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一
李玟死於抑鬱症,張純如也是。抑鬱,太招想像啦。這兩天網上全是這事。。
同學高華患肝癌去世,都說和他多年研究太陰暗,太扭曲的中共黨史有關。
這思想水平忒像孔子孕十二個月才出生,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出生時,紅光滿屋,天降甘露等等。
據說,快餐文化時代,對什麽都消費。陳丹靑就坦誠道,自己已被消費到“不要臉”了。
鈴蘭聽風醫生說,抑鬱症是病,非專業治療和護理不可。其他的,不可信。
有病看醫生治病,這檔次的理,德賽兩sir 不問,太low。與此相似的,近來的“嚴禁惡意降價”,在鐵鏈女前集體沉默的各大媒體一下眾誌成城地為吃巴巴少年雄糾糾氣昂昂,“人民領袖”下江南,淨街淨空淨樓…… 雖非症候,但也太病態了。
病,偏不當病看;偏將正常的人世,整成個病態。誰之錯?
二
以命相賭,得到生前生後的好價錢,把戰爭的不要臉的嘴臉公布於世,這便是雇傭兵製和軍隊國家化。可這裏從來所有的是“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相似的,自殺,無論怎樣,都有可悲壯的內涵。絕望於世,竟以殞命表示,抖落出活的慘淡與苟且,它屬於極限表達對活的尊重。
可自殺,卻往往成了等級不同的熱搜,這是人世的陰暗。而由於抑鬱症而自殺,時有發生。李玫是其中的一例,卻成了熱點話題,這算個啥?
“我爺爺抽了一輩子的煙,九十,還好好的”,扭曲著作弄著這個族裔的方方麵麵。治療林妹妹的肺癆,一麵也去打青黴素,一麵又嘀咕著“西醫治標不治本”,這智商,仍重度浸蝕著這個本來就非聰明之屬的生物鏈。
魯迅死了的悲哀,常常不及“他一直生活在憤悶裏,所以得了肺病”帶來的使人傷心。一個民族,無論機器來了,新文化來了,網來了,Cgpt 來了,一轉身仍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怎生是好?
抑鬱症是病,因而自殺,是犯病,不是阮玲玉的絕塵而去,不是張愛玲的坦然告別人世。這重明白,成為社會的常識,可當作“中國,有福了”,甚至當作“中國,有救了”,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