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7.郭樂兄弟與永安號(中澳郵船公司的人物麵譜_續4)

(2023-05-28 10:26:51) 下一個

郭樂自述回憶錄

1949年

夫以事業,非檢討既往,不足以創造將來;非交換切磋,不足以共圖精進。際此出國經商六十週年,撫今悼往,感思無限。餘一生以勤儉忠實為立身之本,對於工商兩業雖薄有成就,倘非蒙上帝之恩祐,父老之提攜,朋友之相助,縱然一己之勞奮鬥終身,無以致今日。爰錄是篇,非敢自炫,實欲子孫輩鹹知創業固甚艱難,守成還須努力。明達之士或以為微有可取,或以為卑不足道,均在所不計也。

餘名樂,字鸞輝,號景崇。生於清同治十三年(即主後一八七二年)六月一日。祖居廣東省中山縣一區旗鼓鄉竹秀園堡。父沛勳,母劉氏。兄弟共六,姊妹有三,餘行二。

先君(1)業農,終日勤勞,賴以溫飽。惟食指浩繁,非易維持。餘僅入塾三年,即棄學助父耕種。迨餘年十八,不幸大雨成災,致坑基崩潰。餘家賴以為活之耕田二十八畝盡成澤國,加以積沙三尺,欲耕無從。生活益形困苦,是以遠涉重洋,向外謀生之誌悠然而生。

一八九零年初因避雨於廟仔茶亭,適與族叔紹基相值。偶雲可往澳洲謀生,手續費及船費等共需港銀二百八十元。先父為完成餘願,即籌足該款,乃得成行。

是年七月十一日由鄉隻身啟程,先往香港,寓於鄉親永泰棧內;辦理出國手續,並備辦行裝,是月二十五日乃由港乘成都號輪船啟程赴澳。航行二十餘日安抵澳洲美爾砵埠。是日適逢中秋,初旅異國,人地生疏,前途渺茫。更以人逢佳節,倍覺思親。此境此情。令餘撫然不已也。

抵步後須經關員審查,方能上埠。幸得族親成勳佰與審查員頗稔,從中疏通,方得通過。當時美爾砵埠農商兩業未振,鄉親謀生於斯土者寥寥可數。繼聞雪梨埠繁盛,華僑聚居該地者甚眾。然該地有禁止華人入境之例(2),幾經設法,得鄉村鼎力相助,而上帝亦不負苦心人,卒能安抵斯地。

回憶當時學識淺陋,商業經驗未豐,信譽未著。赤手空拳,謀生乏術,大費躊躇。然餘出身於農,是以向耕種一途而謀工作。適有鄉親新貸菜園五十餘畝,以餘出身斯業,招餘相助。古人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然餘工作時間每日超過十八九小時。淩晨三更即起,每日挑水灌溉瓜菜,工作既完,天仍未亮。終日胼手胝足,而每週工薪祇十二有半先令(3)。按當時滙率每先令約值美金二角。換言之當日一星期之工資僅值現時二小時之獲(4)。

俗語有雲“工字不出頭”,且工資微薄,長此以往終非上策。乃居斯職兩年,毅然辭去,自行謀生。每日祇擔瓜菜上街兜售。為與同業競爭,如非早起捷足先登,則不能以佔優勢,否則購者寥寥。終日拍門敲戶,開口則“味思時,加卑玆”(按:英文為Mrs., Cabbage,意指太太買菜否)。蓋餘所識英語無多,發音不正,是以有此兩句俚語,實不值識者一笑。

窈以斯業獲利雖微,而餘以性情勤懇,鄉親之稍有成就者均欲招餘相助。時有堂兄郭標所辦之永生果欄招餘料理生意,對餘另眼相看。時同業泰生果欄,為邑人黃載朝先生所創設,願貸餘金鎊一千,招餘合作。然以該公司人事複雜,雖蒙垂青,亦祇婉謝。

然自行創業,不願居人籬下之心無時或已。適時有永安菓欄出讓。同事歐陽民慶﹑梁創﹑馬祖星﹑彭容坤輩均願與餘合股共營。一唱百和,不數日共集股一千四百金鎊,購得該棧,改名永安菓欄,舉餘為司理。幸各股東同心戮力相助,為理生意,乃日趨發達。

當時有一事堪足述者。該公司錢銀出入向由餘負責管理。某次餘往銀行提支金幣五百鎊,出納員以匆忙之故,誤將一千鎊給餘。當時金鎊均以布袋封紮,不能目睹其數。但提來沉重,覺其超過五百鎊之外,餘立交還之。出納員盛讚餘誠意。從此該銀行對餘及永安菓欄之信用愈加鞏固,銀両出入格外通融。

永安菓欄買賣生菓以蕉為大宗,蕉之出產則以菲枝埠(5)為多。每次採購必在蕉未成熟時,將一蕉園全園定購;每次交款時以銀行滙票付款。每次銀行滙票費用頗多,銀行辦事人因感餘意,導以善法,使餘存款於菲枝埠可靠之銀行。而用支票付款,既可節省費用,而又簡便快捷。各蕉販知永安支票可靠,是以樂於接受,亦可輾轉使用,從此永安之名揚傳該埠。追溯源由,美始不因誠意感人﹑見利不動有以致之。約不得銀行之特別優待,不能有此成就也。

自餘創設永安菓欄後,同事輩多篤信基督真理,耳濡目染,漸感興趣。繼得周容威牧師循循善誘,闡明教義。每逢安息日則蒞臨長老會禮拜堂聽道。遂於二十二歲皈依基督,工作之餘就讀於該禮拜堂之英文夜校。

昔人有言“男大須婚﹑女大須嫁”,餘以生活既定,成家立室之念悠然而生。適有華裔馬氏女極合餘意,於是婚事乃成。翌年生子悅文,甫十四閱月馬氏以染病身亡。餘以外為商業羈身,內無應門五尺之童,麵對孤雛如何處置?終日繞室徬徨,悲痛欲絕。幸周容威牧師夫人以助人為懷,憐餘境遇,代為撫養。周牧師夫婦之恩,使餘永生不能忘目。自餘妻馬氏去世五年餘,乃續娶繼室楊氏。

長兄炳輝不幸壯年逝世,後嗣無人。據我國習俗,多以子侄輩承繼,故由源輝長子林慶繼之。不幸林慶亦早年夭殤,不得已由餘向滬中友好求讓一幼兒領歸撫養;命名悅成,可使長兄一脈得以延綿不斷(6)。

餘旅居雪梨十有餘載,覺歐美貨物身奇,種類繁多,而外人之經營技術亦殊有研究。反觀我國當時工業固未萌芽,則商業一途亦祇小販方式,墨守陳法,孜孜然博蠅利而自足;既無規模組織,更茫然於商戰之形勢。餘思我國欲於外人經濟侵略之危機中謀自救,非將外國商業藝術介紹於祖國,以提高國人對商業之認識,急起直追不可。是以一九零七年有創設香港永安公司之議,三弟鳳輝亦有同感。當時與三數友好討論,僉亦贊同。然而籌備工作千頭萬緒,種種困難,未嘗不令餘廢寢忘餐也。所賴當時頗具信心而憧憬於新業之美麗遠景,猶使餘興奮鼓舞,不覺其勞。大計既定,三弟鳳輝遄返香港專責一切。是年八月二十八日香港永安公司遂告開幕。

港公司原始資本十六萬元,初址為皇後大道中一六七號。開業二年,於三弟主持之下,與各同事群策群力,基礎固立,業務銳進。時餘思考察祖國實況,計劃拓展,亦由雪梨返港。一九一零年集各同寅計議,遂決將資本增加為六十萬元;同時改遷德輔道中現址舖位,擴至四間,較初躍進一步矣。其後與三弟以堅忍之心,沈潛之智,先後更將四鄰舖位租得,業務以次擴充,致有今日前後廣佔二十間舖位之規模氣象。

一九一六年港公司又一度增資為二百萬元。迄一九三零年公積金逾二百萬。經股東大會議決撥出二百萬作為新股分贈各股東,合原有股本共增至四百萬元。註冊章程亦同時修改,而為備下次開股省卻再修章程之麻煩。計先額定資本為八百萬元。後十二年(一九四二年)再度開股一倍,乃足其額。

港公司舖址初由三弟先後租得,並訂期二十五年。然餘等立誌創業,計圖久遠。若舖業非我自有,一旦租期告滿,未免受製於人。故委三弟全權先後盡將東至冧士街西至文華街,南由德輔道二零七號至二三五號,北由幹諾道一零四號至一一八號,前後共舖位三十間悉數收買。該舖位佔地共約四萬方呎。近十年來早有意將之改建新型大廈,惜以世界風雲迭起,未獲付諸實現耳。

港公司兼營副業多種,如金山莊﹑大東酒店﹑永安貨倉及維新織造廠是也。港公司開業之始,則附設金山莊,營出入口生意及代辦華僑出入口手續。及後公司舖位擴張地方充裕,遂以幹諾道一一四號為金山莊專址。第二次大戰結束,華僑返國者眾,金山莊以服務忠誠,快捷妥當,頗得好評,業務大進。一九一八年港公司舖位擴充計劃大部完成,遂以幹諾道舖位之三四樓闢作大東酒店,是為附設旅業之始;其後尚有滬公司之大東旅社﹑廣州之大東酒店﹑梧州之大南酒店聯絡一氣也。永安貨倉設於西環,佔地二萬餘方呎,樓分五層,管理完善,客貨爭相存入;一九四八年一度燬於大火,翌年則重建矣。維新織造廠於一九一九年向一西人備價購得,改良經營業務亦稱穩健。以上副業,除維新織造廠外,金山莊﹑大東酒店﹑永安貨倉三者經於去年(一九四九年)擴充業務,改為獨立資本,即永安係下又增加三聯號也。

港公司開業之初期,勞工八小時製尚未提倡。我國商人向以勤勞為爭取信譽之方。每日競早開市,餘等亦殊不落後。計初期十餘年內,每日開市於晨曦未發之先,而收市於繁星羅佈之後,工作時間達十四五小時。同人等開工往返,誠有披星戴月之感。其後世界思潮進步,公司營業時間剔隨而改善,廢除舊俗;今則星期日亦為例假,同事工作之餘頗稱優悠餘暇矣。而回顧曩昔,克苦耐勞之精神,殊堪一述。

保險事業隨工商事業之繁榮而顯其需要。餘自返港後七年(一九一四年)就頻年考察,所得覺香港佔東亞貿易上之重要地位,工商業前途正未有艾。而餘認為從事商業,正不妨分向各部門進取,以便自成係統,相輔相成,於是著手籌組永安水火保險公司,翌年(一九一五年)正式成立,原始資本七十五萬元。一九三一年撥公積金七十五萬元開作新股,合共資本達一百五十萬元,而國內外各大商埠分公司之設亦已次第成立。一九二五年復創設永安人壽公司於香港,資本額五百萬元,實收二百萬元。開業以來,保費保戶與年俱增,於是永安保險業中又多兼一類。

繼永安保險之後,餘目光已移注上海一地。良以上海位居四大都會之一,為我國對外貿易之總樞,在中西商賈競爭馳騁之所,餘自不肯錯過。顧至一九一五年開始籌備上海永安公司,其間頭緒紛繁至勞精力,尤以舖址之物色煞費周張。迭經三弟鳳輝﹑四弟鎰輝奔走策劃始獲完成。而四弟竟以積勞病逝矣!上海永安公司開幕於一九一七年八月一日,其籌設經過,三弟於其“四十一年來營商之經過”一書中已詳及之。

滬公司原始資本港幣二百五十萬元,位於南京路,地點適中;復以規則宏敞﹑貨品美備,生意之進展不啻一日千裏。至一九二七年貢積金超過股本,乃撥二百五十萬元開為新股,分潤與各股東。再越四年(一九三一年),公積金又有盈餘,復開新股,股本共增至一千萬元,歷時不過十五年耳。其後於一九三七年將港幣股本轉為國幣,同時開股半倍(每二股送一股),股本增至國幣一千五百萬元。一九四一年開股三份之一(每三股送一股),股本增至二千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開股一倍,股本增至四千萬元。同年九月開股一倍半,股本增至一萬萬元;一九四六年增資為十萬萬元,由各股東認增股九股。一九四七年增資為二百五十億元,每股認增二十股送四股。此為滬公司增資開股之經過也(7)。

我國工業孕育於第一隻世界大戰期間,時歐西工業先進之列強全力貫注於戰爭,無暇東顧;戰後又以生產力未復﹑休養需時,此正予我國茁長之良機也。一九二一年,餘與三弟六弟及梁創君等發起組織永安紡織公司於滬濱。一經號召,群相響應。初定資本三百萬元,你屆截股而所收股本已逾其額;再定為五百萬元,不逾月,又復超過。以各界之信仰如是,若將餘額股本發還,未免有負盛情。於是再增定股本為六百萬元,迅即收足。隨即選覓廠址,建築廠舍,購置機器,配備人才,細钜工作分頭進行。我輩以過去創設各聯號之經驗,組織力與自信心均達相當強度,故事雖繁雜,卒能迎刃而解。是年六月,永安紡織公司乃正式成立。迄今三十年間,先後增設第一﹑二﹑三﹑四﹑五各廠及印染廠,自紡自織染,設備可稱完善。出品有“金城” ﹑“金穗” ﹑“金棧” ﹑“嘉禾”等牌,各支棉紗棉線“金城” ﹑“大鵬”等牌,各種粗細棉布及“永安” ﹑“青島” ﹑“上海”等牌,各色布疋暢銷於全國及海外南洋各埠。

八年抗戰,各紗廠於“八一三”之役(8)相繼淪陷,房屋機器之毀壞,花紗布疋及物資之損失,受害之钜難以數計。勝利以後,規劃復業。經二年之努力,其生產力已達戰前水準,復向外國添購最新式紗錠﹑布機﹑鍋爐﹑發電機等美金值數百萬元。正值增加生產改良出品進一步之努力,惜乎內戰猝發又蒙打擊,迄今未能照原計劃進行。

一九三零年冬發起創設永安銀行,額定資本一千萬元。當時附股者極為踴躍,瞬收股四分之一,而外埠滙款交股者尚源源不絕。惜以世界不景氣影響響,不得不慎重進行。歷時三年(一九三三年)遂告開幕。其後將所獲利購得今日之舖址。又於九龍增設分行,舖址亦為自置,業務頗稱穩固矣。

餘於永安各聯號均蒙推舉為總監督之職。然數十年來為統籌大局東奔西走,對各聯號大小事務未能躬與處理;且我永安係統既大﹑要務自繁;又值世界風潮彼落此起,對此居中,鎮靜應付。偕各聯號於泰山之安者,皆賴各聯號執事同人相輔之力也。

一九三九年春,美國為金門橋開幕誌慶,舉行金門博覽會,邀請世界各國參加。我國委餘為代表之一,攜帶工藝品出席。於二月中旬挈同楊氏﹑琳驤姪及劉協勛﹑宋常超﹑黃煥彪諸同事同乘柯立芝總統船來美參加,使餘眼界一新,智識增進不少。同時覺美國出品新奇,大可推銷於我國;而我國工藝品精緻,美國人亦樂於採用。欲雙管齊下,非設出入口行不可。是以有三籓市永安分莊之設。四月間曾週遊美國各大城市;而至紐約覺一分莊尚嫌未足,於是再設分莊於紐約市,與倫敦分莊遙遙相對,盡量推廣出入口貿易,成績漸有進展。一九四一年初,小兒悅文﹑媳梁氏率孫誌安﹑孫女誌馨來美,家人乃得團聚。

餘旅美瞬已十年,對於華僑社會工作曾盡力參加,蒙推餘為三籓市華埠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名譽會長,連任三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國內工商物品奇缺。港滬本公司能有大量美製貨品先人出現,皆賴兩分莊之力。然以國事日非,滬永安暨永安紗廠均蒙收莫大打擊。商業凋零,目睹如斯,不覺憂患過步,至血管爆裂兩次,成半身不遂之症,作長期休養。今雖百病纏身,然雄心未已;望後繼者秉承餘誌,勉(9)同心,益須努力,補吾生之不逮。勿怠勿忘,圖事業之發揚可久可大,祈共勉焉。

註釋:

(1) 先君,已逝去的父親,亦有用先嚴一詞

(2) 此處郭樂有誤。英國佔領澳洲初期,僅限於以中間為界的東部;到1829年才正式將澳洲全境劃入殖民地版圖,之後陸續分割成各自直接隸屬英國的殖民地,州獲省的稱呼是在1901年澳洲成為聯邦製國家之後的事。維多利亞省在1851年從紐省分割出去。1859年澳洲分割成6個殖民地,管理各自獨立,所以私越殖民地邊界被視為犯法。1890年無論是紐省或維多利亞省的越境行為罰入境稅100英鎊。

(3) 1890年華人菜園工的工薪難以查到,但在1907年的警東新報所登是廣告中,每週薪為1鎊零4﹑5先令。而1897年雪梨的華人木工中下等工價為每週十二﹑三先令。換言之,郭樂所說每週工薪祇十二有半先令應是當時華人菜園工較低的工價。

(4) 郭樂所說的按當時滙率每先令約值美金二角。換言之當日一星期之工資僅值現時二小時之獲有誤導之嫌。該工資是1890年的,但對比是1949年的滙率。一如將1987年前的工資直接與當前比較,故並不合理。

(5) 菲枝埠Fiji。

(6) 領讓子女,一般在族譜中不會記載。

(7) 1937年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同年11月上海淪陷。1941年上海租界為日本實際控製,1943年歸汪偽政府管治,直至於45年抗日戰爭結束。換言之,上海永安的發展是在1931年日本侵略東三省起至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從1000萬元到250億元,資本升了2500倍。

(8) “八一三”之役,1937年8月13日日本陸海軍沿北四川路及軍工路發起進攻,中國軍民予以抵抗,史稱“八一三事變”,大量難民湧入上海租界。

(9) “為孤僻字,古文學中也極少用,潤筆者露的馬腳。黽勉,拚音是mǐn miǎn,解釋為勉勵盡力勉強的意思。出自宋·蘇轍《杭州龍井院訥齋記》:“事聞於朝,俾複其舊。師黽俛而還,如不得已”。

後語

郭樂自述回憶錄原為一本20頁的小書,這裡略去永安公司各聯號贈送郭樂功牌一頁及加註釋。原為網上搜得的PDF版,為加深記憶而轉成文字,許多資料是所見的文章所沒有或略去的,若與郭泉的“四十一年來營商之經過”一書內的資料互為參證,永安的歷史會更為詳實(順告:若網友有該書或願指獲得途徑,不勝感激)。現在有關郭泉的“四十一年來營商之經過”一書的所寫的都是被引用的片語。

郭樂自述回憶錄的行文是有古文學根底並結合現代寫作方式的混合體,不難閱讀,所以不作太多的註釋。但原文原字照抄照轉,不作任何更改(包括轉為簡體字),個人認為對歷史的學習或回顧還是懂點繁體字為佳。初接觸繁體字的人早期或許有點難,接觸多了能看得懂中國歷史上的文章,會對中國文學及文字史有更多的了解。僅能看得懂簡體字,可以圖個快捷,卻是離中文根底越來越遠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