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不斷地在整理七八年來因應需要而搜集的英文報紙資料,將圖片資料轉為文件收藏。其中原因是圖片資料有相當部份模糊,不大適合日後參閱;費的時間不少,但起碼在未來幾年方便自己閱讀,也可以讓有興趣者不必如我走一大段彎路(假如他有需要)。
在整理中也嚐試補充一些資料,竟發現在1810年時的一個連袂刊登的文章引發我一連串的思考。文章針對的是對如何迅速有效地教化紐省土著的措施予以質疑,表麵上與早期華人移民來澳洲無關,但間接地影響到數十年後所出現的華人淘金潮,以及近百年來的澳洲社會輿論與政策。
200年來無論是澳洲土著﹑社會﹑華人﹑殖民地政府都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碰撞,直至今天澳洲的移民來自世界各地,價值觀不同的種族聚居而被冠以“多文化社會”始終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然尚算社會穩定。
“多文化社會”的理念與1810年時的文章所憂慮的問題同出一轍,當年麵對的是本土的土著,而現在則是來自世界的移民。
一.文明的界定
係列文章中有這麽一句:“如果文明就是使人們適應社會的目的,故有必要指出在我們希望改造別人之前應該先改造自己,避免我們所認識的人所犯的嚴重錯誤” If to civilize, then, be to adapt men to the purposes of society, I must here observe, that before we can hope to reclaim others we should commence the practice upon ourselves (注1)。
對“文明”這個詞的認知,“文明就是使人們適應社會的目的”的說法是200多年前西方的共識,歐洲正開始嚐到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而相當部份的人可以由此而得到比過去更舒適的生活質量,故而城市化及社會將分層更細化,貧富距離越拉越遠,無論社會或政府都不得不更注重人道主義的慈善。
現代對“文明”的解釋,假如以“維基百科”的話是這樣的:“文明〔英語:civilization,詞源於拉丁文「civilis」,意「城市化」和「公民化」,引申為「分工」「合作」〕,是任何以高度城市群落、社會分層、政府形式和文化符號與通訊係統〔如文字與作品〕為特征的複雜社會。也就是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其涉及的領域廣泛,包括民族意識、文化技術水準、禮儀規範、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科學知識的發展等等。文明擁有更密集的人口聚集地,並且已經開始劃分社會階級,一般有一個統治精英和中產知識階層加上被統治的城市和農村人口。這些被統治的人群依據分工集中從事農業,采礦,小規模製造以及貿易的行業。文明集中權力,並且將人類對自然的控製力作極大的延伸”。
簡單地說,“城市化”和“公民化”是西方數百年在“文明”演變過程中在當代的時代特征,後麵的解釋隻是“人們適應社會(發展)的目的”;也是說無論歐美在思維上並沒有變,而是延續著。
反觀中國,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文明是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以及不斷進化的人類本性的具體體現。是人類開始群居並出現社會分工專業化,人類社會雛形基本形成後開始出現的”。
對比之下,華洋文化的差異立現。
問題在“城市化”在中國是近20年才將此作為目標,改革開放之初是“摸著石頭過河”, “集中權力”將農民的“控製力作極大的延伸”,從而出現“農民工”的臨時性龐大群體,缺乏前瞻性目光而不予正名的開放城市戶口,讓“城市化”的可能性大幅減(這點後麵再說明)。
“公民化”就根本談不上,因為隻有“代表”。中國自周朝後開始群居所出現的社會分層到後來皇朝權力的固化,社會矛盾達到頂點時則出現朝代交替且周而複始,隻有平民是被統治者,“公民化”的思想和探索早早扼殺在搖籃。當代的“上訪”,何異於曆史的“擊鼓鳴冤”? “公民”的偶而提起,隻不過是當權者(不同層次)的隨意 “恩賜”。
2002年春,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簡稱“探源工程”)立項。這個項目曆經20年共近400位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果”。結論是“衝破“文明三要素(西方)”(冶金術、文字和城市)的桎梏,根據中國的材料,兼顧其它古老文明的特點,提出了判斷進入文明社會標準的中國方案,即: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和社會分化不斷加劇,出現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以國家的出現作為進入文明社會的標誌。按照這一標準,探源工程提出,在距今5100年到4300年前,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較快的地區相繼出現了早期國家,跨入了文明階段;提出了在距今5500年前,在黃河中下遊、長江中下遊和遼河流域等地的社會上層之間,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對龍的崇拜、以玉為貴的理念,以某幾類珍貴物品彰顯持有者尊貴身份的禮製” (注2)。
上述隻是探源,而“文明是一個深遠而廣泛的主題,涵蓋了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麵,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到政治文明等;從技術進步,情感倫理,社會組織,藝術表達,乃至於我們對待自然和環境的方式。文明是人類智能和創造力的體現,是人類發展的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標誌” (注3)。
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類基本需求和全麵發展的滿足程度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不同條件為依據的。 全球化的曆史過程,正是人類文化不斷提高其內在的文明總量的過程;這種全球化的曆史進程,也正是人類文明不斷減少其外在的文化差異的過程。
早在200多年前,西方就有了“One Blood”一詞(注4),問題“在一般科學界將文字的出現作為界定文明的重要標誌,通常人們把文字出現以後的曆史稱之為人類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現以前的曆史算為史前史”,所以當年在澳洲的英國人“理所當然地認為新南威爾士的土著能夠接受教育和文明” (注5)。
二 殖民者與土著的衝突
1770年庫克船長或有心或無意的報告澳洲大地無人居住而以英皇名義予以記號示意占領,隨之1788年菲利普的艦隊在倫敦出發前,英國政府就處理與當地土著的關係有所指示(注6),換言之英國政府是懷疑澳洲這塊大地並不是“無主之土”,但依然派遣菲利普的軍隊帶著犯人來到作有效的占領。當懷疑成為事實,殖民者的身份就尷尬了;承接處理這些關係的是身在澳洲的殖民地政府和新的移民者了。
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的字行句間印證了當年殖民者與土著間的衝擊,盡管菲利普是執行了英國政府要求“開啟與土著的相互聯係,了解他們的情感,樂見我國臣民與他們和睦友好相處”,卻不可調和,因為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問題。
看過一篇陳芝的“如何看待原始社會文章” (注7),但並不如在Incognito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裏所表達土著的真實狀態。
文章是這樣描述的:“Inured to privations of almost every kind, they ?nd in ease apparently their only comfort. From habitual indolence they have become supine and slothful, their ideas extending no further than the objects within their view; and from hence it follows that their language, if original, must be very con?ned, as it can embrace little more than the names of places, and of the animal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s of the climate”。
土著習慣了的“貧困”是他們種族之外人的理解,在他們的認知裏,生活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恩賜,他們所能做的僅是盡可能的在有限的機會中尋求生存,所謂“習慣性的懶散”是他們知道大概甚麽時候可以做甚麽,所以在外人的眼中是“安逸”的生活。
無論是英國政府或新來的殖民者對土著的了解不足,自以為奉上禮物和表達誠意可以讓土著退出部份地方(這當然是臨時的措施)以方便立下腳跟。殊不知從未與外界接觸的原住民,一旦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對於文明世界的各種疾病毫無抵抗力很容易因此喪命(後來世界研究所得的結論);更要命的是土著看到例如麥子等植物在他們原居地生長出來就本能地認為是上天的恩賜而直接割走,這種行為在殖民者的眼中是盜竊,但土著的心目中卻沒有這個概念;部份殖民者則會以他自己對文明的認知而對土著的一些行為不解甚而嘲弄,雙方導致衝突且有時是以生命為代價。
據說目前全世界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仍有上百個,多分布在巴西或是秘魯,仍有一些社會學家在接觸他們,因為地球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已經被探索得差不多了。
我的關注點是當年的殖民地政府和慈善家們在做了些甚麽。一如係列文章中所說的“在考慮當地的情況下,可以采取甚麽計劃或步驟,從而最迅速和有效地教化和傳播給土著們”。而原話是這樣的:“Query. – ‘What plan can be adopted, what means used, or what steps taken, whereby we may most speedily and effectually civilize and evangelize the Natives of New South Wales, local circumstances considered?’”
係列文章中證實一點的是,殖民者剛到澳洲時與土著的來往比文章出現時要多(僅是22年過去)。初時土著是成群結隊而帶有戒心地到殖民者的聚居處,經曆了後來的衝突及有土著被殺後,雙方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而在“交往重新建立之前,我們就不能指望甚麽了” (注8) ,因為土著逐漸與殖民者斷絕來往,或者“再過幾年,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完全在這部份海岸線遷離” (注9) 。
無論土著會搬到那裏,殖民者都會與不同族群的土著在同一塊大地上生存,所以Incognito在“Answer to the Query”文章聲稱“必須重新建立一種交往;我們必須以善舉贏得他們的友誼;我們必須努力學習他們的語言,並把我們的語言教給盡可能多的人,以便我們能夠自由地交談,彼此完全理解;在我們對待他們的全部行為中,我們必須呼籲大家關心他們的幸福;但是,如果這一切能夠實現的話,那就隻能由時間本身來決定了”(must be reestablished; by acts of kindness we must obtain their friendship; we must endeavour to learn their language, and teach ours to as many of them as possible, so as to enable us to converse with freedom, and to be perfectly understood to one another; and we must, in the whole of our conduct towards them, appeal to take an interest in their welfare; - but how, or in what space of time all this is to be accomplished, if it ever be at all, must be left to time itself)。
文章中建議為達到目的,殖民者們必須以善意來吸引和鼓勵土著訪問他們,隻要能勸得住,盡可能將土著的小孩從小送到一些穩重的家庭去學習英語,但同時不能忘記自己的母語,而所寄居家庭的小孩也應學對方的語言;在土著小孩達到上學的年齡時則送到學校去,教師則應小心翼翼的防止孩子們因土著小孩的膚色而出現的任何歧視的行為。
將觀念在孩童時代灌輸,是兩三百年前就有的了,效果近乎接近。
(待續)
注1.“Answer to the Query (continued)”: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4 August 1810, page 2。
注2. 王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獲” https://www.guancha.cn/wangweikaogu/2022_06_07_643311.shtml
注3. "文明是什麽?" ,李誌民,"關注人才發展專業委員會" 2023-12-17, https://hr.edu.cn/xueshu/202312/t20231218_2549346.shtml
注4." To the PRINTER of the SYDNEY GAZETTE":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7 July 1810, page 2
(注5). 同(注4)
(注6) ."澳大利亞史" ,王宇搏,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79頁。
(注7) ."如何看待原始社會" , 陳芝,2019年9月2 日。https://www.eeo.com.cn/2019/0902/364976.shtml
(注8) ." To the PRINTER of the SYDNEY GAZETTE": Sydney Gazette and New South Wales Advertiser (NSW : 1803 - 1842), 7 July 1810, page 2
(注9) .同(注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