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從拉斯維加斯回來不住地感謝女兒給他創造的休假,當然在電話裏也感謝過多次了。他說拉斯維加斯可能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影響,遊人較以前少很多,有亞裔人戴口罩。我們感歎這次新冠病毒影響深遠,把這麽多行業這麽多人帶入一場夢——噩夢。
外孫見到爸爸立刻向他爸爸報告自己因為想Daddye而哭了,外孫女也及時跟進,講自己也因為想Daddye而哭了。這都是真的。女婿聽到他們因為想念自己哭了感動不已,連聲說我知道,我知道,我也想你們,我也想你們,我愛你們,我愛你們。其實這些話在之前的電話裏已經講過好幾遍了。
外孫外孫女在一天天長大,由他們帶來的“成長的煩惱”也比小時候多多了。
是的,外孫女最近明顯比以前更難纏了。她不像小時候吃東西必主動分享給哥哥,現在要看她高興不高興。高興了就分享,不高興,別人再勸她也不分享,一邊堅定地說著“No no no no no”,一邊用2個胖嘟嘟的小手緊緊捂著、攥著自己的東西,不停地“Mine,mine,mine”。這也許是她長大了,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是距離產生美嗎?在她不高興的時候,媽媽帶她的時候哭鬧著要爸爸,爸爸帶她的時候哭鬧著要媽媽,爸媽帶她的時候又哭鬧著要哥哥。聽女兒說,我們不在這邊的時候,她還曾哭鬧著要我們。當然如果她爸爸媽媽哥哥在現場她是不會要我們的。但哥哥可就大受她歡迎了。而哥哥帶妹妹的時候也是最溫柔的,或小聲“噓-——噓——噓——”,或輕聲安慰妹妹“Calm down,”,或低聲唱歌,或和妹妹講著孩子們互相能聽懂的話語。哥哥出馬,一個頂倆,絕大多數情況哭鬧著的外孫女會很快安靜下來,正在鬧覺的外孫女很快就睡著了。有一次,外孫唱2句歌就把大哭大鬧的外孫女哄睡著了,外孫自己沒有穿鞋襪的光腳卻硬生生地碰到床腿,外孫居然因為怕吵醒妹妹咬緊牙關一聲沒吭,要是正常情況下,外孫早就大哭不止了。
有一天晚上臨睡覺了,外孫女明明已經非常困乏了,卻吵著鬧著要喝果汁、吃點心、吃水果、看電視甚至上課等等。有一次鬧著要“上課”,抱著枕頭到我們房間,吃力地爬到我們床上,一下子癱軟在枕頭上,也不理會哥哥上課的內容,在需要睡和不想睡之間苦苦掙紮著。後來我建議她媽媽把她抱到她的小床上,雖然也哭鬧幾聲,但很快沉沉入睡。外孫畢竟是孩子,他有自己的玩耍或哭鬧,不是每次妹妹鬧的時候都可以叫外孫出馬的,說不定他也正有事情在哭鬧或情緒不佳呢。
吃飯時外孫女喜歡找茬鬧人,大人不能不經過她的同意換她的碗勺子叉子等等,不能隨意添加她的飯菜。她記憶力還好得很呢,吃飯或吃點心的時候她有事臨時離開前總要甩一句話:“不許碰我的”。回來如果發現誰動了她的奶酪,那她可能就此鬧開了。如果不高興她會一下子就把碗裏的飯菜倒到餐桌上,或者就用小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把一把地把飯菜抓到餐桌上。她在氣頭上誰也不睬,包括爸媽哥哥。她姥爺坐在她旁邊,用小方巾給她擦手,她把擦手的小方巾扔到地上,還按住姥爺的手腕不放,阻止姥爺去拾地上的小方巾。
外孫女喝水或喝果汁還特別挑杯子。她喜歡換不同的杯子,色彩不同的,樣式不同的,後來我們把多餘的杯子收起來。但外孫女記性好,不依不饒,要粉色的杯子,要藍色的杯子等等。反正是一個勁地鬧,大人也隻好不理她,任她賴在地上大聲哭鬧,哭累為止。
有一次她爸媽吃好晚飯離開餐桌,外孫女坐在椅子上把2隻小腳翹到餐桌上,我們都讓她把腳放下去,她置若罔聞。如果她爸爸看到這種情況大聲訓她一句,她多半會乖乖地把腳放下去。坐在她旁邊的姥爺把她的腳放下去,她又拿上來。後來姥爺用筷子的另一頭敲她的腳,叫她把腳放下去,敲著講著“下去,下去”,當然是輕輕地敲,警示而已。敲幾下她仍然不理會。有一次可能敲到她腳趾的小骨節感到痛了,也許她要用哭來製止姥爺的行動了,於是大哭起來。還在餐桌的外孫在妹妹哭的第一時間跑去向他媽媽報告“雞毛信”:“Mommy,快,你快去看看,姥爺用筷子把妹妹打哭了。”我體會隔代親可能因為代際年齡相差大,且沒有更多的實際厲害關係比如等著上班、有急事要辦等等,沒有他們得爸爸媽媽貨期大。我們看外孫女和外孫哭鬧的樣子有點滑稽好可笑,並不感到非常惱火。女兒來問外孫女姥爺打你啦,她點點頭回答“Yeah”。女兒又問她姥爺為什麽打你呀?外孫女不吱聲,外孫代她回答她把腳放到桌子上。她媽媽告訴她,腳不能放到桌子上,讓姥爺向你道歉好嗎?外孫女邊擦眼淚邊點頭,外孫則模仿他爸媽經常教育他的口氣對姥爺說:“This is no funny!You need hug and kiss!”(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很豐富,意思這件事情很嚴重,並不好玩!姥爺你光道歉是不夠的,還要擁抱和親吻 )姥爺說了聲“Sorry”,又抱抱、親親外孫女,這場風波才平息下去。
外孫女現在好多事情要自己做,但是做不好的時候又不讓別人幫忙,因此大哭大鬧。好像外孫這麽大的時候也是這個脾氣。幾天前老師還特地發一張外孫女撇著嘴自己努力穿鞋子的照片,老師注明:什麽事情都要自己做!
昨天晚上,兄妹倆都在大哭,我看到外孫穿著哥哥的紅色消防服,帶著消防帽,在大哭,哥哥站在她旁邊,也在大哭。這件消防服可是外孫的最愛,和消防車一樣通紅的顏色,做工逼真,有醒目的黃杠杠,背後印有“FIRE DEPT”.,帽子正前方印著美國消防部門的徽標,還配一張外孫的消防部門的“工作名片”,外孫穿上消防服又酷又帥氣。他經常穿著消防服手持墊床的長泡沫杆模仿消防隊員拿著消防龍頭的樣子“滅火”。莫不是妹妹強行要穿哥哥的消防服,哥哥不給她穿,兄妹倆因為爭奪消防服而哭?問了他們的媽媽才知道,我低估了外孫的覺悟。外孫不但允許妹妹穿自己的消防服,妹妹扣不好扣子他還要幫助妹妹扣扣子。可是妹妹脾氣特別倔,自己扣不好,又不讓哥哥幫忙。所以,外孫女因為自己扣不上扣子大哭,外孫因為妹妹不讓自己幫忙隻顧自己大哭又急又氣也大哭起來。孩子做不好什麽事情有拒絕別人幫忙這種情況我們也遇到過,比如外孫小時候戴不好5個指頭的手套,也是這樣不讓別人幫忙,自己急得氣得大哭,的確很令人著急的。
現在,外孫雖然比以前哭鬧的次數少多了,但也經常出其不意地生些些事端。
外孫特別好動,他和妹妹各有一雙色彩鮮豔的絨毛套鞋,他把自己的那雙穿在腳上,妹妹的那雙套在手上,手腳著地快速地在各個房間爬來爬去,實際上算跑來跑去,速度之快令人乍舌,看著又可愛又擔心。因為房間不大,擺的都是家具,過道還有個彎。外孫女向來喜歡模仿哥哥的動作,跟在哥哥後麵要套鞋,她也要像哥哥那樣爬來爬去。哥哥不理她,仍然四肢著地飛快地跑來跑去,看著外孫我想遠古時期的孩子們就是這樣嬉戲的吧。妹妹要不到鞋子跟在哥哥後麵哇哇大哭。直到媽媽攔住外孫,動員他“輪到妹妹了”,他才氣喘籲籲不情願地把鞋子脫下來甩給妹妹。
晚飯後,外孫和他爸爸每天都安排看會電視,再讀書、玩遊戲、聽歌,然後才睡覺的。有時候外孫犯了什麽過錯,不聽話,或者他爸爸催他他老是磨磨蹭蹭,時間晚了他爸爸不願意帶他走讀書、玩遊戲、聽歌等程序了,直接讓他睡覺,外孫免不了是要大哭大鬧的。有時雖然人在床上,但輾轉反側,找各種原因不睡覺。有一天,早上5點,外孫就起床鬧著看電視。他爸媽不同意,他又是大哭大鬧一場。他爸爸媽媽商量不能養成孩子早起床看電視的壞習慣,因為沒有縱容,他也沒有再早起要看電視的情況。
反正2個孩子都是愛玩不想睡覺,他們太愛這個充滿活力的好玩的大千世界了。
彩虹總在風雨後,小孩子帶給大人的煩惱和感動也像彩虹緊隨風雨一樣總是交織在一起的。孩子們“纏”起人來大人有點受不了,但好起來又可愛得不得了。
一天孩子爸爸才下班到家還沒有來得及到餐桌吃飯。2歲多的外孫女,吃到她媽媽煎的蔥油餅後開心得不得了,連聲用中文重複我們教她表示好吃的話“嗯啊嗯啊,好吃”。同樣是我們教的,哥哥一開始就學到我們的真傳“嗯啊嗯啊,真好吃”,妹妹嘴別不過來,隻學到“嗯啊嗯啊,好吃”,但講得也很好聽,他們講中文都很好玩也很好聽。外孫女喊爸爸吃晚飯,講晚飯好吃。後來等不及了,她自做主張地從椅子上下來,拿著蔥油餅邊吃邊走邊講好吃,要給爸爸吃。她把爸爸拉到餐桌前,像大人一樣安排爸爸坐到他每天坐的椅子上,她自己又利索地爬上自己的椅子,拿起一塊蔥油餅遞給她爸爸。她爸爸被女兒這個暖心的動作感動得連聲感謝,我們也被外孫女感動了。才2 歲多一點,思路縝密,動作迅速,樂於分享,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更讓我們意外的是,在外孫拿蔥油餅時,因為女兒事先沒有切斷,連帶起幾塊,外孫女居然衝著哥哥說:“哥哥,You don’t take a lot, save for Daddy and Mommy.”(意思是哥哥你不要拿得太多,省點給爸爸媽媽,這裏她用英語講的“save”和中文的“省”是一個意思)說著還轉過頭問我和老伴吃這個了嗎?我們告訴她我們吃過了。之前女兒做第一塊蔥油餅時就讓我們先吃了。外孫女的舉動像個大人,太暖心了。
一次女兒他們全家要到餐館吃飯,女兒問我們去不去,我們不想去,一般情況下我們更喜歡留在家裏吃我們的家常飯,感覺比去餐館吃飯又舒服又輕鬆。他們回來女兒告訴我們,外孫女在餐館吃飯時還給我們留下4根她自己最喜歡吃的小香腸,這又讓我們老兩口感動半天。
2個孩子的確招人愛。到哪兒都喜歡招呼人,像大人一樣和人拉呱。老師、家長都誇他們聰明可愛,誇他們比實際年齡大出很多,說和他們交談時往往無法和他們的實際年齡聯係起來。外孫女在1歲多的時候隻要咳嗽或者打噴嚏,都能熟練地用袖子捂住口鼻,全家人隻有她這麽做。可能是學校老師教的?現在想想,我有點自愧不如了,開始我還笑話她呢。直到這次新冠病毒爆發我才知道這是文明的舉動。
最近,我向女兒推薦2 篇文章:一篇是《斯坦福教授的最新發現:普通孩子和學霸的真正差距》介紹斯坦福大學教授、一丹獎獲得者卡羅爾•德韋克提出要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樂意接受挑戰,更願意積極拓展自己的能力,這是在未來社會中更需要具備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在未來取得成功。為了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要多表揚他們的努力而不是天生的才智,要多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如專注、堅持、創意、進步、合作精神,而不是籠統地表揚結果、成就,等等。
另一篇是《哈佛大學:事業和犯罪竟和做家務有關!》
我經常提醒女兒要讓孩子們做家務,外孫快到4歲了,可以做家務了,二三歲的時候外孫在學校就已經幫助老師整理教室了,而且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在女兒帶孩子們到機場接爸爸之前,女兒給外孫布置任務整理客廳,整理好了帶他們到機場接爸爸。當時滿地都是他們隨處擺放的玩具。外孫還真的把玩具都收拾進各種箱子、盒子、籃子裏了。但也有不足之處,他沒有帶妹妹一齊整理,還強調妹妹沒有整理房間。孩子還小,不能對他要求太高。
孩子的未來很長,把孩子培養成合格的公民不能靠急功近利,不能靠拔苗助長,需要一點一滴的耐心澆灌,修剪枝葉。