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1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實錄

(2022-02-04 08:20:53) 下一個

這幾天眾多卡車司機,包括一些非卡車司機們,齊聚首都渥太華,舉行一場據說是捍衛自己自由的集會。但是據我所知,90%的卡車司機們其實都接種了疫苗。不知道他們是抱著什麽樣的目的去參與這場集會的。遂想起去年9月中旬我親自參與選舉工作的那些大選實錄。今天分享在此。

 

2021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實錄

2021910

2021年9月10號,聯邦大選提前投票日第一天。我在離家不遠的投票站工作。我們投票點是一個教堂,進出隻有一個通道。由於covid後門的通道沒有辦法開通。第一天的時候有選民抱怨為什麽進出不分。於是教堂裏給小孩子坐的年齡幾十歲的小椅子被派上了用場。用來隔斷出一進一出的兩條過道的小椅子,像一小列小火車,把所有來投票的人拉回到了他們的童年時代。每個人看到它們都笑逐顏開,人人似乎都在瞬間回憶起那逝去的好時光。我很高興,這是我想出來的解決辦法,那些排成排的小椅子已經成為此投票點的網紅。(由於法律規定,投票大廳的任何東西都不允許拍照,等投票結束,我會給它們留下倩影,留下文字,留下喜悅,也留下回憶。)
參與選舉投票工作是我近幾年來一直堅持做到的事情,不論我有什麽業務在身,大選的那些日子都不能錯過。因為我自己認為這是作為移民出身的公民融入當地社會的最好的一種方式。我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族裔,各種年齡的選民。這些選民中有人講英文,有人講法語,有人試圖跟我學幾句中文。今日另我最驚喜的是有位本地族裔老外竟然講一口非常好的中文。他驕傲地告訴我,這些中文都是他自己自學的。我對他說如果你想繼續學中文,我可以教你。他興奮不已。說那好啊,我也可以教你法語。這個選民問我你有微信嗎?他說的是“微信”而不是“WeChat”,可見他對中文熟悉的程度有多好。我們互掃了微信,他試圖翻出一個他認識的華人朋友,說他是一個作家,他想問我是否認識他/她。後來不斷進來投票的選民在門口排隊,我們不得不先停止了聊天。下午的時候,我抽空看微信,發現他發來了對我的問候。這一天另外也遇到一位女士,可以簡單地講幾個中文詞匯。可見在今日的加拿大,中文已經成為許多老外感興趣的一種語言,這是我們作為華裔可以感覺到自豪和驕傲的事情,同時我也意識到,對我們華裔來說,學好英語,法語更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否則,你又如何能夠更好的融入這個國家呢?

今天來投票的絕大部分選民都是退休了的人。我大概數了數,有4-5位推著助力車的選民;拄著拐杖來投票的有7-8人;由子女或者親屬陪伴來投票的老年選民大概4-5人;有夫妻帶著隻有4-8歲孩子來投票的大概3-4個家庭。每一個陪伴著年老選民來的人,都熱情滿滿;每一對兒帶來孩童的父母都耐心給兒女們解釋投票站裏的那些文件,讓他們的子女們自幼小的時候就接觸什麽是公民的權利,什麽是公民的義務;還有3-4位選民帶著自家的寵物狗狗來投票。我對狗類的品種不熟悉,但是從它們的長相上看個個價格不菲。其中有一位狗主人令我印象深刻。主人將他的小狗拴在了投票站外麵的樹上,在裏麵排隊的時候不斷地問我和我的同事,他的狗在不在外麵?是不是安全?後來我們這個投票站的頭兒將這隻小狗牽了進來。小家夥就在旁邊的桌子底下,讓它坐下,它就坐下。小狗能聽得懂英文,聽不懂法文。我故意用法語測試了一下,叫它坐下。它聽不懂。但是你用英文說坐下,它就如同一個聽話的孩子,馬上坐下了。但是眼神卻望著它主人的背影,當它的主人用眼神和它交流的時候,我看到了狗狗眼裏那一種渴望,它想和它的主人在一起。而且這隻小狗它知道和人握手。當我的同事說“Shake hands”,小狗抬起一隻小爪,和人極為禮貌地握起手來。老外對自己的寵物狗的寵愛不亞於他們自己生的子女。在加拿大狗被視為家人。殺狗之罪不亞於殺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請你我她/他都來愛護那些可愛與不可愛的生靈。這些小狗引起了我一個同事的注意。每次隻要聽說選民們帶了寵物狗狗來,她便急不可耐地跑出去,和小狗親近起來,摸它們,抱它們,和它們聊上幾句。後來,我問這個和我女兒年齡仿佛的女孩子,為何如此喜愛寵物狗。她傷感地說:“我非常喜歡狗狗,可是我的母親對狗狗的毛發過敏。”我偷偷掩嘴而笑。這樣的回答,我也曾經對我的女兒們說過。幾隻小寵物狗加深了選民和投票站員工們之間的關係。我們工作著,也笑著。

令我難以忘懷的是晚間大約8點多了,有位女選民,年齡大致也有70歲了,她蹣跚著從街道的一側朝投票站走來。待她走到我近前,我發現原來老人的左腳穿著醫院的固定鞋套,老人一指自己的左腳,說她錯過了191路公交車,隻好走過來,花了至少半個多小時,如果回家的公交車再趕不上,或者長時間沒車,投完票她還要至少花半個多小時走回去。我被老人的行為感動。想起若幹年以前每一次都把自己的那張選票扔在桌子一旁而不去理它,更不會去投票的行為而感到羞愧。好在幾年以前,我已經意識到作為有投票權的華裔選民,不但要積極投票,而且要主動參與到投票中去。為此,我不惜扔掉生意不管。我覺得去參與投票,去融入本地的政治生活,這是一個合格公民責無旁貸的義務。

今天還遇到一對兒母女,拿著三張選票。第三張票是母親的母親的票,老人問我:“我的母親已經不懂事了,這張票如何取消!或者還能怎麽做?”她邊說邊指著自己的頭,那意思是告訴我她母親老糊塗了,是一名癡呆症患者。我目測問我這問題的老人至少有70歲的年齡了,想必她的母親也至少要85歲以上。我的崗位不負責解決這些問題,我把她交給了裏麵負責的同事。這位選民對待選票的嚴肅認真程度也感動了我。正是這一張張小紙片,最後聚到一起,讓民意得以彰顯,讓選民們找出了他們心目中的當家人。一張小紙片是何等重要?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它。

這一天我也看到了年輕人參與的熱情。晚間的時候,來的年輕人比較多了,想必他們都是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或者是學習後才趕著來投票的。看到年輕人,我們都是喜悅著的。年輕的一代,是充滿希望的一代,是朝氣蓬勃的一代。是他們決定了這個國家未來的樣子。休息的時候,我去我的車裏吃飯。回來後我同事問我,你有生意吧?他在猜想為什麽一個開著淩誌豪華車的生意人也來投票站吃苦頭。這一天一站就是13個半小時。要接觸不同階層的人,要麵臨著covid的風險。對於我來說,參與這種大型的公共活動,一方麵有機會融入不分高低層次的社會,另一方麵我可以見到各色人等,我可以積累我回歸文學創作以來的生活源泉。一個作家不接觸社會,光守著一台電腦,憑腦中的想象注定是無法寫出好文章的。

這一整天有兩對兒夫妻成為了我們忙碌工作中的開心果。第一對兒夫妻,女的正裝,男人穿一條大短褲。到了前台,女人指著男人的大短褲說:“他這套打扮是不是不能進去投票?他就穿這樣就來了。”男人轉頭看了妻子一眼,不好意思地咧嘴笑了笑。在他夫人的眼裏,投票該是怎樣莊重和嚴肅的一件事情?我笑著對她說,沒問題,進來吧。我對女人說,你可以懲罰他。今晚回家你啥都不做,先生做飯洗碗外加收拾廚房。兩夫妻開懷大笑。第二對兒夫妻到達前台的時候,看見地上隔開兩米就有的一黃色的圓標簽,上麵標注著兩米距離,然後妻子對先生說:“退後,你應該離開我兩米。不是嗎?”逗得大家都開懷大笑。看來人們對covid所帶來的規定在心裏還是給予足夠重視的。所有人都重視起來,想必離完全自由的日子或許也就並不遠了。

這一天下來,或坐或站,感覺的確很累,好久沒有這樣連續十幾個小時高強度的工作了。但是令我感動的還有家人的支持。早晨離家時候忘記帶水,先生特意燒了熱水,晾成溫水後開車給我送去。小妞自己帶鑰匙,自己切了三文魚做晚餐的主菜,一個人在家裏守著外麵的星光看書寫作業。所有的付出背後都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與理解,在我心裏有一種深深的感激。
這一天到投票結束的時候,統計的總投票人數是564人。在這564位選民中,我隻看到了兩位華人夫妻選民。彼時我正在我的車中休息,沒有和他們對話。我不知道是我所在的投票站選區華人選民比較少,還是肯定有好多選民還沒有來投票,或者說還有好多人在等待後麵的這三天提前投票日,亦或是他們在等待9月20號的大選日再來投票。對此,我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我知道今年我會從頭到尾用我的雙眼親自見證它,用我的雙手親自記錄它。畢竟今年我選擇了5天的全部選舉工作。這是一個公民的權利,也是義務。


2021911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總能讓我想起紐約的世貿大廈,想起那悲慘的一天。但是這一天也總有些感動讓我不知道用什麽樣的語言描述出。昨天第一天大選的時候,就有多位至少70歲的老太太老先生拄著拐杖,弓著腰身,緩慢步行來選舉。其中有一位老婦人,她臨出門前,我跟她說再見,祝福她快樂。老太太很傷感地對我說或許這是她此生最後一次投票了。說完這話,老人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大廳,那眼神裏有著無限的深情與無奈。今天,比她年齡還大的老人來了好些個,有妹妹陪姐姐,有子女陪父母,有錫克族陪著其他族裔的選舉人來(倆人肯定不是父子關係,我不知道是朋友?鄰居?義工?或者其他關係)。我的一個老外同事也說起她八十多歲的父親,她勸老父親可以選擇郵寄投票,或者要求上門收集也行。但是老人說不,我必須去現場投票。他以可以到現場投票為自豪。因為那是他莊嚴的權利和義務。這些老人,或許真的會像他們所說的那樣——也許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後一次行使如此莊嚴的權利。聽罷,忍不住唏噓,我的華人同胞們,咱有什麽理由不投出你手中那重要的一票??還是那句話,這無關乎你把票投給誰,隻要你來參與,隻要你願意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比什麽都重要。

這一整天,坐輪椅被人推著來的大概7-8人;拄著拐杖的老人大概10來人;不帶拐杖,但是腳步蹣跚的十數人;帶著幼小子女,讓他們觀看父母投票的大概5-6對兒夫妻。讓我感動的還有一對兒夫妻,先生是盲人(相信是後半輩子因病致盲者)。太太攙扶著先生,先生左手持盲杖,右手緊緊拉住太太的胳膊,兩人如同長在一起的兩棵老樹,相依著從走廊的一頭走向大廳的另外一頭,同事們在大廳裏麵按照規定幫忙投了票。後麵排隊的人們靜靜地等待,沒有人著急,也沒有人發問。這一天裏,總有好些感動讓我找不出合適的詞匯來形容。當然也有的老妻埋怨老夫走得太快不等自己;也有的老婦非常耐心地等待老夫……諸如此類的例子很多很多。我相信這些場景會讓我終身難忘。我不知道再過些年,當我也越來越老的時候,我的心境是否和今日來投票的這些老年人一樣。

兩天的選舉工作,我看到了老外的個人保護觀念遠遠強於華人。今天有位老者,走路也是駝背弓著腰身,身體動作看著很緩慢。她想使用我們的衛生間。我扶著她走過去。投票站的負責人後來對我悄聲說,你問過她是否可以攙扶她了嗎?她提醒我說一定要先征求意見。免得惹禍上身。我這才想到,這的確也是個重要的問題。但是那一刻我如論如何也想不起來我是否有問過老者。或許我真地沒有問過,那麽多的人來投票,大概率我是沒有來得及問她的。但是通過頭兒的提醒,我想今後再有類似的事情,我想我是會先問清楚的。

今天遇到了另外一個可以講幾句中文的選民。一位男選民離開大門前跟我用中文說“再見”。我叫住了他,我告訴他他是大選兩天裏跟我說中文的第三個人。我說昨天有位先生,也有位女選民,那位先生可以講很好的中文。而且還加了我的微信。他馬上笑笑說,那是他兄弟。原來一家兩個兄弟都對中文有著強烈的愛好。他說他兄弟見到華人就想多聊聊,多學幾句中文。我頓時覺得汗顏,因為我的倆姑娘在一起的時候;因為那些華人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聊天要麽英文,要麽法語,說中文的時候很少。頂多就是在英法文中夾雜著的些許中文的專有名詞罷了。這是我的一個遺憾,也是我們華人移民第一代的遺憾。我們還是應該抓住機會,讓我們的二代們至少可以講一口流利的中文。
今天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件尷尬的事情也發生了。我聽到投票站負責人和前台的男同事查看著登記列表的時候說“Chinese”這個單詞,我的耳朵馬上自動豎了起來,我是投票站立眾多員工裏唯一的一個華裔。他們提到我們華人,我自然會更加留意。此時此刻,或許我一個人代表的就是我們華人。

我走進他們問發生了什麽事情。原來他們在找表上的名單,看看是哪一位當時在大廳裏有他們認為的(疑似)嚴重新冠症狀的投票人。她說剛剛在裏麵投票的一群人裏,有位華裔選民不停地咳嗽,而且還摘了口罩。頭兒說大廳裏麵後麵的幾位老年投票人情緒極度緊張,幾個工作人員也相當緊張,尤其那幾位老者都害怕。我知道我們華人其實是最在乎自己身體,也很注意公共安全的族裔。但是有些時候產生誤解也是不可避免。畢竟目前人人談新冠就色變。那些老年人更是如此,他們緊張的情緒,我深深理解。請所有的華人選民,如果有各種不適症狀,切勿直接去投票(此項提示針對所有去投票的選民,不分族裔。粉白兩色的大輻宣傳公告就在門的兩側貼著,一英文版,一法語版。)這類選民可以選擇郵寄投票(9月14號2點半以前網上申請)。我就是把親自投票改為了郵寄投票。當然我是因為在投票站工作五天無法去自己所屬的投票點親自投票。

還有在選舉大廳內部切記不要摘掉口罩。特殊時期,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保持健康的身體。祈禱病毒早日遠離人間。當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看到新聞上寫著今日魁北克省新增995例,魁北克省又創疫情第四波新高。

2021912


今天投票站全體9名工作人員接待了570位選民(陪同前來的小朋友和選民親屬朋友除外)。站了13個小時,腿像是灌了鉛一樣沉重。休息的時候看微信,就收獲了昨天提到的那位講很好中文的老外的微信。他今天發來法語短信,他想看我的文集。想必他是翻看了我的朋友圈,那一日我並沒有跟他說我文集的事。這是參與大選帶來的第一件好事。有讀者關懷是寫作者最開心的事。第二件開心的事是晚間午夜了,大妞在給我準備今天的排骨蓮藕湯。姐妹倆晚上一起做了咖喱飯。讓忙於改裝衛生間燈具的先生和在外勞作的我享受到了來自親人的溫暖。總也不去後院菜園的先生摘回來一條黃瓜,兩個西紅柿。結果今早我去後院,摘回了7-8磅的黃瓜,有兩條已經長成了至少50厘米高個子的窈窕淑女。兩天沒有顧得上我的菜園,那幫小家夥們就開始肆意生長起來。先生和我在經營菜園這方麵對比來看,他是菜鳥,我才是園丁。我後院的蔬菜們知道女主人的艱辛,自顧自地照顧好了自己。隻是苦了我那些白菜,鼻涕蟲趁主人無暇顧及,肆意妄為。菜地成了它們的一方國土。我倒是成了域外之人。
且回到大選的主題。這一整天再次見證了盲人,拄拐者,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老爺爺,顫抖的手努力握住手中的拐杖,被親人被朋友開車載到投票站,投下或許是他今生中最後一次向國人展示出來自己莊嚴選擇的一票。
covid病人數量日漸回升的現象讓人們愈發緊張。有的人來了不允許我們碰他的駕照,有的人不許我們接觸到他的選舉卡。有一位老太太,可能因為我離她說話距離過於近,而冷麵相對。或者她是看到了我的華裔麵孔,才有了敵意。我索性馬上遠離她,將她留給同事去處理。必要的時候疏離或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吧。遇到這種特殊情況,我很理解,也不會生氣。畢竟大千世界,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物,想開了這些都不是事兒。

今天來投票的華人隻有一位,碰巧還是我的朋友。他很驚詫會在這樣的場合碰到我。一個生意人,卻來選舉站工作。能坐辦公室,卻非來站13個小時。他不知道我為了我筆下的人物描述更精采,我來這裏是值得的。另外,我努力發出華人的聲音,我要告訴世人我們華人不僅能投票,也能來工作,也會講法語,講英文。我們有足夠的勇氣融入本地的生活和文化。其實我們並不比其他族裔差。
今天是提前投票的第三天,今天亦如前兩天一樣,我見證了選舉,也親眼目睹了市井百態。


2021913
今天是提前投票的最後一天,又逢周一。好多人都上班,有一大部分選民認為周一肯定人少,會省時間,也會更安全。或許是因為人人都這麽想,早九點不到,選民已經來了。可想而知,菜市場一樣的情況就出現在投票站前了。這一天就沒有任何一刻是閑著沒事的。中青年選民的數量明顯多於老年選民。
今天是最忙碌的一天。而投票站工作人員隻有八個半。為什麽說八個半呢?因為其中一位工作人員不知道因為什麽原因和頭兒爭論起來,倆人最後談不攏,一個甩袖子說我不幹了,一個勸不動隻好放人,放完了人後跑到草坪上獨自垂淚如雨,頭兒說自己一向寬以待人,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曆。我勸說了幾句,由於選民越來越多,頭兒擦幹眼淚回去幹活了。甩袖子走人的夫人,從她的行為動作以及言語中,我看出來了她是家裏的老姑娘,老寶貝。她年過7旬的老爹娘每一個晚上工作結束後都開車來接,就衝這一點,我也能看透她。所以頭兒說幾句什麽,或者命令幹個什麽工作,她心裏肯定是不爽的,這就是下半天變成8個工作人員的始末。臨時加人也是不可能的,當天我知道每一個投票站點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兒,沒有哪一個投票站會臨時閑出一個人來的。既來之,則安之。正如古人所言,車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午又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一位男選民有點氣哼哼地走進大廳,張口就問,這裏有primo嗎?一個隻會法語的同事竟然沒有聽懂,問我primo是什麽意思。我忽然想起來多年以前我聽過這個詞。我張口就說,有,她在忙,您要和她講話嗎?男選民說對。我向著裏麵忙碌的頭兒招手讓她過來,又一指那位男士,說他要找她。結果是因為男選民也是加拿大大選的工作人員,路過街角的時候看到不知道誰在我們vote(選舉)地標很近的一個樹立街道名字的杆子上明晃晃地掛了一個自由黨的宣傳牌子,特魯多總理那甜蜜的笑容正望向大街上每一個路過的人。顯然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有故意誤導選民之嫌。頭兒說快去撕下來,我跑步過去,解開綁繩後發現根本無法打開,掏出褲兜裏的鑰匙鏈,上麵有指甲鉗,也不管用。頭兒也跑過來,本來想回去找剪子,一急之下,兩個女人一個愣勁兒硬生生把牌子扯了下來。回投票站的路上剛好碰到那男選民出大門,頭兒一揚手中被毀的牌子,男士看見了後一揮手滿意地離開了。
傍晚時分,這一天的高潮來了,選民不斷到來,人行道上也沒有路燈,幾十號選民連人帶狗,還有的人帶著家裏的孩子。長長的隊伍從投票站門口一直排出去很遠,甚至拐彎到了街角。我對頭兒說再開一個投票桌吧。她說隻有兩個箱子,沒辦法。我說要不告訴最後排隊的一些人可能輪不到他們投票,頭兒也不幹。她希望選民越多越好,我知道這關乎她的名譽和業績。還好後來她估計請示了上一層管理者,還是多加了兩個桌子。我們這個投票站注冊係統號碼有兩個,一個是6x2,另一個是61X,外麵漆黑的夜裏人頭攢動,前台同事在黑暗中挨個登記名字和電話,以便日後如果裏麵有選民是新冠患者的話好方便通知選民。我這同事是菲律賓裔移民,左手寫字。晚上我查驗數字的時候,發現好多字寫得就跟咱中國話說“螞蟻爬得似的”一摸一樣,根本分不出abcd了。蘿卜快了不洗泥,小時候蔬菜漲價的時候老聽老媽這樣講。今日在國外見到了。眼看著大廳裏等待的6x2選民越來越多,而61x那邊卻門可羅雀。我一急眼,跑到外麵等待的人群中挨個看號,見到61x就先拎出來,提前登記,讓他們插隊直接進去投票,另外一個號的隻好耐心等待,他們別無選擇。這樣一個一個驗號也跟不上來排隊的人,我站在草地上開始喊:各位都看一下手裏的票,如果誰是61x請告訴我。我也顧不得其中好些選民隻願意說法語了。我用英語直接喊話。隻是偶爾走進某個選民,他跟我說法語的時候我才用法語說。其實大部分選民都懂英文,隻是好多人不願意說而已。頭兒和其他五個同事根本不知道教堂外麵菲律賓裔同事和我忙成什麽樣子,他們隻會見到選民是有序進入的,無人有怨言。他們不知道我臨時充當了指揮者。每一個投票結束後的選民都是笑著對我說感謝的,我感到欣慰和高興,遇到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是否可以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
全天13個小時接待超過900多位選民,晚上所有選民都結束投票後,大廳裏的8個人笑逐言開,個個歡喜。我們將不可能變為了可能。我跟頭說知道外麵咋回事不?她說不知道。她一直充當普通的工作人員在桌子後麵忙碌,根本顧不了外麵了。我跟她說,外麵是我組織分配的。她笑了說:you are Professional,說20號正式大選你千萬要來。她不知道這其實無關乎你是否有大選的經驗,這實際上需要有人能夠當機立斷,能夠殺伐果斷。如果沒有足夠強勢的性格,足夠麵對複雜局麵的經驗,肯定要大亂。我難以想象今天頭兒竟然被員工氣哭。換作是我,門兒都沒有。領導者就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髒,臨亂而不亂才行。
不懂primo是啥意思的那位女同事,結束了後對我說我知道你是老板,你這能力太讓我佩服了。我們是一個bonne équipe(好的團隊)。要提一句的是一開始麵對那麽多人的時候,她還不讚成我的辦法。最後一看,沒有我的指揮幾乎就死定了,她終於明白。

投票站網紅小椅子終於可以出山了。由於法律規定投票大廳內部任何人不允許拍照,無法展示那些網紅小椅子。在昨晚投票結束後,我隨機拍了兩張照片。每一個選民都是成年人,當他們看到這些用於做進出兩條路隔斷的小椅子,人人似乎在瞬間都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每一個人的童年時光都是他這一生最難忘的一段時光,無論回憶好與壞,往日都不會再來。我非常高興我能想到這樣一個主意,沒有想到在四天的時間裏給2200多人帶來歡樂和笑聲。
晚飯是回到家裏後才吃的。吃完飯晚上10點多了。這四天的提前大選工作算是順利結束。我相信這幾日的所見所聞一定會給我某些靈感,進而這些靈感讓我寫出自己喜歡的文字。
最後還有9月20號一整天的工作等著我。我會展示出華人的風采,讓所有人看,也讓我自己看。
當我年老的時候,回憶起這些。我覺得我無愧於人生。

2021920

今天是2021年聯邦大選正式選舉的日子。按照工作要求,我早晨8點鍾就趕到投票站了,隔幾分鍾後頭兒到了投票站,打完招呼,她的眼淚下來了。我還心裏琢磨這老外咋這麽脆弱,整天落淚如雨。一問才知:今天早晨她的寶貝狗狗不幸過世了。她說再也聽不到它叫,再也沒有一個小可愛天天跟著她上班……眾人一頓安慰,頭兒擦掉眼淚,大家開始分頭行動。
按照往年大選的布置計劃,大選當日每一個投票站都會有好多投票口。今天工作人員比較多,但是我一眼望去,基本上都是退休的老頭兒老太太,已過天命之年的我絕對算是年輕的一個了。頭兒偷摸跟我說,不知道上麵怎麽派來這麽一群老頭太太,她看著一位不停自言自語的老頭兒的背影,不無擔心地對我說。我還是那句應對百變的話:既來之則安之,要不還能怎麽辦呢?
老人不服老。一位老太太坐在門口,見我就說:這活兒我能幹,那活兒我能幹。她嫌棄我總搶她的飯碗。我不搶怎麽辦呢?老太太慢悠悠地,不管不顧後麵排著的大隊人馬,她嘴裏喊著能幹這個能幹那個,但是來人了後,老太太還是原地安坐,看不到她快速行動。我隻好毫不客氣的越過她,直接解決問題。老太太三番五次不改,嘴裏一個勁兒的就是說她能做,可是她就是原地坐著不動。再耐心的脾氣也得被她磨沒,最後還是惹急眼了我。我隻好對她說:如果你能做,那麽就去做。老太太看俺是真地急眼了,反倒是啥話也不說了,任憑我來處置。我深深地知道如果人多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在旁邊合理謀劃,想必今晚又會是難過的一個夜晚。因為一群老頭老太太充當了這個投票站的先遣部隊,一整天13.5個小時,接待了600多人,感覺累的程度並不亞於前幾天提前選舉最後一天接待超過900人次的那一天,或許是因為人們的承受繁忙工作的壓力點已經到了極點的緣故吧。
我想說,老當益壯,用在大選這天,其實還是有點勉強。選舉的工作需要年輕的新生力量。
因為這13.5個小時的忙碌,我還錯過了中秋征文大賽的頒獎典禮。時值中秋佳節,一個征文的三等獎權做給自己的一個小禮物吧。
10月和11月還有蒙村市政的選舉。正在猶豫是否還要參與。好在是兩個周末,或許還會申請吧。畢竟選舉現場,可以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在此再次呼籲我們每一個華裔移民,每一個手中有一張選票的人,請你們都來投出你那寶貴的一票。這無關乎你選誰,發出你的聲音是最重要的。
辛醜年9月,有幸經曆及參與加拿大聯邦大選,以親身經曆記錄下來,留給自己,留給讀者,留給每一個想深思的人。

 

2021年10月5號,紅山玉於加拿大蒙特利爾西園家中整理全文。

此文全文刊發於加拿大中文報紙《七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