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去年花了2500萬美元重金購買了一部法國電影來翻拍,究竟是怎樣的一部電影值得蘋果這樣做呢?
當麥子淚眼婆娑地看完這部電影後,感覺一個字:值!
這部名字叫《CODA》(中文翻譯《健聽女孩》)的電影翻拍自2014年的法國電影《貝利葉一家》,據說原版電影就很好看,翻拍之後也是非常精彩,隻能說故事太觸動人心了,說這是美國2021年最好看的電影之一應該不為過。
先說下電影名字CODA,有兩層含義:1)這是Child of Deaf Adults的縮寫,指失聰父母養育的聽力健全的孩子,這部片的主角就是這麽一個女孩;2)CODA這個詞本身的含義是樂曲的尾聲,說明了這是一部和音樂有關的電影。
家庭責任和追逐夢想之間的矛盾
故事圍繞一家四口的生活展開。父母和哥哥三個都是聾啞人,隻有妹妹露比(Ruby)是個聽力正常的健康女孩,她和家人用手語溝通,所以從小就是全家人的傳譯員。父親和哥哥每天淩晨三點就要起床出海打魚,露比必須跟著一起去,因為她要作為一家人的耳朵和嘴巴:在海上與海監船溝通對話,在碼頭和魚販子討價還價。打魚賣魚後,來不及換衣服,她就要趕緊騎上自行車往學校衝。由於起得太早,課堂上的露比基本都處於迷迷瞪瞪的狀態。同時因為一身的魚腥味且出生聾啞家庭,經常會受到同學們的嘲笑。
也許上帝把一家人的聲音都送給了露比,露比自小熱愛唱歌,且天生一副好嗓音。學校的音樂老師慧眼識珠,鼓勵她報考伯克利音樂學院,並在業餘時間給她開小灶,這讓從未想過能上大學的露比心中擁有了夢想。
但沒想到,她的父母和哥哥為了不受魚販子剝削,決定擺脫中間商,自己捕魚自己賣魚,他們比以往更需要露比當傳譯。
露比在家庭責任和追逐夢想之間糾結。露比覺得父母沒有自己也可以過下去,於是有一天她沒有像往常一樣陪家人出海捕魚,而是不告而別擅自和朋友出去遊玩。父親和哥哥隻好自己出海,結果因為聽不到海岸警衛隊對他們的呼叫廣播,不符合安全規定,不僅捕魚執照被吊銷,還被罰了款。
露比為此覺得非常內疚,這邊是父母的期待眼神,那邊是老師的殷切鼓勵和自己的音樂之夢。她麵臨著難以抉擇的困境:留在家裏幫助父母?還是努力考進大學去追夢?
如果是你,將怎樣選擇?究竟露比有沒有實現自己的伯克利之夢?感興趣的網友可以找來看,一定不會後悔。
生活在兩個世界邊緣的女孩
露比要做出選擇非常不容易,讓我們先看看露比的生活常態。
作為家裏唯一的健全人,露比從小就習慣了承擔家人和外麵世界的傳譯工作,事無巨細,包括父母去醫院看病或參加社區會議,她都要跟著,但她同時還要上學。所以露比在影片中大多數時候都處於緊張奔波的狀態:淩晨鬧鍾響起,聽到聲音的她要趕緊蹦起來推醒父親和哥哥一起出海;出海回來連忙賣了魚就要趕去學校;下課了她要去合唱團;合唱結束了還要陪父母接受采訪或電話聯係生意;之後還要衝到音樂老師家補課。
正值無憂無慮年齡的露比就是在這種沉重的壓力和責任下成長著。能幹的露比既是有聲世界和無聲世界溝通的媒介,但又遊離在兩個世界的邊緣,有著不能融入任何一個世界的孤單。
在家中,盡管父母很愛她,但因為她是家中唯一的健全人,她反而像是被排斥在這個核心家庭之外。她帶耳機聽音樂,父母會不以為然,覺得還是大家共同看交友軟件更歡樂。媽媽甚至告訴露比,在露比出生時,她曾祈禱露比是個聾啞人。這讓觀眾和露比都大吃一驚,為什麽呢?因為麵對一個健康的孩子,她會失去一個做好媽媽的自信。媽媽坦白說:一是她不希望自己辜負露比,二是不想露比因此和自己不親近。正是因為媽媽怕失去女兒的心理,她百般阻撓女兒的遠走高飛,告訴她你的家人更重要,我們需要你。
在家外,正常人世界裏,露比出身於聾啞人家庭又讓她成為旁人眼中的異類,比如她從小就覺得自己發音怪異,被同學惡意模仿,所以不敢太多張口說話或當眾唱歌;由於父母耳朵聽不見而造成的很多怪異行為(比如父母做愛的聲音會出奇地大;車上的音樂聲也是震耳欲聾)經常給她帶來各種尷尬,但父母並不能理解她的這種難堪。正是因為這種與眾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曆,使得露比有時候心情壓抑,內心憋屈,唱歌成為露比抒發情緒的唯一渠道。影片為此在一開始就做了鋪墊,開場就是露比有力的歌聲在浩瀚的大海上空回蕩。
成長道路上露比的變化
露比之前一直以為自己的生活軌跡就是長大後像父母和哥哥一樣以捕魚為生,但沒想到因為暗戀一位男生而追隨他參加了校合唱團這麽一個舉動,竟會帶來她之後一連串的變化。在識才愛才的音樂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露比漸漸意識到自己也有權利擁有夢想並把夢想付諸實施。
這時候的露比,不再是那個以家庭為中心的小女孩,她開始意識到這樣的家庭已經成為她逐夢路上的負擔,也阻礙了她融入正常人的世界。父母一直以自我為中心,事事都指望她,卻從未重視過她的想法。所以,她開始想要逃離家庭的束縛,掌握人生主動權,而不是做一輩子的免費傳譯員。
露比變了,但家人並沒有變,露比依舊是他們與外界溝通的橋梁,也是他們得以安身立命的關鍵。但電影通過哥哥的話說明了:其實在露比沒有出生前,他們一家也過得好好的。隻是因為有了露比這個小翻譯,他們發現生活會容易很多,於是習慣了這種依賴。
到底什麽是愛?
露比曾經為出身於聾啞人的家庭感到自卑,但她暗戀的男生邁爾斯卻告訴她,非常羨慕她的家庭,其樂融融,不像他自己,父母健全富有,但卻討厭彼此,使他感受不到家庭溫暖。
為了自己的未來,露比和父母尤其是媽媽有了多次衝突。因為露比沒有陪父親和哥哥出海,造成了家中的捕魚執照被吊銷,露比為此深感內疚。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該這麽任性自私,她表示要放棄音樂追求,回歸家中,陪著父母和哥哥一起捕魚。
媽媽聽到露比的決定很是開心,但爸爸有些不安,愛妹妹的哥哥更是覺得讓妹妹做出犧牲,是自己無能的表現,他們不應該一輩子靠著妹妹生活。
電影中有三處特別感人的畫麵:
1)在學校的秋季音樂會上,露比和同學邁爾斯演出男女二重唱,導演從觀看演出的露比父母和哥哥的視角,用了一分鍾的靜音來體現失聰父母和哥哥的現場感受,他們無法聽到露比的歌聲,隻能通過觀察其他觀眾的表情來判斷露比歌唱的魅力。他們為露比感到驕傲,但身體的缺陷又使他們確實無法深刻理解露比對音樂的追求。
2)音樂會後回到家中,父親和露比一起並肩坐在停放在門前的卡車上,父親希望露比單獨為他唱一次音樂會上的歌。父親盯著女兒唱歌的嘴型,用手指觸摸著女兒的喉嚨,體會著音符的跳動,感受到女兒對音樂的激情和追求,以及對家人包含深情的愛意:“我將隨你而去,在需要的時候總是在那裏;當我失去意誌的時候,你會在那裏將我推上山頭。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我們有愛,這就夠了。”
3)露比在音樂學院麵試時,她的父母和哥哥偷偷溜進二樓的觀眾席上,本來不在狀態的露比看到他們後,一邊演唱,一邊用手語傳達歌詞的內容,讓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能夠聽懂她所摯愛的音樂。這一刻,所有人都被露比美好動情的歌聲深深打動。她選唱的歌曲是加拿大歌星Joni Mitchell的《Both sides Now》,歌曲表達了露比一路走來,對“付出與回報”的重新理解和從“不同角度看人生”的積極心態。
影片對愛的詮釋也通過露比所演唱的歌曲得到了體現。露比也漸漸意識到愛是傾聽彼此的心聲,彼此需要,互相理解。她的家人需要她,而她也需要家人。家人對她,不是單純的索取,而是有溫情和關愛,她一直沐浴在愛中而不自知,邁爾斯的羨慕點醒了她,露比意識到正是這個有愛的家庭塑造了自己。
看到這裏,關於愛到底是什麽,估計大家心中都會有答案了。
---------------
麥子覺得電影拍得相當好,很多情節都感人至深,情到深處會讓人忍不住淚水盈眶,而且給觀眾也帶來了思考的空間。有評論說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太不真實,過於童話,但麥子覺得能不能考上伯克利不是最重要的,影片的核心不是露比最後追夢是否成功,而是希望通過這個故事來展現如何處理家庭關係。
電影寫的是失聰家庭和健全孩子之間的矛盾故事,實際上它帶來更深層的反思適用於所有的家庭: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會由於情感上的依依不舍造成了生活中的無法放手,那麽父母因為恐懼分離就應該把自己和孩子捆綁在一起嗎?其實孩子在成長,父母也要成長;另一方麵,一些試圖擺脫原生家庭的孩子也要認真反思一下,為什麽你會那麽不待見愛你的父母?父母也許貧窮,也許語言不好,也許對你依賴太深,但漸漸長大成人的孩子要用關心和溝通來緩解父母的焦慮和不解,讓父母也學會適應你的離開,彼此走向更美好的人生。
家人在一起,遇事坐下來認真溝通,互相為對方著想,凡事都會有解決方案。一個好的家庭,應該是愛的港灣,而不是愛的羈絆。
英國女演員艾米莉亞·瓊斯(Emilia Jones)飾演了這部片的女主角露比,為了成功飾演這個角色,她花了九個月時間學習手語。這部電影的最大一個亮點是片中的父母和哥哥都由真正的聾啞人出演,其中媽媽的扮演者美國女演員瑪麗·瑪特琳(Marlee Matlin)因電影《失寵於上帝的孩子們》成為奧斯卡曆史上首位獲得最佳女主角的失聰演員。
BTW,裏麵的歌曲都太好聽了,主要歌曲全是女主演艾米莉亞自己唱的,她的聲線很美。
給你拜年了! 祝你們闔家虎年福到, 財到, 好運到!
歌聲很有感染力。謝謝好介紹。
澳洲與美國中部時差幾個小時啊?你那裏已經是28號上午了吧?謝謝你越洋跨海來串門,歡迎你常來小坐。祝你和家人虎年新春快樂!平安健康如意快樂,虎虎生威更上一層樓!
有時間也要找來看看。
說到孩子要上名校,父母竟不情不願,也曾經曆過,隻是原因不同,真是每家都有每家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NqZ853Tkc
電影裏麵有很多細節都很打動我,比如露比的媽媽跟露比聊天,說道當知道自己的女兒是個正常人的時候感到很失望,因為擔心女兒無法和自己很親。
哥哥為了走入人群就跑去酒吧,結果看見別人聊天說話也聽不懂也聊不起來,那種困擾是很真實的。
而最打動我的是那種美國式的自我成長,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哪怕父母哥哥需要露比當翻譯否則出海捕魚都成問題的情況下,露比還是離開他們去外地上學,這如果在中國的價值觀中也許被視為自私和不孝。
讚
家庭就是愛與矛盾、奉獻和索取、理解與犧牲的集合體。
裏麵的片段讓我想起了女兒小時侯去芭蕾舞團audition,我們也和露比一家人一樣在二樓觀看。露比的音樂老師也非常有個性,有愛,讓人喜歡,他在第一次見露比父母時想說很高興喝你們見麵說成了很高興和你們做愛的手語,哈哈哈。他為了露比可以重新有機會唱歌,故意audition時彈錯琴。
多謝麥子分享!
太同意你說的“一個好的家庭,應該是愛的港灣,而不是愛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