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卦時間(13)——荷蘭大饑荒(Hongerwinter)

(2022-05-13 23:41:19) 下一個

沒文化明示了他的偶像是奧黛麗赫本之後,我想了想,決定嘲笑他一下。

我們本地有個電視台是德法雙語的,因為是政府資助,所以基本沒商業廣告但是也沒什麽閑錢買那些新的影視劇,倒是會經常放一些5,60年代甚至更老的電影。我一般不挑,趕上了就看一個。那個年代的電影,總共也就那幾個,來來回回放。奧黛麗赫本這種當年還是小姑娘時候演的,沒少看——其實她演那種所謂傻白甜的天真少女喜劇片多,熱熱鬧鬧的,很像8,90年代的港片——我猜港片都是照這個抄的。美男+美女,大少+二少,誤會+幸會,轉一圈下來,皆大歡喜。

沒文化喜歡這種嘛,我很理解。你們忘了,我們倆小學同學來著?

奧黛麗赫本的美,我不多說,多說多錯,況且那是你們家的珍。不過呢,奧黛麗赫本是1944年荷蘭大饑荒(Hongerwinter)的幸存者,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We had no light, no heat, no water...‘ 在很多年以後她回憶說,“…所有的商店都關門,根本買不到食物,所有能吃的東西都吃了,人們恍惚日間,無所適從…那是我離餓死最近的一個冬天…”

奧黛麗赫本一直以纖瘦苗條聞名於世,其實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一直受胃腸道疾病的困擾。1993年,年僅63歲的奧黛麗赫本死於胃腸癌,醫生的結論是,病因很難說和赫本幼年時經曆的荷蘭大饑荒(Hongerwinter)完全無關。

那次曆史上很著名的1944/45年的荷蘭大饑荒,波及荷蘭西部Holland地區的4,5百萬人。

Niederland地圖。黃的部分分別是北Holland和南Holland地區。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1929年5月4日的布魯塞爾。父母離異後被英國銀行家的爸爸帶回英國。1939年,戰爭開始,10歲的赫本才被媽媽,荷蘭男爵夫人Ella van Heemstra,以躲避戰亂的名義接回荷蘭和比利時邊境的小城Arnheim。選Arnheim很簡單,赫本的外公,Aarnoud van Heemstra男爵曾經是Arnheim的市長,作為小客人,赫本多次跟媽媽和兩個弟弟長住於此。

1940年開始,Arnheim被德國人占領。安全起見,媽媽Ella van Heemstra抹掉赫本的英國人身份,並用自己受洗時候用的名字Edda作為姓給她(Edda是個德國名)。彼時的Arnheim,英語已經被趕出課堂,學童隻能接受荷蘭語的教育,一直到戰爭結束。

從1944年9月開始,德軍開始禁止向Holland地區運輸一切物資包括食品。不同研究學者給出的數據是,因饑餓直接死亡民眾達18,000或22,000人(更有誇張的說法是200,000人,不過這個數據比較不被大眾接受)。一直到1945年4月30號盟軍和德方簽署停火協議,食品禁運被解除,大饑荒才算結束。

奧黛麗赫本的自傳裏說,饑餓的民眾找到什麽吃什麽,包括鬱金香花球——女神也不能靠喝西北風活著。

這是1945年1月留下的照片。圖中小BABY僅有4個月大——是的,這個慘狀,不是隻有非洲才有,曆史揭開,文明的華麗外衣下麵,劣跡斑斑。

坦白一點說,最近網上關於中國封城又封城鋪天蓋地的各種傳聞,讓我想起這個例子很久了——我很困惑,那是真正的戰時,雖然是人禍,但更多天災的顏色。

今天?!。。。。。。

這個係列打的是8卦的幌子,不想討論太多政事——再說一點荷蘭大饑荒的曆史貢獻吧。

作為難得的近現代發達國家的切實案例,荷蘭大饑荒為學術界提供了大量的的數據來研究饑餓對人體或者說是整個人生的具體影響。其原因,一是開始和結束的日期很明確,二是因為傳統,荷蘭各政府機構保存了完整的統計文獻。最簡單的例子,從1945年5月開始的由英美學者合作進行的關於嬰兒出生體重和媽媽孕期營養不良關係的係列研究,Dutch Famine Birth Cohort Study,直到今天國際性數據追蹤還在繼續。

再詳細一點。

1960年代的數據結論。

  1. 大饑荒時期出生成長的嬰兒同正常年代的孩子比較,智力發育有明顯遲緩的趨勢。其樣本,是荷蘭政府提供的10萬個在大饑荒時期出生的男嬰。研究方法,是對這些人進行的各種生理和心理測試的數據跟蹤。
  2. 大饑荒期間,嬰兒出生率明顯減少,僅為正常年代的1/3。同時,母體營養不良到某種程度,會影響胎兒發育。第一個Trimester即受到影響的,最容易出現早產或者胎死腹中。而且,嬰兒的死亡率也比正常年代出生的要高。
  3. 即便幸存下來的孩子,神經中樞受損的案例明顯增加。至於心理方麵的影響,反而沒有觀測到。

70年代。

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必須服兵役的男性中間進行。結論是營養不良對母體孕期前半程的影響更大,相比孕期後半程才受影響的男性,同樣是19歲的年紀,前者更容易超重。

90年代。

追蹤樣本為50—59歲的700人(男女都有)。第一,驗證了70年代的結論之一,女性同樣顯示母體在孕期前半程的營養不良對成年後的體重影響更大。第二,孕期前半程受影響的,膽固醇水平更高。而孕期後半程受影響的,代謝方麵則更差。同時,由於孕期母體營養不良而出生的嬰兒,心理疾病和肺病,腎病發生的比例更高。而對於女性,得乳癌的比例更高。

是的,我們今天普通人說這些,好像都是常識是科普。然而科普在成為科普以前,是要有研究數據支持的,不能僅僅是憑感覺。特別在今天,關於人體方麵的一般隻能通過動物進行。荷蘭大饑荒(雖然)時長不足一年,但是提供了非常詳實和完整的真實的人體實驗數據——也算是,沒有完全愧對曆史。

這次pandemic之後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shaoning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當代營養過剩的問題更大。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後果很明顯,營養過剩和不均衡也會造成兒童發育的各種問題,但很難引人注意。不過饑餓是被迫的,罪魁禍首很容易找到,營養過剩表麵看是自己選擇的,實際上和市麵上提供的食物有很大關係。我還記得看過美國一個推廣種菜的公益組織的紀錄片,一個女孩從小得糖尿病,她平日的飲食一點蔬菜沒有,附近超市隻有罐頭食品。美國窮人肥胖的很多,他們無力選擇健康食品,從某種意義上說算是受害者,但從沒有人認為這和人權有什麽關係。
水晶藍 回複 悄悄話 喜歡你的博客,像是在文學城裏找到一個堆滿果子的有趣樹洞。我上海抽風,要每天都來你這裏把文章都看個遍。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