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體育生

(2021-04-24 04:45:46) 下一個

看到討論文科生理科生,突然想到體育生這個詞。

好吧,這詞有點,罵人。就是說,這人沒文化,文盲,說什麽什麽不懂,又混又楞。經常損人的一句話是,您這數學,體育老師教的吧。

非常的歧視——不是地域歧視,是行業歧視,空間歧視,多維歧視。

還不是文理科之間互相的那種歧視,那個歧視,多少有點平等性歧視,起碼大家站一邊高,隔一條溝,互相聳肩側身翻白眼,不屑是眼裏飛出的小刀子,嗖嗖亂飛——肯定亂飛啊,指不定傷到誰——自己,也有可能。

這是沒有體育生在場的情況,一旦多了體育生,那麽,大家一定自動站高一個台階,齊齊調轉槍口,表演閉著眼不用瞄也能準的小技巧——不用瞄也準,是因為太嫻熟,平常練習夠多。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好像,說中文的,大陸出來的,對體育生的歧視,可以更加氣壯(為了減少歧義,就局限在中文空間吧)。

我是爸爸捧在手心裏長大的那種小瘋孩,都上高中了,從外麵到家看到他午睡,能一個箭步衝過去坐他頭上哈哈大笑,氣得他手腳亂搖隻是不敢我往身上招呼——早知道,給你送去練體育了!

體校離我家10分鍾,教練到我們學校挑人,說我腿粗,合適練體操(NND!)當時我爸爸不同意,說我們小丫頭好好上學就夠了。

畫外音就是,隻有那些上學上不下去的,才被淘汰了去練體育呢。

可見體育生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印象。

因此,我和體育生的緣分,失之交臂。但是,在學校裏平常大家說到誰誰,如果加一句,那人體校的,那後麵的意思是,他智力起碼比咱們低50。

智力這件事,當然先天起作用的成分很大。基本上,IQ大於150的人,可以認為是天才,IQ大於130的,可以列在準天才。在生活中呢,有理由相信,IQ隻有80的(算是輕度弱智吧,不是我說的,我看心理學書上這麽寫)會相對過得比IQ能到130的困難一點。之所以說相對,更重要的我想要看生活的環境。文明程度高一點的一點的地區,為了社會穩定,會盡力減小人和人之間的各種差距。嗯,不僅僅是大家熟悉的貧富差距,更包括先天的不平等的影響——做到當然很難,效果也很難評判。不過,對弱勢群體的政策傾斜,還是處處可見的,以至於“不公平”。

所以,體育生差出來的,我想,還不是智力,而是後天成長環境那一部分。大家一天都是24小時,你放在此處的時間多,放在彼處的時間必然少,這就是為什麽江湖上習慣用一個人從事的職業來定義這個人,律師,醫生,足球運動員,藝人,在大家腦子裏的印象,當然不同。那個把體育生圈起來的圈圈,有點特別,因為那個圈圈,意味著沒有足夠地接受應得的的基本生活信息,生存技能,邏輯思考能力的訓練。

邏輯思考能力,在我看來,對成年人是最最重要的,而且,受智力的影響不(太)大,但是受個體能夠接受到的信息,影響很大。如果說信息是一部汽車的各種零件,那麽邏輯思考能力,就是把這些零件組合在一起的技能。有人可能一輩子沒摸過汽車零件沒機會組裝過汽車,但是他有能力組裝自行車,或者小孩子的小鴨子車,從技能水準來說,我想是沒有多大差別的。差的呢,是技能的具體內容,和運氣。運氣的好處和壞處都是不能強求,因為求,也未必得。

體育生之所以在生活中變成被歧視的代名詞,是因為體育生的那些技能,多數不是普通人的生活中需要的。普通人的日常,是買菜做飯,帶孩子上班,跟同事朋友今天天氣哈哈哈,不是比誰跳得高,跑得快——比某種武隻能是某種比武場,換個場,當然標準也會換。

所以,和體育生比生存技能,邏輯思考能力,我認為是不道德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akeMyTime 回複 悄悄話 首先,體育生特指產生於大陸那種舉國體製環境內的。
另外,每個人有兩種技能,一種是基本生活技能,還有就是自己的專業技能。體育生也不例外。由於舉國體製的原因,相當數量(不是所有)的體育生除了自己專業技能外,基本生活技能(這個範圍比較主觀)被體校、體委包辦,從而缺乏某些生活技能,因此被歧視,而不是其專業技能不被大家在生活中所需。身邊也有些數理化考試技能很強,但生活全被父母包辦,被稱為書呆子。相同道理。隻是體育生的影響範圍更廣而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