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我寫了兩篇文章,對今年的經濟的大方向做出了些非常非常非常的悲觀的預判:《2022——世界經濟崩盤之年?》以及《人民幣國際化與全球經濟崩盤的必然邏輯》 從經濟周期的角度來看,經濟的增長和下跌就如同春夏秋冬一樣自然規律,所謂始於陰末,止於陽極,不會有隻漲不跌的市場。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兩股力量或許就是美國的資本力量和中國的政治力量,從這兩股力量的角逐中或許可以窺探到未來經濟的些許走勢:在我來看,崩盤的概率應該相當大,可能超過95%,而不崩盤的可能隻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政治力量還未做出有效抗爭的情況下就宣布投降,資本力量完勝的情況下,而目前來看,這個可能性並不大。
在如何判斷這兩股力量的博弈狀況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客觀的指標來觀察:比如目前一個較大的分歧就是美國在輸出通脹,中國在輸出通縮,美國輸出通脹的手段是印鈔,進口,投資,中國輸出通縮的手段是閉關,限電,打擊資本。如果美國的通脹沒有成功輸出而反噬本國經濟,或者要自己去消除通脹,最終任由通脹爆表民怨四起,或者抑製通脹股市崩盤,這都是本局遊戲失利的信號。如果中國的通縮沒有成功輸出而反噬本國經濟,或者要自己去消除通縮,最終任由企業破產失業遍地,或者消除通縮大量放水造成匯率大幅下跌,這就是中國本局遊戲失利的信號。對於美國來說,輸出通脹的最終手段或許是局部衝突甚至戰爭,對於中國來說,輸出通縮的最終手段可能是讓資本市場崩盤。
在《人民幣國際化與全球經濟崩盤的必然邏輯》這篇文章中我的判斷是,人民幣的國際化絕不可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必須是大破大立的過程,這是一個國際秩序重建的過程,和風細雨是沒有可能實現的。在我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數字化,大幅升值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的,具體的分析在之前文章中有表達不再贅述,有一點要強調的就是,人民幣大幅升值之後的最大風險就是資本外溢,而由於數字化人民幣的可追溯的特點可以限製“不合法合規資本”部分的外溢風險,但那些“合法合規”的資本外溢風險就需要通過“合法合規”的手段來消除,其中通過金融手段是最簡單直接的。在獲取資本的時候金融市場是魔術師,在消除資本的時候金融市場依然是魔術師,而這個過程必然傳導至國際市場,也就是我所講的“打擊資本”是輸出通縮的重要手段,美聯儲將麵臨就是資本市場的通縮和民生市場的通脹的兩難狀況,最終通脹爆表和資本市場塌方之間很難兩全。假設最終出現局部衝突或者戰爭的出現,同樣也會帶來資本市場的塌縮,當然這並不代表萬劫不複,還是說市場崩盤是為了將來市場的增長創造空間,隻是說,如果我們可以預見到這種情況會大概率出現,可以提前做出一些規避的措施。
祝大家農曆小年快樂~
目前RMB國際支付是全球第四位, 超過了日本, 但比重還很小。 美元收割機, 真的很厲害。
=======================
純屬放屁,等於沒說,什麽魔術師,狗屁,魔術師永遠是不真實的障眼法,經濟是實打實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