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挑刺公眾號·佳帖(三)

(2025-09-22 15:25:57) 下一個

挑刺公眾號·佳帖(三)

 

2024 年經濟學諾獎獲得者說:

 

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不是科技,而是製度。

 

議:相信,這話是“編譯”的。諾獎的經濟學,不會限於“國家”。另,“找根本”,是山貨大叔的絕活;類似的,“綱舉目張”是漁婆的認知;“半部論語治天下”,是考生要翹課的托辭;“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倦勤的另一個說法。等等。

 

幾何原理中,公理寥寥,大部分是證明的過程;四大發明,哪一個留下製作過程,數據?

 

相信彎道超車,久矣!等待天下掉餡餅,世世代代;愚公移山,誰信?“感動了上帝,於是派了…”,都在等。

 

記得一個曆史教授說他的理論:曆史的動力既不是生產關係,也不是生產力,而是它們的合力。還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四方塊,中間劃一道斜線,線的一頭畫了個箭頭。黑格爾一世的研究,外加馬克思的修修補補了一輩子,就給這教授一堂課給齊活了。

 

後來美國的學者來做學術報告。聽得要讓人入睡。講了兩小時,一小時五十分鍾講采集的數據,製的表格,列出所引用資料的出處。最後十分鍾進出的結論,一個金句也沒有,是類似“所以,1+1 =2”,還加上注:這僅是在滿足我所說的上述條件之下。

 

長輩老師教導諄諄:“沒有捷徑”“沒有免費的午餐”。我們也沒去問“老師,請提供捷經細節”;也不去問前輩,“是百分百的沒有,還是大概率沒有?”當下的國情在天天證明:勤勞不致富;有個好爸爸,我的起點就是你的終點還夠不到的那一個點。

 

孟加拉的學生“擒賊先擒王”;尼泊爾用了“二十四小時”就完成了政權更迭”;滿網都在盼那“星星之火”,但不大想,那隻是“可以”燎原。所有理性的理論都在反複地說:“可以”“百分之幾的幾率”,“什麽情況下不可以”….. 這些事,似不在簡中圈人的考慮域值。

 

 

帖::

 

當今有兩種傻瓜群體存在:

一種是,從來或還未被社會毒打過,以為生活處處是花園。

另一種是,雖然經常飽受社會毒打,但以他的智力從來不知道是誰在打他。

網評:眼睛可以看到現象,但隻有智慧才能洞察原因。(帕斯卡)

 

議:都在議論“文革會不會重演”。

 

其實也可以這樣想的:這是不是個問題?譬如,文革本身是塊贅肉,是段盲腸;“會不會重演”隻是個特別嗜好“重口味”;再說了,文革是“史無前例”後的首例,就是真的有意義,也沒有統計數據支撐啊!

 

好多被毒打的說“黨媽媽打黨兒子”,不叫冤屈;沒被打過的寫出了反思文革文章的有得是。這一鍋粥,誰攪得清?

 

這就是簡中圈的腦況,裏麵塞的七成以上是胡咧咧;另三成,也許還是胡咧咧。

 

帕斯卡的“眼睛可以看到現象”,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用“智慧”可以去查檔案,去相關部門詢問…. 這些,導致一個社會成員一直處於被毒打和尚未被毒打狀況之下的根本原因,在簡中圈裏免談。

 

 

一怕和二怕帖

 

一怕老鵝公布檔案

 

二怕老美公布財產

 

議:陳丹青曾發火,你公布官員財產,你不吃特供,我就擁護你。

 

這都是“奶奶,你是不是給氣糊塗了”。

 

細了聽,這都是N高級別的高級紅。想想看:一個政權的“就怕”這些,那這可是個上乘的朝廷,甚至是質量不差的近代國家機器。

 

真正歹的政權是:一九六七年了,才被迫中止了中南海的周末舞會,一九五幾年到一九六七年,愛潑斯坦案每周一次在中南海發案一次;真正毒的上層是:九三閱兵之後的國宴後,紅二代子女大聚餐,和普世價值賭狠:這地兒,老子英雄兒好漢,老鼠的兒子打地洞。咋的?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