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記憶中的童年,它是單調純淨的黑白色還是斑斕絢麗的彩虹色?
讓我們來看看英國著名導演肯尼斯·布拉納(Kenneth Branagh)是如何通過小男孩巴迪的視角回顧他的故鄉貝爾法斯特的往事,這是一部散文式的電影。
《貝爾法斯特》(Belfast)往事
1969年的夏天,北愛爾蘭的首府貝爾法斯特,9歲男孩巴迪(Buddy)在家附近的街頭,拿著盾牌和劍與小夥伴們玩耍,媽媽在家門口喊他回家喝茶,街坊鄰居們幫著一路叫著巴迪讓他回家,場景像極了我們小時候大院裏的生活:緩慢的生活節奏和友好的鄰裏關係。
於是巴迪一路高高興興地要回家找媽媽,但祥和歡樂的氣氛瞬間被突如其來的街頭暴力行為打破,打砸搶燒開始了,巴迪被嚇呆了,媽媽從瘋狂奔跑的人群中找到巴迪,用胳膊夾著他,一路用他的盾牌擋著亂飛的石頭,跑回家把他塞到餐桌底下,然後又出門找回巴迪的哥哥威爾(Will),全家人大氣不出地躲在家中,但窗戶還是被附近的汽車爆炸氣浪給震碎了。
這場衝突是新教教徒妄圖驅趕住在這條街上的天主教徒引起的。暴力事件發生後,這條街被軍管了,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士兵在街區巡邏,街道入口豎起了由鐵絲網、瓦礫和燒毀的汽車組成的路障,並設卡維持秩序,上下班要接受盤查,晚上有治安巡防。一切變得動蕩不安,很多人開始琢磨離開這裏另謀出路,或是奔向遠方的新世界悉尼或溫哥華。
巴迪家是工人階級的新教家庭,帥氣的爸爸是一名在英格蘭工作的木匠,兩周才能回家一次。巴迪的媽媽時尚而美麗,平時要節衣縮食維持家庭生活,養育兩個精力充沛的調皮兒子,她希望丈夫能回來工作,減輕她的負擔,一家四口能夠團聚。
巴迪的爸爸欠了不少政府的稅,所以媽媽要努力計劃家庭財務開支,以便盡早還清債務。巴迪每次看到媽媽收到賬單就愁眉苦臉,他幼小的心靈不明白這是為什麽,隻是覺得收到信不是好事。這場景也會讓我們想到當年家裏困難的時候,每到月底,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家算計著到底家中還有沒有錢花。
巴迪經常放學後去爺爺奶奶家玩耍,幽默開朗的爺爺教他如何在數學上獲得高分和如何追求心儀的女生,細致入微的奶奶給他零花錢去買甜點帶他去看話劇。
暴亂發生後的一天,巴迪爸爸受到激進的新教徒的威脅,要求他加入激進組織來一起驅趕天主教徒,而同街居住的很多天主教徒家庭都是巴迪家的朋友,所以爸爸拒絕了激進組織的邀請,但他同時也怕家裏人遭到打擊報複,所以心生搬離這裏的念頭。
但巴迪和媽媽都不願意,他們喜歡這裏,這裏有熟悉的朋友,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口音,熟悉的生活方式。他們不想改變。巴迪不想離開他喜歡的女生和朋友們,也不想離開住在附近的爺爺奶奶;媽媽則害怕“go over the water”:那些人會聽不懂我們說的話,因為我們的不同,有些人會嘲笑我們,有些人會恨我們。
盡管巴迪被暴力行為震驚,但他幼小的心靈無法理解其中的原因。對無憂無慮的巴迪而言,生活並沒有因為騷亂而發生太大的變化,那些圍起來的鐵絲網感覺就是給孩子們增添了可以鑽來鑽去的新的遊戲設施,他煩惱的是如何和暗戀的女生坐在一排,女生家庭是天主教徒,不知道宗教的不同會不會影響他的戀愛;他操心的是能不能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足球運動員;他糾結的是聽完教堂裏神父滿頭大汗的咆哮, 到底哪條路才是死後救贖的正道?同時因為電視上常常放映加酶洗衣粉的廣告,他很想試一試加酶是不是真的能讓白色的衣服變得更白。
後來騷亂事件再次發生,暴徒們開始打砸搶劫當地的超市,巴迪被一起玩的大姐姐帶著進了超市,他拿了一包加酶奧妙洗衣粉跑回家,媽媽看到後非常生氣,拖著他不顧一切地回到超市要把東西放回貨架,沒想到暴徒趁勢把抱著洗衣粉的巴迪和媽媽押為人質,焦急趕來的爸爸和哥哥站在暴徒對麵心急如焚。
後來怎麽樣了?巴迪和媽媽獲救了嗎?他們全家是不是離開了這個難以割舍的故鄉?
麥子就不劇透了,留下點懸念,這樣感興趣的博友可以找來看。
衝突不斷的社會現實
穿插介紹下電影發生的曆史背景,有助於理解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情感。
這部電影發生在1969年,當時正值北愛爾蘭分離運動鬧得如火如荼,分離運動的根源是1949年4月18日,英國政府承認愛爾蘭獨立,但留下了愛爾蘭北部六個郡,北愛爾蘭地區信奉新教的居民也拒絕加入信奉天主教為主的愛爾蘭,選擇繼續留在英國。“北愛爾蘭問題”就此產生,信仰天主教的一部分北愛爾蘭人想要加入愛爾蘭,與英國分離,另外一部分信仰新教的則希望繼續做英國人。政治、宗教、種族等方麵的矛盾互相交織,雙方不時發生暴力衝突。
在英國曆史上,有一個詞,叫“The Troubles”,指的就是1968年到1998年三十年北愛爾蘭的衝突。作為北愛爾蘭首府的貝爾法斯特,始終處於衝突的中心。生活在這裏的巴迪家的生活也因此被徹底打亂。
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歐盟的主持下,英國與愛爾蘭展開談判,這一談就是十多年。1998年4月,雙方達成《貝爾法斯特協議》(Good Friday Agreement),終於結束了這段衝突不斷的動蕩歲月。在協議中,愛爾蘭放棄對北方六郡的領土要求,英國放棄了對北愛爾蘭脫英的限製,即承認了愛爾蘭統一的可能性。該協議還允許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的人和貨物自由流動。北愛爾蘭問題得以暫時性解決,但是隨著2020年英國的脫歐,北愛爾蘭的問題再次爆發,這裏就不細說了。
動蕩局勢下普通人的生活
這部片沒有太多的外景,故事就發生在一條街道上,但由於導演很好地運用了對比和反差:黑白和彩色,動蕩和溫情。加上恰到好處的配樂和平緩舒適的長鏡頭,讓你感覺到這就是一部純淨的懷舊片該有的調調。
這部電影被認為是導演肯尼斯·布拉納(Kenneth Branagh)自編自導的半自傳電影,在一個社會動蕩的大時代背景下回顧巴迪一家的生活。動蕩的年代,逼迫每個人都要站隊,包括孩子們。但因為是通過孩子的視角,所以片中少了衝突的血腥和暴力、成人的壓力和痛苦,多了孩子的爛漫和歡樂,老人的幽默和淡定。
孩子是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盡管街道被圍,爸爸被威脅,爸媽經常會有爭吵,打砸搶事件時有發生。但巴迪記憶中的童年更多的是生活的美好:在封鎖的街道上,人們依舊樂觀地一起唱歌跳舞,家長裏短地八卦逗樂,小夥伴們開心玩耍,和愛惡作劇的大姐姐一起偷糖果;這裏有他喜歡的漂亮女生,有踢球的歡樂,有去看電影的期待,有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開心,還有對宗教分歧的不介意。
爺爺告訴巴迪,無論外麵如何危險,他身邊都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的保護。無論他去哪裏,無論他變成什麽樣,這個信念都會保護他的安全。
爺爺後來因為年輕時候做礦工而落下的肺病去世了。在墓地,牧師說:“不要悲痛地說你對他的離去感到遺憾。相反,你要感恩地說你很感激他在這裏。”葬禮之後就是典型的西方人對待死亡的方式:親人朋友們去酒吧狂歡,唱歌跳舞,讚美永恒的愛。生命就是這樣生生不息。
最讓人潸然淚下的鏡頭是奶奶倚靠在門口,凝視著公共汽車上的兒子兒媳孫子們說的一句話,不寫出來了,否則又劇透了。
盡管整部影片基本以黑白影調呈現,但也有彩色畫麵。開頭是彩色的,展現了如今繁華的貝爾法斯特 -北愛爾蘭最大的海港城市,當地的哈蘭沃夫造船廠曾製造了世界上速度最快最豪華的泰坦尼克號。所以開片的鏡頭給觀眾們展示了這座城市最為標誌性的哈蘭-沃爾夫船廠和宏偉壯觀的泰坦尼克號紀念館,完全看不出過去曾經有過的動亂年代。
然後就以一首歡樂的歌曲《欣喜若狂》(Down to Joy)把觀眾帶入了黑白色的夢境或者說回憶。
片中穿插了三段巴迪一家坐在電影院裏的觀看彩色電影和話劇的鏡頭。看電影是巴迪的樂趣之一,也是導演借此展示給觀眾的時代印記。老電影《公元前一百萬年》和《飛天萬能車》以及當地的話劇《聖誕頌歌》的片段,基本上呼應了巴迪一家當時的處境和心境。
結尾照應開頭,又回到了彩色的貝爾法斯特,意味著夢境和回憶的結束。彩色畫麵上寫著:“致那些留下的故人,致那些離開的遊子,以及所有那些迷失的人” 。
北愛爾蘭人的共情
這部電影被稱之為最個人化的電影,因為出生於貝爾法斯特的英國導演肯尼斯·布拉納(Kenneth Branagh)用小男孩巴迪的視角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時代。
電影非常大的特色是從導演到主要演員都是北愛爾蘭人,甚至配樂也出自貝爾法斯特土生土長的音樂家範·莫裏森(Van Morrison),片中大量使用了他的歌曲:Bright Side of the Road,Warm Love, Jackie Wilson Said,,Days Like This,Stranded ,And the Healing Has Begun……,其中片頭曲《欣喜若狂》(Down to Joy)被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時而舒緩時而歡快的旋律,讓電影成為一篇優美又傷感的配樂散文。
導演肯尼思·布拉納是演員出身,在《信條》、《敦刻爾克大撤退》裏都有他的身影,執導了《雷神》和《東方快車謀殺案》,他最出名的是自導自演了很多莎士比亞劇,《亨利五世》曾獲得當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兩項提名。
除了布拉納本人,扮演巴迪爸爸的傑米·多南(Jamie Dornan)、扮演爺爺的塞倫·希德(Ciarán Hinds)、扮演維奧萊特(Violet)阿姨的喬西·沃克(Josie Walker)都出生於貝爾法斯特。扮演主角巴迪的小演員裘德·希爾(Jude Hill)也出生於北愛爾蘭,飾演媽媽的Caitríona Balfe和哥哥的Lewis McAskie是愛爾蘭演員。飾演奶奶的是英國著名女演員朱迪·丹奇(Judi Dench),喜歡看007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她,她有著濃厚的愛爾蘭血統。
塞倫·希德和朱迪·丹奇因為在片中飾演巴迪的爺爺奶奶,這次分別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女配角提名。不同於他們以往出演的霸氣十足的角色,這次他們演出了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年夫婦:風趣樂觀且經常教給孫子數學和戀愛小技巧的爺爺,安靜溫和時不時會來一句驚人之語的奶奶。讓我們完全忘記了他們曾經一個是超凡的荒原狼,一個是007的果敢女上司。這兩位老戲骨的表演完全無可挑剔,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讓你讚歎!
飾演巴迪的小童星裘德·希爾很有靈氣,這是他的處女秀,第一次表演就非常出彩,集聰明調皮可愛少年老成於一身,通過他純淨的好奇眼神和豐富的麵部表情讓我們感受到了說不盡的鄉愁和回不去的童年,我覺得他應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94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裏,《貝爾法斯特》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歌曲、最佳音響等在內的7項提名。
導演肯尼思·布拉納在該片獲得多倫多電影節最高獎—觀眾選擇獎時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在一個似乎總在下雨的地方長大,但是人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們經常因為一些傻事哈哈大笑,也手拉著手為一些嚴肅的事情哭泣。”
片中金句很多,最喜歡的是在影片的末尾,巴迪憂心忡忡,擔心和他喜歡的信仰天主教的女生沒有未來,爸爸蹲下來對他說了一番話:無論你的朋友信奉什麽,隻要她善良又正直,你們兩個互相尊重,我們隨時都歡迎她和她的家人來我們家。
這句話應該代表了導演對北愛爾蘭問題能得到徹底解決的期望,其實它同樣適用於每當任何人任何家庭任何國家麵臨此類衝突時,人們所應該抱有的寬容態度。
有人把這部片與三年前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外語片獎的《羅馬》相比,都是黑白片,都是關於故鄉的記憶,感覺前者沒有超越後者。但因為我沒看過《羅馬》,所以沒有發言權,倒是讓我想應該把《羅馬》找出來看一看。
--------------------------------
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每次都有不同的體會。片中的巴迪媽媽糾結要不要離開故鄉時,她的姐姐維奧萊特說了一番話:愛爾蘭人隻需要一部電話,一瓶吉尼斯啤酒,還有《丹尼男孩》的樂譜就可以生存。愛爾蘭生來就是要離開的,否則世界其他地方就不會有酒吧了。它隻需要我們中的一半留下來,這樣另一半就能對離開的人心懷感傷。
其實我們所有離開故鄉的人何嚐不是懷著這樣的念頭,每個人都有背井離鄉的私人原因,也許是為了大好前程,也許是為了遠離恐懼。但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故鄉永遠會在那裏,那裏總有那一半沒有離開的人讓你惦記,那些記憶中流淌的過去讓你動情。那就是溫暖的愛,而且無處不在。
菲兒天地:投票評出我們自己心中的‘奧斯卡’
+1
懸疑設置也好,我都想看電影了。
其實我們所有離開故鄉的人何嚐不是懷著這樣的念頭,每個人都有背井離鄉的私人原因,也許是為了大好前程,也許是為了遠離恐懼。但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故鄉永遠會在那裏,那裏總有那一半沒有離開的人讓你惦記,那些記憶中流淌的過去讓你動情。那就是溫暖的愛,而且無處不在。
絕對專業!
麥子博文最後一段很打動人, “..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故鄉永遠會在那裏,那裏總有那一半沒有離開的人讓你惦記,那些記憶中流淌的過去讓你動情。那就是溫暖的愛,而且無處不在。”。美國和澳國, 都是移民很多的國家,相信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
------------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在烏克蘭孩子的處境,雖然一個是戰爭,另一個是因為宗教引發的戰亂。
影評的結尾很意味深長。電影裏爸爸告訴小男孩的那一段話也非常有力量,對孩子的一生都有有深遠的影響。
電影還可以引申到無論是戰爭,動亂的年代,還是疫情下的混亂,隻要一家人相親相愛,都可以熬過去。
評論說電影和《羅馬》有相同之處,是因為都是戰爭時期對家鄉的懷念,都是黑白的。我寫過《羅馬》的影評: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5182/202003/29936.html
大謝麥子,影評加我文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