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
《生萬物》劇名取意於《易經·係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寓意人物與社會的繁衍、分化與生成。要理解劇中人物形象,最合適的參照係不是現代觀念,而是民國時代的生活氣質,即所謂“民國範”。
2. 民國風與民國範的區別
“民國風”多指外在的生活氛圍與視覺風格,如服飾、建築、禮儀等;“民國範”則更強調人物的內在氣質與精神風貌。前者是表象,後者是神韻。劇評中采用“民國範”,更能聚焦於人物形象與氣度。
3. “民國範”的界定
女子:柔婉而有書卷氣,知禮守分,會撒嬌,信奉笑不露齒,夫唱婦隨,同時具備生活常識與文化修養。
男子:紳士風度,俠義風骨,擔當責任,衣著整潔,舉止有品位。
這是中西交融的生活美學,也是那個時代的一種人格理想。
4. 人物分析
1. 繡繡
清冷克製,舉止含蓄,有閨秀風範,識字有書卷氣,時不時從嘴裏蹦出一些新詞匯,是典型的民國範女性。
2. 費左氏
端莊大方而又開明,兼具士紳夫人之態與新派女性的意識,有文化,有謀略,展現上層女性的複合氣質。
3. 蘇蘇
靈動自由,更像新社會女性的覺醒者,民國範色彩相對淡薄。
4. 大腳
豪爽潑辣,草根氣息濃烈,與民國範的優雅格調相去甚遠。
5. 鐵頭
剛直勇猛,更接近舊社會草莽英雄,少有民國範的書卷氣。
6. 費文典
斯文帶書生氣,滿口新詞匯,是那個時代的進步分子,透出民國知識分子的多麵性,是男性角色中最具民國範的一位。
7. 露露
前半段形象尚合邏輯:憑才藝謀生,進退有度。然而中後段描寫嚴重失真:追隨陌生男子到鄉村、厚顏寄居、傾盡家財助人,這些行為既不合民國社會禮俗,也不合風塵女子的生存邏輯。露露既非傳統戲子,也非民國範,塑造失敗。
5. 綜合判斷
在《生萬物》的人物群像中,繡繡、費左氏與費文典最具“民國範”,他們的節製、書卷與風度保留了那個時代的風貌。蘇蘇、大腳、鐵頭則更多代表社會草根與新式人物,而露露的失真則成為全劇的敗筆。
6. 得失與思考
該劇嚐試以多元人物展現民國社會,但對“民國範”的把握參差不齊。推崇民國範,不是懷舊,而是因為它承續了中華傳統之美,同時吸納了西方文化的優點。相比之下,土地革命後列寧式話語和生活方式的盛行,往往衝淡了這種氣度與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