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協助女兒參加了個同學婚禮,過程頗周折,弄完回赴到日常的洗菜做飯中,還真有些悵然若失。小述一下。
那幾天,女兒先一天回家。我們於當晚宿長島公寓。第二天一早,老大還在休息,我悄悄拉上老二去附近一個中學操場晨練。多好的足球場大草坪,多安靜的社區環境。那早,有幾個黑孩子家庭在網球場上練網球。有兩三對母女組,閨蜜組在繞場健走。我在這裏一點壓力都沒有,跟我們國人健身較隨意一樣,這區居民經常就是大汗衫加短褲就晨練了,不像富裕區,晨練人都成套瑜伽啥的,身材也精瘦,她們大多也普通身材,或快或慢在繞行走路。走了幾圈,女兒喊累,於是我轉腦筋準備帶她去拿蘇郡藝術館的院子看看。短信一問老大也起床了,就轉回家接上她一起去。
到了那裏,發現展館十一點才開。而我們在它寬闊的庭院走了一大圈(目測能有七八十英畝),看了各種庭院雕塑,有鋼製的有石質的,有十幾米高的,有一米多高的,各類形式。學藝術的大女兒居然熟悉幾位雕塑家的作品,認出它們來了!即我從上次三四年前參觀這裏對院內雕塑的“無感”,到這日女兒指出它出自誰特點是啥,有感,蠻有意思。故博物館展館尚未開放之時,我們也挺滿足地離開了。
路上,孩子們發現有mall ,我們就停車稍逛,買了個亮晶晶搭配禮服的手袋,讓得瑟進行到底。
回家後吃午飯準備無話。待一點鍾時,我們準時出發去拿新娘舉辦教堂儀式的小鎮。放下孩子們在教堂邊,我就開車到附近圖書館呆著。一小時後,孩子們信息說完事了,就驅車去接上她們。本想說帶她們在小鎮轉轉,孩子們喊累要回公寓休息。就回轉了。一路上孩子們報告那教堂儀式多像電影裏的,一步步很流程化,來賓一二百人,較小型的。我自行腦補了一下有意大利人舉行教堂儀式的電影片段,如電影“教父”中兒子年輕時在西西裏島辦的小型婚禮,老教父女兒結婚辦的盛大婚禮,及電影(四個婚禮及一個葬禮)中新郎新娘離開教堂拋花束,駕車離開去蜜月的情形。原先電影裏都演過的,實際讓娃觀禮“複習一回”。
到了晚六點多點,我忍不住叫孩子們早點出發。長島那鎮我們從未涉足,點對點呆吃飯那地兒二三小時似有點浪費,先周圍轉轉比較好。於是我們早半小時到了晚宴現場,一個古香古色,儀式感挺強的私密的婚宴禮堂,我放下孩子們就開車離去了。我得找個地方呆著,就開去兩英裏外的電影院,選了個叫“the rose" ,由“卷福”主演的浪漫喜劇片。對我來說,在陌生的mall裏的電影院看電影也是頭一次,這不逼到這裏了嗎?難不成媽媽司機等晚宴完畢的幾小時中間,大街上亂逛,還下著雨。索性,電影院很大選擇多,影院環境也不錯,影片質量也不錯,很合適的安排(看來得相信連鎖的力量,即使在長島深處,amc 也是amc,提供一樣的服務水準和環境)。看完電影出來,大mall 基本所有店都關了,空蕩蕩的停車場裏,我在疾行找車。雨夜晚上不很好開車,我也如約回到婚禮會堂的院子裏。“貓”在車裏等孩子們,順便轉轉它的花園庭院(那禮堂停車處能停了六十多輛車,員工停車區能有四十輛,都滿滿的,我冒險在員工停車區並排停,反正那員工們都一起下班,不會早出來的的)。那院子裏,神奇地沒有一個人(估計那四十輛員工車的主人,在服務樓上樓下兩個婚禮四百多人呢!可是沒空看護“場院”,而且這地兒估計治安挺好,安靜少人),就我舉著個傘,慢慢在庭院各處信步(也不敢在深處多逗留,若是冒出個歹徒,把我傷了,喊人都聽不到。淺步走走就好!哈哈!即使晚間,那庭院看起來也挺美,有花樹彎成的高高的拱門幾個,有小橋流水噴泉,有長燃的火钜盞兩個在高處,有些清幽有些神秘。。。幾次電話催促之後,孩子們終於出來了,興高采烈的,還喊著遺憾沒吃到第幾道餐呢,沒食甜點和婚禮蛋糕。可時間已經十點多些了,再等下去這“司機”很有意見啊!
雨挺大,一路上黑黑霧霧的。孩子們在解釋為何這樣晚。程序很多,先食前菜,中間跳舞(跳舞顯得沒完沒了的),再怎樣怎樣。總歸,跟中國式婚宴截然不同,相同之處是程序多。大家都挺盡興的,估計全部完畢得十一二點,賓客們到家得兩點了。她有中國女同學從城裏打uber兩小時才到達婚宴場所。估計他們要參加全部儀式,等再打車回城裏可是深夜了。年輕人興致高,要觀摩學習的地方多,隨他們了。我們是要早撤,太累!
回家後,孩子們展示了許多漂亮的照片。說新娘等籌備了一年才弄好這婚儀的各項,有些親戚外州飛機趕來的,跟她們同桌的,有個說是新娘的第三個侄女,侄女的祖母跟新娘的爺爺是sibling.有趣!到美國這些年,還沒見誰這麽介紹自己的。意大利人真是注重家庭傳統和連接的族裔。
僅以此記孩子們見識的第一次西式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