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卦時間(20)——Freakonomics(畸形經濟學)

(2022-07-02 01:55:28) 下一個

在我印象裏,從John Nash開始,經濟學就有明顯的和心理學結合的趨勢了。相比Ludwig von Mises和Friedrich von Hayek這種傳統的維也納經院派(或者更早一點的先驅Adam Smith)包括下麵顫音提到的Friedman,似乎經濟學的重點已經偏離了經濟,而變成社會學和心理學方麵的實驗和討論。

我很喜歡Nash,貼個他年輕時候的照片。

不完全是因為這個哦,

我10幾,20年前跟我們孩子爸爸一起看這個電影(那時候還沒孩子呢),他看完就笑,我知道你為什麽喜歡這個家夥,因為他長得象你爸爸!

我不服氣——才不是,因為他聰明!

原來在書香跟大家聊天,有個MM貼了三個肌肉男,問我看好哪一個,我說,必須是中間那個啊!——就是這個

不是因為他演福爾摩斯或者Alan Turing,是我追Elle UK,他經常被拖出來考,我喜歡他作答機智風趣,又不失誠懇善良。

回到主題。

Freakonomics這本書的作者Stephen Dubner在接受采訪中的原話是,不能不承認,我對(傳統)經濟學領域的問題知之甚少。我數學也不好,經濟學理論也不好。如果你問我明天的股票升還是降,或者對當前經濟形勢做預測,或者通脹是好事還是壞事,或者關於稅的一些方麵——那真是對不起,我一點都不知道怎麽回答你。

按照Freakonomics另一個作者Levitt的觀點,經濟學可以理解成一門可以回答各種奇怪的人類行為問題的科學——而Levitt最大的天分呢,是把這些問題找出來。

主動發現問題,並進一步解決(解釋)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很積極的行為思維方式,不是傳統意義下被動的(等著)有了問題,才去想辦法解決。

為什麽會有問題呢?

世界是活的運動的(living)啊,它會呼吸(breathing),一直在高速變化,而經濟學,可以解釋為什麽有這些變化,是什麽刺激了人的行為從而是世界產生變化。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隨著時代的不同,麵對同樣的情形,人們會做出不同的反應,而最終的目的,不過是得到他們在當時的處境下想要的。

作者認為,影響人們社會行為的因素,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主要是三個,即直接利益(金錢)的,社會的,和道德的。比如,幼兒園總是有家長遲到接孩子而使得阿姨不能準時下班(這個我太知道了,跟幼兒園打交道那幾年,天天擔心晚)。一家幼兒園為了杜絕這種現象,規定晚10分鍾罰3塊錢。結果呢,不僅遲到接孩子的家長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因為那三塊錢,對家長來說,可以用來買心靈上的內疚感,即彌補了道德方麵的損失, Parents could buy off their guilt。

而說到道德,不能不提的一個問題是cheating。 Cheating is a primordial economic act: getting more for less。比如在競技性比賽中(Ranking is everything),運動員之間有個共識,If you are not cheating, you are not trying。

放到日常生活中,盡管會發生white-collar crime,但是完全不一樣。書裏舉了另一個例子。

有個賣bagel的小販,為了節約人工成本,把食品標好價,以自助的形式放到華盛頓各家辦公樓的前台,收款箱放旁邊。開始的時候,他用一個開放式的小筐——經常錢就不見了。隻好不得不換成隻留一個小槽的木盒。一年下來,7000個木盒,隻丟了一個。有沒有人不付錢?當然有。不過呢,他發現,小辦公室比大辦公室的人誠實——即人多的情況下人們更容易出現不付錢的情況,尤其是擁擠的時候,比如大的節假日,更容易發生cheating。

道德是製約人們經濟行為的重要因素,是隱性的不能直接拿貨幣衡量的——這一點,其實早在Adam Smith的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就已經有討論。Adam Smith認為,人們即使是在不被迫(沒有被觀察到)的情況下,也傾向於更善良一點。心無愧這件事,雖然很難直接標價,但是在和平時期,是人類社會的魂,也就是老鍵愛提的,人性戰勝獸性的根源。

不是戰時。

戰爭是極限情況,交戰雙方的目的,要麽敵死我活一方滅掉另一方,要麽打到對方不能不停下來接受談判大家各退半步。

苟且不一定能偷生。

再回來。Economics is above all a science of measurement and the study of incentives ——這個觀點,倒是很類似於我們這裏討論過的,你做(或者不做)一件事,值不值(Could any man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evil if he knew his acts could be witnesses)?

前麵提到的那個賣bagel的小販的結論是,yes——不過不是100%,是87%的可能性。更重要的,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price。

書裏接著討論的另外一個話題是,信息。

Information is beacon, a cudgel, an olive branch, a deterrent- all depending on who wields it and how. And, it is so powerful that the assumption of information, even if the information does not actually exist, can have a sobering effect。

不能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信息是不對稱的,Someone knows more than someone else。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是internet中通行的的貨幣,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因為有價值,所以被利用,其不對稱性會被人為擴大。被信息武裝的專家變成巨人,巨人帶給普通人的是什麽?

恐懼(the conversion of information into fear)——陰謀論就是典型的例子。

Freakonomics裏喜歡討論的問題,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比如歧視的問題,或者做父母(parenting)遇到的問題。

按照常規經濟學家的觀點,一般來說歧視會因為兩個原因產生。一是基於個人好惡(taste-based),一些人天生不喜歡某一個特定類型的人(嗯,我就這樣,也有可能天生喜歡,沒道理可講,就是順眼和不順眼的差別),另一種情況是,基於信息(information-based),直覺上不相信某種類型的人(人種)在某些方麵的技能和行為能力。

這種本能或者直覺,出發點是,(個人的)常識, conventional wisdom。而一個觀點能否作為常識,要看它是否簡單,方便,不違背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讓普通人理解起來舒服流暢。如前文所述,世界的變化同樣會帶來wisdom內涵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old wisdom and new wisdom,其中特別包括對風險(risk)的態度。本書的作者認為,risk = hazard + outrage。在不同時代,或者處於同一時代的不同人群,hazard 和 outrage的比例會相差10倍以上。因此,how people behave in the real world,是一件非常depends的事情——但是絕對有根源,根源就是,incentive。

這本書不厚,所以讀起來很容易,沒有特別晦澀的理論,比較容易懂。最大的優點是視角很新穎,作者討論的問題是常規,但是解釋的角度又打破常規。缺點就是作者自己說的,他(們)因為理論方麵不是強項,所以拿了太多的實例來湊篇幅(也是讀起來容易的原因),邏輯分析相對就稍弱一點點。

我會給4個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baladirk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析總結。曾經有過這本書,想讀一直沒工夫讀。
dona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井觀天' 的評論 : 我的確是有意回避了這個話題。一是因為它在這個時候比較敏感,會有很大爭議。二是在我看來,高院的意見是高院的意見,作者的分析是作者的分析。可以互相參考,權衡利弊,但是不應該一方完全服從另一方。
井觀天 回複 悄悄話 作者說美國犯罪率的下降應該歸功於墮胎合法化,而高院無視其結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