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lys 高速火車)
最近幾年,每到夏末秋初,我們便往歐洲去。
我有著無法解釋的歐洲情結,不僅因為讀了一些歐洲的哲學、曆史、文化、宗教等等人文類的書。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我曾在英國學習一年。讀書之餘,除了遍遊了英國的東西南北,還和朋友們結伴走馬觀花了法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看不夠那些恢宏、氣派的羅馬式建築,走不盡那些中世紀的窄街深巷,轉不完那些琳琅的博物館、教堂。正是這些依然健在的“曆史”以及其獨有的自然風景,將我一次一次引向這塊斑瀾的大陸。
不論時下流行什麽樣的旅行概念或者模式,我們喜歡觀遊城市,特別是那些國際大都市,以及因為各種原因而贏得了獨特聲譽的城市。這些城市,不論是什麽樣的規模,今天之所以仍然不同於眾,往往是百年、千年曆史積澱的結果。即便是那些在今天看來已經“沒落”了的地方,都曾經輝煌過,曾是某個時代的繁華的商務貿易中心,進而發展成文化、宗教中心,承載著抹不掉的曆史印跡,留下人類社會曆史進展的見證。今天歐洲的國際大都市,莫不如此。
歐洲大陸不算大,但國家很多。國與國交錯分布,相互之間距離之近,以至於地圖上那些虛行的國界線除了顯示政治上的主權、地理上的分界,對於移動行走的人們來說沒有太多意義。這也是得益於歐盟的一項一貫的經濟政策——鼓勵歐洲國家之間人與貨物的自由流動。
剛開始,不能體會到這種近便。在地圖上,任何一個國家、城市看上去都似乎奇大無比,相距遙遠,直到身臨其地,你會發現,你要去的那些地方其實離得很近,時常一抬腳就從一國到了另一國。
我們習慣了而且非常享受無拘束的自由自主的旅行,依自己的喜好,去想去的地方。在歐洲的國家、城市之間往來,既經濟、靈活,又舒適、方便的交通工具當非高速火車莫屬。
在今天,鐵路運輸,不論是客運還是貨運,依然在歐洲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主要作用,與航空、公路交通共享天下。這也是為什麽高速鐵路在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時間內在歐洲得到迅速擴展、應用。歐洲各國的鐵路公司都經營著國內線路以及從本國通往鄰國主要城市的國際線路。歐洲大陸地圖上,那些如筋脈一樣粗壯的金色的線,是鐵路線,四通八達,縱橫八方。看著地圖你就會知道,幾乎沒有火車不能到達的地方。
歐洲本地人對於火車也很是依賴,尤其城鐵,是人們的主要通勤工具之一。每天,發往任何一個目的地的火車都有至少十幾個班次。工作日的早晚間,火車上人總是滿滿的甚至超員。在我們去過的那些城市,城市之間火車的車次頻繁得令人難以置信。比如科隆到布魯塞爾這一線,每天20多班,幾乎任一時間段都會有一列德國鐵路公司DB的車從科隆出發,更何況還有在同一線路上運行的比利時鐵路公司的高鐵列車。即使是巴黎到馬賽這樣的長途火車,每天的也會有多達12個車次。
火車車次多,有利於靈活安排行程。如果臨時決定在某個城市多玩幾個小時,或者臨時想去某個地方,都不是難事。2019年10月初,在柏林玩了4天之後,我們臨時起意,坐了30分鍾的城鐵,去了柏林郊外的波茲坦,探訪了普魯士王家的夏宮——無憂宮(SANSSOUCI)、冷戰時期交換間諜的間諜橋——格林尼克鐵橋(Glienicke Bridge),在那條著名的當年分隔了東、西德的哈弗爾河(Havel)上,憑吊那段令人無法忘記而又無法理解的曆史。而這些原本沒有在原定行程中,這意外的收獲,讓我們著實興奮。
乘火車的另一個靈活之處在於,你可以隨機應變。2018年秋,我們從布魯塞爾到被譽為歐洲北方的威尼斯的布魯日(Bruges),買的是一日有效的往返車票。那天我們出門早,在布魯日中世紀磚石路的老街上徜徉了半日,登塔樓、遊運河,轉遍了全城而時隻過午,於是回程我們在途中經過的另一個著名的中世紀古城根特(GHENT)下了車,在同是屬於中世紀但風格迥異的另一組古堡、教堂、運河間閑坐閑看閑逛了幾個小時。
(根特古堡)
絕大部分的歐洲城市(如果不是所有的城市的話),在火車站都設有存包處。2019年秋我們遊戛納和尼斯時,充分享用了這一便利。那天,我們從馬賽坐了兩個小時的火車,一路盡覽法國南部及地中海沿岸風景,臨近中午時到了戛納。存好了行李(7.5歐元),吃了午飯,在小城轉悠。戛納小城特別是老城區不大,近黃昏時,已經遊得差不多了。取了行李,20分鍾的火車到了不遠處的尼斯。天依舊早,我們去海邊看日落,然後去吃尼斯菜。
歐洲城市之間距離近,車途短,以火車作交通工具,一天遊雙城,或者遊一城而住另一城,不僅可行,而且可以大大地節省旅途時間。安排好了,並不覺得緊張。此外,除開巴黎、倫敦這樣的巨型都市,大部分的城市結構精巧、規模緊湊,在很多中小城市如布魯塞爾、科隆、尼斯等等,火車站都在步行距離之內。即使不能步行,歐洲城市的中央火車站通常都是城市的交通樞紐,來去也是極其方便的。這是火車旅行的另一個便利之處。
歐洲很多高鐵線路上的火車,都提高免費的Wi-Fi服務。車廂空間寬敞,座椅舒適,即使是車程3、4小時的長途車,也不覺乏味或疲倦。車廂裏非常安靜,沒有人高聲談笑或打電話,沒有人大聲放視頻或看電影,喇叭裏沒有音樂或廣告,就連車長報站,也是輕聲細語的。
這些年,我們走過了歐洲一些主要的高鐵路線。比如乘西班牙Renfe的高鐵,從巴塞羅那到馬德裏;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DB)高速列車, 從柏林出發,一路西行橫穿德國,到了科隆。兩天後,繼續乘坐德國Deutsche Bahn的國際城際高鐵ICE18,1小時40分鍾左右,從科隆到了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坐著法國的高鐵TGV從巴黎去馬賽。坐著比利時的SNCB的高速火車,從海牙到阿姆斯特丹;乘坐意大利的Trenitalia高鐵,從羅馬到佛倫薩到威尼斯,再到米蘭。
在歐洲坐火車,不能不提一下各城市的中央火車站。那些車站規模不一,既有現代風格的,也有曆史建築,各有特色。
(巴黎裏昂火車站)
(馬賽聖夏爾斯火車站)
(柏林中央火車站)
(科隆火車站)
(海牙中央火車站)
也許是客運量龐大的緣故,火車票,尤其是中長途火車,票價差異較大。通常,出發和到達時間比較好的車次,票價高一些,有時候會比非高峰時段車次的票價貴很多。有時,還會“一票難求”。還有,越是臨近出發日期,票價越漲,有時候會翻番。旅遊季節也是影響著車票價格浮動。提早訂票(我們提前大約一個月訂票),就會避免票價膨脹。比如從科隆到布魯塞爾,預售票隻要20歐元一張,而如果當天買票,票價則漲至將近60歐元。
坐火車在歐洲旅行,很適合像我們這樣的喜歡無拘無束地隨意漫逛、想去哪裏就去哪裏的旅行者。
2021.03.13
這個要看個人吧,如果喜歡看城鎮,坐高鐵公交挺方便。
但是想親曆歐洲的鄉下,或者是去了解遊人很少去的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開車就比較方便,譬如德國法國的偏遠很少有遊客惠顧的農村,其實是很有當地的韻味的。
非常好的經驗總結!
火車跑得最快的是法國西班牙。
而歐洲的旅遊精華全在小城村子裏,自駕應該首選。
年輕時, 有幾次坐晚上的列車從羅馬去威尼斯,睡一覺,剩下旅館費。
還有一種車型叫pendolino,據說是當時最新的設計,還專門坐過。但學生票不讓上去。
意大利有一種學生票,叫學生五千公裏票。很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