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我思

用博客記錄生活,借隨筆傳導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童言稚氣(十五)

(2021-04-12 17:26:25) 下一個

     現在外孫外孫女兄妹倆經常有些小約定,小請求,小交易,小毀約。
晚上睡覺前,外孫要求妹妹同意自己到爸爸媽媽妹妹睡的那張大床上睡覺,妹妹居然拒絕了,外孫很傷心地哭了。像往常一樣,沒過多久,外孫又釋然了。有時候,妹妹又要求哥哥在自己睡覺前到她的床邊站著玩一會,因為媽媽晚上上網課,爸爸在忙其他事情。哥哥先前答應過妹妹的,臨時又變卦了,這下又輪到妹妹傷心地哭了。哭累了,也就睡著了。這也不能怪哥哥,他自己已經被電視“磨得”東倒西歪,眼睛都睜不開了,哪裏還有精氣神兌現自己看護妹妹睡覺的承諾呢?
     但哥哥有時候又的確是爸爸媽媽不可替代的小幫手,尤其在妹妹大發雷霆時能發揮獨特的作用。中午吃飯,不知哪一點惹惱了外孫女,她不好好吃午飯,坐到她媽媽身後的椅子空隙間。別人稍微講點什麽她就煩躁,命令別人都不要講話。女兒忍無可忍把外孫女抱到樓上讓她反省,主要讓她冷靜下來。外孫女在樓上房間裏大叫大嚷,不停地爆發出“No-no-no”的抗議。這時候大人去勸反而會激怒她。雖然沒有關門,但按慣例,沒有談判好,“被反省”“需要冷靜”的孩子也不會自己離開規定反省的場所。後來女兒動員已經吃好飯的外孫去勸外孫女安靜下來。我們再樓下都能聽到:外孫上樓後對妹妹講了幾句話,很快外孫女就安靜下來。女兒也跟著上樓,聽到外孫問妹妹:“你不想讓別人講話,是想有一個安靜的吃飯環境,對吧?”外孫女回答是的。據女兒分析,這是外孫給外孫女一個台階下。後來外孫告訴外孫女現在沒有人講話了,你可以下樓吃飯了。外孫女果真自己走下樓梯坐到飯桌前吃自己的午餐,似乎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女兒每周有2個晚上上網課,吃晚飯時她往往在樓上上課,課間休息下樓匆匆吃點飯,她的飯是盛好放在她的座位上的。外孫外孫女都爭著給媽媽的碗裏夾菜。有一次女兒臨上課煎好3張蔥油餅,她拿一塊自己吃,留下2塊給大家。我把這2塊餅一分為四切成8小塊。外孫女不知道媽媽已經吃過餅了。最後盤子裏還剩下2 小塊餅時,外孫女自己吃一塊,給媽媽留一塊,還碰碰坐在她旁邊的姥爺,叮囑道:“這塊餅是留給媽媽的,你們都不要碰它。”我們既沒有告訴外孫女她媽媽吃過了,以免掃她的興,也沒有碰這塊餅。等她媽媽下了網課,我們告訴她她的女兒給她留了一塊餅,還不允許別人碰這塊餅。女兒感動不已,端著這塊餅去感謝自己的女兒。
      最近外孫女放學回家上樓後翻翻自己的衣櫃就哭鬧,我問她媽媽是什麽原因一放學就哭。她媽媽說:“要換衣服,沒有一件滿意的。就連最近帶她買的衣服,她自己挑選的衣服都不滿意,說沒有彩虹,沒有亮片。我有什麽辦法?”亮片、彩虹、公主冠是最近這邊小女孩追逐的時尚。女兒給外孫女才買1條帶彩虹的裙子,就是在天藍的底色上斜配了一道五顏六色的彩虹。但是天氣還不夠熱,媽媽怕她一大早穿條薄薄的裙子受涼,告訴她夏天才能穿。外孫女就天天拿著這條裙子問媽媽:“媽媽,今天到夏天了嗎,可以穿這條彩虹裙子了嗎?”有一天,女兒忍不住問外孫女的老師:“是不是小女孩子們互相評價穿著打扮?”老師說:“沒有聽說啊。有些小女孩愛打扮倒是真的。你看那個女孩,每天都戴著公主冠,身上的亮片亮閃閃的,手指甲染得紅彤彤的。”女兒順著老師的手勢看過去,果真有一個帶著公主冠的女孩,身上的衣服閃閃發光,手指甲通紅通紅。老師抱起外孫女說:“你很漂亮呀!長得好看,心靈也美。我們都愛你!”女兒給我看一個視頻裏有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正跟她爸爸辯論呢,說自己根本就不是公主,因為沒有亮閃閃的手鐲,怎麽能算公主呢?看來這都是兒童電視劇的美育成果。現在外孫女經常穿著裙子熟練地轉圈給大家看,順時針、逆時針旋轉都不在話下,她的裙擺像一朵盛開的花朵。聽到大家異口同聲的誇讚,外孫女顯得很高興,很滿足。
      外孫外孫女明顯長大了許多。兩個孩子分別學大男孩大女孩的樣子。外孫動輒雙手插進褲子口袋裏,身子一晃一晃雙肩一聳一聳地走來走去。後院靠北牆的一顆蘋果樹已經成了他的老朋友。隻要到後院玩他都要爬爬這棵蘋果樹。蘋果樹緊靠北麵鄰居家柵欄,他在樹上可以看到鄰居家的院子。如果鄰居家有人在院子裏活動,外孫就會熱情地和鄰居打招呼、拉呱。鄰居也像對大人一樣耐心地和孩子交談,外孫也沒有辜負鄰居的信任,他的交談很流暢,長篇大論的。他坐在樹丫上,腿不能隨便動,但麵部表情豐富,手勢不斷變換,肩膀還一聳一聳的,竭力表現他已經很大了,不是小孩子了。外孫女則喜歡踮起腳尖輕盈地走來走去,有時還扭來扭去的。哥哥像小男生,妹妹像小女生。他們幼兒園附近就有一所中學,外孫見到來來往往的中學生都喜歡跟他們打招呼。可能他心裏也盼望自己快點長到中學生這麽大吧。
    外孫長本事了,平時他喜歡節省一點愛吃的點心留著過一會再吃。現在他會用紙寫上自己的名字,貼到裝點心的塑料袋外麵,拿著塑料袋通知每一個人:“這是我的點心(並且念出自己的名字),你們都不能動它。”遇到商品外麵的單詞他會拚讀出來問爸爸媽媽是什麽意思。
      女兒在後院又添置了吊床和可以圍繞支點旋轉的蹺蹺板。有時候,2 個孩子坐在蹺蹺板上,大人緩緩地推著蹺蹺板轉圓圈,哥哥閉著眼睛手指比劃著什麽,嘴裏念念有詞的,模仿法師做法,還真像!妹妹則模仿哥哥“做法”,看著2個孩子的模樣真可愛。外孫女在後院玩,謀劃著自己坐在吊床上讓姥爺搖晃自己,又擔心她媽媽講“No!”居然告訴媽媽要進屋加外套,然後徑直走到姥爺跟前讓姥爺跟著她走到後院,她坐到吊床上,讓姥爺幫她晃吊床,“Push me”,她則悠哉遊哉地享受著。我跟女兒講:“她這麽小就跟你鬥智鬥勇,再長大一點,夠你管的。”
   我看外孫從攀援板登上滑梯,我說我也要從攀援板上,外孫用懷疑的眼光瞅我一眼。我因為身材瘦小,還算靈活,攀援板還不到我的下巴高,我不費吹灰之力登上滑梯平台。外孫還欣喜地鼓勵我一句:“You did!”看看滑梯,我有點發怵了。前兩天我試過一次滑滑梯,沒有想到滑梯這麽滑,像抹了油一樣,我還沒考慮好怎麽用手把住滑梯的邊,人已經滑到地麵,雙手本能地支撐住身體。手掌撞到地麵,明顯感覺到地麵的反作用力非常強烈,手掌和手腕有點受挫的感覺。我很害怕,活動活動雙手,還好,沒有疼痛感,隻是微微有點酸脹。我叮囑自己:“這太冒險啦。今後杜絕這樣的魯莽舉動。”所以從攀援板上到滑梯平台後,我對還站在滑梯平台的外孫說我有點害怕滑滑梯。外孫很體諒地、像大人一樣用手指指旁邊的梯子對我說:“那你從梯子下。”他順著前麵的滑梯而下,我從後麵的梯子走下來。
     最近新聞上有段視頻,是記錄3月底一個熊媽媽帶4個小小的熊孩子過馬路 “A bear family crosses the road”的事情,很好玩。 我讓外孫也看看這段視頻:馬路上已經靜悄悄地停了一長串汽車都是為了給“the bear family”讓路。碩大的熊媽媽帶著她的4個和貓大小差不多的熊孩子們過馬路。可是這些熊孩子真的頑皮不聽話:這個跟著熊媽媽跑到了馬路對麵,另一個又哧溜跑回馬路這邊。那個過了馬路中間的雙黃線,另一個又跑回馬路這邊爬到樹上玩耍。在這個視頻裏,“the bear family”無意中給人類演繹了一場動物世界的“母子秀”:隻見熊媽媽慈愛地、極有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叼回這個熊孩子,又忙不迭地折回去叼那個熊孩子,那個熊孩子跑開了,又連忙叼身邊近一點的熊孩子,反反複複,就是沒有辦法讓4個熊孩子都服從命令聽指揮地跑到馬路對麵。熊孩子則快樂地跑來跑去。好在這些熊孩子們還沒有撒歡兒地在馬路上亂跑,可能它們也有過馬路的經驗了,僅僅沿著馬路對麵和馬路這邊兩點一線來回折騰。司機們很有耐心地安靜地等“the bear family”過馬路,但誰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等到大團圓結局。所幸終於等來了警車,隻見警車生怕驚嚇了“the bear family”,緩緩開進鏡頭裏。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下, “the bear family” 很快會有大團圓結局的。但是視頻到此嘎然而止,隻給人們留下想象的空間。外孫一直微笑地著著視頻,我也隻是感到稀罕、好玩才喊外孫過來看看熱鬧,張張見識。視頻結束了,我輕鬆地告訴外孫:“好了,結束了。”沒想到外孫倒像時政評論員一樣站在熊媽媽的立場進行了公允、理智、客觀、中肯的評價:“它們像小孩子一樣不聽話!”大約他從熊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影子。嗬,真能舉一而反三,見微而知著。
   周六晚上,女兒女婿帶孩子們看露天電影,這邊的露天電影和我們那邊的露天電影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也是在露天放映,但人們各自坐在自己的汽車裏,看的是外麵大屏幕,聽的是各自汽車裏的車載音響放出來的聲音。孩子們興衝衝地跟著爸爸媽媽去看電影,但他們到地方還沒有來得及看電影就呼呼大睡,女兒女婿怎麽推啊晃啊喊啊都喚不醒他們。女兒女婿心想不能白交錢,何況女婿本來就對少兒片百看不厭,他們倆把電影看完帶著2個熟睡的孩子回家了。周日一大早,2個孩子醒來就氣惱得哇哇大哭,說昨天晚上沒有看電影。女兒向他們解釋是你們自己睡覺了沒有看,不能怪別人呀。這時是孩子們宣泄感情的時候,對於理性分析根本不買賬。幸虧女兒留一手,沒有把看電影前買的爆米花吃完。她把爆米花分給孩子們,物質享受終於彌補了精神需求的缺失,爆米花跟電影關係密切,聊勝於無,孩子們破涕為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