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意大利旅遊
從醫院出來後,我感到身體非常虛弱,很想休息幾天。陳應華說:“你幹脆出去旅遊幾天吧!給自己放幾天假,不要搞得太累了。”他告訴我,在慕尼黑有很多家旅行社,可以在那裏選擇合適自己的旅遊項目。
我也很想出去看看啊!到德國後還就是在歌德學院時去維也納玩了幾天,天鵝堡去了兩次。其它地方都沒去過。歐洲那麽大,有很多國家。真應當到處看看。於是,我抽空來到中央火車站廣場附近的旅行社。這裏的旅遊項目真多,到哪裏去的都有,時間有長有短,交通工具也有汽車、火車和飛機。每個人完全可以根據需求和經濟能力選擇自己合意的旅遊項目。我看到一個去意大利羅馬的“五日遊”:十月四日(周五)半夜十二點出發,完全可以下班後再不慌不忙地去。十月八日(周二)清早七點回到慕尼黑,還來得及趕到實驗室去上班。實際上隻在羅馬呆三天,所以隻要請一天假就夠了。並且由於是坐大巴來回,還在車上過兩個晚上。酒店也是很一般的三星級,因此價格非常便宜。我一眼就看中了這個項目。就是它了!
我付了錢,高高興興地回到實驗室繼續上班。沒想到第二天上午,技術員叫我:“旅行社有電話找你。”我大吃一驚。接過電話,裏麵的人講了半天,我隻明白了一件事:這是從旅行社打過來的,好像是我的護照有什麽問題,其它的怎麽也弄不明白了。我隻好把電話遞給Thomsen太太,請她幫我接電話。這才搞清楚是怎麽回事。
原來旅行社等我離開後才發現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護照。很多國家的護照在歐洲各國旅行時都是免簽證的,而我這本護照幾乎到任何國家去都需要申請簽證。而我並沒有申請去意大利的簽證。所以他們特別打電話來提醒我,務必在出發前去意大利大使館申請簽證。他們還考慮到我的語言問題,在交流方麵有可能有困難,已經提前跟意大利大使館打了招呼,我隻要去就能很順利地拿到簽證。
聽到這些,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幸虧旅行社很細心,而且很負責任。否則萬一我沒有辦簽證,糊裏糊塗地半夜坐車到了邊境被卡下來,那才是倒黴啊!
於是,我立即趕往在慕尼黑的意大利領事館。我自己從來沒去辦過什麽簽證,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麽麻煩,心裏可是一點底也沒有。我懷著緊張不安的心情走進意大利領事館,一進門就看到有個小窗口。我遞過我的護照,很小心地問窗戶裏麵的人:“我參加了一個去羅馬的旅遊團,他們打電話說叫我來辦理去意大利的簽證。”那人在本子上翻了翻,點點頭說:“嗯,知道了,你去那邊填個表吧。”說著就遞出來一張紙。我一看,原來是一張用英文和德文寫的意大利簽證申請表。我填好後,他在上麵簽了字,蓋了一個章,然後笑眯眯地對我說:“好啦,你拿著這個表到二樓交錢吧。”我走上二樓,交了二十馬克,那裏的人就在我的護照上貼了一張意大利的簽證,並在上麵寫上:有效期從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四日。然後把護照遞給我:“唔,好啦,你可以走了。歡迎你來意大利!”我拿著自己的護照,像做夢一樣:嗯,這就辦好簽證了?我看看表,從進大門到辦好簽證,還不到十五分鍾。我還以為要多少天哩。
十月四日那天,我上了一天班。下班後回家清理了一下衣物,晚上十點半,就拎起行李袋,往火車站走去。德國人很認真,等車的時間和地點標誌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很容易就在馬路邊找到了要去羅馬的大巴。不一會,其他的遊客也陸陸續續來了,其中還有十幾個中國人。我感到開心極了。十二點,大巴準時出發。
平心而論,車開得又快又平穩。這車非常高級,密閉性能也很好。可能就是因為如此,我感到有些暈車。就這樣迷迷糊糊地歪在椅子上,直到第二天中午到達羅馬。
羅馬是個著名的古城,到處都能看到古老的建築。一不小心就能見到古代有名氣的建築物。我們這些中國人聚在一起,決定一起行動。大家抓緊時間,一下車就到處跑,希望能盡量多看到一些東西。
我們看到古代最大的鬥獸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劇場。雖然已經破爛不堪,但還是能感覺到其宏大的規模。鬥獸場附近還有一些有名的建築。雖然導遊講的是英語,但由於缺乏背景知識,認真聽了半天,仍然搞不清楚是什麽東西。
還看到十八世紀的巴洛克風格的特雷維噴泉,裏麵的水池叫許願池。電影《羅馬假日》裏就是這個噴泉。
還有世界著名的萬神殿。它完成於公元一二六年,是唯一一座至今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建築。不過看起來挺普通的。總之,到處都是一些破破爛爛的柱子和搖搖欲墜的爛建築,而且都能講出一些古代的曆史故事出來。我們在參觀這些建築時也不時穿過羅馬的舊街道。意大利在歐洲算是比較窮的國家之一。看到那些很舊的馬路和房屋,大家不由得感概起來:“嗯,超英趕美就不想了,那還早。先趕意大利差不多吧。這裏房子破破的,穿得舊舊的,吃得好好的,趕他們還是有可能的。嘿嘿!”
第二天,我們看了那裏的議會大廈後,就直奔羅馬的“國中之國”——梵蒂岡。這也是地球上最小的國家。這裏有個梵蒂岡博物館,還包括西斯廷教堂,裏麵有大量著名的古典雕塑和文藝複興時期的藝術收藏。天花板被米開朗基羅在上麵畫了很多油畫,裏麵描述的都是古老的聖經故事。我們爬上位於中心的聖彼得大教堂,在上麵可以看到梵蒂岡的全貌。中間的廣場是大主教接見信徒們的地方,在大樓入口處還有穿著花花綠綠衣服的人在那裏站崗。我們笑著問:這是不是就算是“邊防軍”啦?旁邊的人告訴我們:是。還告訴我們,這裏還有簽證啊。
正當我們興致勃勃地站在梵蒂岡廣場上到處看,突然人群一陣騷動。我趕快爬上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麵。我看到無數的人湧向廣場,有人開始歡呼起來。隻見一個穿著白色大袍子的人走出來,向大家招手。人們蜂擁而上,爭著和他握手,差點把我從椅子上擠下來。他一邊微笑著跟大家招手,一邊慢慢走著。原來是大主教出來接見群眾了!一直到大主教回去後,人們仍然在激動地呼喚。有個歌星情不自禁地高聲唱起聖經裏的歌曲,很多人也一起附和。到處是一片沸騰的景象! 看到這個熱鬧的場麵,我不由得呆住了!原來我以為隻有在文革中的紅衛兵被毛主席接見時才是狂熱的,現在才發現這裏信徒們狂熱的場麵決不亞於天安門廣場上高呼“毛主席萬歲”的紅衛兵。再後來,我在德國看到關於二戰時期的電影。發現當時希特勒被人們擁戴時,老百姓也是一樣的那麽狂熱。看來,狂熱和是否掌握了真理沒有什麽關係。除了說明老百姓的一種盲目的追求和信仰,什麽也不能說明,僅此而已。
梵蒂岡的“全國地形圖”
大主教接見
幾天下來,我累得夠嗆。這次旅遊雖然實際上隻有短短的三天,但使我知道了,原來在外國,旅遊是這樣容易。這裏的人們真會享受生活啊!
2 April 2005),作者86年底到梵蒂岡,見到的就是他。建議作者把“大主教”改為“教皇”,級別不一樣噠!
到了那裏,所有的人,都在往裏麵跑。惶惶的。
我們,也跟著人群跑。
進去了,哦,晃晃悠悠的教皇,出來了。
真是和他,半米的距離呢。
年輕時,什麽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