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妝詞
詞牌題注:
詞牌名。為前蜀後主王衍所創。據《北夢瑣言》雲:“蜀主衍嚐裹小巾,其尖如錐,宮女多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胭脂夾臉,號‘醉狀’。因作《醉妝詞》。”
說起前蜀後主王衍,大家可能覺得有些陌生,但說起他的老爹,前蜀高祖王建,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在前麵我們講過韋莊的《荷葉杯》、《歸國謠》、《謁金門》,這幾首詞是韋莊入蜀以後,所寫的係列思念詞中的一部分,而寫係列思念詞的原因,就是因為王衍的老爹王建看上了宰相韋莊的侍妾,並用計謀奪得美人的故事。據宋人楊湜《古今詞話》中所言:“韋莊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據,遂羈留之。莊有寵人,姿質豔麗,善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人為辭,強莊奪去。莊追念悒怏1!作《荷葉杯》、《小重山》、《謁金門》詞,情意淒怨,人相傳播,盛行於時。姬後傳聞之,遂不食而卒。”(具體內容見本書《荷葉杯》等韋莊詞。)而這個王衍就是王建的第十一子,也就是王建最小的兒子,按照嫡長製度中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規製,怎麽也輪不上王衍當這個皇帝,況且王衍的母親徐氏當時還隻是個妃子而已。那麽什麽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呢?在封建時代,由於戰爭的原因,男人少女人多,為了鼓勵人們多生育,允許一夫多妻製,和正妻所生的兒子叫“嫡子”,其它妻妾所生的兒子叫“庶子”。在眾多嫡子中,即使老大愚笨、癡呆,隻要活著就享有優先繼承權,叫“立嫡以長不以賢”。如庶子比嫡子早出生,也沒有僭越或者窺伺繼承的權利。除非嫡子死了,才輪到庶子繼承,這就叫作“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原則。但這個徐妃,和她的親妹妹兩人仗著自己年輕貌美雙雙得寵,居然後來者居上得到了王建的專寵,並力排眾議把王衍推上了太子的寶座。《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衍為人方頤大口,垂手過膝,顧目見耳,頗知學問,能為浮豔之辭。元膺死,建以豳王宗輅貌類己,而信王宗傑於諸子最材賢,欲於兩人擇立之。而徐妃專寵,建老昏耄,妃與宦者唐文扆教相者上言衍相最貴,又諷2宰相張格讚成之,衍由是得為太子。”這段話說的是什麽意思呢?王衍這個人長得方麵大嘴,垂手超過膝蓋,側目能看到耳朵,頗有學問,能寫一些虛浮豔麗的詩辭。王元膺(太子)死後,王建因豳王王宗輅(王建四子)長得像自己,而信王王宗傑(王建七子)是王建諸子中最有才能的,因此想在這兩人中選擇立嗣。但徐妃得寵專權,王建又年老糊塗,徐妃與宦官唐文扆教看相的人上書說王衍長相最高貴,又拉攏宰相張格與她們一起欺騙皇上,於是王衍被立為太子。等到王衍繼承大統以後,就開啟了吃喝玩樂、賣官斂財的模式。下麵隻舉幾個和《醉妝詞》詞牌有關的小例子,即可見其一斑。
蜀地即四川曆來是富庶之地,人們生活富有,於是非常喜好遊玩,在前蜀時期,人們都喜歡戴一種僅僅蓋住頭頂的小帽子,但弊病是低頭即掉,當時人們稱之為“危腦帽”。王衍認為這不吉利,於是禁止民間戴這種小帽子。王衍自己喜歡戴大帽子,每次微服到民間遊玩時,人們憑借他所戴的帽子就能認出他,於是王衍命令全國都戴大帽子。王衍喜歡喝酒,喝酒的時候他喜歡包裹尖巾,就是戴一種形狀像錐子一樣的帽子。而後宮嬪妃都要戴金蓮花冠,穿道士的服裝。這些人喝酒醉了以後就摘掉帽子,發髻散向兩邊,再在臉上塗上紅色的脂粉,稱之為“醉妝”,俗話說:“上有好、下必效,”於是舉國上下都爭相效仿。下麵這首詞,就是王衍為酒後“醉妝”所創的一首詞。
詩詞賞析:
王衍《醉妝詞》
格律
者邊走, 仄平仄,(韻)
那邊走, 仄平仄,(疊)
隻是尋花柳。 仄仄平平仄。(韻)
那邊走, 仄平仄,(疊)
者邊走, 仄平仄,(疊)
莫厭金杯酒。 仄仄平平仄。(韻)
賞析:
此詞單調,二十二字,六句三仄韻三疊韻。此詞即詠題麵“醉妝”或“醉狀”本意。從此詞的格調上看,王衍的這首詞應該是吸收了當地民間歌謠或小調的形式,一、二句“者邊走”、“那邊走”起句,四、五句又以“那邊走”、“者邊走”回環,形成一個首尾相接往複循環的形式,再配以仄韻,且句句押韻,給人一種珠圓玉潤、音節和婉、頓挫有致的節奏感。
作為一國之君的王衍,偏安於一隅,整日的尋花問柳,紙醉金迷。而就本詞而論,也是這兩層意思,一是為“隻是尋花柳”,其二是為“莫厭金杯酒”。王衍存詞雖說不多,但,隻這一首,我們便可看出,在當時上層社會裏,其統治階級的生活是多麽的腐朽、荒淫。作為蜀地一國之君的王衍,在政治上、軍事上、治國上都可說是一事無成,但他對服裝、服飾的設計和研究卻卓有成效。其尖角小巾,即現在女士所戴的頭巾及蓮花樣的帽子,在一千多年前的當時,曾風靡一時。吳任臣的《十國春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蜀王衍奉其太後太妃禱青城山,宮人皆衣雲霞之衣。後主自製《甘州曲》,令宮人唱之,其辭哀怨,聞者淒慘。詞曰:“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許,淪落在風塵。”衍意本謂神仙而在凡塵耳。後降中原,宮伎多淪落人間。始悟其語。”四川曆來是富庶之地,其織錦聞名於世,因其製作工藝複雜,耗時費力,故雲:“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價如金,故其製字從帛與金也。”就是說:錦,就是金子,因為它做工繁複,其價值如同黃金一樣,因此古人在創造“錦”這個字的時候,就是把金和帛結合起來造的字。由此可見寸錦寸金的說法,自古以來便已有之。就是這麽珍貴的物品,王衍為了追求在視覺上有一種強大的衝擊力,曾命人在蜀錦上描繪雲霞及各種圖案,或為道袍,或為宮服,同時在宮人的臉上用脂粉畫上各種圖案,或為求仙祈禱,或為宮廷舞會,其每出一款新衣、每有一個創意,每有一個理念,都會引起國人的讚歎與效仿。換做今天王衍這種前瞻性的創意,亦可稱雄世界上一流服裝設計師的行列。
然而再優秀的藝術才華、再高的鑒賞水準,它的壽命也是與國家的命脈息息相連,國之不存,藝術才華再高、鑒賞水準再雅,又有何用。南唐的江山不可謂之不大,“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 不可不謂之不繁華“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李煜·《破陣子》)但卻毀於李煜的吃喝玩樂上。同樣前蜀的疆土和富庶亦是五代十國中佼佼者,也同樣毀於王衍的吃喝玩樂中,以至於後唐莊宗李存勖派兵攻打後蜀時,王衍的親哥哥把糧草送給遠道而來的敵軍,並親自帶隊滅了自己的國家。此一幕令人思起當年英法聯軍一共一千餘人的部隊進北京,亦是國人帶路去燒了圓明園,最著名的帶頭漢奸就是寫“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兒子龔孝拱,也叫龔半倫。都說自己的國家漢奸多,卻很少有人反思其中的原因。李存勖滅蜀後,命王衍舉族遷居洛陽,並向王衍保證道:“我會封給你大片土地,不會薄待於你,日月星三辰為證,絕不虛言欺哄。”王衍無奈隻得率領宗族、百官及其家族數千人,啟程東行。而李存勖此時正欲東征平叛,又擔心王衍在後方作亂,便命人前去誅殺王衍一行。但樞密使張居翰認為殺降不祥,便私下將詔書中的“殺王衍一行”改為“殺王衍一家”。最終被殺者隻有王衍及其近宗親屬,隨行的前蜀降臣及其宗族千餘人得免一死。王衍的母親徐妃臨死前高呼道:“我兒舉國降順,皇帝許以不死,而今卻行殺戮,他言而無信,必遭報應。”也是應了王衍母親的這句話,李存勖稱帝後,亦是吃喝玩樂,導致內亂,最終中流矢而亡。(見《如夢令》)這就是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的範例。
注釋:
1悒怏((yì yāng)):憂愁不快樂。
2諷: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諫。
最後感謝文暉老友的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