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後都將會有彩虹。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快樂,並學習著 40

(2019-12-03 13:51:01) 下一個

快樂,並學習著

我們和羅老師她們成了“快樂的一家人”。我收工回來累了,就到那邊去蹭一餐飯;而他們哪天不想做飯,就叫我多做一點,他們就跑過來吃。大家都感覺方便許多。不過也鬧了很多笑話。
一天,我們一起到縣城去玩,中午回來都很累了。我想起早上做的幹飯還有很多,就提議大家炒個雞蛋飯算了。到灶房裏一看,發現出門時鍋蓋忘記蓋,被雞吃了不少,好在還夠三個人吃的。於是馬馬虎虎地炒了幾個雞蛋混進去,每人盛了一碗就吃了起來。一會,秋恩大叫起來:“這飯裏有東西!”我一看是團雞屎,原來雞邊吃邊拉,把屎拉到飯裏了。灶屋裏很黑,什麽也看不清楚,就一起炒進去了。於是大家仔細檢查自己的碗,才發現每個人碗裏都有雞屎。我們都吃不下去了,隻好倒掉重新做飯。羅老師嘲笑到:“雞蛋炒飯連雞屎也一起放進去了,要是再殺一隻雞就全了。”
晚上,羅老師要給學生改作業。這對我們來說再容易不過,大家七手八腳地幾分鍾就搞完了,羅老師就可以休息一下。我們還教秋恩算術。每天晚上,這個公家的倉庫裏充滿了歡笑聲,日子也覺得好過多了。下雨了,我們不能上工,大家在屋子裏談天說地,搞得北頭有些年輕人也忍不住跑過來湊熱鬧。那天傍晚,大家吃了飯沒事幹,羅老師突然說:“讓每個女娃子跳個舞給我們看吧!”大家都鼓掌同意。成芳不好意思,說小妹先來吧。我以為小妹也會推來推去的。沒想到她站起來,拍拍衣服,就準備跳了。大家一邊拍巴掌,一邊唱起《在北京的金山上》,小妹手一拍就開始跳了起來。沒想到她跳得那麽自然,那麽好看。後來羅老師告訴我,小妹在恩施中學時就是宣傳隊的,經常跳舞。她的基本功很好,也很大方,所以在農村也經常在隊裏演出。難怪她跳得那麽好看!後來成芳也跳了一個,雖然跳得很難看,但大家都鼓掌給予鼓勵。那天晚上,我們都忘記了憂愁,也忘記了苦難,一個個都沉浸在快樂之中。
暑假到了,羅老師帶著秋恩去宜昌看大兒子,把家交給我們。我們就幫忙喂雞,收拾房間。後來我們回武漢,就把家交給他們,大家也放心多了。羅老師把我們當作自己家裏人一樣,做什麽都不回避我們。這時候,我才發現羅老師罵起人來也很厲害。有一次不知道小妹做錯了什麽事情,就被劈頭蓋腦地罵了一通,把小妹罵得滿臉通紅。我感到很奇怪,小妹好歹也是十七、八歲的人了,怎麽可以這樣罵呢?
晚上,我們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當地人叫“講古”。羅老師講了很多古書裏的故事,都是我們以前在學校裏沒有時間看的。像什麽“莊子試妻”、“一指之寒”等等,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有一次,我提到有些當官的子弟“跑”得快。羅老師搖搖頭說:“朝裏有人好做官嘛。不過也不都是這樣,也有的是朝裏有官好做人哪。”我仔細想了想,這真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看來當官的子弟也不都是可憎的。就這樣,在談笑中,我學到了很多。雖然羅老師講的不一定對,但至少給了我們一個思考和討論的平台,使我們能好好想想以前沒有認真想過的問題。
農村隻要不是在農忙,空閑時間還是很多的。當地人就利用這些時間做家務,忙裏忙外。而我則抓緊這些時間看書,比較係統地學習科學知識。我最感興趣的是無線電和自動控製。於是我就到處收集有關的書籍,自己慢慢地學。那時候書店裏的書非常少,以至於每個月到縣城的書店裏去時,能問售貨員:這個月來了哪幾本書?一般不會超過十本。那時候隻要有點用的書我都買來了。幾年來,我係統地學習了無線電、電子管、晶體管方麵的知識,以及無線電中的電路部分如放大電路、開關電路,還有射流技術等基礎知識。懂得了很多東西,也係統溫習了我在中學學到的知識。幾年下來,我記了滿滿一大本筆記。臨回武漢時,攢了一箱子的書。另外,我們還看些能夠找得到的小說。不過書很少,隻能大家輪流傳閱。記得有次好不容易拿到一本蘇聯的小說“暴風雨中所誕生的”。作者是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那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書的前幾十頁和後幾十頁都沒有了。雖然用手抄了一部分,但仍然不完整。我一口氣讀完了。最後看到主人翁帶著一幫遊擊隊員被白匪包圍,已經彈盡糧絕……,而書寫到那裏就沒有了。我一直在想這個故事的結尾,想了好久好久。
下雨天,除非是在插秧,農村一般是不上工的,我正好可以待在家看書。小妹跑過來找我玩,看到我在津津有味地讀書,還在寫筆記,突然說:“你這麽喜歡看書,可以去當老師。”我呆呆地看著她,不知道這是誇獎呢,還是譏笑。不過小妹和弟弟小林一樣大,小學還沒有畢業就開始文化大革命了。也許這是她能想到的,讀書人能做的事情,也是讀書的最大好處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