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國散記(6)- 人文之旅/ 我曾經迷戀的和至今不能忘卻的

(2023-08-27 05:48:46) 下一個

回國散記(6)- 人文之旅

我曾經迷戀的和至今不能忘卻的

蘭州是中國唯一被黃河穿過的省會城市,南北兩山夾河而立。那時候我家住在河的南邊,聽說同學中有家住河北的,就會覺得特別遙遠,但到了上高中的時候,我開始羨慕他們,因為學校允許家遠的學生住校。少不更事的時候,是多麽地期盼自己能遠離父母的絮叨和監控,放飛自我。

身處偏遠的大西北,蘭州讓全國人民熟知的東東肯定不多。但有兩樣,出自蘭州而且全國人民都知道,第一當然就是上篇談到的蘭州牛肉麵;第二,麥子自信大家夥兒應該不會反對,那就是曾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的雜誌《讀者文摘》。

一碗麵,一本雜誌,物質和精神,蘭州還真都沒拉下。

《讀者文摘》,創刊於1981年4月,後來發生了涉嫌侵權美國《讀者文摘》的糾紛,於1993年3月改名為《讀者》。

當年的中國剛從千瘡百孔中掙紮出來,百廢待興,我們渴望閱讀,經常沉醉在文字的海洋裏不能自拔。《讀者文摘》就是這樣來到了我們的麵前,為閉塞的心靈打開了一扇通向廣闊世界和未來人生的窗口,讓我們穿越時光,遊走於不同的故事和思想之間。在那裏,我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人物,聽到了不同的聲音,學會了思考,讓我在後來的人生中保持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習慣。

當時的我和同學們是那麽地迷戀《讀者文摘》,即使後來上大學去了北京,也是幾乎每期必讀,裏麵的科學知識、曆史人文、故事小說、文藝評論、心靈雞湯甚至讀者來信等等內容,都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我還經常弄個專門的筆記本摘抄裏麵的金句。不誇張地說,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讀者文摘》承載了我們那一代人無數美好的回憶,成為了我們那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讀者文摘》的娘家甘肅人民出版社當時就位於我家斜對麵,每次放學回家經過出版社的大門,我就覺得自己是三生有幸。

所以,因了這份眷戀和情懷,我帶著同行的他們仨專門去“朝拜”了《讀者》大廈,裏麵有讀者博物館,可惜6月的時候博物館主館還不讓個人參觀,隻能單位組織才能放行(據說從8月起就開始對公眾開放了,我們沒趕上。)。於是隻好去了隔壁的讀者插圖藝術館。

《讀者文摘》創刊號,封麵人物是蒙古族演員娜仁花。

離《讀者》博物館不遠的地方是敦煌藝術館,我這個所謂的甘肅人很是慚愧,沒去過鼎鼎大名的敦煌,隻好去這個藝術館熏陶一下,進去了就不想出來了。如果因為時間關係無法親身前往敦煌打卡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這家充滿了敦煌元素的藝術館。

不用預約無需證件就可以免費參觀,這是最令人欣喜的一麵。

進去後就看到一段話:曆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到了紙上,畫在了牆上;曆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願意守護曆史的真實……

裏麵既有按原樣大小複製的莫高窟第220洞窟,也有眾多迷你仿真石窟,還有用高科技完美複製的壁畫、3D製作的佛像雕塑和娓娓道來的莫高窟故事。

藝術館裏人不多,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在裏麵靜靜地觀賞博大恢弘的藝術瑰寶,領略絲綢之路的千年繁盛,了解風雨敦煌的前世今生。

莫高窟是從公元四世紀開始修建,一直持續到十四世紀,前後大約有一千年時間。保存到今天,洞窟數量是735個,其中有壁畫有內容的是492個,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適合對遊客開放的洞窟數量並不多,每年大概也就能開放40-60個左右。

從藝術館出來後,來子感慨說:不少洞窟的出資人(當時稱之為供養人)都是當時的權貴或富商,最初動機並不高尚,他們開鑿洞窟繪製壁畫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把自己當下的奢靡生活記錄保存下來,同時也祈願神佛可以保佑他們來世還可以享受同樣的榮華富貴。

正是如此,盡管敦煌壁畫的創作是多個時期、多個文化背景下眾多藝術家和匠師集體努力的結果,他們將宗教、藝術和文化交融在一起,創造出了這些傳世永存的藝術珍品。但背後的實際供養人是宮廷、富商、寺廟,其出資背後的真實目的也各有不同,或是為宗教宣傳、或是為祈求福祉、或是為炫耀地位,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壁畫的內容其實更多反映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給後人帶來了“繁榮盛世”的感覺。

隔天我們又去了甘肅最重要的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這個需要網上預約,但比較容易,提前兩天就能預約到,不像陝西博物館和國博需要搶票。

甘肅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著名的馬踏飛燕,也叫銅奔馬,1969年出土於武威市雷台東漢墓。馬踏飛燕現在是中國旅遊的標誌。

奔馬三足騰空、昂首嘶鳴,落下的一足踏於飛鳥之上。這讓我突然想到了當年上學的時候,日記本的扉頁會寫上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祖國之騰飛而奮鬥。”

這次回蘭,把存在父母家裏的12本日記統統背了回來。這些天翻看八九六四前後的記錄,幾乎夜不能寐,再次回憶起我所親曆的那個夏天,那個廣場,那些熟悉的一張張年輕有朝氣的麵龐,其中一張永遠定格在那個夜晚。三十四年彈指一揮間,他的不少同班同學已成為中國的名記,但他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夏天,停留在了永遠的二十三歲。我一直不敢碰觸這個傷口,但記憶是永存的,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一旦想起,就是胸口的痛。

有人說“別動不動就批判中國,中國不好,對你有什麽好?” 批判中國政府,就是期盼中國不好,就是不熱愛祖國,原諒我的淺薄,我一直搞不清楚這中間的邏輯關係。

談到愛國,在和平年代,有誰會比當年那些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坐在天安門廣場的莘莘學子更愛這個國?但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經因為這場深愛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還有一部分人不得不遠走他鄉,從此斷腸天涯。

抱歉,天馬行空,又跑偏了。

個人認為甘肅博物館裏麵最值得一看的就是絲綢之路文明展、甘肅彩陶廳和黃河古象廳。甘肅省的名字來源於古時的甘州與肅州,甘州即現在的張掖市,肅州即今日的酒泉市。這兩個地區都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鎮,絲綢之路的要地,所以是古代中國通向西方的門戶,也是東西方交往的主幹道和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根據相關資料,一般所說的絲綢之路,指的是歐洲、西亞、中亞等地區的商人,從西域經敦煌進入河西走廊,到達漢唐時代的中國首都長安的貿易線路。絲綢之路總長是7000多公裏,在甘肅境內有1600多公裏,占了大約整條絲綢之路的五分之一。當年的絲綢之路是漢唐繁榮昌盛的證明,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宴。

但到唐末宋朝以後絲綢之路開始漸漸衰落,為什麽?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夏崛起之後,阻斷了絲綢之路上的官方商業貿易,後來大航海時代到來,歐洲商人們開拓了收益更大的海上通道,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等到了新中國的時候,甘肅已經成為了老少邊窮地區之一,當年令人羨慕的絲綢之路要塞變成了人人嫌棄的荒涼大西北。這說明了什麽? 文化交流與貿易順暢是有多麽地重要。

好博友西西曾告訴我她當年去蘭州坐了羊皮筏子,看了蘭州水車。我這個號稱生在蘭州長在蘭州的,居然直到今天才有機會去體驗羊皮筏子,觀賞蘭州水車。

遠遠地看著黃河上飄蕩的羊皮筏子,人筏一體,就象一葉扁舟顛簸而行,生性膽小的我就擔心會不會被激流掀翻了,俺盡管能在水裏撲騰兩下,但可堅持不了太久。好在這次有其他三人同行,總不會對俺見死不救吧。

(網圖)

等穿上救生衣,真的坐上羊皮筏子了,怯怯的感覺不翼而飛,心情很是愉悅,看著岸邊的人們,突然產生出一種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英雄氣概了,甚至恨不能高歌一曲。

後來聚會的時候和發小們說起自己這次才坐上羊皮筏子,他們全笑了:“我們至今都沒坐過,你不知道嗎?隻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蘭州本地人不坐。”

“為什麽?”

“居然還問為什麽,你到底是不是蘭州人?因為從小爹娘就教育不許去黃河邊玩,黃河表麵平靜,下麵可是暗流湧動。每年魂歸黃河的人都不在少數。”

看來我這個蘭州人確實有些假冒的成分。

坐羊皮筏子嚇人,羊皮筏子的製作過程也挺瘮人,所以不想在文裏贅述了,有感興趣的穀歌一下都能讀到。

羊皮筏子從清光緒年間開始興起,距今有300多年的曆史,早年當然是為了運輸的目的,但現在隻是作為旅遊項目了。現在黃河蘭州段上常見的是以13隻羊皮紮成,可坐五或六人的小筏。

100元人民幣一位,漂流大約20分鍾。依依不舍上岸,慢慢溜達,不經意間看到了水車博覽園。

蘭州一向缺水,所以黃河水車就是古代的自來水工程。根據記載,黃河水車是明嘉靖年間蘭州人段續研製的。段續在西南各地任職時,發現那裏多用木製龍骨筒車汲水灌田,便以竹片做成模型帶回蘭州,並兩次赴西南考察,終於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研製成功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輪式的第一個黃河水車,人稱祖宗車。黃河水車解決了河岸高、水位低難以提灌的困難,因此沿岸農民爭相仿製,一時間黃河水車四起,使幹旱少雨的蘭州黃河兩岸農田大大受益。

欣賞了那麽多精致的器物,參觀了這麽多智慧的發明,我的個人感受是,從古到今,中國人都有著超群的才智和能力,但為什麽會步入今天這個怪圈?腦海中想起一句話:“人類會反複經曆苦難,是因為我們擅長遺忘“,我們這個民族太擅長遺忘了,或者說某種機製刻意製造了這種遺忘,但它最為獨特的是從不遺忘別人的錯誤,但總能放過自己。每一次災難過後,我們都會說向前看,於是在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指引下,我們在路上狂奔,如同兔龜賽跑,自大和狂歡之後,陶醉在老子第一的天朝夢裏,而對於我們在路上所經曆的每一次痛苦和所受到的每一處傷害,都沒有反思和歉意,以放下為由,遺忘殆盡,於是曆史不斷重演,災難周而複始。

遊客們都圍著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像拍照,雕塑家何鄂曾經這樣講述自己在1986年創作時的內心表達:“我既是一個母親,在偉大的祖國麵前,也是一個‘黃河兒女’。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才華奉獻給中華民族。” 對何老師的情懷,我是尊重的,因為我也有過同樣的情懷。

站在“黃河母親”雕像的這一天,適逢六四,看到“母親”這個字眼,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三十四年前站在校門口苦苦等待她那17歲孩子歸來的天安門母親 -丁子霖老師,當夜無眠,校門口哭聲一片,血色的暗夜裏,每個人都淚流滿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3)
評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個兒' 的評論 : 謝謝大個兒專門來讀我之前的博文,也謝謝你喜歡我的文字,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原來你有這麽多親戚工作生活在蘭州,和大西北的情分很深。蘭州還是有不少變化的,你將來有空可以再去那裏看看,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問候新年好並祝周末愉快!
大個兒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喜歡看麥姐的文章,此文更愛, 2003年我陪父親去蘭州祭祖,我的爺爺在中年時從蘇北去了蘭州工作(教師)後葬於此地,我的姑姑和叔叔也就工作和生活在蘭州了,蘭州人給我的印象是有文化底蘊樸實就像西安人和太原人有文化根基,沒有太多的銅臭味兒。讀者文摘這本雜誌也是我的最愛,以望每年回國返程時都在首都機場的書店買幾本合訂本,直到2015年後就買不到了,店員說買的人太少也就不進了,他們隻進一些好買掙錢的時尚雜誌等了。看了麥姐的文章,以後還要找機會再去蘭州。謝謝分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謝謝采心一回來就入城讀文,感謝你的美言,俺好好努力。理解你缺乏回去的動力,再等等吧,等更友好的時候,希望能等到。備有救生衣,上筏子之前必須穿上,萬一翻了還可以撲騰幾下。娜仁花是挺漂亮的,創刊號特意沒有標出名字,也許是想讓讀者隻是專心欣賞青春的美麗,而不要在意是不是明星。快周末了,你剛回家好好休整下,祝周末愉快!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忘了告訴麥子;俺當時還挺喜歡娜仁花的,不過太多年過去都忘了她長啥樣兒,看你的圖片認出了她。側顏好漂亮:))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一碗麵,一本雜誌,物質和精神,蘭州還真都沒拉下。——麥子總是這樣,言之有物並微言大義,狠狠地讚一下。。。

蘭州和敦煌一直是俺要打卡的地方,可惜這幾年缺乏回去的動力,一直拖著。羊皮筏子是第一次知道,看上去很刺激啊,想問麥子上麵有沒有預備救生衣啊?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抱抱蘑菇,讓你白跑一趟,今天找時間敲出來。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從水沫那追過來看麥子的看海日記,期待!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蘑菇,抱歉,我也回複晚了。謝謝你在外麵打球還惦著來留評。你說得沒錯,確實恍如隔世,站在讀者大廈那裏,我也有這種感覺,歲月如煙,好在記憶長存。祝你休假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jing' 的評論 : 殊途同歸?可能都歸於宇宙大滅絕吧。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麥子好,在外麵打球,來晚了!要不是麥子說起,都忘了讀者文摘是蘭州的。那些年代,讀者文摘從中文的讀到英文的,那些小故事、那些心靈雞湯,想起來有恍如隔世的感覺。我沒機會去過蘭州,跟著麥子感受蘭州:風土人情、曆史和情懷,感慨萬千,謝謝麥子!
puj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我是正著聽。解決分歧的辦法是時間,過了若幹年發現原來的觀點都很可笑。最後大家都殊途同歸,到了下一代人,都變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瀟瀟' 的評論 : 美瀟瀟來了,原來你這個大作家是《讀者》的供稿人之一呀,那和《讀者》就更有故事了,有空的時候好好寫寫。《讀者》這麽吸引人,就是因為吸引了如你這般優秀的作者為它提供稿件,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了高質量的水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謝謝西西,不晚不晚,給你上杯三炮台。《讀者文摘》當年的編輯就是兩個理工男,編輯部的小屋就6平方米,沒想到雜誌出版之後就一炮打紅。我坐羊皮筏子,完全是因為你提起過,否則我這次到蘭州還是會和它錯過,感謝西西,盡管當時也是怕怕。黃河纜車也是外地人坐,是沒錯了,蘭州人都是走過中山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皮卡兄分享,你在準備回國之事了吧?你看來是《讀者文摘》的忠粉呢,我走著走著就遠離了它,但心裏是有它的。《讀者文摘》和讀者們是相互成就,希望它能在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大潮中找到新的立足點,越來越好。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jing' 的評論 : 嗬嗬,原來普京一直盯著俺們呢,你的話我一般反著聽,不過,這句話俺是讚同的:“大家都有一杆秤”,但秤砣是什麽很關鍵。咱們是讀同一本雜誌長大的,怎麽覺得漸行漸遠呢。
x瀟瀟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麥姐介紹,讓我看到《讀者》的大樓,很親切!讀者是全國人民都喜歡的一份雜誌,也是民間雜誌發行量最大的雜誌。我有幸在【讀者】發了一篇文“我是中國媽媽”。所以更愛【讀者】。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迪兒,我有印象,是在我轉發麥二哥寫蘭州牛肉麵的文下麵,我告訴你那是白塔山。你在西安上學,西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西安的寶貝遠超蘭州,所以你不會對蘭州印象深刻也正常。
謝謝迪兒對我的誇獎,盡管愧不敢當,但我會當作對我的傾情鼓勵,也感恩和你在文城的相識相知。我下篇寫西安,就準備偷懶了,迪兒的西安係列,我不能超越了,就借你的光說說我這次為什麽會去西安。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琴音悅然16' 的評論 : 謝謝琴音,你和蘭州人家有這麽一份情緣,真是難得。你居然現在還保留了不少《讀者》,也是難得,看來像你家的大花園一樣,你家裏一定有不少珍貴的收藏,不是說古董,是帶給我們情懷的東西。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海風姐,你出國早,你這麽一說,《讀者》也算是走出國門了。你將來回國有機會可以去甘肅或是大西北轉轉,可以帶給你很多不一樣的感受。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謝謝禾兒用了“颯!”字來形容俺,感覺上次是我們大家夥用來誇娘娘的,和我們深愛的班主任靠近,也算是我這個學生在進步。:)我少寫了兩個字,應該說是“努力”保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習慣,不容易做到,隻能是努力。我學新聞,剛開始是初心,但被爸爸打擊了,就沒學,後來是歪打正著走了一段這條路,不過,打了幾年醬油後,就逃跑了。政治,也不是我感興趣的,但沒辦法,政治在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禾兒說得是,當地人都不著急看當地的景,總覺得隨時隨地可以去觀賞,不著急。反而外地遊客恨不能在短短的幾天裏橫掃一切。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rhei8084500' 的評論 : 謝謝erhei臨帖留評並分享,相見不如懷念,不少時候會是這樣,我還轉發過麥二哥寫的博文《有些相見,不如懷念》,就是你的這個意思。以前的蘭州和南方沿海地區相比,落差比較大,現在差距在縮小,反而覺得很驚喜。《知音》我以前也看呢,接地氣的東西讀來是不一樣的感受,也有很大收獲。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西車城' 的評論 : 謝謝車城鼓勵,讀者如雲可是高誇俺了。剛才去讀了二舅的故事,我回國錯過你這個係列了,情深意長,你媽媽很了不起,二舅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二舅媽,回頭去細讀你的這個係列。你說得沒錯,在我們小時候,感覺蘭煉蘭化就代表了蘭州,那裏有很多各地來的人才,二舅也是人才,所以弄弄說西北人才濟濟也是對的。尼龍絲襯衫,在當時都是高級衣服,白蘭瓜也特別甜。
xiaxi 回複 悄悄話 這一周忙得轉不開身,來晚了!
我一直訂閱《讀者文摘》,卻不知編輯部在蘭州。
謝謝麥姐在博文中提到我的蘭州之行,難忘的一次旅行。看到你寫的坐羊皮筏子那段,想起我當時的膽怯。你的朋友說,“你不知道嗎?隻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蘭州本地人不坐”,引得我哈哈大笑!看來在黃河上空乘坐纜車也是外地遊客了,比如我:)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麥子好文,上次介紹了蘭州拉麵,今天又是聊起了《讀者文摘》,那可是無數中國人喜愛的出版物,我也是千萬粉絲之一,連續十幾年的訂閱,從不間斷,直到被困美國才嘎然而止,可惜了!記得那時我每次出差路上,無論坐飛機還是高鐵,一本《讀者文摘》絕對是標配。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這麽鼓勵俺,不過俺覺得遊玩比讀文更重要。:)水星兄的記性可真好,還能記得《讀者文摘》裏麵的超短文,我是不記得裏麵都有什麽具體內容了,但對我個人在成長道路上的影響確實是深遠的。

1988年你已經有娃了?我是記得你寫過兒子小時候的趣事,聽了一首蔣大為的歌曲就睡著了。:)你那麽早就西北五省遊了,西北我隻去過蘭州和西安。和你一樣,年少的我們就喜歡在白塔山上眺望黃河,頓生豪氣,指點江山。
puji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我一直在,看著你們,也觀察國內外媒體的不同言論,琢磨這些差別。哪些是黑,哪些是公正的,大家都有一杆秤。時間越長,差別越小。
不過說一下,讀者也是我以前常看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你的長篇巨著大結局了,再次恭喜!你問得好,根據丹哥這個曆史大家的說法,我猜寫這句話的人,肯定是有守護的權利,但守護的是不是曆史的真實,就有些躊躇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xyz' 的評論 : 小C念書的時候去過敦煌了,應該很震撼吧?敦煌藝術館是2008年才建立的,所以咱們應該都沒機會參觀。《讀者》是我們當年共同的熱愛,不過,你讀著讀著成了詩人小C,我讀著讀著就成了發呆的麥子。:)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昨晚沉浸在丹哥的“基輔雞排出生證明”中,你不僅是美食家,還是曆史大家,我拋磚引玉,果真引來丹哥的寶貴分析,不知道以後丹哥會不會寫一篇絲綢之路的興盛和衰落對西北美食的影響。
迪兒 回複 悄悄話 麥子,記得我在你以前的博客中留過言,說我在蘭州,爬了一座不記得名字的山,然後從山上下到了不遠處的黃河。
那次旅行,我應該是一早到蘭州的,當晚或第二天一早離開的,說實話,蘭州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因為認識了真實勇敢才華橫溢的你,蘭州對我的意義不一樣了。
琴音悅然16 回複 悄悄話 讀了麥姐這篇,讓我對蘭州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起上大學的時候,有一好朋友校友的父母來自蘭州,是我唯一認識的蘭州人,他們待我像待閨女一樣,讓她們的女兒認我做姐姐。還真不知道讀者文摘出自蘭州。我現在還保留了不少呢。問好麥姐!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麥子好文,我也喜歡《讀者》,那是在美國大學圖書館的東亞圖書館裏發現的,後來就常看:)遺憾,還沒去過甘肅呢,希望有機會去。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讀完了文章,我腦子裏冒出的第一個詞是“颯!”麥麥好颯啊!

中學生的小小年紀,麥麥已經學會了思考,能夠保持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了。欽佩啊!難怪麥麥以後會對新聞專業感興趣,去做記者呢。在政治上,我一直都是糊裏糊塗的,一直到2016年美國大選、到新冠肆虐,我才如夢方醒似的明白過來。:)

麥麥這篇的信息量太大了,都是幹貨。:)以後如果有機會去蘭州,一定會去敦煌藝術館看看。“羊皮筏子”的故事很有趣兒,就像我們住在紐約邊上,有的朋友呆了20年,居然沒去看過自由女神。:)
erhei8084500 回複 悄悄話 讚麥姐不忘初心。故鄉是有很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東西,不過回去一看,大多讓人失望。相見不如懷念,哈哈,搞得和老情人似的。原來讀者是你們那的,我們武漢讓人難忘的就是知音雜誌社了,讀者格調高雅一些,知音基本上就是地攤文學,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人民群眾挺喜歡。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麥文閱讀性及強,可說讀者如雲,果然專業就是不一樣。蘭州於我也是有關聯的城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熟悉那個年代的人不少,可是“全國學蘭化、蘭煉”的口號,大概隻有麥子這樣的蘭州人記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的樣板田,我舅舅曾在化五院,川人為大西北貢獻過青春,我有_件尼龍絲襯衫,還吃過蘭州有名的白蘭瓜,記錄過有關蘭州的過節。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305/12765.html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昨天出去玩了一天,結果就漏掉了麥子這篇這麽高質量的好文章。《讀者文摘》我是從頭到尾都訂閱了的,直到離開中國。每一篇文章包括那些特別小的豆腐塊兒都特別的好看,記得每一期裏麵都有一兩個超短文,說一個很糊塗的教授的軼事。愛屋及烏,到了加拿大以後,我也經常買美國的讀者文摘。1988年教書期間,利用暑假我們全家三口一起去西北五省區旅遊。第1站新疆,第2站就是敦煌和蘭州。當時我對蘭州的印象好極了,站在白塔山之巔俯視蘭州,黃河從城中奔湧而過,那叫一個壯觀,全中國沒有任何其他城市有這種景觀。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麥姐介紹,看得我都想去蘭州了。
“曆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到了紙上,畫在了牆上;曆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願意守護曆史的真實……”這句話好讚!不知道寫這句話的人,有沒有守護曆史的權利。
cxyz 回複 悄悄話 我在蘭大讀書時借實習的機會去過敦煌,那時候好還沒有蘭州的敦煌藝術館? 記得馬踏飛燕。
讀者當年非常風靡,經常讀的。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但到唐末宋朝以後絲綢之路開始漸漸衰落,為什麽?原因比較複雜,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夏崛起之後,阻斷了絲綢之路上的官方商業貿易,後來大航海時代到來,歐洲商人們開拓了收益更大的海上通道,也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有一個原因是拜占庭可以自己養蠶種桑樹了,拜占庭可以自己生產絲綢了,當然是從中國弄去的樹苗和蠶。一些香料也走上了海上香料之路。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裏人家168' 的評論 : 謝謝山裏,畢竟美國《讀者文摘》創辦在先,所以甘肅的後來隻好改名。山裏愛旅遊,你說得沒錯,張掖的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我這次也沒時間去,但經常看到同學們發朋友圈,非常斑斕耀眼。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謝謝佳園,據說《讀者文摘》的發行量創刊號是3萬份,1984年是100萬份,增長地很快。蘭州好吃好玩的還有不少,我就選了些自己喜歡的寫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丹哥' 的評論 : 哈哈,丹哥和蘭州,一個人,一座城,都是美食和文化的代表,我們就隻管膜拜,剩下的交給丹哥。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總是鼓勵我,我在蘭州出生長大,確實性格中更多地受到北方的影響,盡管認識我的人覺得我還是南方姑娘的長相。:)暖冬要休博了?肯定會想你的。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等你回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山鬆' 的評論 :謝謝鬆鬆,我也佩服自己居然當年寫了那麽多,後來應該還有不少呢,可惜都不知魂歸何處了。《讀者文摘》也算是經典雜誌,隻是現在估計是今不如昔了。
山裏人家168 回複 悄悄話 中國讀者文摘與美國的讀者文摘之間還有這麽個故事啊。我兩個讀者文摘都喜歡,來美國後一直訂著直到前年才停訂。蘭州我還沒去過呢,以後一定要去、因為蘭州附近有個世界55個最美自然景觀之一,丹霞地貌。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謝謝梧桐作家給我冠了個蘭州大使的美名,我就假冒幾天吧,也偷偷美一美,能給蘭州的旅遊事業做出貢獻,我也算是功德圓滿,隻要沒人說我是旅遊中介就好。:)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謝謝娘娘,我有時候寫起來想東想西就有些收不住了。你有專家同學帶你玩,那一定收獲大大。唉, 《讀者文摘》的PR做得很不到位呢。大西北遼闊,可去的地方確實不少。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jing' 的評論 : 普京又來了,感覺你最近很忙呢,這個“黑”是誰說了算呢?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是小時候必讀雜誌, 我家訂的。
謝謝你介紹敦煌藝術、絲綢之路、黃河之水,蘭州。。。 大長見識!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mo_sharon' 的評論 : 謝謝墨墨,你這麽一說,我也覺得好像改成《讀者》之後我也讀得少了,看來起名很重要呀。墨墨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四處走走看看,期待我的國能變得可愛些。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思韻如藍' 的評論 : 謝謝思韻的分享,表姐真不錯,給你們經常寄些吃的看的,蘭州的物質和精神食糧就這樣通過親情走向全國了。等孩子們上大學了,思韻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出去轉轉了,蘭州可以放在你的旅遊清單上。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一碗麵,一本雜誌,物質和精神,蘭州還真都沒拉下。
麥姐呀,我的博客精神“十二維度:探索美食的邊界,追尋思想的邊界”。看來是學蘭州的呀,
先點個讚,回頭細讀!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仔細閱讀了麥子的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對西域了解很少,中國的疆土這麽遼闊,曆史這麽悠久,人文這麽厚重,每個地域都有它的故事和盛衰的曆史。麥子因著蘭州而見識廣,西域風情也一定shape你的性格愛好。謝謝麥子好文,我暫時休息一陣,謝謝麥子一直的支持!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看來蘭州太低調了,對自家的寶貝也不感到自豪。你隻待了兩個半天,但去了不少地方呢,中山橋夜景很美。我看到你說的寫著蘭州拉麵總部的那座大廈了,就在黃河邊,當時想這口氣可真大,蘭州有那麽多牛肉麵館,它就是總部了,不知道口味如何?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南瓜蘇' 的評論 : 南瓜,你這個笑話可是太給力了,笑S俺,但是大實話,甘肅人還是很油墨滴。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y56' 的評論 : 握手聞香,看來喜歡《讀者文摘》的朋友們確實不少。敦煌值得一去,我也想著什麽時候去實地看一看。
你把日記扔了,太可惜了。我現在讀過去的日記,才真切地感受到記憶之不可靠,讀了日記才知道很多事情原本的過程和我的腦海中的記憶是有不少差距的。不過,另一方麵,扔了也有好的一麵,如果不讀日記,我一直還覺得自己的記性還挺好。:)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謝謝新朋友huiling臨帖分享,隔空握手,原來我們前後腳到蘭州呢。你看到了蘭州的美,不過六月的白蘭瓜還不是最甜的時候。你說得是,甘肅現在是網紅旅遊點,厚重的曆史和獨特的大西北風貌都很吸引人。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冬日也不知道讀者文摘是蘭州出的,可見蘭州的自我宣傳工作多麽地不到位。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 謝謝冬日,那個羊皮筏子是有些令人擔心,我總怕它翻了。你媽媽的表姐當初被迫去了蘭州,希望她現在已經喜歡蘭州了。南方人去北方生活也是不容易,很多生活習慣不同,有很多人後來又調回去。但我爸媽適應了蘭州之後,倒是不再惦著回到浙江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謝謝藍山兄犀利的正義之聲。握手,《收獲》、《讀書》我也經常看,還有《十月》,那個時代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可以回憶的東西和情懷。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弄弄,你這個半個甘肅人也不合格呀。不過,你誇我出類拔萃,我就認你這個冒牌老鄉了。:)開玩笑了,我是不敢戴"出類拔萃”這個帽帽,但你說的非常有道理,甘肅出了很多人才是真格的,當年因為支援大西北,去了很多人才也是原因之一。等你將來有時間,可以去甘肅好好轉一轉。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我記得蔥蔥姐保存了自己的日記,還帶了很多有紀念意義的東東跨洋去,但沒有帶上《讀者文摘》的創刊號是一大遺憾。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好久沒見幑寧了,問好,剛從去你那兒看了一下,原來是房車環遊去了。你早年就去過蘭州了,到底你愛吃的驢肉麵還是牛肉麵?我覺得你應該是打錯字了,驢肉麵我還真沒聽過,驢肉火燒倒是我們家那兩位的最愛之一。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夜光杯' 的評論 : 謝謝杯子,甘肅的寶貝還是很多的,這個馬踏飛燕最具代表性。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萬湖小舟' 的評論 : 謝謝小舟兄的鼓勵和分享。《十月》、《收獲》也是我喜歡讀的雜誌。文學作品是時代的反映,但隻有經典的作品才可以流芳百世。傷痕文學也是時代的產物,漸漸走向沒落的原因,個人感覺是可能感性多於理性,多了宣泄,少了反思,少了對產生那個荒唐時代根源的深度挖掘。就像你說的,總是哭哭啼啼不能解決問題,但傷痕文學在那個特定年代所起的作用還是不能抹殺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謝謝馮兄,蘭州還是值得一去的,有不少特色。昨晚讀了您的六四第一章,心情沉重,謝謝您的大作。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確實不錯,蘭州創辦,真是很厲害。麥子背回12本日記,很佩服你當年寫了那麽多,現在可以重溫過去的許多事情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人參花' 的評論 : 謝謝花花,咱們的情懷是一樣的,無論看雜誌還是寫日記。抱抱花花,沫沫也是這樣,在搬來搬去中丟失了寶貴的東西,我也是,沒能保存下全部,痛覺遺憾。最近因為讀六四日記,心潮澎湃,不能安寧。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尊敬的蘭州大使麥姐,你的蘭州介紹讓俺想去遛一趟呢,先來一碗正宗蘭州拉麵,再逛敦煌博物館,再。。。好,太好了。謝謝麥姐好文章。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的傾情鼓勵。看來蘭州自己的宣傳不夠到位,太低調,很多人都不知道《讀者文摘》出自蘭州。現在互聯網時代,荷姐姐不用出家門也可以在網上全方位欣賞到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和壁畫,去敦煌實地,估計還得遭遇人頭攢動。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麥子都是大片,信息量巨大:)蘭州幾年前去過一次,在敦煌研究院的老同學帶著我們遊覽、很喜歡那裏。玩得很透但沒有去讀者文摘,我真不知道是甘肅出品:)大西北還想去,那邊的風格我喜歡。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華西車城' 的評論 : 謝謝車城分享,你的記性真好,還記得自己當年的工資。《讀者文摘》打官司主要是因為雜誌名稱的問題,翻譯過來和美國的一個名。裏麵確實有不少翻譯的文章,也正因為如此,才讓我們看到了外麵的世界。車城當時條件不錯,還可以看內部片,你接觸西方世界可比俺早多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謝謝小樹,當年我們喜歡的雜誌確實還有不少,曆史博物館裏的寶貝也是一件又一件,可見中國人多有才幹!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QQ' 的評論 : 謝謝巧巧喜歡,你的旅遊故事更精彩。你家人越洋給你帶去《讀者》,看出你有多熱愛這本雜誌了。你當年就去過蘭州了,黃河母親雕像在蘭州是一景,雕塑家很用心。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謝謝沫沫的精彩總結。特別理解你丟失了那些滿載情懷的日記、小說、文章的遺憾心情,抱抱。我盡管背回來12本,但還有後來的很多本日記已經不知蹤影了,這幾天還時不時地回想呢,國內國外搬來搬去,都不知道在哪裏丟失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邵豐慧' 的評論 : 謝謝新朋友豐慧臨帖分享,《女友》我不太記得了,《上海服飾》是有印象的,同學之間會有傳看,還有一本《知音》也經常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請荷姐姐和菲兒、亮媽一起喝三炮台。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ckystarweiwei' 的評論 : 謝謝幸運之星臨帖分享,握手,兒童文學也是我小時候喜歡的刊物,兒童時代好像沒有印象?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謝謝沈香鼓勵,你我從不同角度來寫回國感受,姐妹情深呢。看來《讀者文摘》確實是咱們這一代人都著迷的精神食糧。你已經去了敦煌,是那次的自駕遊去的吧?去實地肯定和參觀藝術館的感覺不一樣,你說得和藝術館的導遊一樣,在藝術館可以更近距離地欣賞洞窟和壁畫。蘭州的寶貝不少,現在去蘭州旅遊的人也是日漸增多。祝沈香夏安!
pujing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不應該怕批評,怕黑。這樣才能強大。
momo_sharon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內容含量巨大。我家以前訂閱了《讀者文摘》,期期必讀,帶給我好多知識。改為《讀者》後明顯感覺質量不如以前。

蘭州是個有曆史沉澱的城市,一定要去一趟。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謝謝五湖兄分享,看來04年五湖兄生病臥床了,好在有精神食糧支撐。我工作以後,《讀者文摘》就看得少了,因為書也多了,雜誌也多了。互聯網時代,報紙雜誌受到的衝擊最大,能生存下來,就很不容易。
思韻如藍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好文越發激起了我的親情懷念:想當年大姑家的表姐是把“讀者文摘”積攢起來,一次四,五本合起來寄給我們的。我家從蘭州親人那裏得到的,不但有物質食糧,還有精神食糧。蘭州,在精神文化的追求方麵,一點都不輸於沿海發達地區。
蘭州,希望我今生有機會去看一看。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敦煌藝術,這些都是多麽神秘又豐富的西部風情。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哦!還不知道讀者文摘是蘭州的,我在國內時也是一期不漏的。這次西北遊到蘭州隻有兩個半天,本來旅遊團沒有安排參觀甘肅博物館,但我們聽說館藏豐富,特地要求去,看了馬踏飛燕等,當然也去市區夜遊坐船,看黃河,中山橋,到岸上公園玩,到蘭州拉麵總部大歺廳裏吃拉麵……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鼓勵。《讀者文摘》無論中國的美國的,在那時候都算是獨樹一幟。你的朋友去了敦煌,回過頭來參觀敦煌藝術館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就是呢,這邏輯關係特別地清奇,好像我們批評中國政府,就不能談喜歡中國美食,不能走遍中國的山山水水。政府本來就是讓民眾批判監督的,而不是讓人捧的寵的。
南瓜蘇 回複 悄悄話 送給麥麥一個笑話:謙虛的甘肅人
沒啥水,就一條黃河。沒啥路,就一條絲綢之路。沒啥書,就一本《讀者》。沒啥吃的,就一碗牛肉麵。沒啥古跡,就一處莫高窟。沒啥科技,就一座東風航天城和一台重粒子加速器。沒啥看的,就絲路花雨加大夢敦煌。沒啥寶貝,就一匹銅奔馬和一棵搖錢樹;沒啥資源,就有點有色金屬;曆史不太長,就從伏羲女媧算起吧…
yy56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很喜歡讀者文摘,在中國是買,在美國定了好幾年,這次把時代周刊和它們都扔了。真不知道中國的讀者文摘總部在蘭州。

敦煌壁畫在LA看過一些展品和仿造的石窟,很震驚。

我過去的日記都扔了,現在有些後悔。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六月中旬去西北遊第一站就是蘭州,驚歎於穿城而過的黃河,那天傍晚還沿著河邊散步,掬一捧渾濁的黃河水,賞一輪落日圓,回家後做了西北遊美篇發出,居然有1.6萬人圍觀說明蘭州和敦煌一帶的旅遊很受歡迎啊!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亮媽作為排球女將從小就走南闖北,好生羨慕。銅奔馬是武威出土的寶貝,發掘出來的時候應該滿城都很興奮。我小時候家裏有個複製品,但真品,我這是第一次去看,文中還忘了說,銅奔馬真品隻有在每年的5-10月才展出。和你一樣,我也非常懷念紙媒年代,高科技互聯網有它們的好,但同時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樂趣。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我那時候最喜歡的一本雜誌就是讀者文摘,但是到今天才知道那時蘭州的雜誌社出刊的。謝謝麥子科普!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麥子蘭州深度遊!我也怕水,那個羊皮筏子看著就怕怕。 我媽媽表姐當年因為出生不好被分到了蘭州,後來嫁給了蘭州當地人,那時每年春節,她都會回上海。我對蘭州也有一種親切感。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請亮媽品嚐三炮台。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有人說“別動不動就批判中國,中國不好,對你有什麽好?” 我就納悶說這些話的人,是不是懂得國之四維(禮、義、廉、恥),為啥有違"四錐"的人和事不能讓人說,這些人也太"愛"國了,一定要鬧到"四維不張,國之滅亡"的地步。
《讀者文摘》是我非常喜歡的三本雜誌之一,還有二本雜誌是《收獲》和《讀書》,從這些陪伴人生的書中,獲益匪淺,真該好好謝謝那個時代!謝謝麥子的好文分享,大大的讚!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是蘭州的啊?從來沒注意過,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刊物之一。咱甘肅有這麽多好東西!其實出來的甘肅人也很有出息,我爸我媽的甘肅朋友很多都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員,麥子不就是出類拔萃嘛!自有了網,各地的特點都可以輕鬆知道,我90年代去蘭州,啥都不知道,耽誤了3天時間就去了一次黃河:)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創刊號我都有,一直有訂閱,出國送人了,應該留著創刊號的,後悔。。。。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麥姐好介紹! 讀者文摘、敦煌藝術、馬踏飛燕、羊皮筏子、黃河母親雕塑我都有親切的回憶。 N年前的西行中最愛吃的是驢肉麵:)。
夜光杯 回複 悄悄話 ”馬踏飛燕”被感歎到“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藝術珍品”。
喜歡麥子的介紹,又回鄉一趟. :))
萬湖小舟 回複 悄悄話 麥子好文。文革後讀過的文學刊物有“十月”,“收獲”,“讀者文摘”等。但不知道“讀者文摘”的編輯部坐落在蘭州。多謝麥子提及。那個時期文學創作比較活躍,劉心武的傷痕文學,王蒙的反思文學,柯雲路的改革文學等等。其中出現過一些好作品。劉寫知青等的傷痕文學,最後走入末路。據說有人批評這類文學哭哭啼啼的,沒出息。我能理解傷痕文學。畢竟我也是知青中的一員,從牧區的風雨中走出來。但我在牧區的時間隻有兩年,不像那些老哥,老姐在農村七,八年以上,失去了讀書,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以後的一些次生的磨難總纏住他們,如下崗,失業等等,對他們的過往深表同情。不過我也不喜歡哭哭啼啼。當時代帶給你的命運不可抗拒時,就好自為之。不管是什麽題材的文學作品,能給人帶來美感,帶來思考,帶來啟迪等,都是好作品。在這點上,“讀者文摘”功不可沒。再讚麥子好文。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您提到的拉麵、《讀者》和敦煌,我都感興趣。在加州見過幾位蘭州人。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裏麵的一些故事我至今都記得,那是荒蕪年代啟迪心智,催人成長的文物。感動麥子背回來日記,曾經也是文藝青年,也有需要訴說的情懷,但是顛沛流離間,我的日記都不見了。八九六四的回憶讓人心顫,長歎一聲。
canhe 回複 悄悄話 讚麥子妹又一篇擲地有聲,真知灼見的家國情懷雄文。《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 》(訂閱)都讀過,就是不知道蘭州是它娘家,不知道它與美國的《Reader’s Digest 》有糾紛瓜葛。
我這輩子肯定踏不上絲綢之路了,莫高窟,敦煌壁畫肯定與我無緣,就連麥子去過的博物館我此生恐怕也難親臨。跟著麥子的筆觸和鏡頭欣賞珍貴的敦煌藝術瑰寶吧。
感謝麥子,讓我對黃河-母親河穿城而過有厚重人文曆史,壯美景色的蘭州有了新的認識。
華西車城 回複 悄悄話 我們那一代,肯定知道《讀者文摘》,我參加工作之初,月薪四十五元五角,還肯花錢訂閱。不過發了英文版之後,才發現很多是翻譯的,因而改訂了《Reader’s Digest 》,可能美國人發現了,才有官司之說,記得自己從來沒有閱讀《讀者》。印象最深的是美片《蝴蝶夢》台詞:
Mannerley ……..

希區柯克,勞倫斯奧列佛,瓊芳登 ,…….
中國剛剛開放,我們年輕,崇洋媚外,英語水平不過讀點文摘,確也敢在四川電影公司,觀看美國內片 ……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有很多東西讓我們讀~~
XQQ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跟讀麥子的甘肅故事。【讀者】的來龍去脈原來如此,家人來美探親,一直給我帶這套雜誌呢。黃河母親的雕塑前也留下過我青春的影子。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讀者文摘、敦煌藝術、絲綢之路、黃河之水,蘭州承載了如此厚重又燦爛的中國曆史和文化~~

”把存在父母家裏的12本日記統統背了回來“,好羨慕,我留在國內的所有日記和以前寫的小說、發表的文章通通都沒有了,很遺憾~~~
邵豐慧 回複 悄悄話 從高中起,《讀者》我每期必看,還有《女友》和《上海服飾》。
canhe 回複 悄悄話 趕上前座了!
luckystarweiwei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曾經超喜歡“讀者文章”。 更小的時候還喜歡“兒童時代” 和“ 兒童文學”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很喜歡讀麥子的回國散記,原來《讀者文摘》是在蘭州創辦的,今天才知道,當年也是我迷戀的雜誌,也是幾乎每刊都讀,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食糧。敦煌我有去過,蘭州這個敦煌藝術館真不錯,可以近距離欣賞敦煌壁畫和藝術。我上次去蘭州時間太短了,沒有來得及觀賞甘肅博物館和嚐試坐羊皮筏子、看水車,以後有機會再去蘭州一定要補上,蘭州真是一個值得去的地方!

謝謝麥子非常用心的回國散記,寫得很好!期待麥子下一篇…祝麥子新周愉快!晚安美夢!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以前在國內就喜歡讀者文摘,04年生病時也主要靠讀者文摘支撐自己。以前每次回去都要買合訂本,但這幾年內容質量變了不少,沒啥啟發性的文章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擠擠,麥子牌的好文,必須點讚。

《讀者文摘》是我原來最喜歡讀的雜誌之一,後來又愛上美國的。麥子的介紹讓人大開眼界,和亮媽一起感慨是紙媒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複返。敦煌藝術館要給朋友看,她才去了敦煌。“有人說別動不動就批判中國,中國不好,對你有什麽好?批判中國政府,就是期盼中國不好,就是不熱愛祖國,原諒我的淺薄,我一直搞不清楚這中間的邏輯關係。” 哈哈哈,真是太逗了,這種調調何其熟悉,我回去寫個美食也被人整天詬病,寫美食,寫旅和說中國存在的問題有半毛錢的關係?!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讚麥姐好文。那個銅奔馬我當年在武威比賽時就知道了。去過兩次甘肅,一次武威一次蘭州。你的文讓我想起當年。讀者文摘那時候也喜歡讀。中國的,美國的都喜歡。當年學習英文就是讀美國的讀者文摘。後來來美國也一直訂閱。我們讀書那些年是紙媒的黃金時代。一個手機全都概況了,手裏拿著薄薄的讀者文摘心裏不是滋味。謝謝麥姐介紹蘭州。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沙發!
[1]
[2]
[3]
[4]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