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慕殘癖

(2024-05-27 10:28:50) 下一個
慕殘癖
先聽一個故事。六十年代末,文革剛結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老者。無論怎麽看他也有六十歲了。他原來在部隊,當過排長,複員後在警備區大院燒鍋爐。這位老先生身有殘跡。不知是天生還是在部隊時留的,反正是那種很難找到對象的那種。如果他是將軍,我絕不會有那種想法,可憐他隻是個燒鍋爐的退武軍人。
他左腳缺一個小指頭,右眼失明,最明顯的是他臉上怖滿了天花留下的痕跡。我雖然對他了解不多,但確信他是一位和譪可親的老人。我和他是在醫院認識的。我倆同住一個病房。有一個中年婦女凢乎每天來病房照顧他。除了送飯,還給他擦身子。有一天我說你女兒對你真好。沒想到他說那是他老婆。我吃了一驚,這婦女至少比他小二十歲,而且長的可以算是中上等。她人長得白,五官端正,身材還像個大姑娘,力氣很大,有兩次換床單,她竟把老公像抱小孩一樣抱下床來。
這一對夫妻很招眼,不少人也在談論他們倆的事。有一位護士告訴我他們是模範夫妻,每年都得到單位獎勵,經常被一些單位請去參加活學活用講用會,講他們相戀相愛的故事。還有記者採訪過他們,寫過報導,叫“毛澤東思想給了我家庭溫暖。可以想像這位女士一路走下來不知受到多少人的嘲笑和白眼,她始終得不到父母家人對這門婚姻的認同。但這女位女士認準了,除了他誰也不嫁。
據這位老大爺自己講,有一次他應邀去女方就讀的中技學校作報告,講的是他當年備戰,建設大三線的光榮事績。自那以後她就對自己產生了愛意。從崇拜英雄到心生憐憫到海誓山盟,到結婚,一路走下來很不容易。我一直佩服這位女士敢於破除舊的傳統觀念,不以相貌取人,為年輕人豎立了榜樣。
直到最近,幾十年後,偶然讀到一篇心理學的文章,使我著實嚇了一跳。我是第一次聽說世界上還有“慕殘癖”的這種心理疾病。
這位心理學作者介紹說,某公司有一位女主管,有才有貌,是公司男人心目中的女神。她拒絕了所有男士的追求,偏偏愛上了本單位一個身有殘跡,其貌不揚的下屬。家屬和同事都很不理解。
文章把這位女士作為一個案例解釋什麽叫“慕殘癖”。他說得這種心理病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在們會對特定的理想型的殘疾人產生一種愛慕心理,對異性殘缺的身體有一種特殊的審美觀念。比如有的女孩子喜歡電影中那種頭上纏著繃帶,架著拐走路的戰士,認為那是超級的酷。慕殘者並不是對所有殘疾人都產生性衝動,而是對自己所喜歡的類型才會有性衝動,比如外貌、氣質、內涵。這對慕殘者來說是至命的誘惑。有心理學家表示,慕殘者的思維行為與正常人無異,唯一與與普通人不同的是喜歡殘疾人。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通過照顧愛護殘疾人來滿足他們未被滿足的愛和關心的需要。
前麵我講到的那位女士聽了排長的報告後對英雄產生了愛慕之心,加上他談吐幽默風趣,這些優點又巧好發生在一個殘疾人身上,所以她在心理上接受了這個男人。
還有一種更激進的慕殘者,他們以模仿他們理想的殘疾者為快。例如,有些人特別喜歡肢體殘缺的人,認為那是一種特殊的美。作者舉例說,1998年5月,一名79歲的紐約男子為了截掉自己的一條好腿,竟然跑到墨西哥黑市花了1萬美元截肢。次年一名精神正常者,用自製的斷頭台切掉了自己的胳膊。還有一位女士聲稱自己有可能會臥軌將自己腿打斷。
人是複雜的,活在世上真不知道會得什麽怪病。我真心希望我在故事中提到的那位女士沒有任何心理疾病,她的選擇是一種精神境界。如果這對夫妻還建在,他們己是百歲老人了,祝他們幸福一生,百年合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