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後都將會有彩虹。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瞞產私分 27

(2019-12-03 12:22:59) 下一個

瞞產私分

 

工作組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檢查生產隊有沒有瞞產私分糧食,特別是隊幹部是否貪汙了隊裏的財產。於是一進村,就拚命地找隊裏的糧食,強迫把“多餘的糧食”交到公社去。

通常生產隊在交公糧前,首先要把糧食曬幹,並用風車把空殼和泥沙都去掉。這樣的糧食才是合格的,數字才是真實的。但工作組為了拔高隊裏的糧食產量,造成瞞產的形象。隻要是從倉庫裏拿出來的糧食,都立即稱重,作為現有的糧食數量。顯然這樣一來,賬麵上的數字立即增大了很多。老鄉們問:“就把這樣沒有曬幹,又有雜質的糧食賣給糧庫,他們收嗎?為什麽要連泥巴和水分都要算進去呢?”而工作組根本不理,一味強調隊裏有瞞產的行為。多餘的糧食必須上交,瞞產的行為必須嚴肅處理。

到四月底,隊裏除掉做種子的糧食外,已經所剩無幾,但工作組還在到處搜查。一天半夜,會計家齊偷偷來到我們住的地方。他告訴我:如果再搞下去,可能到五月份就會沒有糧食吃了,而新糧食最早也得等到六月初小麥收割才能接上。怎麽辦啊!“糧食都交出去。群眾吃什麽?”家齊說到這裏不由得哭了起來:“小江,我怕啊。隊裏不能餓死人呀!”我的心不由得緊縮起來。三年困難時期這一帶餓死人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印象太深了!我咬咬牙,拍著家齊的肩膀說:“不要急,我來想辦法,你回去吧。”

隨後的一周,我開始充分發揮糧食保管員的作用:今天把這個糧庫裏的糧食在南邊曬,然後挑到北邊入庫;明天把那個糧庫裏的糧食在北邊曬,然後挑到南邊入庫……,幾天下來,七、八千斤糧食就慢慢地“消失”了。工作組似乎也發現了問題,但從賬本上怎麽也找不到毛病。對我而言,玩這種數學遊戲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對公安局的偵查員來說,也許能破解。而對那些農村的土幹部,根本就是天衣無縫。他們無可奈何地說:“知識青年的數學太好了,這種問題我們根本不可能搞得過小江。”我則理直氣壯地說:“哪裏有什麽問題?沒有啊!”

五月初,正當春耕大忙時節,家齊告訴我,隊裏已經沒有糧食了,還差一個月的口糧。趁工作組到區裏開會那天,我立即打開藏好的糧庫。農村的糧倉大都沒有鎖,其實有鎖也沒有用。所以就是用灶裏的草木灰寫幾個字作為標記,如果字跡消失了,就說明有人動過。大家把門打開,滿滿一倉糧食出現在眼前,上麵有用草木灰寫的幾個數字“7997”。這就是這堆糧食的數量!夠全隊人吃一個月了。大家歡呼起來,趕快把糧食分掉回家了。這些糧食讓全隊人度過了最艱難的春荒,一直堅持到了新糧供應。

雖然隊裏也有人和工作組關係很好,不過這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誰也不敢把這事捅出來。工作組多少也聽到了一些風聲,隻是抓不到把柄而已。這件事讓工作組的幹部們一直耿耿於懷。直到臨走前,老李還在問我:“反正我們也要走了,也管不了這些事情了。小江,你老實告訴我,糧食究竟藏在哪裏?是怎麽瞞掉的?你們知識青年本事大,我們搞不贏你們。”

我輕蔑地笑了笑:“你永遠也不會搞清楚的。你知道毛主席是怎麽說瞞產私分的嗎?他說:‘瞞產私分是農民保衛自己勞動果實的正當行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過份地反對瞞產私分’。如果查瞞產查到叫種糧的人都沒有飯吃的地步,那就很成問題了!” 老李看著我,很久沒有出聲。

這件事給老鄉們心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後來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不遺餘力地幫助我,關心我。在我最後臨走時,好多老鄉都拉著我的手依依不舍,送到很遠很遠,有的人還流下了眼淚。

這一年,我雖然吃了很多苦頭,但最終和大多數老鄉們站在同一邊,這使我感到欣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看風景的樹 回複 悄悄話 在那樣一個瘋狂的年代都沒有忘記人性的善良和慈悲,冒著這麽大的風險用聰明智慧救了全隊人的命,無比崇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