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兩句五四

(2024-05-04 17:38:38) 下一個

 

 

說五四,聽進去的就這兩句。一句是張愛玲說的:“很吵”。另一句是香蕉人的英國導師說的:“中國總一副受欺負的樣子。”

 

“六四”是什麽樣的?不讓說。五四是什麽樣的,聽黨說。這不是撞見大頭鬼還是什麽?

 

看到的鴉片戰爭,庚子賠款,火燒圓明園,巴黎和會,五四,南昌起義,七七事變,打沈陽,上甘嶺戰役,打老山,李文亮之死,鐵鏈女遭遇,前天廣東高速公路坍塌….. 樁樁件件告訴:一個字都不要信。

 

洋人道,“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真是曆史的的大幸,終究當個人看。四九年出版的中國曆史,則是塊抹布,且落刻“宋江之流”(傅斯年延安觀感)手上。就說這五四,至今,除了日期,到哪兒你能看到一頁真實的文件?

 

“五四很單純,就是反帝反殖愛國。五四精神很豐富,但內核很單純,就是反帝反殖愛國”。現在的大陸少年都知道,五四除了上麵的“兩反一愛”,還有德賽兩先生。

 

五四前,是人拉著不走;五四後,是鬼拉著直轉。不是嘛!

 

五四前,是輸入的成人道理聽也聽不懂;五四後,改成“風在吼,馬在嘯”,“張老三,我問你”,一下來勁了。

 

一支洋槍隊打敗了五千年泱泱中華;八國聯軍多少人,卻讓大清成了挨揍的小屁孩。這不是什麽文明碰撞,這是成人教訓熊孩子。五四遊行,拉長了鏡頭看,“很吵”之外,真的還有什麽?就和他們之前沒有因為這條約那賠款上街過一樣。你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你振臂高呼,也別以為就你會扯嗓子。

 

讀到利馬竇時,甚至讀到馬可波羅遊記時,都會覺得,一下見到個成年人了。見識大,人格大,說有胡子的男人說的話,做喉節楚楚人做的事。清中葉後中國社會和以前的最大不同是:洋大人來了,有點像幼兒園來了個老師的味道。

 

洋人多了,洋人少了;洋人來了,洋人走了。構成中國國運的牛市熊市。不是嗎?想想也是,縱然“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不也得有德國兩個大胡子教嗎?

 

換成列寧斯大林教,其實也是大人在教。就像現在和普京,哪是交朋友?明明是小屁孩在上老毛子的當。

 

五四“很吵”,就是個Teenagers 開派對的嗨。這裏的長輩也沒長大到哪兒去,把它捧成紀念日“五四青年節”,真有點像小鬼糊大鬼,大鬼逗小鬼,鬼糊鬼。信它個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