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冬假和我們那邊大不相同,它不負責銜接秋季學期和春季學期,它不代表秋季學期的結束和春季學期的開始。這邊的冬假僅僅負責濃濃地傳遞出民眾對節日的期盼、享受和回憶。這不,公立學校的冬假從2022年的12月17日(周六)一直延續到2023年的1 月2日(周一),曆時17天,涵蓋聖誕節和新年。雖然各個學校有一定的靈活性,但大同小異。其實,人們對節日的渲染遠遠超過17天。了。萬聖節還未結束,聖誕彩燈已經高高掛起。冬假過後,要繼續上一個月左右的秋季學期課程,休息幾天,這幾天相當於我們那邊的寒假。幾天的寒假結束,春季學期開始啦!
冬假時間長,學校關門大吉,什麽課後班、補習班、輔導班統統甭想。這可愁壞了很多有工作的家長,他們各顯神通、想盡各種辦法解決孩子們在家度假的難題。我們家是女兒女婿齊上陣,輪流排班請假帶小孩。女婿請假多一點。好在他們休假都有一定的靈活性,隻要提前請假,基本上沒有問題。
孩子們則大放鬆,興高采烈,電視看得比平日多,戶外活動比平日多,情緒比平日更激昂,個性展示得更張揚,房間裏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多了,爭吵互懟的聲音也多了。用鄰居的評價,就是他們活力四射!
等待過聖誕節的外孫外孫女
聖誕節前是冬假裏的孩子們較為乏味的一段時間,對他們來說,沒有特別的吸引力。大人沒有精力每天陪他們逛公園、遊樂場,主要的活動場所是在家裏、社區、商場、餐館和附近的公園。當然,偶爾會帶他們到動物園或遊樂場。
有一天,我們散步時遇到跟隨爸爸散步的外孫和外孫女。外孫邊拍著球邊走,我們還以為他們帶著籃球散步的呢。後來看看不是家裏的球。外孫把球放回路邊的一家門口的路邊。我們想起來了,這戶人家的路邊天天放著這個球,另外還有一家路邊也放著球。當時不知道為什麽這些人家門口路邊放個球。現在想想也許就是為了給路過的孩子們玩玩吧?路過的孩子玩過以後放回原處。
爸爸帶他們外出回家後,孩子們喜歡在門前騎滑板。平時上課放學後孩子們沒有時間騎滑板而是趕快看一會電視或是坐家庭作業再吃晚飯。
有一次,外孫騎滑板太快,摔倒了,但摔得並不嚴重,他居然連著在地上翻了幾個跟頭,然後輕鬆站起來。
外孫女有一次騎滑板也摔跤了,可能摔疼了,躲進車庫站在牆邊哭,和爸爸隔著兒童玩具桌子不出來。她不願意爸爸跟自己談話,因為她爸爸的談話往往有批評的含義。
我看到有人騎電動輪滑,速度很快很羨慕,就說:“我也想騎電動輪滑。” 外孫女立刻接話:“姥姥你不能騎電動輪滑。你會摔倒的。我是關心你哦。”我向外孫女表示由衷的感謝。
一天,兩個孩子不知道因為什麽事情激烈地爭吵起來,當媽媽調查“案情”時,兩個孩子都爭相告對方的狀,而且不惜誇大案情:哥哥說妹妹打自己的心髒,妹妹說哥哥打自己的眼睛。媽媽急著要帶他們外出,當時兄妹倆坐在鄰近的樓梯上穿鞋,外孫女坐在第2個台階,外孫緊靠妹妹身後坐在第3 個台階。聽到媽媽叫他們互相道歉的指令,坐在前麵的妹妹扭回頭,兩個孩子正好臉對臉,同時惡狠狠地向對方喊:“Sorry!”這哪裏是道歉,分明是兩頭小獅子互不相讓地向對方怒吼
孩子們的爸爸下班, 看到孩子們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氣得一邊打掃房間,一邊歎氣發狠。後來他想出一招:“明天提出要求,要求他們整理房間。如果我下班發現他們搞亂房間,聖誕節後的整整一周,都沒有電視看!沒有外出活動!什麽都沒有!”他把自己的妙招向所有人宣布。
孩子們潛力很大,果真,他們聽到爸爸的懲罰措施後,互相協作,把每個房間整理得整整齊齊,其水平之高,超出大人:床上所有毛絨玩具都排列得整整齊齊,平時大人也沒有閑工夫去排列毛絨玩具。他們還把一個棉坐墊放在床中央,說是留做瑜伽用。
本來女兒已經帶孩子們開車到餐館吃飯了,我們更喜歡吃自己在家做的飯。剛吃兩口,女兒怒氣衝衝地衝進屋發狠:“就給他們吃米飯!不聽話!差點撞到人!”聽到最後一句我嚇出一身冷汗,趕緊問女兒什麽情況?女兒怒氣衝衝地說:“兩個都不聽話!坐在車子裏麵吵嘴打鬧。在停車場,我明明看四周沒人,因為他們打鬧,我扭頭讓他們不要打鬧,突然從車子後麵竄過來一個騎三輪滑板的人,幸虧我緊急刹車,才避免了一場車禍。”想象那個場景確實很危險,我說:“那你的車子後麵如果有其他車子或者人,也會出車禍的。”車禍往往就出在扭頭的一瞬間。女兒繼續說:“我給了他們兩次機會!已經問了他們兩次,你們是要我現在掉頭開車回家嗎?”
孩子們理虧,不再神氣活現,簡單吃點飯我們吃的飯菜。後來外孫提議打掃衛生,兩個孩子開始打掃衛生。嫌灰塵髒,還像模像樣地帶上一次性薄塑料手套。這本來是良好的開端,大人應該因勢利導,及時“止益”,以成功告終。女兒沒能把握好時機,任由兩個孩子打掃衛生。沒有想到,孩子們的行動轉化迅速,由打掃衛生很快轉化為用長杆子的吸塵器和長杆子的電拖把“打仗”!等孩子們大喊大叫、武器碰撞發出噪音時,女兒尖叫著從樓上衝下樓製止,為時已晚。吸塵器和電拖把殘缺不全地躺在地上,兩個孩子你指責我、我指責你。媽媽命令他們都回到自己的房間,本來是值得表揚的“打掃衛生”淪轉化為必須狠狠批評的打鬧。
我發現外孫外孫女開發了他們媽媽的潛能。我印象中女兒的嗓子總是憨憨的,最起碼和“尖嗓子”連不起來。但是最近我發現女兒在吼孩子們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女高音,有時候甚至變成花腔女高音。我把這個發現告訴女兒和老伴,他們大笑起來,也很讚同我的發現。
外孫喜歡提問,熱衷辯論。和爸爸媽媽講理時眼神、手勢外加肢體語言,多管齊下。講話語氣多用升調,不辯出所以然來不罷休。
孩子們吃飯喜歡逗樂,不停地一捧一逗,還止不住地笑。今天輪到他們媽媽帶他們,擔心他們吃飯嗆著,好好講不聽,隻好不停地衝他們吼,聲音由女中音吼到女高音再吼到花腔女高音。突然,媽媽的電話鈴聲響起,恰好他們的爸爸打電話來問情況。媽媽立刻告狀,說他們不好好吃飯,正在鬧騰,讓兒子自己跟爸爸說。外孫在電話裏振振有詞、從容不迫高聲為自己辯解:“第一,……,第二,……,第三,……,然後,……,”反正把責任都推到妹妹和媽媽身上。坐在一邊的妹妹大聲指責哥哥:“騙子!”
難怪世界上那麽多說謊的人,這麽小孩子謊報軍情自然流暢。我建議外孫去做新聞發言人,有時候新聞發言人是必須說謊圓謊的。
外孫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洞曉人情世故外加八卦,又特別難纏喜歡攪合。最關鍵的是,我覺得她有超感。
外孫女說:“哥哥的房間是法國,因為有埃菲爾鐵塔。”這個埃菲爾鐵塔是在鄰居家辦車庫銷售時人家免費送的,外孫一眼看中了拿回家放在自己的房間裏。外孫女問姥爺的生日,知道姥爺生於40年代後評價說:“那他知道40年代的事情。”早晨爸爸為他們做早餐,外孫女嫌爸爸煎的雞蛋形狀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大哭大鬧,不願意吃早餐。爸爸媽媽生氣了,讓她到自己的房間反省。過了一段時間,外孫喊:“Mommy!Daddy! 妹妹從樓上扔下來一張紙!你們快去看看!”她媽媽果真到她的房間“談心”。 她媽媽上樓和她交談後,帶著她下樓向爸爸道歉,她才老老實實地吃早餐。這麽小的孩子,就知道“投石問路”!也夠聰明的了。
女兒告訴我她兒子掉一顆門牙講話不關風,尤其發“L、F、TH”等音時,和人辯論時急於說話,從他牙齒的空隙不斷看到他的紅舌頭在裏麵動。講著講著她還學了一下,學過之後我們不由自主笑起來。當時外孫女站在我們旁邊,雖然她聽不懂中文,但因為她媽媽提到哥哥的名字,接著又見我們大笑,就一臉不高興地埋怨我們:“你們不應該笑話哥哥。”她媽媽趕緊把她抱起來安慰她。
外孫女爸爸講她:“你不好好吃飯,你就到樓上睡覺去。”外孫女明明知道爸爸這是批評自己,但是她嘴上卻說:“這是個好主意!”
有一天,外孫女不好好吃飯,媽媽問她為什麽不好好吃飯,她講得頭頭是道:“你們批評我, 我耳朵疼。耳朵裏的東西掉到肚子裏,所以我肚子疼。我肚子疼我就不想吃飯。”
媽媽開車帶他們外出吃飯,外孫不聽話。她媽媽警告:“你再不聽話,今天中午你就不能點餐館食物,就在家吃姥姥的粥。”外孫女立刻接話:“姥姥的粥要煮好長好長好長時間的!”前兩天早晨,外孫女突然想吃我做的粥,那天恰巧要煮新的雜糧粥,煮好還要放在鍋裏焐,直到吃晚飯外孫女才吃到我煮的新粥。所以“煮粥要煮好長好長好長時間”這個信息被她儲存到大腦裏麵了,需要的時候立即就從大腦裏調出來用。這種能力她手到擒來。
因為外孫女經常不好好吃飯,坐在她旁邊的姥爺禁不住要去管管她,或者給她夾點他以為外孫女願意吃的菜,或者點點外孫女的膀子再用筷子敲敲外孫女的碗催她快吃飯。但每當這種時候,是外孫女最難纏的時候,不要講直接管她,就是別人談笑其他事情她都嫌煩,禁止別人發出任何聲音。姥爺管她,結果往往是引發她大哭大鬧,但姥爺就是記不住,還要管。我則忍不住點點老伴的膀子製止他,或者不耐煩地埋怨他:“你能不能不要管她。搞不好就惹得她大哭大鬧!”每次我這樣管老伴的時候,坐在餐桌對麵的外孫都來管我:“Don’t do that to Laoye!”“Be nice to Laoye!”(不要對姥爺那樣做!對姥爺好一點!)
外孫女多次問爸爸媽媽:“我什麽時候能上電視?”“你看我和哥哥誰能夠成名?”
外孫外孫女在看現實版少男少女知識競賽節目,女孩各個靚麗,男孩各個瀟灑。節目輕鬆愉快,嘻嘻哈哈,這似乎比假模假樣的動畫片更打動了他們。我覺得他們兄妹倆外向活潑,很適合參加知識競賽,這不僅能促使他們多學習知識,還可以滿足他們在電視上一展風采的願望。我建議女兒以後鼓勵他們兄妹倆參加知識競賽。
每天在家,外孫女不像每天上課那麽疲憊,居然自己在手表上設置鬧鈴定在夜裏2點準時叫醒自己跑到爸爸媽媽的床上睡覺,後來被爸爸叫停了。
享受聖誕節的外孫外孫女
平安夜,孩子們睡得格外地早,因為女兒要進一步細致地布置聖誕樹,包裝、擺放每個人的禮物,跟孩子們講他們必須早睡的理由是:“你們睡覺了,聖誕老人才會來送禮物。”外孫女一大早就在掛在樓梯上的手套裏摸來摸去,我還以為她是想模仿媽媽重新整理整理這些襪子呢,實際上人家是在往襪子裏裝硬幣和糖果,一邊裝,一邊還叨叨:“我們家傳統都是這樣做的。”
仿佛外孫女有天眼,看到了她們家族曆史上的一些畫麵。當然,也許是她腦回路的各種知識和信息在這一刻的呈現和反映。但是據她爸爸講, 外孫女特別特別像她的太奶奶:聰明、能幹,強勢、難纏。也許還因為外孫女有“格格”性格?據女婿講,他們家族中有人做過國王,但是現在不能確定是哪一門哪一支哪一係?女兒開玩笑地說:“將來可以做基因檢測,認認譜係。”我反問:“那有意義嗎?”不管是像太奶奶還是有“格格”性格,外孫女難纏、會攪合、有點懶。有一次外孫女吃過飯居然躺在地上吃瓜子,被她媽媽發現了,她立刻辯稱:“我是為了嚇唬你才睡在地上的。”她媽媽告訴我:“明明是懶躺到地上吃東西,還說是為了嚇唬我!”
聖誕節早上,外孫拿出自己為全家人製作的聖誕節禮物:封麵是一幅漂亮的彩筆畫,裏麵有很多栩栩如生的手工品,這是學校放冬假前老師帶領孩子們為聖誕節做的,外孫居然滴水不漏,一直秘密保管著,說要給大家一個驚喜!直到聖誕節早晨才鄭重地拿出來交給爸爸媽媽。全家人被他感動得熱淚盈眶,一一擁抱他表達自己的謝意。
按慣例,聖誕節當天早飯後分發、拆開禮物,因為我老伴向來早晨磨嘰,大家都結束早餐了,他還沒有洗漱好。加上平安夜我們和單位同事聯係一些要辦的事情,沒有來得及寫賀卡上的祝福語,更拖延了分發禮物的時間。這段時間,外孫外孫女倆表現各異:外孫女焦急不安,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催問姥爺好了沒有?還不斷地說自己等不及收到禮物了。外孫則平靜地看電視,沒有一點著急的表現。
終於等到送禮物啦!外孫的聖誕禮物有拉杆箱、變形玩具、電動蛇、賀卡、100刀美金。外孫女的聖誕禮物有拉杆箱、玩具、天藍色公主裙,賀卡、100刀美金。拿到變形玩具,外孫高舉玩具大喊:“感謝Santa!”外孫女則立刻到洗手間換上公主裙:這是迄今為止外孫女最靚麗的公主裙:不僅有閃閃發光的亮片,頭上和手裏還配有帶電池可以閃光的迷你燈,那是名副其實的閃閃發光。裙子後麵還拖著曳地裙擺,走動時搖曳生輝。她則感慨:“沒有想到Santa會送給我這麽好的禮物!”
外孫見到聖誕晚餐有自己喜歡吃的荷葉餅莢炒肉絲,高興地在地上打滾。我不太清楚什麽情況下人們會在地上打滾。一搜就笑了,很多都是關於動物在地上打滾的信息:狗狗歡迎主人回家,高興地在地上打滾;飼養員摔倒後,長臂猿高興地在地上打滾;鬣狗吃到獅子肉,高興地在地上打滾;(貓咪)想出去玩,放出去後高興地在地上打滾……看來孩子和動物還是有很多共同的天性的。後來我和老伴總結吃聖誕餐時個人的表現,給外孫的評價是虛張聲勢,外孫女是心不在焉,邊吃邊玩。女兒是潛心品嚐毛血旺、魚,女婿實實在在地吃炒肉絲、紅燒羊肉、核桃炒大蝦仁,
12月26號晚上,女兒女婿帶孩子們看聖誕燈、玩遊戲。外孫女和哥哥第一次乘坐飛車時因速度太快嚇哭了,但是她不服輸,還要再坐飛車,並振振有詞地說:“我要戰勝恐懼!”這種飛車上安裝幾個小鴨子造型的座椅,每個座椅上可以前後坐2個孩子。果真,第二次她和哥哥再坐這種飛車時已經非常平靜了。她還要坐第三次,但是哥哥去玩別的遊戲了。外孫女就自己邀請另一個小女孩和自己坐一起。這一次,外孫女非但沒有被嚇倒,反而樂得哈哈大笑。
12月28號周三上午女兒女婿帶孩子們看球遊行,據說這是全國最大型的氣球遊行。看到有個阿姨在翻垃圾桶找食物,外孫正好剛拆開一包食物,平時在家,他和妹妹相比算“摳門”的,不太舍得分享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但畢竟心地善良,見到阿姨在垃圾桶撿食物,他就要把自己的食物去送給這位阿姨。他媽媽告訴他:“你的食物已經拆開了,不適合再送給別人。”就讓外孫送給阿姨2刀美元。阿姨謝絕了外孫的贈送。
看到大熊貓造型走過,外孫女大聲對媽媽嚷嚷:“媽媽,媽媽,這個大熊貓是你的,因為你出生在中國!”童言無忌。但是她媽媽感到有幾分尷尬。
女兒問她兒子新年有什麽新願望?她兒子、我們的外孫略加思索,開口道:“我想換一個老師!”接著外孫評價那個被他列入“敵人”的老師:“開始都像花蝴蝶一樣(說話輕柔),你這樣做……巴拉巴拉……。但是馬上就大吼起來:你怎麽這樣?巴拉巴拉……。”他媽媽接著教育他:“這不是跟我們一樣嗎?一開始好好跟你講,你不聽,老是不聽,惹得我們生氣了,不跟你吼嗎?”
別人家的孩子們
對門也是兩個孩子,姐姐和弟弟。她們的媽媽提起孩子,最常用的詞就是“雞飛狗跳”。聖誕節前幾天,孩子的爸爸在門前修剪樹枝,布置聖誕彩燈,兩個孩子也時不時幫忙或添亂,因為有時聽到爸爸批評孩子的聲音。有一次兒子提出什麽要求,爸爸的回答時“沒門!”
聖誕節前的一天晚上,兩家孩子在門口相遇了,互相盛讚對方家的聖誕彩燈漂亮 。熱情的外孫邀請對門的男孩到我們家玩。孩子橫穿馬路來到我們家,外孫邀請他到樓上他的房間玩。上樓前孩子主動要脫鞋,我們家的女婿說不要脫鞋子,聖誕節期間,她們全家到北邊山上旅遊,和我們女兒打招呼幫她們照看一下房屋。他們家的聖誕燈到傍晚準時亮起來,白天準時熄滅。女兒說她們每年這個時候都帶孩子到山上滑雪一周。我們家的外孫女對今年聖誕節的遺憾就是沒有看到聖誕節的雪。雖然後來爸爸媽媽帶他們去滑了一次雪,但是她強調那不是聖誕節的雪。
冬假期間,一些父母外出辦事,都帶著孩子。
外孫外孫女在跟媽媽辦事等待叫號時,圍著隔離柱爬上爬下,跑來跑去,大笑不止,高聲交談。媽媽不得已拉著女兒,讓兄妹倆隔得遠一點,少吵鬧一點。我們看周圍人也有一些人帶孩子來辦事的。後來,外孫外孫女跟一個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孩子搭訕上,這個男孩比他們個頭高,身材也顯得強壯。三個孩子詢問各自的年齡,這個男孩7歲,外孫6歲,外孫女5歲。外孫和這個男孩都利用不平整的走廊柱麵攀緣,當然隻是做做樣子,爬不上去的,往上爬一步就下來了。
元旦那一天,我們還看到了街坊鄰居老Y的孫女的背影。那天我們散步走到丁子路口時看到鄰裏老Y正帶著孫女往家門口走。因為還有一段距離,我們也不方便喊他,眼睜睜地看著奶孫倆走進家門。她的外孫女穿的那件漂亮的鮮紅的上衣時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