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話,可不是現在孩子們的心聲,而是我腦海深處童年生活的鮮活記憶。那時,我生後在淮河沿岸的一個三四線城市,住在普通的居民區平房。每到傍晚放學時分,一幫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們就會被家長們召集到一個姓胡的鄰居家裏,由她們家比我們稍大一點兒的“小姐姐”當老師,教我們大聲誦讀她剛剛從老師那兒學到的這兩句話。這是她一年級開學第一天學到的課文,可能帶給她很大的衝擊和新鮮感,所以幾乎每天傍晚放學後“小姐姐”都興衝衝地帶我們誦讀,我們也都興衝衝地大聲跟她朗讀。“小師生們”樂此不疲,而且心裏很驕傲,很興奮,感覺自己真像上學了一樣。不僅我們樂此不疲,幾個站在旁邊“觀摩教學”的家長們也樂此不疲。後來很多天,盡管隨著“小姐姐”所學課文不斷推進,她帶我們學習的內容也一天天增加。但是她的“教學”循序漸進,總是從第一課開始,所以,“開學啦!我們上課啦!”是我們每天“朗讀課”的第一要務,也因此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後來我自己上學了,有了自己真正的開學第一課,但鄰居“小姐姐”的開學第一課始終靈動鮮活地留存在我的腦海裏,就連我的那個很棒的一年級老師的開學第一課也黯然失色。很抱歉,我真的記不清我的小學老師的開學第一課了。
再後來,我工作了。再後來,我調到大城市工作。再後來,我退休了。但鄰居“小姐姐”的開學第一課我始終忘不了。我曾經故地重遊,到故鄉的舊居處探尋老房子、老鄰居,最想看到的當然是我的 “啟蒙老師小姐姐”。可是老鄰居們哪裏還有蹤影?幾十年彈指一揮間,滄桑巨變:平房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公寓樓取代。生活巨變,居所搬遷,所有的老鄰居都不知所蹤,我悵然而返。再後來,我萌生過上電視台“尋人節目”尋找老鄰居們、尋找 “啟蒙老師小姐姐”的念頭。但是,就像很多其他事情一樣,我隻有想法,沒有行動。看來,真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了。一切過往都像飛速遠逝的行星,一旦錯過,再難相逢。
用“開學啦!我們上課啦!”這兩句話做標題,是因為外孫、外孫女又到了開學季,這兩句話又鮮活地蹦到我的腦海。外孫外孫女都升入新年級啦!
時隔半個多世紀,地隔千山萬水,外孫外孫女和我們小時候對上學的感覺相差甚遠,甚遠。
我們小時候生活單一,對學校、校長、老師、同學、上課、課外活動等等都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感,每天都以極其歡快極其激昂的心情迎接學校生活。
現在的孩子們在家有電視、電腦、VR眼鏡、繪本、樂器、色彩繽紛的彩筆、五花八門的玩具。出門有兒童樂園、遊樂場、動物園、海洋館、展覽館、室內電影院、露天電影院、汽車電影院、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各式各樣的培訓班,對學校、校長、老師、同學、上課、課外活動等等這一切的感覺比我們小時候淡漠、複雜多了。
開學前,外孫就說不想到學校上課,問他為什麽?他說有數學課,他不喜歡上數學課。有家庭作業。他不喜歡做家庭作業。有女同學“霸淩”他,他不喜歡女同學“霸淩”自己。他們班級有少數小女生脾氣很大,對別人很粗魯,他把這些小女生的行為定性為“霸淩”自己。
開學第一天早晨去學校之前,外孫、外孫女就小聲嘀嘀咕咕,揣摩新校長、新老師會怎麽樣對待自己?是像花蝴蝶一樣輕柔?還是像“敵人”一樣凶狠?他們班級每學年會換新老師,這學期學校還更換了新校長。
第一天放學回家,兩個孩子評價自己的新校長、新老師,但他們跟爸爸媽媽匯報的和他們之間談論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當他們的媽媽問他們新老師怎麽樣的時候,外孫女的評價是:“好。喜歡。”外孫則不太滿意地說:“她非常嚴厲!一天都在對我們指指點點。”每個班級的老師跟孩子們都一對一拍了照片發送給家長。從照片上看,兩個孩子的新老師都笑得很燦爛,看上去陽光,熱情,非常“nice”。外孫的新老師為了將就孩子還半跪半蹲著。女兒從其他家長那兒聽說這個老師的確非常嚴厲。女兒跟兒子說:“對你們這些活猴子,不厲害點能行嗎?”
外孫還有一件令他惱火的事情,他和自己最要好的“摯友”被分開了,現在兩個人在不同的班級。可能年級老師們也有考慮,這兩個孩子聚到一塊就興奮哄鬧,很難冷靜下來,把他們分開是最好的處置辦法。
女兒遠遠地聽到她兒子正對著妹妹小聲談論老師,好像他給新老師起了個什麽綽號。但是問他們在講什麽,兩個孩子都緘默不語,妹妹還為哥哥保密呢。那隻有等到他們吵架的時候,才會“互相揭發”透露些許小秘密。
仿佛外孫和老師的關係總是在印證“距離產生美”。 現在提起曾經被他視為“敵人”的已經調走的校長和那個提前退休的老師,他沒有了貶義隻有褒揚。看來,老師要想得到外孫的誇讚,隻有當不再擔任他的老師、和他的距離拉開以後。
開學第一天放學的時候,外孫的老師發給每個孩子一張調查表,讓孩子們帶回家填寫後第二天帶到學校交給她。調查表的題目都是選擇題,調查內容主要圍繞對老師的了解,都是老師在課堂上向孩子們介紹過的內容,諸如:老師家有幾個小孩?老師家有幾隻寵物?老師家有幾口人?新學期開學了老師感到焦慮、高興還是興奮?外孫對最後一題的選項居然是“焦慮”。估計外孫是“以己之心”度“老師之腹”吧。難為這麽小的孩子心裏就裝有“焦慮”這個詞。
我一方麵感慨自己的童年生活過於單一單純單調,另一方麵,又為外孫外孫女這些現代的孩子們失去對“開學啦!我們上課啦!”的快樂體驗感到一絲遺憾。
這兩句話,可不是現在孩子們的心聲,而是我腦海深處童年生活的鮮活記憶。那時,我生後在淮河沿岸的一個三四線城市,住在普通的居民區平房。每到傍晚放學時分,一幫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們就會被家長們召集到一個姓胡的鄰居家裏,由她們家比我們稍大一點兒的“小姐姐”當老師,教我們大聲誦讀她剛剛從老師那兒學到的這兩句話。這是她一年級開學第一天學到的課文,可能帶給她很大的衝擊和新鮮感,所以幾乎每天傍晚放學後“小姐姐”都興衝衝地帶我們誦讀,我們也都興衝衝地大聲跟她朗讀。“小師生們”樂此不疲,而且心裏很驕傲,很興奮,感覺自己真像上學了一樣。不僅我們樂此不疲,幾個站在旁邊“觀摩教學”的家長們也樂此不疲。後來很多天,盡管隨著“小姐姐”所學課文不斷推進,她帶我們學習的內容也一天天增加。但是她的“教學”循序漸進,總是從第一課開始,所以,“開學啦!我們上課啦!”是我們每天“朗讀課”的第一要務,也因此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後來我自己上學了,有了自己真正的開學第一課,但鄰居“小姐姐”的開學第一課始終靈動鮮活地留存在我的腦海裏,就連我的那個很棒的一年級老師的開學第一課也黯然失色。很抱歉,我真的記不清我的小學老師的開學第一課了。
再後來,我工作了。再後來,我調到大城市工作。再後來,我退休了。但鄰居“小姐姐”的開學第一課我始終忘不了。我曾經故地重遊,到故鄉的舊居處探尋老房子、老鄰居,最想看到的當然是我的 “啟蒙老師小姐姐”。可是老鄰居們哪裏還有蹤影?幾十年彈指一揮間,滄桑巨變:平房早已被拔地而起的鋼筋水泥公寓樓取代。生活巨變,居所搬遷,所有的老鄰居都不知所蹤,我悵然而返。再後來,我萌生過上電視台“尋人節目”尋找老鄰居們、尋找 “啟蒙老師小姐姐”的念頭。但是,就像很多其他事情一樣,我隻有想法,沒有行動。看來,真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了。一切過往都像飛速遠逝的行星,一旦錯過,再難相逢。
用“開學啦!我們上課啦!”這兩句話做標題,是因為外孫、外孫女又到了開學季,這兩句話又鮮活地蹦到我的腦海。外孫外孫女都升入新年級啦!
時隔半個多世紀,地隔千山萬水,外孫外孫女和我們小時候對上學的感覺相差甚遠,甚遠。
我們小時候生活單一,對學校、校長、老師、同學、上課、課外活動等等都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感,每天都以極其歡快極其激昂的心情迎接學校生活。
現在的孩子們在家有電視、電腦、VR眼鏡、繪本、樂器、色彩繽紛的彩筆、五花八門的玩具。出門有兒童樂園、遊樂場、動物園、海洋館、展覽館、室內電影院、露天電影院、汽車電影院、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各式各樣的培訓班,對學校、校長、老師、同學、上課、課外活動等等這一切的感覺比我們小時候淡漠、複雜多了。
開學前,外孫就說不想到學校上課,問他為什麽?他說有數學課,他不喜歡上數學課。有家庭作業。他不喜歡做家庭作業。有女同學“霸淩”他,他不喜歡女同學“霸淩”自己。他們班級有少數小女生脾氣很大,對別人很粗魯,他把這些小女生的行為定性為“霸淩”自己。
開學第一天早晨去學校之前,外孫、外孫女就小聲嘀嘀咕咕,揣摩新校長、新老師會怎麽樣對待自己?是像花蝴蝶一樣輕柔?還是像“敵人”一樣凶狠?他們班級每學年會換新老師,這學期學校還更換了新校長。
第一天放學回家,兩個孩子評價自己的新校長、新老師,但他們跟爸爸媽媽匯報的和他們之間談論的內容並不完全相同。當他們的媽媽問他們新老師怎麽樣的時候,外孫女的評價是:“好。喜歡。”外孫則不太滿意地說:“她非常嚴厲!一天都在對我們指指點點。”每個班級的老師跟孩子們都一對一拍了照片發送給家長。從照片上看,兩個孩子的新老師都笑得很燦爛,看上去陽光,熱情,非常“nice”。外孫的新老師為了將就孩子還半跪半蹲著。女兒從其他家長那兒聽說這個老師的確非常嚴厲。女兒跟兒子說:“對你們這些活猴子,不厲害點能行嗎?”
外孫還有一件令他惱火的事情,他和自己最要好的“摯友”被分開了,現在兩個人在不同的班級。可能年級老師們也有考慮,這兩個孩子聚到一塊就興奮哄鬧,很難冷靜下來,把他們分開是最好的處置辦法。
女兒遠遠地聽到她兒子正對著妹妹小聲談論老師,好像他給新老師起了個什麽綽號。但是問他們在講什麽,兩個孩子都緘默不語,妹妹還為哥哥保密呢。那隻有等到他們吵架的時候,才會“互相揭發”透露些許小秘密。
仿佛外孫和老師的關係總是在印證“距離產生美”。 現在提起曾經被他視為“敵人”的已經調走的校長和那個提前退休的老師,他沒有了貶義隻有褒揚。看來,老師要想得到外孫的誇讚,隻有當不再擔任他的老師、和他的距離拉開以後。
開學第一天放學的時候,外孫的老師發給每個孩子一張調查表,讓孩子們帶回家填寫後第二天帶到學校交給她。調查表的題目都是選擇題,調查內容主要圍繞對老師的了解,都是老師在課堂上向孩子們介紹過的內容,諸如:老師家有幾個小孩?老師家有幾隻寵物?老師家有幾口人?新學期開學了老師感到焦慮、高興還是興奮?外孫對最後一題的選項居然是“焦慮”。估計外孫是“以己之心”度“老師之腹”吧。難為這麽小的孩子心裏就裝有“焦慮”這個詞。
我一方麵感慨自己的童年生活過於單一單純單調,另一方麵,又為外孫外孫女這些現代的孩子們失去對“開學啦!我們上課啦!”的快樂體驗感到一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