈爾濱--滿洲裏安達段。隨著伊爾強擊機的俯衝嘯叫,炸彈在小站四周籠罩起煙塵。

列車被炸成幾段。車上的人們~大部分是撤下來的華北聯軍士兵,除了血肉橫飛、不能動彈的,都紛紛隱蔽。訓練有素者很快找到了位置;缺少經驗者在站台上四散奔逃。

爆炸聲中,夾雜著各種呼喊和命令聲。

22歲的柯立亞·永壽就是這一刻與哥哥走失的。陪伴他的保衛幹事被炸彈削掉半個身子,血水賤到他臉上。但奇跡般的他沒受傷,隻受到驚嚇。看到哥哥不見了,他才慌張地翻找地上傷亡者,識別著麵孔。一連幾個沒找到,他著急喊起來:“謝爾蓋·永福!”

哥哥囑咐過,見到爸爸之前,隻能喊他的俄語名字。

煙霧中,兩個穿軍裝的陌生人打著手勢,向他跑來。

……哈爾濱。果戈裏大街。

街邊店鋪都已歇業。著名的“秋林”商場也關著門。

吉普車一路大下坡,開得飛快。直到遇見鵝卵石路上的日式“摩電”(有軌電車)才不得不停下來。

政治局委員康生,鐵板著臉等了會兒,不耐煩地吩咐後座:

“歐陽毅!帶你的人趕緊行動!”

“是!”中央保衛局副局長兼諜報處長歐陽毅,跳下車。

“等等。我說:3天內不把兄弟倆找到,唯你是問!”首長焦慮地下達了命令。10年前正是他親自把那兄弟倆從法國馬賽,送到了莫斯科國際兒童院。

“是!”歐陽毅受命,轉身大步向後車走去。

 

559)     喋血載體

蘭州。1946年6月,這個依山傍河、狹長的帶狀城市,成為兩個巨型民族大喋血的載體。

每天都增加著傷亡數字、拉長著陣亡將領名單。6月底,國軍在河口到西固鎮的30公裏防線上,又報銷3個美械整編師~此時華軍的整編師相當於蘇軍1個軍。整26師基本拚光,師長董釗陣亡。整29師陣地失守,師長劉戡自殺。固守青海西寧待命出擊的胡宗南副手範漢傑中將,受命暫時置西寧於不顧,率手中幾個“未完成整編師”火速馳援蘭州。結果1周減員半數。

紅色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在河穀裏排成一字長蛇陣,威風凜凜地挺進。17天裏他們洞穿了華軍8道堅固防線,每天都有新的殲敵報告。但進展幅度卻越來越小,從幾十千米到幾千米,最後今天是幾百米……終於在整編71師麵前感到了疲憊。

那個穿得破破爛爛、胡子拉碴不修邊幅的“大兵將軍”陳明仁,幾乎每天趴在克拉夫琴科要通過的每個陣地上,嘶吼著用他的反坦克地雷、火箭筒、戰防炮迎接蘇軍到來……

安德烈·格裏戈力耶維奇·克拉夫琴科上將是個愛兵的將領。去年解放歐洲某城時,他的前鋒坦克旅隻剩12輛坦克。他找到城中一家酒店,吩咐老板為全旅士兵“準備一頓真正的晚宴!餐桌必須鋪上白桌布、菜肴必須豐盛、而且要兩人一瓶香檳酒!”結賬時他拿出幾包馬克、美元和英鎊,請酒店老板自己挑選。那精明的生意人挑選了美元。後來他才知道那裏麵是整整1萬美元。這可是個大數目。克拉夫琴科後悔不已。此後每當他抱怨夥食不夠好時,同僚準會說:“是啊!跟1萬美元大餐可沒法比!”……

現在蘭州的地理形勢,某種意義上是坦克兵的墳墓。兩條山脈中間夾著黃河。這個狹長的城市過於偏向防守一方。在漫長曲折的河穀中行進的裝甲分隊,太容易遭受遠近山梁上埋伏的火箭筒、炮彈乃至手雷攻頂的襲擊。進入第18天,克拉夫琴科命令在蘭州西側堡壘~西固城麵前暫停攻擊~休整!彈藥跟不上了。

然而就是這極其必要的休整,卻引起方麵軍司令部的嗬斥。暴怒的克拉夫琴科一把扯斷了電話線。

 

560)     請求增兵

崔可夫大將也是被命令壓得沒辦法。火線上打出來的他,怎能不懂得給予前鋒以必要休整呢?實在是那支擔任敵後阻擊的部隊處境過於危險了~格涅奇科少將雙腿都被彈片削斷,仍在堅守陣地。中國軍隊以兩個兵團向他攻擊12晝夜,上百次的進攻,留下幾萬具屍體,榆中甘草店陣地還是沒有失去!

可是首批滲入敵後的1萬傘兵幾乎全部陣亡,目前空降補充已是第3批了,這幾乎是1946年蘇聯空降軍的全部。而且運輸機損失巨大,致使每次都不能投放足夠力量,以形成優勢,造成了“添油”局麵,給敵人反撲送去了機會。

空運不再有效。崔可夫決心拿出準備下階段使用的預備隊再次陸路突擊桑園峽。從蘭州另一側打通合圍道路!任務交給馬納加羅夫上將。他的53集團軍將麵對全美械的黃維軍團。

崔可夫叫住參謀長杜哈諾夫上將:“前不久以為,我方麵軍可以獨立吃掉麵前這股敵人~薛嶽集團。但敵人增兵了。湯恩伯和杜聿明都湊上來,這倆人我過去還認識。敵總數近100萬。減去傷亡也有70-80萬。我們52萬人已不足44萬。技術兵器不再有明顯優勢。尤其後勤通道受到敵機威脅。我看,需要向伊爾庫茨克總部提出要求……”說到這裏崔可夫有點難為情,聲音壓低了。

“我同意,瓦西裏·伊萬諾維奇。我來起草報告。你希望增加多少兵力?”參謀長十分配合地問道。

 

561)     和平動物

皋蘭山中。地下工事,909掩蔽部。

蔣夫人宋美齡這幾天越來越不耐煩。她被困在這個山中地下,將近1個月了。每天隻能在深夜,到洞口那個小小的天井,呼吸一點新鮮空氣,看一眼外部世界。

沒有舒適的家具,沒有她感興趣的生活和娛樂。看不到電影書報,尤其難受的是洗澡都大受限製。每天在隆隆炮聲、爆炸聲中醒來,那劇烈的噪音把她搞得心煩意亂!

就這樣,衛士長還偏偏告訴她:這裏已經是“整個蘭州最安靜的地方!”真是活見鬼。薛嶽被她抱怨得再也不敢來見麵。她也懶得再見到那些土頭土腦的軍人。她後悔,當初怎麽就心血來潮非要“代夫來閱兵”。親臨前線的實感,使她真正明白“戰爭,讓女人走開”的道理。那不是瞎話,也不是大男子主義的不禮貌……

女人,隻有女人才是真正的和平動物……現在她真的想、也真的需要馬上走開!可她走不開了。

唯一欣慰的是:世界沒有忘記她。在選定的收音機波段裏,每天都能聽到關於她的報導、評論和呼籲。各地播音~南京上海、香港乃至沈陽且不說,即便美國之音、路透社、共同社甚至塔斯社等各大通訊社,也是隔三岔五就提到她的名字。在國際社會心目中她已成為聖女貞德、海倫、穆桂英花木蘭梁紅玉等等,一係列差異甚大、但特征同一的象征性符號或代名詞:女中豪傑、巾幗英雄。甚至有人推測:她,宋美齡女士,作為國府航空委員會的主席,正在蘭州前線,指揮著那些雙方大體勢均力敵的激烈空戰……

有失就有得。這是被困山洞的宋美齡悟到的辯證法,也是此情此景中精神上的唯一寄托。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