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1)
2021 (62)
2022 (41)
現在,外孫每天傍晚從學校回家都是徑直上樓到自己房間的書桌前做作業。對此,外孫沒有厭煩情緒,即便妹妹已經在看電視了,他也視而不見。有時媽媽問他是先看電視還是先做作業,他都很堅定地回答先做作業。
好在目前的作業屬於自願性質,老師並不要求交作業。所以,做多少作業也由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靈活掌握,最近幾天,外孫都是在媽媽建議 “先做到這兒吧”之後結束做作業的時間。
女兒說,老師講了,6周以後,每天老師會給每個孩子發些書帶回家閱讀。
我問:“疫情中換著書閱讀傳染病毒了怎麽辦?”女兒回答:“那有什麽辦法呢?”我也無語。從疫情開始,女兒都是步步險棋地往前走,孩子們幾乎沒有中斷在幼兒園、學校的學習。僅外孫女在班級發現病毒檢測陽性的同學後在家隔離2周。外孫上的新學校據說也發現2例陽性,但學校不會告知詳情,家長連是學生還是老師檢測出陽性都不知道。在這邊,這些信息都是個人隱私,不得向外泄露。外孫的老師說了:“即便出現陽性,也隻會讓密切接觸者隔離。老師會判斷誰是密切接觸者。而不會要求全班隔離。”小孩子們跑來跑去的,老師能判斷密切接觸者?這聽起來有點玄乎。
但家長對這一切都無能為力。大人要上班,又能怎麽辦?更何況,孩子一天天長大,老是關在家裏也不合適。
想起來,人真的很可憐,始終被各種事情裹挾著往前走。哪怕外界充滿各種風險,哪怕內心存有各種恐懼。
最近老伴和女兒的微信聊天反映家長冒險讓孩子上學的部分原因。
老伴: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 “兒童在家裏所接觸的人不多,有許多家庭因為過分寵愛,孩子到了七八歲時還是唯我獨尊,毫不知做人的道德。要培養德性,非把兒童放在人群中不可。幼稚園雖然不是大的人群,但是,對於四五歲的兒童來說,確是一個適宜的人群,可以在這個人群中養成許多人類社會的德性。”
女兒:這個肯定是滴哎。從小不放到人群裏培養與人相處的技巧,以後工作還不是要重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